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又结婚,陈大发也要结婚

作品:《四合院:噶完贾东旭,隔壁种田去

    6月底,也就是27号的时候,上面批准《北清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高等院校开始招生复课。上面规定废除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


    知青们倒是蠢蠢欲动,公社有名额,但是很少很少。


    方平安没有管这么多,这个暂时不在他的计划之内,李怀德手上倒是有指标,问他要不要。


    方平安一琢磨,70年上大学,74年毕业,大风还没有刮完呢,我新村的人窝着不好吗?何必去凑这个热闹,便谢过了老李的好意。


    现在还不是时候。


    不过因为复课的关系,新村的下放分子中,倒是有几个老师被平反了,虽然不多,但陆陆续续有人回了四九城。


    而且大家伙做法都很相似,作为老师,比如说夫妻俩,那是回了四九城,但是老人子女,还是留在了新村。


    因为一来他们在新村有房子;


    二来新村人人平等,没有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不用担惊受怕,现在还不知道原单位以及城里是个什么风向呢。


    三来,在新村虽然没钱赚,但吃喝方面比城里还要好;


    并且最重要的是,在新村,几乎就没人生病,小病去老白那儿抓点药喝两三天就好了。


    吃喝住行都不愁,为啥要想不开回城里?


    所以都学着梁家父子的做法,城里有工作的回城里,其他老小都放在新村,他们节假日再回来。


    起码有方村长在这儿,没人敢在新村闹事儿!安全的很!


    ————————————————


    9月,上头又搞农业学大寨,公社里又开始倒腾起来,还叫着方平安去开了个会,因为上头还有工作组下来指导农业工作。


    对于这种事情方平安表示新村双手双脚支持!


    我们新村这几年的平均产值,土豆,玉米,红薯,菜,鱼,还有新村食品厂的年产量都在表上。


    上头工作组要怎么做我们都支持,不求增产,只要达到3年内的平均标准,任你们折腾。


    但要是比这3年的平均产量低,那谁指导就谁负责把这差额给补上。


    你不能把农民兄弟田给种毁了,拍拍屁股就走了吧?


    这天下哪儿有这么多好事儿啊?


    方平安把保证书和笔都放在了公社的桌子上,谁签了,盖了公社的章,谁就去新村指导农业工作。


    他才没有心思陪着这些人搞事情,当然不是说农业学大寨不好,而是有的地方拔苗助长,外行指导内行搞得乱七八糟。


    只要有人兜底,我新村任你们折腾。


    这尼玛就把下来指导工作的工作组成员给唬住了,主要是新村这几年的产量……高的不正常啊。


    经过再三确认,这些数据都是真的,于是便没人愿意来新村了。


    万一玩儿咋了,谁能赔的起?


    至于说工作组里到底有多少内行专家,这就不好说了。


    而且公社还有那么多的大队是吧?


    所以这次的农业学大寨对于新村来说,完全没有影响。


    倒是有人觉得新村这样不对,是不配合上头的指示。


    农科院分院的领导们跳了出来,直接大包大揽,新村是他们的定点合作育种培育基地,有牌子的那种!


    新村种什么,怎么种,他们说的算!


    ————————————————


    年初的时候,方平安就以现在自己是单门单户的缘由,弄了片宅基地,就跟三女房子挨在一起,又建了一栋,他自己住哪儿无所谓,但带着老爹陈大发住前妻家里,这就有点不合适是吧。


    房子建好了,又到了年底,方平安便去公社开了介绍信,他又双叒要结婚了!


    崔书记看着他和热巴打的结婚申请脑门子上的青筋都在跳。


    “方村长,你这——过分了点吧?这才过了多久?”


    方平安一脸的无所谓:“崔书记,我才28岁啊?我总不可能就这样孤独终老吧?”


    “而且我现在是单身状态,我娶媳妇合理合法吧?”


    “没毛病吧?”


    而热巴在一旁红着脸不说话,崔书记找了个理由先把她给支了出去,有些话当着她的面儿不好说。


    崔书记一边揉着太阳穴一边劝到:“但,你要是不行就跟杨晓蜜同志,或者是范小野同志复婚嘛,反正那些人(孙沛成,文化界还有四九城的一些机关干部)都已经转走了,你跟两个前妻都有孩子,跟杨晓蜜同志还有4个孩子……为了孩子你复婚不好吗?”


    方平安双手一摊:“感情破裂了,那事儿在她心里生了一根刺,再说了,俩前妻现在一门心思都铺在了孩子身上,都没时间理会我。”


    “所以我琢磨着,再娶一个,反正合理合法,法律没有规定一个人能结几次离几次婚是不是?”


    这就是死皮赖脸,他新村有福利院,孩子都在福利院集中抚养,晚上才领回家。


    那儿有专门的看护人员,还有专门的厨子与生活老师,养的比城里娃还要精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俩前妻一门心思都扑在孩子身上,谁信啊?


    不过方平安软磨硬磨,最后崔书记还是把申请给批了,不但如此崔书记还语重心长的劝着,让方平安多把心思铺在村里的农业生产之上,还有,这是最后一次了吧?


    方平安只能敷衍道,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


    ……


    崔书记真没脾气,整个公社的土豆良种都得靠着农科院分院,但分院跟新村的关系大家都知道,那就是一体的,而且分院的育种也得从新村拿种子再培育。


    再加上每年公社采购肉类,组织围猎,都得靠着新村。


    所以他只能通过申请,没得选。


    但他最为疑惑的是,这方平安的两任前妻与现任妻子情同姐妹,关系这么好,连房子都是挨着建的。


    他是怎么做到这几个人之间不打架的?


    这不和旧时候的地主老财三妻四妾没啥区别吗?


    但仔细一想,这事儿还真合理合法,他就挑不出来什么毛病!


    更何况,第一任妻子范小野,是公社里的知青拿法规说计分员跟村长(大队长)不能有亲属关系,这才弄离婚的,那知青——死了;


    第二任妻子杨晓蜜,是公社临时安置人员跑出来实名举报杨晓蜜成分不好,最后为了避免影响到方平安的前途,也离婚的。那什么孙什么副科长——同样死了。


    另外听小道消息说,以前图谋新村方便面厂的一个正科级干部,也死了。


    所以崔书记决定还是少管为妙,这事儿有点邪性,不好放在明面儿上说,但崔书记还想多活几年。


    刚刚费心费力送走了方平安,新村的一个39岁的大姐也来公社打结婚申请。


    这申请更吓人,是要跟方平安的亲爹陈大发结婚!


    这方家?


    二婚三婚,这是家风如此吗?


    喜欢四合院:噶完贾东旭,隔壁种田去请大家收藏:()四合院:噶完贾东旭,隔壁种田去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