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河南(十二)

作品:《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他以为战争是过家家吗?


    如果人数可以决定一切,那以后的大战就不需要什么战术了,把人往那一摆就行。


    “家主,快走,黄巾贼疯了,他们不是人,他们是野兽!”


    周围护卫连忙架着家主朝城内跑去。


    城头杀声一片。


    不到半个时辰,城头的交战渐渐稀少起来。


    守军被新兵杀的大败,城头大部分守军不是逃跑,就是投降。


    而其中投降的人,又被新兵提起脑袋砍了下去,成了他们手中的军工。


    “都尉有令,进城,只抢高门大户,房顶有瓦,粮食钱帛任尔拿,但不准奸淫掳掠,不要乱杀无辜,尔等可趁听清楚?”


    亲兵在新兵之间来回走动,举着铜皮喇叭喊着。


    “谢都尉!”


    新兵闻言立刻爆发出了激动的吼声。


    没想到第一次出来战斗,就能捞一笔。


    张牛听后笑骂了一句。


    “你们该谢的是大将军!”


    张牛吼道。


    “大将军万岁!”


    “大将军万岁!”


    “大将军万岁!”ωww.xSZWω㈧.NēΤ


    一群新兵乌泱泱的朝着城内涌去,一边高喊着万岁,一边双目不断的打量着各个房屋。


    看看谁家有瓦。


    这一刻!


    无论对错,只要有瓦,那就是罪。


    “弟兄们,那里有瓦!”


    突然呢,有人指着前方一大户门前!


    王府!


    “哈哈哈哈哈,兄弟们,冲啊,去晚了可就没有了啊!”


    数百新兵如狼入羊群一般开始行动起来。


    立刻引得王府护卫连忙阻拦。


    王家家主看到这一幕后,瞬间慌了。


    “将军,将军,小老儿没有造反啊,反大将军的事庞家,和王家没有关系啊!”


    王家家主连忙来到这群贼兵面前哭诉道。


    “滚!”


    新兵大爷可不管这老家伙说什么,直接一脚踹翻。


    “庞家造反的时候,你怎么不阻止,现在没有关系,我看是关系大了,坐视庞家造反,从罪!”


    队头走到倒地的王家家主面前拍了拍老者的脸吼道。


    “兄弟们,般,将所有值钱的集中到院内,将粮食全部封存,等待民夫押送!”


    队头也是老卒了,劫掠了数十次,早已轻车熟路。


    “喏!”


    新兵满脸笑容的冲进内宅,只要是值钱的统统抢了过来。


    这一幕发生在梁县各地。


    不管城内这些家族有没有参与庞家造反。


    只要没有阻止,坐视不管。


    统统抄家。


    并且将其家族所有人押送到降兵营,关押起来。


    这个降兵营就是李渊专门设置出来,起初是降兵,随后为了方便,那些被大军劫掠而投降世家子弟,全部塞进了降兵营。


    其中就有很多文人还有官员。


    世家子弟也很多。


    黄都为什么能掌控二十万流民营?


    其麾下的文吏数量功不可没。


    每当黄都缺人手的时候。


    只需要去一趟降兵营,表示出招募文吏的意思。


    大批的文人,官吏纷纷表示忠心。


    没办法。


    降兵营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


    干最脏,最累的活,通常是清理粪便之类的。


    你这让这些平时高高在上惯了的文人,官吏如何能受的了。


    骨头在硬,待个十天半个月的,也就软了。


    当然,黄都也不是傻子,一招募就委以重任。


    通常都是先当副手。


    等干出成绩了,在一步步提拔。


    李渊在这四十万大军中,人为的划分出了阶级。


    而无疑降兵营出身的他们是最底层。


    同时。


    李渊有规定,以军功论高低。


    无论在武人群体,还是文人群体,都是能者上庸者下。


    地位越高的人,待遇越好。


    不想吃苦,那就使劲往上爬。


    这就是李渊四十万大军的风气。


    整体是蒸蒸日上的。


    李渊只需要确保高层不腐朽,那么这套社会环境,就会一直保持着稳定。


    梁县城内的杀戮劫掠一直持续着。


    跟在张牛身边的文吏有些不忍。


    “都尉,放任士卒劫掠会不会有违大将军军纪!”


    文吏靠近张牛小心翼翼道。


    “这不需要你来管,不让这群新兵尝点甜头,如何训练出敢战之士!”


    张牛看都没看文吏,而是紧盯着一箱箱被抬上来的钱帛。


    张牛还有一些话没有跟文吏说。


    其实这一切都是李渊默许的。


    李渊就是要以梁县为例子,杀鸡儆猴。


    警告洛阳城内那些敢有异心的世家。


    李渊不怕世家不动手,就怕世家一起动手。


    一旦河南世家联合起来,所造成的动乱也颇为麻烦,很容易打断李渊下一步行动。


    所以必须以雷霆手段震慑洛阳的那些世家。


    只要他们不敢全动,哪怕还有些零星的动乱,也对李渊造成不了丝毫麻烦。


    至于劫掠?进入洛阳地界后。


    大军哪一天不在劫。


    李渊最开始是想管的。


    但过了半个月后。


    各地都有士卒在抢,他们不仅抢了自己一份,还给李渊送了一份。


    等李渊收到消息后,八万大军,五万都参与了劫掠。


    李渊总不能把五万大军全杀了吧。


    只能默认的同时再次严肃军纪。


    并且传达了一个意思。


    只抢高门大户,房顶有瓦,那些住在茅草屋内的普通百姓,谁敢抢,李渊就敢杀。


    回来的这些天,凡是被李渊遇到的,统统杀无赦。


    其中就有好几名脑子已经彻底疯癫掉的队头。


    再次严肃了军纪。


    反正李渊又不打算扎根在河南,索性就放任士卒一会。


    让他们抢到足够多的钱帛,也好无怨无悔的跟自己去并州苦寒之地。


    可以说!


    李渊是走一步算三步,既然阻止不了,那就索性在劫掠上,彻底斩断士卒的向汉之心。


    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


    很快!


    梁县被屠的消息传遍洛阳。


    城外的李渊听到这个消息一愣。


    这怎么跟他收到的消息不一样啊。


    他只是屠了世家豪强,又没有屠梁县。


    或许在洛阳士族的眼中,屠了世家豪强等于屠了梁县。


    这下子,洛阳各地世家都惊骇了起来。


    还不待他们做什么反应,过了几天后,又有两县世家被屠。


    钱粮妻女被劫掠到了黄巾军大营。


    这下子,洛阳城内的世家终于坐不住了。


    连夜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