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李渊的动作(上)

作品:《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想当初,朝廷也曾试图通过招安李渊来暂时稳定局面,但那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一旦等到朝廷有机会腾出手来,定然不会放过李渊这块心头之患,必定会再次出兵讨伐。


    因此,在还没有成功铲除李渊这个隐患之前,刘宏只能暂且容忍卢植的力量不断壮大。


    在大汉历史之中,权臣的身影并非罕见。


    而刘宏对此却充满自信,他坚信即便朝中再度涌现出权臣,自己亦有能力将其铲除。


    要知道,他正是凭借着成功解决前任权臣之手段,方才得以真正掌控皇权。


    袁隗所言虽看似无懈可击、近乎完美,让人感觉那李贼只需反手之间便可轻易剿灭。


    但实际上,局势远比想象中的更为错综复杂。


    此时此刻,卢植所面临的困境与朝廷如出一辙。


    兵员数量固然充足,但要命的是,军粮严重短缺。


    正因如此,卢植才决定待秋收之后再行起兵。


    冀州已然遭受重创,满目疮痍;幽州与青州亦是未能幸免,皆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


    在此情形之下,想要从各地调集足够的粮食,简直比登天还难。


    况且,与李贼交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场战争势必旷日持久。


    所需耗费的粮食数额堪称天文数字,如果不能做到万无一失的筹备工作,卢植绝不敢贸然开战。


    即便一直等待到秋收彻底结束,具体应当采取何种行动方式,仍然需要根据实际状况来决定。


    究竟是集中全部力量去攻打并州呢?


    亦或是暂时先应对朝廷所提出的要求,派遣军队出击河内,全力以赴收复这片土地?


    所有的事情都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变数,实在难以预测最后的发展趋势和结局会怎样。


    因此,刚刚袁隗所说的那些话语,其实只不过是用来鼓舞士气的手段而已。


    在场有很多头脑聪明的人心里都非常清楚这一点。


    然而,刘宏却完全没有察觉到其中的深意。


    相反,他变得异常激动起来。


    只见他满脸兴奋地向袁隗询问道:“司空,您方才所言当真如此吗?”


    自从李渊把他逼迫得不得不逃离洛阳之后,他就再也未能从李渊那里得到任何一个好消息了。


    此时此刻,突然听闻即将有可能战胜李渊,刘宏刹那间感到欣喜若狂、喜出望外。


    “这......!”


    当看到皇帝那因激动而涨得通红,袁隗心中不由得一沉,这位喜怒无常的天子这回恐怕是动真格的了。


    果然,皇帝那瞪大的双眼和紧攥的拳头都表明了他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已经超乎想象。


    袁隗只觉得一阵头痛欲裂袭来,此刻的他骑虎难下,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向皇帝拱手作揖道:“陛下请放心,那李贼虽然目前看似嚣张但也蹦跶不了太久了!”


    然而,即便在如此紧张的时刻,袁隗依旧保持着几分理智,言语之间并未把话说死,给自己留下了些许回旋的余地。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并州大地之上,刚刚忙完今年春耕之事的李渊正悠然自得地行走于那一望无际的田埂之间。


    放眼望去,四周皆是新分到土地的士卒们忙碌的身影。


    这些士卒们有的弯着腰辛勤播种,有的则手持农具仔细修整着农田。


    此时的李渊身着一袭朴素的便服,身旁紧跟着几位幕僚和亲卫。


    当田间劳作的士卒们偶然瞥见李渊一行人时,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反应过来眼前之人正是他们的大将军,于是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满脸欣喜地朝着李渊躬身行礼,并齐声高呼道:“大将军!”Www.XSZWω8.ΝΕt


    “大将军!”


    “大将军!”


    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回荡在这片广袤的田野上空。


    面对士卒们热情的问候,李渊面带微笑,轻轻地点了点头作为回应。


    他那和蔼可亲的态度让士卒们倍感温暖,仿佛一股春风拂过心头。


    许多士卒望着李渊渐行渐远的背影,直到其消失在田埂尽头方才回过神来,继续投入到繁忙的农事之中。


    李渊极目远眺,目光所及之处皆是那一望无际、绿油油的田野,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


    微风吹过,麦浪轻轻翻滚,发出沙沙的声响。


    他缓缓地转过头来,视线落在身旁的黄都身上。


    “各地的龙骧府可都已经建立起来了?”


    李渊面色凝重地开口问道。


    黄都赶忙抱拳行礼,恭敬地回答道:“回大将军,按照您的吩咐,各县皆已设立了龙骧府。并且,根据县域大小和人口数量,每个县都安排了一千名亲兵左右,同时还配备了相应的官吏负责管理事务。”


    站在一旁的阎忠听到这里,不禁皱起了眉头。


    他忧心忡忡地说道:“大将军啊,您如此将地方权力下放给这些武人,难道就不担心他们日后会拥兵自重,形成割据之势吗?”


    言语之间,透露出对这一决策深深的忧虑。


    李渊听闻此言,回过身来,眼神坚定地注视着阎忠。


    沉默片刻之后,他才缓缓开口说道:“怕,但相比之下,我更害怕那些世家大族一旦掌握了地方政权,便会毫不犹豫地将我出卖给大汉朝廷!”


    说到此处,李渊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阎忠听后,心中暗自思忖一番,然后默默地点了点头。


    其实,他又何尝不是同样心怀忧惧呢?


    以目前大将军对待士人的态度来看,如果有朝一日大将军在战场上露出些许颓势或者败象,那么这群所谓的士人们必定会毫不犹豫地改换门庭,投靠他人以求自保。


    在当下这种复杂多变的局势下,相较于那些心思叵测的士人而言,或许这些忠心耿耿的武人的确要更为可靠一些。


    想到这里,阎忠不禁长叹一声,不再多言。


    “夏收和秋收之事必须得提前筹备妥当才行,此次本将军率军攻打河东郡以及西河郡,这绝非短期内能够结束的战事。待我出征之后,并州之地便全权托付于你们二位了。关于赋税方面,百亩以下按三十税一来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