第322章 这回不是谣言

作品:《大唐锦鲤小郎君

    初生牛犊不怕虎。


    张川柏算算自己跟尉迟敬德的年纪,又觉得有胜算了。


    再过几年?


    优势绝对在我!


    尉迟敬德见张川柏目光灼灼,微微笑道:“年轻人,要有这种不服输的心气。”


    “是。”张川柏恭敬受教。


    尉迟敬德话锋一转:“你来长安几个月,见到薛礼了吗?”


    张川柏点点头:“薛中郎将如今镇守玄武门,我见过他几次。”


    “你没找他比武?”尉迟敬德问。


    张川柏回答:“我一般不主动找人比武。来叔说,习武是为了有朝一日上战场,不是为了跟人争输赢。”


    “此言有理。但我建议你找薛仁贵练一练。跟武力高强的人练,有助于你进步。”


    这句话,是前辈对后辈的提点。


    张川柏笑着说:“我跟薛中郎将不熟悉。我大兄在高句丽战场上,跟他有些交情。等我阿兄回来,我就去找中郎将比武。”


    ……


    窥基和尚匆匆忙忙赶回来时,见张川柏稳稳当当坐着,正在谈化学炼丹。


    “打完了?那么快?没人受伤?”


    他的神情,竟有一点点失望。


    尉迟敬德挑眉问:“你觉得谁会受伤?”


    ……好一个孝顺大侄子!


    “肯定是张三郎!他怎么打得赢伯父呢?”窥基笑眯眯地说,“伯父打得畅快,不生气了?”


    “我本来就没有生气。”尉迟敬德淡定地说,“你们最近在翻译什么经文?你老老实实跟随玄奘大师身边,不要跑来跑去。”


    “和尚师父最近翻译《因明入正理论疏》,我有个同门栖玄和尚说,要用这本经书跟道太常博士吕才辩论……”


    窥基倒豆子一般,把同门的计划说了出来。


    尉迟敬德虽然修道,但是对佛道之争不感兴趣,只淡淡听着。


    窥基谈《因明入正理论疏》,深入浅出滔滔不绝,张川柏一副两眼冒圈圈的样子。


    “你听不懂?”窥基惊讶地问。


    “不懂。”张川柏诚实回答。


    “你也有不懂的?”


    “这话说的!我又不是高僧转世,怎么可能天生就会佛家经典。”


    “哦……你跟我佛无缘。”窥基一脸可惜。


    尉迟敬德:“……”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侄子真的甘心做和尚,心情挺复杂。


    不是欣慰和高兴,也不是骄傲。


    张川柏又坐了片刻,跟窥基一起离开。


    走到外面,张川柏说起薛仁贵。


    “我听鄂国公的语气,对薛中郎将很推崇。我去挑战他,不知胜算如何。”


    “薛仁贵?”窥基压低声音,“我怀疑我伯父别有用心……你别这种眼神,我有证据的。”


    当初陛下征高句丽凯旋,对薛仁贵说:朕旧的将领都老了,不能承受战地指挥的繁重工作。朕每次都想提拔骁勇雄健的将领,没有比得上你的。朕不高兴于得到辽东,高兴得到你啊。


    身为老将的一员,尉迟敬德挺不是滋味。


    “我觉得伯父有一点酸,所以他让你去挑战薛仁贵。”窥基合理猜测。


    张川柏凑近,眨眨眼:“你的意思是,鄂国公想借我之手,把薛仁贵打一顿?”


    “你对自己那么有信心?”窥基震惊。


    薛仁贵今年三十三岁,正当壮年啊!


    不是九十九,不是六十六!


    张川柏恼羞成怒,甩甩袖子:“难不成,你的意思是,国公想让薛仁贵打我一顿?”


    “不是……我的意思是,假如你能跟薛仁贵打得有来有回。岂不是证明,薛仁贵不是那么难得?”


    “咦?你这和尚,心思挺深啊!看你相貌,我还以为你是粗人。”


    “可恶!”窥基瞪着铜铃一样的大眼睛,“你以貌取人!”


    我怎么就是粗人?


    我是精细人!


    张川柏哈哈大笑,很快变得龇牙咧嘴:“方才闪到腰了。幸好是我,若是你,说不定伤得更重。”


    窥基:“……你对自己真有信心啊!”


    真是没想到,张京墨的弟弟是这样的一个人。


    最初,他听张京墨说起张川柏的种种事,觉得张川柏是大善人,身上散发圣洁的光芒。


    三分像人,七分更像神佛。


    没想到……张三郎挺有意思的。


    他重重地拍拍张川柏的肩膀:“咱们是朋友了!日后在长安有什么麻烦,你报我的名号。”


    “好的,窥基大师。”


    “呃……你报尉迟家的名号。”窥基补充。


    虽然伯父太霸道,有时候还不讲理。但是尉迟家的名号,在长安很管用的。


    ……


    长安城每天都有种种新热闹。


    有的真,有的假。


    张川柏跟尉迟敬德比武!


    张川柏昂首挺胸从鄂国公府走出来!


    张川柏打败了尉迟敬德!


    传下去……


    张川柏回到东宫朝九晚五,发现同僚们看自己的目光不对劲。


    跟看丈八铜人似的。


    “怎么了?”


    “张司议郎,听说你力能扛鼎?百步穿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没那么夸张。”


    “那你怎么打赢鄂国公。”同僚们凑在一起,好奇地问。


    张川柏汗颜:“是我被撵着打!幸好鄂国公手下留情,否则我今日见不到诸位。”


    见众人将信将疑,张川柏说一声“失礼”,给他们看小腿上的淤青。


    “你输了啊!”


    众人很失望。


    谣言,又是谣言。


    ……


    正所谓“水情猛于虎”,陕州洪水以及抗洪救灾的奏疏,以战报的速度报到朝廷。


    张川柏听到详细过程,终于放下心头大石。


    但更多的人,是震惊和不解。


    李敬玄说:“奏疏说,你预警了陕州水患,提前让人抢收庄稼、转移百姓?这回又是谣言?”


    “这回是真的。”张川柏承认。


    当面撒谎不是好孩子。


    “真的是你?”李敬玄瞪大眼睛,“我想一想,陛下在翠微宫,命水部和都水监监测黄河水位。那时候是六月……”


    提早半个月预警不出奇,提早两个月预警?


    你是真的神仙。


    “别这样情深意切地看着我,多不好意思。”张川柏赧然。


    李敬玄:“……你啊!你还不好意思呢!”


    救下那么多人的性命!


    张川柏心里也很高兴。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这样的预言,才是最有意义的。


    明年的泰山封禅,也能顺利进行。


    以英明神武李世民的功绩,不能去向上天汇报,多可惜啊!


    喜欢大唐锦鲤小郎君请大家收藏:()大唐锦鲤小郎君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