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吴蔓病重,吴氏求佛

作品:《我是林弋家生子她不认命

    林弋叹了口气,缠了赵云娘回去予她做了毕罗。


    适才她察觉了阿娘那一闪而逝的悲,阿娘好不容易才恢复了些许,自是不能让她想起那些事。


    京安城沈府。


    嫡孙夭折,吴氏悲痛不已,伏于榻上哭晕了好几回。


    一旁的陶氏温声劝着她,这时,有小婢女掀了帘子,陶婆子见了立即过去询问。


    “夫人,蒹葭院来了人,说是少夫人病得更重了,你看可否要请了宫中的御医过府?”


    趴于榻上的吴氏,闻言一下子坐了起来,“蔓儿病重了?


    不成,我得过去瞧瞧。”


    说着,吴氏借了她的手急急的出了院子,又遣了人去了外院,寻林大江前去宫中请御医。


    很快,御医便被请进了府。


    一番诊治过后,御医在外间提笔开了方子,出来后对着候在院子里的林大江婉言。


    林大江如何不知晓御医话中的意思,奉上了丰厚的诊金,又恭敬的将御医送出了府,便即刻转道去了内院宁辉堂。


    御医所言之事可大可小,自是要向老夫人一一禀明。


    “御医说,少夫人的身子还不曾调养好,此番又逢接连打击,若是少夫人再不放宽了心思好好将养,怕是要影响了她的寿数。”


    老夫人听了不禁拿了帕子直压了眼角。


    “这孩子,继儿去了也不是她的错,何必要这样重的心思?也不好好顾着她自己的身子。”


    边说,老夫人又叹了口气。


    “大抵是要难过一阵子,却也不能为此伤了身子。


    于婆子,你去库房寻些药材、补品,往蒹葭院走一趟。


    传我的话,让她好好将养身子,待身子养好了,我便写了信让樉儿回来,或是送了她前去幽州与樉儿团圆。”


    躬身垂眼的于婆子立即应下。


    “对了,再与吴氏说上一声,提醒她莫要忘了她是沈府的当家主母。”


    蒹葭院里,吴氏听了于婆子话里的意思,挺了挺精神,与蒹葭院里服侍的一众婢女交待了一声,便扶着陶婆子的手回了牡丹院。


    “那御医的话你可曾听清了?”


    适才吴氏在内间陪着侄女,见了那御医诊治之时眉间一闪而逝的蹙起,她的心跟着便是一颤,碍着侄女的面不好多问,遂予陶婆子使了个眼色。


    陶婆子不声响缀在御医的身后,将他与林大江之间的对话听了个清楚。


    “回主子,都听清楚了。


    御医说少夫人的身子若是再不好好将养着,怕是……


    于性命有碍。”


    吴氏听了很是震惊,不曾想竟是这般严重,却也别无他法,只盼着她自己能想开些。


    思及此,她叹了口气,“蔓儿一生顺遂,却不想嫁进了沈府便接连出了意外。


    陶婆子,咱们明日去一趟法华寺罢,给继儿燃一盏长明灯,再给樉儿和蔓儿各卜一卦,问一问他们的前程。”


    吴氏嘴里说是问前程,然,陶婆子却明白她的意思。


    沈府最重视的就是子嗣传承,如今大郎君膝下无子,自家主子首要考虑的便是子嗣问题,少夫人生产又伤了身子,此生怕是再难有孕了……


    这府里呀,怕是又要再添新人了。


    次日一大早,吴氏便携了陶婆子乘马车去了城郊法华寺。


    为显诚心,她在山下便弃了马车,一路步行拾级而上,爬了近一个时辰才抵达了法华寺的山门,抖着双腿慢慢挪蹭进了法华寺。


    烧香、拜佛、求签、解签,再下山之时,吴氏整个人都是懵的,久久都回不过神。


    直至她人被陶婆子搀回了牡丹院,她才一口气吐了出来,满眼不可置信的看向了她。


    还不及她开了口,陶婆子一挥手将屋中随侍的婢女打发了出去。


    人多口杂,有些事自是不能当着旁人的面提及。


    “命定之人为何不是咱们蔓儿?”


    这事她又如何知晓?


    若非她今日陪着主子在法华寺里见了慧远大师,又如何知晓有命定人这一说呢。


    即便知了也不能在主子的面前说出,只能温声继续劝着。


    “命定之人而已,又不一定非得是咱们郎君的正妻,想法子将人纳回就是了。”


    闻言,吴氏的眼睛就是一亮。


    是呀,命定之人而已,不见得就非得成了樉儿的正妻,将人纳进府中为儿子传宗接代即可,到时再择选了一个过继到蔓儿名下,自是不会危及了她的地位。


    只是……


    吴氏一下子犯了难。


    “你说樉儿的意中之人到底是何人?


    怎么从未听了他提起?”


    自家儿子也真是的,心里有了人就予她说呀,她这个作母亲的又岂会真拦了他去,说不准她现下正在屋中含饴弄孙,而非愁得恨不得白了头。


    自家主子这个做母亲的都不知晓,她一个伺候人的下人又何得知呢?


    “莫不是大郎君在府外结识的?”


    许是人家女娘知晓大郎君已有婚约,不愿入府予人做小呢。


    “府外?”


    吴氏细细寻思了,却始终没有个头绪,倏地,她似是想到了什么,转头瞪着眼睛看向陶婆子。


    “我费这些神做什么?


    慧远大师可是说了,那命定之人早已现身,且还是樉儿自己主动定下的。


    不成,快快予我备了纸笔过来,我要写了信去幽州质问樉儿。”


    写信去幽州?


    大郎君怕是会不信的罢?


    说不准家主知晓了还会寄信回来斥责自家主子胡闹呢。


    “夫人,且慢。”


    闻言,吴氏猛的一下子顿住了脚。


    “何事?


    为何要拦了我?”


    陶婆子有苦难言,却又不能实话实说,眼睛一转计上心来。


    “夫人莫急。


    那慧远大师既已说了命定之人是咱们郎君亲定的,想必早晚会与家里提及,莫不如……


    莫不如咱们择选了一人去幽州伺候,再慢慢将这事透于大郎君知晓,说不准大郎君自己便会往那上头想呢。”


    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只是该叫谁前去伺候呢?


    在府外给自家儿子再纳了人回来,自家那心思狭窄的侄女怕是又要闹了,若是再闹得兄嫂知晓过府兴师问罪,自己便在老夫人的面前又要落了脸。


    不如在府中择了通房人选送去幽州,兄嫂与蔓儿怕也说不出什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