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街道办招聘会

作品:《四合院:噶完贾东旭,隔壁种田去

    7月17号,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办事处,今儿个贴出来告示。


    区里新增三个大型快餐店,需要招聘餐饮服务员——200人。


    瞬时间,整个南锣鼓巷都炸毛了!


    自从知青回城开始,为了解决他们的工作,街道办这些领导们可谓是急白了头发,阎解放阎解旷阎解娣几人刚回城的时候还一起去街道办申请练摊儿。


    但总不可能所有回城的知青全部搞个体户吧,还有本来城里就有大量待业在家的无业人员。


    大家都摆摊,谁来消费?够不够钱消费?


    自改革开放以后情况稍微好一些,不过待业人员总基数在哪里,所以今儿个突然听说区里要新增三个大型快餐店,招200人,小年轻们能不激动吗?


    早上看到布告以后,大家伙就呼朋唤友,聚在街道办的门口了。


    别说小年轻,还有很多大妈大爷们也跑了过来。


    工作啊!


    那可是工作!


    有了工作就可以养家糊口成家立业!


    这是国人的朴素共识!


    至于说这两家什么快餐店,叫什么肯德基?麦当劳?


    为啥不叫酒店而叫快餐店?


    大家伙想不通,没听说过,也不要紧,有工作就行!


    甚至说南锣鼓巷的居民们,都不知道这两家快餐店后面的老板是方平安。


    院子里的人,目前对方平安的印象还停留在,他只是平安新村的村长,新村食品厂的厂长这两个身份之上。


    估摸着他的身价——几十万总是有的吧?


    这就是95号院子邻居们对他的认知。


    就这,现在就已经没有人敢惹他了。


    什么《少林寺》票房对赌,合资企业,私有化,身价2000多万——


    他们连想都不敢想。


    而今天的招聘,是由新村系的大学毕业生们来主持的,方平安压根就没有露面。


    4名招聘主管,段红、李凡、庞建军、陆明——都是新村考出去的大学毕业生,过年时就跟方平安打过招呼回来帮他的。


    因为他们学的是相关专业——四九城经济学院的劳动经济学、河北财经学院的商业经济管理、厦门大学的企业管理。


    现在还没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说,所以方平安直接让他们从招聘管起,积攒经验。


    随着方平安旗下公司厂子越来越多,以后要招的人也越来越多。


    所以招聘,培训,企业管理,都会大量采用“新村系”的自己人,他则是不断的投资花钱快速扩张,以及在重大决策上提出意见就行,不然真心管不过来。


    现在就连食品厂那边他都很长时间没去了,管不过来。


    集团公司的建立,他是有这个想法,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


    招聘首先的第一个年龄要求——18岁以上,25岁以下,至少为高中毕业生。


    这一下子就把大爷大妈们给激怒了,凭啥只招年轻人?!


    我们年龄大但是洗菜洗碗当个帮厨是没问题的啊!


    还有一些厨子也过来闹事儿,你一快餐店不要厨子你开什么店?!


    招聘主管很沉着的应对道——


    “我们这是私营企业,不是公办单位。”


    “我们要招人,招多少人,招什么人,给多少工资,我们自己说的算。”


    “符合我们条件,你也愿意,你就来我们这培训上岗。”


    “你要是不愿意,我们也不能强求,这叫做双向选择。”


    “所以各位大爷大妈们,你们不符合要求,就请不要拦着年轻人们来应聘。”


    这话说的不卑不亢,而且也没惯着这些大爷大妈们,可这他们就不乐意了。


    “凭什么!你既然来我们南锣鼓巷招聘,那就必须得一视同仁!”


    “对!要不你们就是欺负我们老头老太太!”


    说这话的,就是三大妈杨瑞华与贾张氏。


    她们俩早上听说了以后马上就冲了过来,快餐店,那就是饭店啊!


    要是在里面找个活计,不仅有收入可以存下来当养老钱,还能时不时偷吃两口,岂不美哉?


    王书记有点为难,倒不是说帮着杨瑞华与贾张氏这两个老货,而是辖区内确实有一些困难户,能照应一把当然更好。


    “段经理,要不留20个名额,照顾一下咱们街道的老人?”


    但招聘主管并没有理会她们的想法,之前毕业以后去了国营单位,一个个的关系户这个不能得罪那个不能惹,虽说不上举步维艰,但说实话也没有什么发展前途。


    他们想做出一番事业,但在国营单位里,根本不可能。


    方村长说年后要继续自己开店开工厂,于是他们就下了决心过来跟着方村长干。


    就算方村长这边有关系户塞进来,但新村村民还有方村长的性格他们是知道的,不会让认真干活的人吃亏。


    但没想到方村长交代几句就让他们自己负责招聘的事儿了,这是完全的信任。


    既然这样,那就更不可能随随便便因为外部压力放低招聘条件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更不必说的是——你们谁啊?我认识你们吗?


    凭什么要我照顾?


    我欠你们的啊?


    “我说了只要年轻人,那就只要年轻人。”


    “王主任如果不同意,我们可以换个街道招聘,这旁边还有北新桥街道,景山街道,什刹海街道,安定门街道。”


    “这是我们私营企业招人,不是国家安排的分配任务,请王主任能够理解。”


    直白点的意思就是——你算个毛线啊?


    大不了就换个地方招聘呗,我缺你这200人的名额?


    开什么玩笑!


    王主任一下子就愣住了,他没有想到这年轻人的火气这么大。


    不过为了街道的年轻人的工作问题,她也忍住了。


    而且年轻人们的意见也很大,本来有机会,万一被这些大爷大妈们给搅黄了,那不是连哭都没出哭去?


    于是一个个开始赶人了。


    “奶奶,你瞎凑什么热闹呢,赶紧回去!”


    “大姑,你家里都双职工了,还跟我们年轻人抢工作?我回去找爷爷评理啊!”


    “黄三毛,你个拉大粪的过来凑什么热闹?这是快餐店!做吃食的地方!别瞎胡闹啊!”


    “……”


    王主任随即也找上街道办的年轻办事员,还有门卫们来维持秩序,把瞎凑热闹的大爷大妈们给撵了出去。


    贾张氏和杨瑞华走的时候还在碎碎念:“什么快餐店,还招200个服务员?”


    “我看就是骗这些不懂事的小年轻去当牛做马的!能有几个钱?”


    “怕是连趴活的临时工都不如吧!王主任,你可得把眼睛擦亮点!”


    “这要是200号人被骗去被zB家剥削了,咱们街道可就出大事了!”


    她们俩这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她们既然占不到便宜,也不想别人占。


    招聘主管段红轻轻笑了笑,直接亮起嗓门大声说道——


    “我们普通员工基本工资20块一个月,”这话一说出来,很多年轻人都犹豫了,因为现在厂里的一级工月薪也得有28元左右,你这私企没保障,工资比厂里还低,那还干个屁啊干?


    倒是有些家里实在困难的年轻人觉得无所谓,反正在外面趴活也是20左右一个月,都差不多。


    “日薪是1块,每月4天假期可以调休。”


    众人愣了,又是基本工资又是日薪的,这是什么意思?


    喜欢四合院:噶完贾东旭,隔壁种田去请大家收藏:()四合院:噶完贾东旭,隔壁种田去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