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河内(准备过河)

作品:《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时间缓缓流逝!


    一晃来到了七月中旬。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


    天下形势似乎到了胶着状态。


    黄巾军奈何不了汉军。


    而汉军也奈何不了黄巾军。


    因为李渊这个变数。


    天下的世家除了河北外,都还在观望。


    但也有少数豪强开始帮助大汉。


    因为,豪强也快坚持不住了。


    黄巾军的性质就决定了它只能以掠夺为生。


    世家还可以躲在坞堡当中,免遭黄巾屠戮。


    但豪强可就没有世家的底子那么厚了。


    面对咄咄逼人的黄巾军,豪强只能加入大汉,反抗黄巾。


    当然也有献上全部家资加入黄巾军的。


    但这种人很少,毕竟不是谁都有魄力放弃所有家资造反的。


    大汉的正统性深入人心,不是李渊攻破洛阳就能打破的。


    皇帝还在。


    大汉还在!


    总体的来说!


    大汉已经吹起了反攻的号角。


    最为显著的就是李渊身侧,皇甫嵩带着三万由世家组成的大军,前往了陈国。


    剿灭当地渠帅彭脱。


    因为彭脱在李渊攻入洛阳后,就一直跳的很。


    四处攻城掠地,劫掠世家豪强。


    已经裹挟出来了七八万大军。


    皇甫嵩再不动手,那将会面临李渊与彭脱东西两面的夹击。


    这使得他不得不带兵出征。


    皇甫嵩可是花费了大量的口水游说陈留世家,才被世家勉强同意出征陈国。


    由此可见,现如今的世家,其话语权之强盛。


    堂堂大汉左中郎将,出兵皇帝说了没用。


    需要世家点头才行。


    没办法,皇甫嵩为了尽快凑齐大军。


    这三万大将军几乎都是世家出钱出人出粮。


    当然,也出将。


    军中的基层将领都是世家子弟,没有世家点头。


    皇甫嵩连一兵都调不动。


    这种憋屈感让皇甫嵩恨死了李渊。


    而一旁的曹操则是皱了皱眉,陷入了沉思。


    中原的皇甫嵩动了。


    他这一动,就犹如打开了开关。


    河北的战局出现了变化。


    没有了左丰这个小人在刘宏耳边献谗言。


    卢植在稳定住情绪后,对张角展开了稳扎稳打模式。


    每日都在消耗着广宗所剩不多的物资。


    但好在张角传道这么多年,也不是吃素的。


    广宗城作为太平道的大本营,早就被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


    再加上广宗那二十多万的黄巾军,都是太平道的忠实信徒,一个个悍不畏死。


    只要粮草充足,这二十多万黄巾军可以一直守下去。


    可惜,一个变故的出现,让广宗城内二十多万的黄巾军人心惶惶起来。


    张角病倒了。


    以前还是只是病卧在榻上,每日还是可以处理事务的。


    但如今,自起义以来,张角积劳成疾终于还是病倒了。


    无法处理政务,每日需要靠药物吊着一口气。


    每日清醒的时间只有片刻时间,其余状态不是在沉睡就是陷入痴呆。


    广宗这座坚城在这一刻,没有了主心骨。


    好在张角还没死,手底下的人心还没有彻底散去。


    依旧在顽强的抵抗着。


    但以张角目前的状态。


    广宗城内所有将领心里都很清楚,大贤良师恐命不久矣。


    洛阳!


    洛阳城北!


    官道上一群大车连绵不绝,犹如长龙一般朝着北面前去。


    孟津关!


    李渊带着八万辅兵来到了这座关隘下。


    李渊站在孟津关上,眺望着大河对面的河内群。


    “刘士,这一个多月里,对面有没有什么动静!”


    李渊转头问向身后的将领。


    “大将军,自从将军占据洛阳后,河内就在黄河对岸,设立了多座烽火台,监视孟津关,据说大汉皇帝任命河内太守为北中郎将,招募士卒驻守河内,具体人数暂未得知!”


    刘士将他打听到的都说了出来。


    但李渊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


    自从自己占据小平津关和孟津关后。


    河面上的船只就断了,想要获得具体消息很难。


    就刘士所说的这些,还都是刘士悄悄让熟悉黄河水域的渔民在夜晚趁着夜色潜入河内打探出来的公开消息!


    “本将让你收集以及打造的船只怎么样了?”


    这才是李渊最关心的问题。


    “大将军,末将在黄河上下游转了一圈,收拢到了不下三万艘船只,共计五万艘大小不一的船只停靠在芦苇边!”


    刘士指了指远处朦朦胧胧的芦苇丛。


    李渊见状瞳孔一缩。


    心中涌起一股后怕!


    这万一要是被对面知道,一把火放过来,岂不是彻底把自己堵死在了洛阳!


    好在,估计河内太守也没想到,或者根本不愿多想。


    不然也不会只建设一些烽火台了。


    没有建立军寨。


    任由黄河对岸,让出一大片滩地。


    “看来对面那个太守也是庸碌无能之辈!”


    李渊心下一松。


    “着手准备抢滩登陆!”


    李渊吩咐道。


    好在黄河可以一眼望到对岸,不像长江,站在岸边一眼望不到头。


    不然凭借着李渊手中这些不识水性的士卒,还真不一定能过河。


    这就是黄河与长江最大的区别。


    李渊带着亲兵前往了那片芦苇丛。


    入目所见,一眼望不到头的木板船,舟船。


    这些船只都非常小。


    有的最多只能载二十人左右。


    还有的只能载十人左右。


    普遍都是木板船。


    这样的木板船有数万艘之多。


    还有些大船,但数量很少,能承载两三百人。


    也有数十艘。


    都是需要靠桨来划动。


    刘士这是将黄河上下游所有渔船都抢来了啊。


    “明日卯时,发兵一万,过河!”


    李渊决定先投一万试试水。


    看看对面有什么反应,等站稳了脚,李渊在派兵。


    命令下达!


    先头辅兵立刻埋锅做饭,吃完饭后立刻休息,准备过河。


    而就在李渊准备过河之时!


    河内的守军也发现了河对岸孟津关的异样。


    立刻上报给太守!


    “禀太守,河对岸出现大批黄巾贼,疑似要过河!”


    正在吃饭的太守闻言手一抖,手里的碗筷瞬间掉落下来。


    发出了哐当一声。


    “你说什么?黄巾贼要过河!”


    太守大惊。


    “立刻召集府中文武议事!”


    河内太守饭也不吃了,立刻起身连忙朝着府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