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长社(二)

作品:《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李渊简单的将如今的局势说了出来。


    此话一出!


    不少人心中一紧。


    汉军现在还有两三万之众,让不少将领心中紧张起来。


    原先大胜的喜悦瞬间消散。


    而这也是李渊的目的。


    “对于皇甫嵩这两三万汉军,本将自有安排,尔等无需惊慌,一切听从本将命令即是!”


    李渊目光如炬,扫视在每员将领的面上。


    “将军有令,我等上刀山下火海,绝不皱一下眉头!”


    司马刘士再一次的开口道。


    让周围不少将领都将余光看向了刘士。


    这拍马屁拍的也太明显了吧。


    在东汉,对于阿谀奉承。


    东汉大部分的人都是不屑为之的。


    这是社会风气所形成的。


    由上到下。


    世家之人自恃高贵,不屑阿谀奉承。


    而那些阿谀奉承之人,也会被那些高贵的世家打上阿谀谄媚,幸上之辈。


    这种人普遍都是为了阿其所好,曲意逢迎皇帝。


    从而掌控权力。


    而权力大多都在世家手中,这是与世家分食。


    这让世家如何同意。


    与之发生矛盾。


    世家与阿谀奉承之辈互相敌视。


    而世家都是各地的名流大族。


    自然的,从上到下,对于阿谀奉承之辈,不少自持正直之人是不屑为之的。


    在东汉,有骨气的人是很多的。


    还没有到魏晋世家风流堕落之时那般。


    每个时代的风气都并不相同。


    而这种风气在封建时代,往往都是上层带动下层。


    见到上面的人都这么做,下面的人为了附庸风雅也会模仿。


    这就会带动整个社会的风气。


    虽然人民普遍对奉承之人不满。


    但作为一军之主将,被奉承的李渊可不会有什么不满。


    只要在可控范围内,奉承也是对李渊的威望一种无形的提升。


    “立刻整军,先将长社城拿下,随后行军做饭,补充吃食!”


    李渊看着众人严肃道。


    现在辎重营都在后方,无法补给前线,李渊只能先拿下长社城中粮食,让从行军到厮杀了两三个时辰的士卒也吃饱饭,补足体力。


    另外,长社城中积压大量粮草,只要被李渊攻占。


    皇甫嵩两三万大军就会在短时间陷入缺粮。


    想要补充除非从陈留或洛阳运粮,不然无粮可食。


    当然皇甫嵩也可以学黄巾军在颖西地方从世家手里借粮。


    但这种扯皮的事情,也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


    至于颍川治所阳翟的粮食,早就被朱儁还有皇甫嵩撤离到长社城时拿走了。


    而且周围的世家坞堡还有庄园也被波才大军洗劫过了。


    哪还有粮食。


    李渊攻下长社,就是逼皇甫嵩与他在长社城下决战。


    这一战,彻底决出颍川汉军与黄巾军的胜负。


    李渊不会玩什么阴谋,全都是阳谋。


    堂堂正正与汉军列阵迎战。


    缺粮的汉军想要粮食,只能来长社。


    洛阳和陈留鞭长莫及。


    颍川北部已经被波才霍霍的成为一片赤地。


    颖中也被李渊搜刮干净。


    皇甫嵩想要粮食只能来长社与李渊一战,夺回长社城。


    “喏!”


    将领齐声抱拳。


    立刻马不停蹄的又返回召集全军集结起来。


    在各自将领的召集下。


    两万五千战兵在各自的将领带领下整军列队。


    辅兵营因为最高一级将领是队长,汇集的有些慢。


    李渊见状,皱了皱眉,也发现了这个缺点。


    四万多大军队形散乱,身上满是鲜血。


    身上的甲胄歪歪斜斜。


    这都是从汉军身上扒下来的甲胄,甚至有不少甲胄都破损了。


    但士卒依旧乐此不疲的抚摸着。


    东汉士卒不是很多,甲胄也不缺。


    这一万两千余汉军披甲率竟达到了近五成。


    简直不可思议。


    不过一想想,这些都是出自北军五校的士卒,可都是大汉的中央军队。


    整个大汉的精锐军队都在这里,大汉四百年的积累,几万套甲胄还不是简简单单。


    不过这些甲胄大多数都是皮甲,铁甲也还有一些将领才有。


    以及一些自备的士卒身上也有铁甲。


    具体多少,李渊没有统计。


    甚至这个五成,也是李渊估摸着。


    而这铁甲,李渊粗略一扫,差不多在四五百具之间。


    不过这些甲胄都被手快的辅兵自己穿上了。


    李渊也不好收回来。


    只能暂时放下。


    打扫战场,集结士卒,花费了近一个时辰。


    李渊看着头顶高悬的太阳。


    从卯时一直打到辰时。


    也就是五点打到了七点。


    其中真正的大战只进行了差不多一小时的时间。


    其他时间都在清理汉军残兵。


    这么大的战场,不可能一个汉军都逃不出去。


    也俘获了两千多人的俘虏。


    本来俘虏的人数应该不少于五千的。


    可惜,辅兵营的那些辅兵可都杀红了眼,直接对那些投降的汉军动手。


    这才只剩下两千多俘虏。


    不过从这也能看出,汉军的战斗意志还是很强的,战损率达到了五成才崩溃。


    李渊骑着马带着骑兵穿梭在众士卒身前。


    旁边的亲兵举着黄巾军大旗,在大旗之下一颗血淋淋的脑袋挂在那里。


    在士卒眼前一一掠过。


    “万胜!万胜!万胜!”


    跟在李渊身后亲兵纷纷呼喊,两百骑卒,踏着马蹄声高喊。


    欢呼声传遍全军。


    “万胜!万胜!万胜!”


    凡是李渊经过的军阵前,都会有将领自发的带着士卒举起兵器高呼。


    待到李渊离去后。


    “那是谁?”


    士卒看着那颗被悬挂起来的人头立刻小声议论起来。


    “不知道,好像是朝廷的大官,应该被将军杀了!”


    “是朱儁,大汉右中郎将!”


    “右中郎将是多大的官啊?”


    “不知道!”


    一群大字不识一个,刚放下锄头的泥腿子看着从眼前掠过的朱儁人头,一个个陷入了议论。


    对此,李渊并没有阻止。


    任由士卒议论。


    随着时间流逝,议论声越来越大。


    这时!


    各部的将领说话了。


    “这就是汉庭派出来剿灭我等黄巾军的三大中郎将之一,如今已被将军亲手所斩!”


    将领看着麾下的士卒自豪的说道。


    “三个中郎将,也就是说,现在汉庭只有两个了?”


    立刻就有士卒发起了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