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破轘辕(下)

作品:《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杀!”


    辅兵继续杀向其他地方。


    汉军节节后退。


    不到半炷香的功夫。


    城头的各处汉军皆被辅兵所斩杀。


    “滚开,这人是某杀的,还想抢人头!”


    辅兵见之前被自己所斩的汉军在被另一名辅兵砍下人头,瞬间大怒。


    心中的杀气瞬间奔腾。


    一脚穿出。


    直接将那名想抢他人头的辅兵踹翻。


    “而敢!”


    被踹到的辅兵也不是好相处的。


    立刻拔刀对峙。


    这一幕,出现在各处城墙。


    人头的好处谁都知道。


    谁也不愿将人头让出。


    城头上,立刻出现了一场小火拼,辅兵之间为了抢人头大打出手。


    “放肆,大将军就在外看着呢?还不快将轘辕关拿下!”


    立刻就有几名队头走了出来,一刀格挡开了交战的士卒。


    “队头,那人是某杀的,他抢某人头!”


    大汉当即喊道。


    队头闻言看向,另一名辅兵。


    辅兵见状冷哼了一声扭头就走。


    在各自队头的出手下,辅兵之间的大打出手很快就停下了。


    被各自队头带着迅速朝着汉军残军追去。


    还有一部分队头立刻来到被大石堵住的关门口。


    “用力!”


    “用力!”


    十几名大汉用力的拉着大石。


    很快!


    大石被拉开,涌出大批辅兵开始清理城门的同时。


    将封闭已久的关门打开。


    嘎吱一声!


    李渊骑在马背上看着数十名浑身浴血的辅兵由内拉开了城门。


    “吼!”


    大军欢呼了一声。


    攻了两天的轘辕关终于被攻破了。这是李渊带兵以来死伤最为惨重的一次。


    足足死伤了两万余辅兵,才打下的关城。


    “亲兵入关,把守住各个关口!”


    李渊吩咐道。


    绝不轻身涉险,是李渊带兵以来一贯的作风。


    他可不希望在他快要胜利的时候,突然来了一支暗箭要了他的小命。


    “喏!”


    郭兴立刻带着三千亲兵快速入城。


    郭兴入城后。


    入眼所见的就是倒在地上的死尸。


    “立刻清理尸体,大将军要入城!”


    郭兴吼道!


    这让站在周围的辅兵闻言,立刻收拾了起来。


    亲兵,天然就比辅兵高两级。


    这还是城内的。


    城外那堆积如山的尸体才是大头。


    近两万的尸体,几乎都堆成斜坡了。


    甚至有几段城墙,辅兵都不需要爬云梯,踩着尸体都能登城了。


    将城内以及城门口简单的收拾了一下。


    立刻来到李渊身前。


    “大将军,城内已清理完毕!”


    亲兵汇报道。


    “进城!”


    李渊一声令下,停在轘辕山两天的大军又开始动了起来。


    李渊来到了城门。


    看着一旁堆积如山的尸体。


    五月份的天炎热无比。


    任由尸体堆积在这,极易引发大疫。


    “立刻将尸体焚烧,免得引发大疫!”


    李渊厉声道。


    要是以往,李渊肯定还要顾及一下士卒心里怎么想的。


    但眼下,李渊威望之高,哪怕是张角在这也要低李渊一头。


    自然没有人反对,也没有人敢有意见。


    “喏!”


    周围队头连忙称喏。


    李渊下马!


    缓缓走进这轘辕关。


    前世的时候,李渊暑假期间也来过轘辕关。


    不过现代的轘辕关早就因为历代战火,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这座汉轘辕关坐落在两座山峰中间。


    把守着由颍川入洛的必经之路。


    可谓是凶险无比。


    如果不是汉军人数太少,他想攻下此城可没有那么容易。


    “恭喜大将军拿下此关,洛阳尽在将军手中!”


    城内的队头连忙来到李渊身前贺喜道。


    李渊看着这群队头身上的血迹,也知道能攻下此城全靠士卒的功劳。


    心中感慨万分,这座雄关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如今终于落入了自己的手中。


    李渊深知,这座城市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它不仅是一座城池,更是一种象征,是他踏入权力的象征。


    “哈哈哈哈,能下此城,全靠尔等功劳,待本将攻下洛阳,人人有赏!”


    李渊不介意在此画出大饼。


    洛阳啊!


    多么让人敬畏的城池啊。


    那可是大汉的帝都。


    周围的辅兵闻言,瞬间大喜过望,眼露贪婪之色,纷纷抱拳口呼万岁。


    “大将军万岁!”


    突然有队头振臂高呼道。


    下一秒,就仿佛激起了千层浪。


    “大将军万岁!”


    “大将军万岁!”


    “大将军万岁!”


    轘辕关内!


    众士卒纷纷嘶声高呼。


    轘辕关以下,洛阳就在眼前。


    士卒就犹如打了鸡血一般嘶声震吼。


    李渊满面春风的享受着这一切。


    欢呼声震耳欲聋。


    而就在黄巾军攻破轘辕关时。


    汉函谷关前!


    皇帝龙驾在众多大臣的护拥下,缓缓地来到了汉函谷关。


    这一路上,他们丢下一切辎重,仓惶不已。


    仅仅两天的时间,刘宏就从高高在上的皇帝,沦落成了一个狼狈不堪、犹如逃荒的乞丐一般。


    皇帝、皇后、太后等人乘坐的车辇,在五千南军的护卫下,终于抵达了宜阳县函谷关前。


    三公九卿、文武百官们也纷纷跟随着皇帝,仓皇失措地护卫在他的身边。


    此刻,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从光武以来,大汉难道又要经历磨难了吗?


    “爱卿,可有蜜水?”


    刘宏走下车辇看着司空袁隗。


    袁隗身侧,袁绍,袁术两人身穿甲胄护卫在身侧。


    此时看到堂堂大汉皇帝如此惊慌的样子,二人心下不由的心生不屑。


    而袁隗听到后。


    “公路,快拿蜜水来!”


    袁隗催促道。


    “喏!”


    袁术立刻寻去。


    袁绍见了,心下不由的一暗。


    这么好的出头的机会居然被叔父让给了袁术那嫡子。


    果然,嫡庶有别啊。


    袁绍心生不满。


    刘宏嘴唇干裂,看着面前的函谷关。


    从洛阳来到了汉函谷关。


    就是洛阳八关之一的函谷关。


    此时的函谷关有两个。


    一个就是秦函谷关,坐落在弘农崤山。


    而汉函谷关坐落在宜阳县,属洛阳地界。


    “司空可有人选驻守此关?”


    想到黄巾贼攻破洛阳后还会紧追不舍,刘宏急迫了起来。


    袁隗闻言,眼中光芒一闪。


    “老臣有一人选!”


    袁隗连忙抱拳道。


    “何人?”


    刘宏急忙问道。


    “郎中令丁原,丁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