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左邑(见面)

作品:《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随着他一步步靠近,周围的气氛也变得愈发凝重起来。


    走到近前,李渊停住脚步,用一种温和而又不失威严的声音轻声问道:“辅兵,你们隶属于哪支军队?”


    他的语气平和,让人感觉不到一丝压迫感。


    听到李渊问话,张辽和高顺互相对视了一眼,似乎在用眼神交流着什么。


    就在这时,一旁的牛奋见他们没有立刻回答,不由得皱起眉头,大声怒斥道:“大将军正在问你们话呢!难道都聋了不成?”


    这声怒斥犹如惊雷般在众人耳边炸响,然而熟悉牛奋脾气的人都知道,他看似严厉的斥责实际上却是在暗中提醒张辽和高顺赶快回话。


    张辽和高顺应声而动,双双对着李渊抱拳施礼,齐声说道:“大将军,我等并非辅兵,而是辎重营的民夫!”


    此语一出,宛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场众人皆是一片哗然。


    谁也没有想到,眼前这两个看似平凡无奇的人竟然只是辎重营的民夫而已。


    李渊听闻此言,原本平静的面容上瞬间闪过一抹惊讶之色。


    不过很快,这抹惊讶便化作了浓厚的兴趣。


    他微微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张辽和高顺,嘴角渐渐扬起,流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以及深深的歉意。


    “哎呀呀,看来当真是本将军有眼不识泰山啦!竟然让如此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屈居于后勤部,实在是我之过错啊!在这里,本将军要向二位诚心诚意地道个歉!”


    只见李渊一边说着,一边朝着面前的两人抱拳行礼,他的神情无比真挚,任谁看了都难以挑出一丝一毫的破绽来。仦說Ф忟網


    而李渊这般诚恳的态度,使得张辽和高顺心潮澎湃,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许多。


    他俩何曾想过,自己竟会得到如此位高权重之人的赞赏与褒奖,更别提还能亲耳听到对方主动致歉呢?


    就在这时,张辽率先回过神来,他动作迅速地伸手抓住高顺的胳膊,然后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脑袋低垂着说道:“大将军,您千万不要这样啊!小的不过是一介降兵而已,哪里承受得住您如此厚重的礼数啊!”


    李渊看到眼前这一幕,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不禁微微一笑。


    紧接着,他毫不在意地伸出双手,仿佛根本没有注意到对方身上那黏糊糊、沾满鲜血的衣物一般。


    他稳稳地抓住二人的臂膀,稍稍用力便将他们轻轻地搀扶起身来。


    “真正的勇士又何须行此大礼呢?快快请起吧!”


    李渊用那双充满真诚的眼睛凝视着眼前的两人,缓缓开口说道。


    此时此刻,这感人至深的场景令周围的一众士卒们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阵酸楚。


    大家纷纷暗自感叹道:咱们这位大将军啊,对待手下的士兵们依旧是那么和蔼可亲、关怀备至啊!


    而此时的张辽和高顺二人,面对李渊突如其来的举动着实有些猝不及防、手足无措。


    这样一个仁义满怀之人,怎么竟会走上造反之路呢?


    这个疑问如同一团迷雾笼罩着他们的心头,成为此时此刻他们脑海中唯一挥之不去的念头。


    的确,就在刚刚与李渊短暂接触的那一瞬间,张辽和高顺便深切地感受到李渊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浓厚的仁义气息。


    然而,如果暂且忽略不远处左邑那满目疮痍、惨不忍睹的景象,那么李渊无疑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仁义君子。


    只见李渊面带微笑,紧紧地握着张辽和高顺的双手,目光缓缓扫向身后那整整八百名英勇无畏的先登之士。


    他的眼神逐一从每一名士兵的面庞上掠过,仿佛要将他们的容貌深深地刻入自己的记忆之中。


    尽管这些士卒们经历了一场场激烈的战斗,早已精疲力竭、身心俱疲,但当他们察觉到大将军那饱含赞赏与鼓励的目光投射而来时,却不约而同地挺直了原本略显佝偻的身躯,胸膛高高挺起,面容之上更是流露出无比坚毅的神情。


    李渊见状微微一笑,随后将视线重新移回到眼前的张辽和高顺二人身上,声音洪亮地开口询问道:“不知两位壮士尊姓大名,又来自何方何地啊?”


    说话间,李渊已然轻轻松开了紧握着他们的双手。


    听闻此言,张辽和高顺互相对视一眼,然后双双向前一步,单膝跪地,动作整齐划一。


    他们神情肃穆,抱拳朗声道:“草民张辽!”


    “草民高顺!”


    声音洪亮如钟鸣,响彻整个营帐。


    紧接着齐声高呼:“拜见大将军!”


    这一声呼喊气势磅礴,仿佛能穿透云霄。


    话音刚落,只见李渊原本微笑着的面容瞬间凝固,他双眼紧盯着眼前跪着的张辽和高顺,嘴唇微微颤动却并未发出一言。


    时间似乎在这一刻静止了,但仅仅过了片刻,李渊便回过神来,先是一怔,随后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今日得以知晓二位壮士的大名,实乃本将军之大幸啊!快快请起!”


    说着,李渊大步上前,双手分别扶起张辽和高顺,并亲切地拍了拍他们的肩膀。


    此刻的李渊心中实则已如翻江倒海一般,然而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只是面带笑容地打量着这两位突然出现的豪杰。


    “大将军,我等兄弟此前乃是雁门关的守军。”


    张辽再次抱拳行礼,恭敬地向李渊禀报。


    李渊听后微微一笑,满意地点了点头,赞道:“原来二位壮士竟是那抵御胡人入侵的英勇之士,如此忠勇可嘉,实在令人钦佩!应当为此浮一大白才是。来人呐,速速取美酒来,为本将军及诸位英雄斟满酒杯!”


    随着李渊大手一挥,身旁的侍从们立刻行动起来,不一会儿功夫,数坛美酒便被端了上来。


    紧接着,李渊再次小心翼翼地把装满美酒的碗递到了那八百名英勇无畏的先登勇士们的手中。


    哪怕其中有不少人受了伤,但他们身边都有人悉心照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