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杨县(下)

作品:《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这便是李渊在战时所定下的严格号令,只许前进,绝不允许后退一步。


    听到那震耳欲聋的战鼓声,早已按捺不住内心激动的辅兵们纷纷高举起手中的兵刃,口中高呼着:“杀啊!”


    此时,他们心中的热血已经彻底沸腾起来。


    这些经过了整整一个冬天休整的虎狼之师,终于在这一刻,爆发出了令人胆寒的嗜血杀意。


    “进攻!”


    随着一声声怒吼从各个队伍的头领口中传出,云梯车、竹梯以及撞车等各式各样的攻城器械如潮水般被推了出来,向着那城墙的缺口处汹涌而去。


    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响彻云霄,整个战场陷入了一片混乱而又激烈的厮杀之中。


    杨县的城墙尽管已经倒塌了一大段,但那个缺口依然高耸着,足有两丈有余。


    要想通过这个缺口攻入城中,必须借助一些工具才行。


    而且,这缺口相当狭窄,根本容纳不了大量的士卒同时涌入。


    正当辅兵们奋不顾身地向前冲锋时,杨县城头上的守军终于从刚才那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城墙倒塌事件中回过神来。


    只见杨氏家主面如死灰,他手中紧握的宝剑突然哐当一声掉落在地上。


    他呆呆地望着眼前倒塌的城墙,还有那漫山遍野如潮水般涌来的黄巾贼军,整个人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寒意所笼罩,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完了……一切都完了……"


    杨氏家主喃喃自语道,声音充满了绝望与无助。


    此时,城下的喊杀声震耳欲聋,此起彼伏,犹如惊涛骇浪一般席卷而来。


    城头上顿时陷入一片慌乱之中,惊恐的呼喊声响彻云霄。


    紧接着,一架架云梯车和长长的竹梯纷纷落在了城头之上。


    与此同时,无数支锋利的箭矢如同雨点一般从下方飞射而上。


    只听得一阵唰唰唰和嗖嗖嗖的声音不绝于耳,那些箭矢无情地射中了一个又一个毫无防备的守军士兵。


    这些守军们早已被吓得魂飞魄散,完全失去了抵抗的勇气和能力。


    他们或是抱头鼠窜,或是瘫倒在地,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也许,从城墙坍塌的那一刻起,守军们的军心和气焰便已荡然无存。


    "天亡我杨氏啊!"


    杨氏家主望着那汹涌而来、势不可挡的黄巾贼,他们如同猛虎下山一般,轻而易举地突破了城防,登上了城墙。


    不仅如此,还有大批的黄巾贼从城墙的缺口处源源不断地涌进城中。


    此时此刻,杨氏家主的心仿佛坠入了无底深渊,万念俱灰。


    只见他缓缓地举起手中的宝剑,颤抖着将其架在了自己的脖颈之上。


    然而,四周的人们早已被眼前的惨状吓得惊慌失措,根本无暇顾及他的举动。


    只听"唰"的一声,锋利的剑刃划过肌肤,刹那间,鲜血喷涌而出,溅洒得到处都是。


    杨氏家主的身躯随之轰然倒地,重重地摔落在那片猩红的血泊之中。


    就在杨氏家主倒下的瞬间,越来越多的辅兵如潮水般涌上了城头。


    一名队头站在人群前方,高声喊道:"大将军有令,抓捕俘虏,投降免死!"


    他一边挥舞着手中的兵器,一边努力指挥着麾下的士卒们执行命令。


    可是,那些已经杀红了眼的士卒们哪里还听得进去?


    他们依然疯狂地挥舞着刀枪,拼命地砍杀着敌人,妄图在其他辅兵之前抢到更多的人头,以获取战功。


    "混蛋!"


    队头见状怒不可遏,飞起一脚狠狠地踹向了那个杀得最为欢快的手下。


    这突如其来的一击,让那名士卒猛地回过神来。


    队头瞪大双眼,对着他怒吼道:"活的和死的都一样,大将军下令要抓活的!听到没有!"


    类似这样的场景在战场的各个角落不断地上演着。


    此起彼伏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投降不杀!""放下武器!"的口号响彻云霄。


    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混乱与血腥之中。


    李渊自己曾经种下的放纵之因,竟会结出如此苦涩的恶果。


    想当初,他对部下的管束何等宽松,任由他们肆意而为,而今想要将局面重新掌控在手,却是难如登天。


    战场上,那些士卒早已杀红了眼,一个个如同疯狂的野兽一般,紧紧地追逐着溃败的敌军不放。


    只见其中一名辅兵,身上竟然连一件甲胄都没有穿戴,就这样赤手空拳地拎着一把破旧的环首刀,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


    令人惊讶的是,这名看似不起眼的辅兵居然追着七八十名溃逃的敌军士兵在身后猛砍,而且还真就让他成功地斩杀了六七人。


    面对如此凶悍的辅兵,其他溃军吓得魂飞魄散,根本没有人胆敢还手反抗,只恨不能让爹娘再给自己生出三条腿来,好能够跑得更快一些,逃离这可怕的战场。


    而在杨县城门前,随着先头部队中的辅兵顺利地打开了城门,并高高竖起那面象征着胜利与威严的冲天大将军旗时,这座原本由两万庄客和部曲驻守的坚固县城,在短短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里便彻底宣告失守。


    当李渊亲眼目睹城门洞开的那一刻,心中虽然恼怒万分,但还是迅速下达了命令:“传我军令,即刻派遣一万牙兵入城,务必尽快控制住城内局势,全力清剿残余敌军,同时收降所有俘虏!”


    如今这些李渊的亲兵们更多时候扮演的是执法者的角色,真正需要他们冲锋陷阵的机会已经少之又少了。


    攻城填线的时候,有众多辅兵负责搬运土石、搭建云梯等后勤工作;而真正上阵杀敌、冲锋陷阵的则是英勇无畏的战兵们。


    至于亲兵,则宛如李渊的贴身侍卫一般,他们不仅要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时刻守护在李渊左右,保障其安全无虞,还要坚决执行李渊下达的各项指令和任务。


    此次战役中,一万名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牙兵如潮水般涌入杨县城池。


    进城之后,他们迅速展开行动,有条不紊地清理起街道上那些四处逃窜的散兵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