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我有,咋啦?

作品:《重生1959:进山打猎,开局救下女知青

    东北的冬天,最常见的就是草鱼。


    这东西耐寒性高,而且吃浮游生物,始终都在河水中段。


    不过,要说够肥,那还得是鲤鱼。


    这个年代,鲤鱼还没杂交,肉质更有嚼劲,土腥味也比较轻。


    只不过,鲤鱼属于惰性鱼,始终藏在水下,不太容易搞。


    靠着这个简陋的渔具,鱼是一条接着一条。


    不到一个小时,十几条草鱼扔到雪堆上。


    陈东登时露出笑意,把鱼都装进筐里,转头就要走。


    周晴忍不住问道:“不是做蜡烛吗?”


    “是啊。”


    “那这……”


    周晴指着陈东的土筐:“鱼能做蜡烛?”


    “为什么不能?”


    “啊?”


    周晴呆呆的看着陈东,怎么也不能把这两样东西联想到一起。


    陈东指着河边的芦苇草,从筐里拽出镰刀。


    “这些草比较轻,装你筐里。”


    就这样,俩人一个背鱼,一个背着草,大大方方的回了家。


    他俩回家的时候,正好被王二看见。


    本来王二是想去哪挖点树皮,见到俩人背着筐,立马猜到里面有好东西!


    片刻,王二计上心头。


    “站住!”王二突然抬高嗓门。


    陈东本能地顿住脚步,回头看见王二,立马面露狐疑。


    只是这一个眼神,让王二立马放慢脚步。


    当初枪顶脑门的画面,如今还历历在目。


    鬼知道陈东会发什么疯!


    不过,饥饿还是战胜了理智。


    王二强壮着胆子:“你、你俩是不是进山了?”


    “队上可三令五申,你们这是违背政策!”


    “哦?”陈东眉头一挑:“我进山了,怎么了?”


    王二眼珠子转了转,低声道:“现在就我自己看见了,你把我嘴封上,我保证不出声。”


    陈东登时笑出了声,跑自己这打秋风,这可不太明智啊!


    “那你举报吧,我在这等你!”


    王二的匪夷所思中透着咬牙切齿:“你别不识抬举!”


    “你去不去?不去我可走了!”陈东淡然道。


    “行!我现在去,你要走,你是我孙子!”


    ……


    王二已到了气急败坏的地步,既然陈东不愿意给,那就谁都别吃!


    他风风火火地跑到队上举报,让死气沉沉的吴家沟瞬间有了一种怪异的活力。


    物质匮乏,精神贫瘠,所有人都需要一种强烈的刺激。


    这其中也包括大队长。


    大队长知道王二是个什么货色,起初是有些狐疑。


    可转念想想,因为叶队长的阻拦,没把许文化树成反面教材。


    没准,这是个机会!


    在一系列复杂的因素下,大队长让王二带路,自己则和保卫科的人跟在后面。


    陈东说话算话,说没走,还真就没走。


    眼看着王二带人赶来,非但不紧张,反而有点想笑。


    周晴一直不理解,碰上王二这种人,离他远点的就好了,何必跟他胡搅蛮缠?


    陈东自有打算。


    他很清楚,现在无数人想把他树成典型。


    那就借着王二反将一军!


    大队长一见到陈东背着筐,直接问他是不是进山了。


    陈东索性把鱼全都倒了出来,讥笑道:“山里有鱼?”


    队长登时面色一红,扭头看着王二:“你不说他进山了吗?”


    “不是,我、我也不知道啊。”


    “不知道你就举报?”陈东抢在队长前,高声道:“你这是不讲证据的盲目主义!”


    “如果队上都是你这样,会害死多少人?”


    陈东没给他反应的机会,一顶高帽子先砸在他头上。


    围在旁边看热闹的,心里打鼓的同时也在暗笑。


    王二这个傻子,脑子是真缺根筋!


    大队长面色发青,他知道被耍了。


    是被陈东耍了!


    在刚才,陈东完全可以直接亮明,不需要王二去队上跑一趟,自己就不至于这么难堪!


    所有的怒气全都撒在王二身上,只听队长一声怒吼。


    “王二!你跟我到公社,检讨你的盲目主义!”


    王二都快哭了,树皮没找到,肚子没填饱,又要检讨!


    眼看众人离去,陈东知道自己成功了。


    借刀杀人,杀鸡儆猴,一套流程行云流水,那叫一个丝滑!


    不过,陈东让队上的村民为之一振。


    山上不能去,那就去河里啊!


    之前管得太严,谁都没想到这件事!


    都是土里刨食的,下水摸鱼那不是手到擒来?


    ……


    到了家,陈东把鱼扔进凉水里,没过多久,僵硬的鱼肉开始变得柔软。


    陈东一手持刀,从腮到尾纵向刨开。


    随即,他又找来几块破瓦,又在瓦下铺上滚烫的炭火。


    瓦片微热,陈东把解刨好的鱼放在上面,又在瓦片末端放下一个陶罐。


    没处理的鱼直接遇火,腥味特别大。


    没办法,先忍忍吧。


    很快,粘稠的液体从鱼腹往外渗,划过暗红色的瓦片,留下黑色的印记。


    “啪嗒,啪嗒……”


    滴滴液体滑落到罐子里,很快就凝结成半固体。


    这就是最粗糙的鱼油。


    这种鱼油远远达不到食用标准,但用来做照明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鱼油不但非常耐烧,还有个洋蜡比不了的特质。


    这东西会随着空气的变化自己调节火苗的大小,即便氧气稀薄,也能留下一丝光亮。


    在这个年代,这种皮实耐烧的东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而周晴背回来的芦苇枯草,可以当作灯芯。


    换作是洋蜡,灯芯必须是棉绳。


    那东西很不好搞,性价比不如鱼油来得实在。


    十几条草鱼被瓦片烘干,几个瓦罐被装满。


    陈东取来火种,在上面轻轻点燃,屋里瞬间有了光亮。


    这意味着,老太太再也不会因为睡不着而叹气,妹妹也不必晚上摸黑去厕所。


    吴家沟白天死气沉沉,晚上更是荒凉得像个无人村。


    陈家突然亮起的一抹光亮,瞬间成了焦点。


    洋蜡都是统一分配的,家家户户都用完了,凭啥他家能有蜡烛?


    一时间,安静了几天的陈家,又一次成为众矢之的。


    有人在这个黑夜里,动起了歪心思……


    喜欢重生1959:进山打猎,开局救下女知青请大家收藏:()重生1959:进山打猎,开局救下女知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