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杀入许县(下)

作品:《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效命于黄巾军。


    成果是显著的。


    黄都最近再也没找李渊要识字的人手了。


    更是阔绰的在流民营当中,每百户就安排两个识字之人帮助管理。


    至于硬骨头?早在最开始就被李渊杀没了。


    至于那些态度消极的。


    呵呵!


    饿两天肚子,他就知道乖了。


    一路,李渊强行征召,效果出奇的好。


    十多万老弱妇孺竟然被管理的井井有条。


    一路安置在沿途各个被攻下的庄园,随着李渊前行。


    一个庄园挤一挤能安置数千人。


    十几个庄园就足够安置下十万多老弱妇孺了。


    而颖中最不缺的就是庄园。


    一路安置在攻陷的庄园内,安排一曲人马看守。


    而李渊则带着三四万兵马继续扫荡四周。


    如今的颖中,只要盯紧各处大型坞堡以及县城,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盯牢了。


    这样就不用担心后方的安稳了。


    黄巾军和大汉还没有决出胜负,这些个世家就不会下注。


    所以,李渊现在是安全的。


    不过这些坞堡在身后总归是隐患。


    李渊最怕的就是这些个世家联手进攻。


    到时候让他首尾不能相应。


    切断他与流民营,那就真的出事了。


    三四万多黄巾军的家眷可都流民营当中。


    一旦这些家眷被劫,李渊的军心可就真没了。


    直至现今,李渊还没有攻打过坞堡。


    一是因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攻打坞堡所造成的死伤绝对是攻打庄园的十倍。


    二是以前李渊底子薄,不敢动。


    但现在李渊不的不动了。


    一是因为从临颍到许县的庄园都被李渊一扫而空。


    粮食也都抢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粮食大多都是县城以及豪强世家的坞堡当中。


    李渊也只能把目光放在他们身上了。


    再加上现在李渊手握三万大军,攻克一些小型坞堡还是绰绰有余的。


    二是因为,有好几座坞堡,可能不知道李渊的规矩。


    在李渊的黄巾军通知他们献上钱粮时,直接拒绝,甚至还放箭驱逐。


    这李渊要是能忍,那他这十多万人的统帅,脸可就丢尽了。


    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严,李渊也必须要打。


    正好可以借此,试探试探,然后震慑许县所有士族。


    念及于此!


    李渊看着地图中被标记的几座坞堡。


    这些都是拒绝献上钱粮的坞堡。


    分别是韩氏分支,高氏分支,以及许县最大的士族荀家。


    也就是后来曹操手下荀彧的家族。


    位列颍川郡四大士族之一,实力非常雄厚。


    而其他的都是小族,有点实力,但不多。


    能在李渊的承受范围内。


    第二日一早!


    大军军容整齐,两万多战兵,一万多辅兵,还有跟着的一万多押送粮草的辎重营。


    四万大军浩浩荡荡展开行军。


    李渊立于中军,看着连绵望不到头的大军,面色红光满面。


    半个月的攻伐,积攒了这四万军队,虽说战力不保证。


    但这个时期,都一样。


    朝廷的军队也都是新募。


    在士气上,真要对比一下,谁也不弱谁。


    但是在装备上的差距可就不一样了。


    朝廷兵马那可都是甲胄精良,可不是他们黄巾军这个草台班子可比的。


    李渊劫掠了这半个月,能让全营披甲的也就亲兵营。


    战兵营的披甲率还不到十分之一。


    低的可怜。


    估计也就伍长以上的人能披件皮甲。


    队长以上的人能有副铁甲。


    不过军队甲胄虽然不多。


    但士卒身上的精神面貌倒是挺足。


    特别是李渊身旁的亲卫,面上竟然出现了红光。


    李渊这两天每攻下一地,就会将当地作圈养的鸡鸭鹅羊,这些家禽毫不吝啬的宰杀,赏赐给亲卫。


    这些个上阵杀过敌的亲卫补充到了肉食后,一个个神采飞扬,有了那么一丝精气神。


    也有了精兵的样子。


    现如今整个大军,就属李渊的亲卫营待遇最高。


    开战只需压阵,护卫在李渊身旁,并不需要身先士卒。


    这也就成了各营的羡慕对象。


    但想要加入亲卫营也不容易。


    需要实打实的军功。


    有战功者入亲卫。


    这是入亲兵营的规矩。


    也就是因为这条命令,这些天的厮杀,让李渊身边的亲卫扩充到了一千五百之数。尐説φ呅蛧


    以战养战。


    以庄客为磨刀石,打造出了这一千五百颇有勇力的精兵。


    至于是不是精兵还需在战场上厮杀一番。


    另外李渊身边还有一支百人规模的骑兵,都是劫掠而来。


    挑选军中善骑之士,护卫在李渊左右。


    李渊其实一直都是有规划的杀戮,劫掠。


    弱小时以庄园为目标,慢慢扩大实力。


    现在实力够了,也就到了真正练兵的时刻了。


    攻击那些有难度的坞堡,就是最好的首选。


    在战火中杀出一批精锐来。


    李渊带着两万多战兵营以及辅兵还有工匠营,辎重营浩浩荡荡的朝着不远处一座小型坞堡而去。


    正是颍川韩氏一个分支。


    作为颍川郡的顶级大氏族,毫不夸张的来说,他们每一家拥有的土地都不弱于一个地级市的面积。


    如此大的面积,不可能只有一座坞堡。


    和那些庄园一样,庄园围绕着坞堡修建。


    而李渊的目标就是韩氏的小坞堡。


    黄巾贼的到来打破了坞堡的平静。


    坐镇在坞堡内的韩氏之人怎么也想不明白,黄巾贼这是要干什么。


    “家主,这黄巾贼这是来报复我们了!”


    护卫站在城墙旁,透过凹处看着一望无际的大军。


    这次是真的一望无际。


    两万多战兵,以及一万多的辅兵,还有工匠,辎重营民夫,几乎将坞堡的三面围的水泄不通。


    将近四万多的人数,乌泱泱的朝着坞堡包围而来。


    “这些黄巾贼,难道城外的庄园已经满足不了他们了吗?这是要对我等士族动手,他李渊就不怕自绝于士族之中吗?”


    李渊盘踞在临颍以及许县这么久,周围的士族豪强,官府都打听清楚了城外黄巾贼的底细。


    知道是一个叫李渊的年轻人不断裹挟流民青壮,攻略庄园,打着为波才渠帅收集粮食的旗号。


    这才是周边县城以及豪强地主放任李渊不断壮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