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巾帼何须让眉,将军未必是丈夫!(二)

作品:《我那被老祖宗围观的现代生活!

    【第三位毛秋晴。


    前秦高帝符登之妻,同时也是前秦宣昭帝符坚族孙媳。


    其父毛兴是前秦镇守上邦的将军,毛秋晴出身将门,自幼习得一身好武艺,非常擅长骑射。


    符姚之战时,她统军一万,驻守符登辎重粮草集中的大界营,后与符登合力围歼前来偷袭的姚军,俘斩敌军二万余人。


    后因寡不敌众被后秦俘虏,屈辱而死。】


    (ps:史料出处:《晋书·卷九十六·列传第六十六》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


    《十六国春秋·卷四十一·前秦录》)


    [本可以取得胜利的一场战争,却因为一时大意,改变了一个皇朝的结局。]


    [将门之后女豪杰,不爱红装好武装。


    悲惨皇后毛秋晴,英姿卓越尽全忠!]


    [说明了一个道理,女人一辈子嫁错了人,把自己葬送了,哎,可惜了!]


    [好女不吃眼前亏,投降了说不定就改写历史了。]


    [五胡乱华,这垃圾时代配不上毛秋晴。]


    [原来是那个时代的啊,怪不得没有听说过,估计这毛秋晴是来历劫的。]


    ……


    ……


    看到网友毫不客气的贬低,那些小国主们受不了了。


    虽说我们没有统一,但也没那么差劲吧?


    什么就叫那个时代了,难道我们连自己的年号都不配吗?


    虽然乱了一点,但这都是真真实实的历史啊,你们这些后世的网友嘴这么损可不好!


    毛秋晴提前看到了自己的结局,心中怅然若失:


    原来最终还是失败了,一切都是白费功夫啦?


    毛兴看着女儿更是懊恼不已:我的女儿不该是这样的结局收尾的!


    【第四位冼夫人。


    冼夫人,原名冼英,封号谯国夫人,又称高凉郡主,是南北朝至隋朝时期的重要政治和军事人物。


    她出身广东茂名是当地俚族的首领。


    冼夫人早年嫁与高凉太守冯宝,并在23岁时被推为俚族首领。


    她凭借智慧和勇气,在数十年的时间内成功使周边各族归服,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岭南区域。


    冼夫人一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协助朝廷平定叛乱,铲除地方割据势力,促进汉族先进文化和技术在岭南的传播。


    她先后被梁、陈、隋三朝的君王敕封,她的子孙统领岭南地区一百多年,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和民族团结。】


    [冼夫人被称为岭南圣母,在岭南地区和南海周边地区国家共建有几千座冼夫人庙。]


    [历经三朝不衰。]


    [她是我崇拜的女神,但凡了解到她的丰功伟绩,都会情不自禁的拜她。]


    [好像就是武则天下令诛杀九族,很多后代都逃到海南了。]


    [若无冼夫人,岭南如今不知道属不属于华夏,所以咱们岭南人,至今以“年例”的形式纪念她。]


    秦始皇精神一震:


    居然是岭南!若她现在就统一了岭南该有多好啊!


    朕派兵跟她直接交接和谈,那多省事啊,也不用牺牲我大秦数以万计的勇士啦!


    可惜啊,那是千百年后的人物。


    隋朝的帝皇一喜:看来很快就能轻松解决岭南问题啦!


    唐太宗一脸不解:这明明是替大唐守护巩固岭南的统一,怎么稚奴他媳妇非要灭人家九族呢?


    也不知道阿姐会不会上榜,毕竟她也是很厉害的一个人啊!


    就不怕人家直接反了,直接割据岭南又起战乱吗?


    长孙无忌满眼欣赏:果真是女中豪杰啊,有谋略,又有手段更有眼光!


    合该人家家族能够盘踞一百多年,就是可惜,最后还是被朝廷忌惮了。


    【第五位平阳公主。


    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是华夏古代第一位统领千军万马为父亲建立帝业的公主。


    她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以其超人的胆略和见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


    她率领的义军势如破竹,不断攻城拔寨,且军纪严明。】


    [李渊这基因绝了,儿女都是人中龙凤,一个比一个能打。]


    [娘子关为她改名。]


    [李家三兄弟都厉害,只不过李世民的光芒太耀眼了。]


    [华夏历史上唯一有谥号的公主。]


    [别人是靠其他人的军功谋略,李家却是靠自家的兄弟姐妹。]


    [李渊可以说是人生赢家,生个孩子什么都不用管,直接就躺赢了。怪不得他这么爱生儿子,晚年一把年纪了还在生,是一点都不想浪费他家的好基因啊!]


    [楼上的不用这么损吧,因为儿子太厉害,害的晚年是无事可干,多生几个孩子给李世民制造点麻烦罢了。]


    ……


    ……


    始皇帝冷哼一声:怎么好事全堆在这个李世民家啦,分一两个给朕不过分吧?


    扒拉扒拉自己的那些儿女们再看着人家的后代一个比一个厉害这心里就不得劲了。


    同病相怜的还有隋文帝,就是啊,凭什么好处都给李渊这个姨外甥占去了,大家都是亲戚,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


    隋炀帝心情就没那么平和了:


    哼,唐国公一家子都是乱臣贼子!


    李世民喜形于色:啊啊啊!真的是阿姐,真好啊!


    阿姐的功绩不该被遗忘,值得历史铭记!


    【第四位,杨妙真。


    红袄军首领杨安儿之妹,善骑射,所创的梨花枪号称天下无敌手,为后世军事家所推崇。


    她辅助其子继任蒙元益都行省,成为蒙元最大的汉军世侯。


    相传她才是“杨家枪”创始人,同时也是梨花枪的鼻祖。】


    [这位是哪位啊,怎么从没听说过?]


    [是啊,存在感真的好低啊!]


    【第七位梁红玉。


    宋朝着名的抗金女英雄,名将韩世忠的夫人。


    她同样出身将门,从小跟随父兄练就一身好本领。


    在黄天荡之战中,梁氏亲执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华夏。】


    [阿宋,我都不想说他们啦,什么都行,就是老赵家的皇帝不行!]


    [也不能这么说,起码赵大的功绩是很可以的!]


    [要钱有钱,要将领有将领,要人才有人才,怎么搞得这么窝囊跟没骨气呢!]


    [就是啊,大宋的女人跟小儿都比当皇帝的有骨气,气节!]


    [大宋的皇帝们对不起宋朝的济济人才啊!]


    汉武帝一脸的鄙夷:没骨气的家伙,看吧遗臭万年啦!


    朕要是像你们大送那么要钱早就把匈奴挫骨扬灰给草原沤肥了!


    看到后世网友的嘴炮,朱棣有点忧心:我都把北边的异族给狠狠收拾了一遍,老爷子应该不会太怪罪俺了吧?


    这些后世网友嘴太损了,也不知道会不会对俺嘴下留情,怎么说也是你们老祖宗,该注意还是得要注意一点儿!


    【第八位,唐赛儿


    明朝农民起义军女首领,也是白莲教女头领。自号“佛母”,声称能预知未来。


    她组织发动了规模宏大的农民起义,击败前来围攻的官府军队,并杀了青州都指挥使高风。


    起义失败后,下落成谜。】


    [又是一位勇士,怎么历史一点记载都没有呢,太可惜了!]


    [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会有偏向。]


    [清朝修的明史,你们觉得那能信吗,现在世界上到处打脸!]


    [反正篡改了不少,抹黑明朝的事没少干,看看就好!]


    汉高祖刘邦看到这对于这个后世的清朝那叫一个鄙夷不屑:


    有必要吗?你都成功取代别人了还抹黑人家,会不会有点不道德啊?


    朱元璋更是气的脸红脖子粗:


    这些个混账儿孙,连咱辛苦打下的大明江山都保不住!


    连女人都起来造反了,可想而知这后世的朝廷有多烂啦。


    这皇帝到底怎么当的,那些贪官污吏就不能处理了吗?


    让这些野蛮的异族入主中原,看看人家都干了什么,这些个没肚量的欺负咱们大明没人了可劲儿说咱坏话!


    老四呢,都是这个混蛋生的子孙不行,咱揍不了你们,还走揍不了你们祖宗吗?


    年幼的朱棣脖子凉飕飕的,直觉告诉他有危险,二话不说就往好大哥朱标身后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