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上党(援军)

作品:《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在前后夹击之下,死兵们终于陷入了彻底的疯狂状态。


    不再畏惧死亡,不再顾及伤痛,只是拼命地向前冲,用自己的生命去冲击那看似不可逾越的城墙。


    数千死兵蜂拥上城。


    天井关瞬间压力倍增。


    现如今的天井关只有一万守卫,面对这数千人的进攻,还显得游刃有余,但时间一久。


    守城士卒也会乏力。


    城头守将来回奔波在城头,调度着物资,还有大批民夫,将巨石,滚木,箭矢搬向城头。


    天井关守将也非无能之辈。


    早年在雁门从军,也是历经大小战役,防御胡人,才升任到天井关做一名守将。


    也算是守城经验颇丰,但遇到这些不怕死的黄巾贼。


    守将也感觉到了极大的压力。


    这些黄巾贼不像胡人,死个几百上千人就受不了主动退去。


    黄巾贼如蚁附一般,源源不断。


    守将哪里见过这么多不要命的贼寇。


    “唉,援军什么时候才到啊!”


    守将面色愁苦起来。


    ……


    天井关后方,旌旗飘扬,尘土飞扬。


    并州刺史张懿亲自统率着八千名来自太原的精锐士卒。


    与此同时,还有五千名临时拼凑起来的上党士卒也加入了这支队伍之中,使得总兵力达到了一万三千人之众。


    而在这支军队的后方,还可以看到长长的运输队伍。


    大批民夫正辛勤地押运着数量众多的物资,其中包括堆积如山的粮食、寒光闪闪的兵器、坚固耐用的盔甲、密密麻麻的箭矢,以及各种各样的守城器械。


    这些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天井关,以确保守军有足够的装备和给养来抵御敌人的进攻。


    张懿之所以行军速度如此缓慢,并非他指挥不力或士兵们缺乏训练,而是因为他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调拨粮草、筹备军械,并与上党的世家大族进行联系和协调。


    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功筹集到了三万石粮食、一万民夫,以及充足的军械装备,这才有了如今这支浩浩荡荡开往天井关的汉军队伍。


    天井关!


    “报,将军,并州刺史率领一万大军前来支援!”


    后方一名军侯前来汇报。


    “并州刺史亲自?”


    守将闻言大惊,连忙跟随军侯朝着城下走去,前去迎接并州刺史。


    “刺史亲自带兵!”


    军侯确定道。


    一行人来到天井关后方。


    就见大批兵马鱼贯而入,一员身披甲胄的老将带着数人骑着战马立于一旁。


    “末将拜见刺史!”


    守将连忙拜道。


    “无需多礼,战事如何?”


    张懿只关心战事。


    “黄巾贼已强攻两日,伤亡万余人,依旧在强攻,我军伤亡不足百人!”


    守将迟疑片刻,还是如实汇报道。


    张懿一听,惊讶的转过身,看着守将。


    “伤亡不足百人?”


    张懿怀疑自己听错了。


    敌军伤亡万人,以方伤亡不过百人?


    这是什么情况,黄巾贼就是这么打仗的吗?


    他是怎么打下洛阳的。


    守将见状面色有些古怪。


    “刺史还请上城一看!”


    守将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能请张懿到城墙观看。


    张懿面带狐疑,在周围数百精锐将士的簇拥下来到了城门楼。


    喊杀声震天响。


    但城头的战况并不激烈,很少看见黄巾贼爬向城头。


    张懿趴在城头,小心翼翼的探出头查看起黄巾贼的状况。


    这一看,大吃一惊。


    只见关城下,横七竖八的倒下了大量尸体,尸体上燃烧着火焰,居然还传来阵阵肉香。


    数千黄巾贼拥挤在关城下,身披单衣,手持着简陋武器,顺着梯子向上爬。


    就是简简单单的向上爬,并无任何措施,也无任何配合。


    就连压制城头的弓箭也无。


    古怪,非常古怪。


    黄巾贼这哪里是攻城,明明是在送死。


    张懿双眼微眯,很快就察觉到了不对。


    立刻缩回了头。


    “这黄巾贼是在驱使百姓,消耗吾等箭矢!”


    张懿看着守将怀疑的问道。


    “刺史所言有理,黄巾贼在驱使百姓攻城,目的就是消耗我军箭矢,目前关内箭矢已不足一日所需,还请刺史调拨一批箭矢!”


    守将连忙抱拳说道。


    张懿见状也无可奈何起来。


    对于这种看似驱使百姓攻城,实则打着消耗守城器械的举动,守城一方只能被动防守。


    人家真正的精锐还都在后面看着呢。


    比消耗?


    并州如何比得过黄巾贼。


    看似有些可笑,堂堂大汉居然消耗不过黄巾贼。


    坐拥河南,河内两郡的李渊,人口两百万,岂是苦寒之地的并州可比。


    李渊的消耗,随时都能补充到位。


    而张懿的消耗,后方的物资根本跟不上。


    就跟轘辕关差不多。


    轘辕关是汉军人手不足。


    而天井关是物资不足。


    李渊早就说过,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通过一些微不足道的人命,来消耗上党汉军,一本万利的买卖。


    李渊为什么要拿自己的士卒去强攻。


    天井天下!


    “大将军,城头出现了一面旗帜!”


    李渊见状望了过去。


    确实有一面大旗。


    “大将军,这是并州刺史的旗帜,并州刺史张懿亲自!”


    旁边的一员文吏连忙说道。


    “并州刺史?有意思,他居然来了!”


    李渊没想到并州刺史亲自。


    他抱着将上党所有汉军吸引到天井关,聚而歼之。


    没想到直接吸引到了这条大鱼。


    只要张懿一死,并州群龙无首,还不是任由自己纵横。


    李渊可不相信一个残破的并州能有多少兵马?


    除非世家出手,或可极限增兵五六万。


    当然这还是理论上的。


    真正能集中的也就天井关这一两万人。


    其余都分散各地,根本不足为虑。wWW.xszWω㈧.йêt


    毕竟并州总人口也才七十来万,加上隐匿的,也顶多八九十万上下。


    一州人口还不如河内一郡。


    由此可见,并州残破到什么程度。


    “加大力度,不要顾及死伤!”


    李渊命令道。


    “喏!”


    周围将领立刻领命。


    ……


    一连七日。


    天井关厮杀声从未停止。


    攻城一刻未停。


    死兵一批又一批的被送上天井关。


    平均每个死兵存活的时间不足一刻。


    七天一共死亡了七万死兵,平均一天一万人的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