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此子若不夭折,将来必成人中龙凤

作品:《一品弃子

    只见有三五人走过来,为首的是一个肤色偏白,显然是个被酒色掏空身子的年轻公子哥。


    宋池认得,他名叫李晟,出自济县李家。


    韩家在济县扶持了四大家族,李家就是其一。


    当时女帅归乡宴上,这个人还跟在韩元正身后帮腔,是跟他一起通过的县试,而今又来参加府试。


    宋池知道此子并无才学,走知县白永的关系通过县试,韩家就快要倒台,李家作为附庸更是没有好下场,竟还跑到他面前装逼.....


    “走吧,我们进去。”


    宋池都未理会跟傅聪几人直接进了考院。


    “你......”李晟看到被无视咬牙道:“看你还能得意到几时。”


    他又转向随行同伴,“府试是府尹大人主持,府尹大人对他什么样,你们想必早有耳闻,他会成为第一个拿到县案首却通不过府试的人。”


    几人都冷笑起来。


    他们却不知道宋池早已跟府尹周正安做了一笔“交易”,周正安在府试上不刁难他,而他则是在递交罪证时放其一马。


    对于本就敌对的两人达成这样的合作很奇怪 ,更不可能彼此真正信任。


    不过宋池知道周正安会答应的,对他而言,只需在府试上公事公办即可,也许就能换来一条生路,他何乐而不为。


    两个月前的县试就是在这座考院,宋池对场地很熟悉,按流程通过检查进去,府尹周正安就坐在正面台上,每位考生都要到他面前接受查验。


    “入座吧。”


    周正安随意摆手,并未刁难,两人心照不宣。


    这个当初在女帅归乡宴上大放异彩的少年,而今已经到了他都难以奈何的程度。


    也不知这件事该如何收场,就连韩家都已做好最坏打算。


    考生依次入座,也有些是在考房里,府试是科举之路的第二场考试,较之县试明显严格不少,考场上有诸多巡视走动。


    宋池胸有成竹,没有半分焦虑慌张。


    这两个月来,冯知县几乎每天晚上都给他补课,所学已超过大多数考生学子,他现在都已经为乡试做准备。


    县试、府试、院试只能算是资格试,乡试、会试、殿试才是科举正式考试。


    可是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资格试就已是一座难以跃过的高山。


    宋池心静如水,他的未来在官场,是真正的官场,而不是做个师爷帮别人出谋划策。


    入座不多时,就有衙差举着牌子在考场来回走动,这是公布考题,宋池只看了一眼就伏下身子开始书写。


    他已经练了好久,只要看到题目脑海里自然就出现文章,铺开考卷就是干,连草稿都不用打。


    只要周正安不刁难,他能凭自己实力拿到案首。


    不过因事先交易,倒也无需担心。


    看到考题后,多数考生都开始动笔,也有不少抓耳挠腮不知该如何下笔,府试跟县试规矩差不多,到了下午已经有考生开始交卷。


    交卷时只需放到府尹面前即可。


    有胆大的考生还跟主考官套近乎,这算是一场小面如果能够通过并得到赏识就能被当场取中。


    一言定人生死,这话毫不夸张。


    通过府试就有童生身份,已经算是脱离平民阶层,对很多人来说就是改变人生。


    这就是权利,这就是官位。


    想来现在很多考生都在幻想自己将来能成为坐在那个位置的人。


    宋池并没有第一批交卷,他出的风头已经够多了,接下来要开始低调,他一直注意看到又有数人交卷,他才跟在其后走到台前随大流的把考卷放在桌上。


    交卷后,他正要转身走人,却听到周正安喊了一声:“慢着!”


    宋池停下脚步。


    只见周正安拿起他的考卷看起来,不时竟还摇头晃脑念出几句。


    周边人看到神色怪异,也有人冷笑不已。


    看到这一幕,李晟也忙着跟过来交卷,他要准备看笑话了,而今谁不知道宋池就是济县最大的刺头,有冯知县给他做靠山不把任何放在眼里。


    周府尹怎么可能会让他通过县试,就算他文章写的再好也没用。


    “此子果然有大才!”


    在看文章的周正安心里忍不住感叹。


    考生交卷的文章他有时也会扫几眼,可以说是良莠不齐,并没有让他眼前一亮的文章,周正安虽然好色贪财,却也是正统进士出身,经科举做官的仕人。


    诗词文章是基本功。


    宋池所作就是难得一见的佳作,凭此文章当得案首。


    此子若不夭折,将来必成人中龙凤。


    不过他也走不到最后,在济县所做之事已经惹怒大人物,韩谕已经加急将济县所生之事告知首辅大人,作为事件挑起者他怎么能有好下场。


    在周正安看来,宋池是被人利用了。


    初学少年内心纯粹,只是因冯元据理力争为他争来个县案首,便拼命报答。


    话说回来,也是因他在女帅归乡宴上跟首辅公子敌对。


    可惜了。


    周正安内心低叹,随即开口道:“你在女帅归乡宴上曾为女帅献诗,得女帅看重,后来就再未听过作诗,现在本府命你先作一首,若诗作出彩,则定你为案首。”


    他当场考校,只是好奇宋池之才。


    即使宋池作不出来,他也会把宋池定为案首,有这篇文章足矣,而且这也是他跟宋池之间的交易。


    “请大人出题。”宋池躬身虽然意外却也不慌张。


    “四月正是兰花绽放盛开之时,你便以兰为题作诗一首。”


    周正安平静道:“咏兰诗极多,出彩者却极少,你现在就作吧,不要影响后人。”


    前来交卷考生已经聚了一些,目光皆集中在宋池身上。


    宁安府就有很多文党社团,其中最大的社团名为幽兰亭,这个亭子就在府城内,在亭中可赏兰花盛开,而周正安就是幽兰亭一员,还是名誉社首。


    宋世文自诩君子,由此甚是喜爱梅兰竹菊,文党之人便也跟着标榜。


    “可有笔墨?”宋池并未停顿,直接问出。


    以兰为题作诗这还不是张口就来。


    “我来书写,你念诵即可。”周正安拿起笔,他好奇宋池能作出什么诗。


    喜欢一品弃子请大家收藏:()一品弃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