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盘点西湖边上奇女子——苏小小
作品:《让你写日记,你咋写古代女人们?》 小乔:“姐姐,你看看,这江白都给小兕子灌输了什么?他难道连这么小的小萝莉也不放过吗?”
“小乔姑娘你说的不对,小兕子只能算是孩童,哪里能算小萝莉了。要我说江白已经不甘心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女子了。他要开始老少通吃了!”
孙尚香冲着小乔摆了摆手,示意对方说的不对。
“真是世风日下啊,我就说他怎么老是喜欢盘点历史长河中的女人,还专门挑名人来讲,可见他是知道这些女子个个都是貌美如花的。不过一想起武曌慵懒地趟在床上看着他的日记,点了三千面首,他能下去嘴吗?”
小乔见孙尚香这么挺她,顿时来劲了,直接把对江白的一些不满都化作挖苦的语言发泄了出来。
她才不担心嬴阴嫚、蔡琰她们几个会找她的麻烦。
大家都知道她只是嘴上讨个便宜,内心并不是很厌恶江白。
私底下,她们知道了她的姐姐大乔对江白暗送秋波,恐怕早已芳心暗许了。
只是江白这个大傻愣子,愣是没有发觉这点。
此时,小乔趁着这个机会发发牢骚,除了长乐和小兕子脸上愠怒,其他几个女人并没有想为江白开脱的意思。
“哈哈哈,小乔姑娘你是不是忘记了,他之前还点评过大清朝的那个老太后慈禧,这女人就是个妖后,幸亏被江白给气死了,若不然还不知道他会不会有一天穿越到那边对这个妖后有什么想法呢!”
孙尚香弯着腰笑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好了,你们太过分了!小兕子我们走,不和她们玩了。”
长乐脸上挂满了寒霜,拉着正在地上画圈圈的小兕子就走。
待她们离开后,小乔和孙尚香顿时熄火了。
“你们两人这次发泄够了吧,夫君是有些地方做的不够好,但若没有他带我们来到这么祥和的世界,相信你们还在东汉泥潭中挣扎呢。”
嬴阴嫚作为大姐头必须站出来说两句。
“嘿嘿,嬴姐姐,你是知道我们的,我们就是背后发发牢骚,你看平日里我们对江公子那是毕恭毕敬的。”
小乔吐了吐舌头,讪讪地站在了大乔的身边。
“哎!你们过来看下,这小兕子在地上画几个圈圈是啥意思?”
孙尚香一脸发懵的看着众女。
与此同时,正在写日记中的江白只觉得鼻腔中莫名的难受。
“阿嚏!”
“什么情况?难道是有难道美人在想我了?”
“算了,还是收敛心神,继续盘点下一位。”
【接下来给大家盘点的这位是西湖畔的才情佳人——苏小小。
西湖边的爱情与传奇。
苏小小,这个名字在钱塘(今日的杭州)的西湖边流传了千百年,她的一生仿佛一部诗篇,既有自由放旷的诗意,又有深沉的哀愁。
苏小小是南北朝时期南齐歌妓,她有着诗一样的故事。
历史上的著名诗人中,白居易、刘禹锡、李贺、李商隐、罗隐、温庭筠等都歌颂过她。
他们无一不用诗词来表达对这位传奇女子的欣赏之意。
可惜,不能同朝代,不然的话,这些大诗人定会是她的知音。
李贺的《苏小小墓》一诗中,描绘了苏小小的幽兰露水、如啼痕般的悲伤。
墓地上的花将开败,谁来修剪?芳草如茵,松树如盖,清风为裳,碧水为佩。
她的油壁车在傍晚时分静静地等待,暗淡的火光不停地闪着,仿佛在诉说着她的故事。
《钱塘苏小歌》一诗中,苏小小与阮郁在西湖边相遇,相约成游,但最终曲终人散。
西湖的慕才亭上刻有“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铸金。”的诗句,纪念着苏小小的传奇。
她曾在寺庙烧香时遇到穷书生鲍仁,赠银百两资助他进京赶考。
鲍仁应试及第后,专程来向苏小小道谢,但苏小小已经离世了。
鲍仁根据她的遗愿将其葬于西泠桥畔,实现了“生于西泠,死于西泠......”的愿望。
苏小小的故事不仅是一段爱情传奇,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苏小小的出场不是坐船,而是坐车,而且这个车还是她亲自设计的。
说到这个车,很有意思哦。
首先这个车很小,最最关键的是拉着它的不是牛马驴,而是一只山羊。
呵呵,
谁会想到用一只山羊来拉车啊!
也许这个只能容下她身子的小山羊座驾才是西湖边最靓丽的风景线吧!
它独属于她。
苏小小祖上本为官宦,但到了爷爷辈却沦落到了钱塘做生意。虽然商人当时的社会地位在最底层,苏家毕竟是书香门第,所以她的家境很殷实。
可惜好景不长,爹娘相继去世,小小被寄养在姨母贾姨家里。
成为孤儿后,她最想去的地方就是西湖边。
也许只有那里才能慰藉她孤独的灵魂吧!】
【也许洒脱是名妓的一个优点吧,不知道是后天形成的,还是苏小小本性如此。
因为从小聪慧过人,加上才能更胜旁人,再加上她的一些洒脱的性格,无形中带了丝仙气。
西湖本就是文人雅士打卡的圣地,而苏小小这样的才女怎么会不吸引一些人注意呢?
不管是富家公子,还是达官贵人,甚至还有地痞流氓的,无一不对她倾慕有加。
而小小只见两种人,一是有一定的写诗词的才能才配和她喝茶,二是骄傲不逊给人一种很有才的,而且这个人得有趣才行。
换一种说法!
她谈的来的,就邀请人家到她的阁楼上坐一坐。
谈不来的就在楼下随便敷衍几句。
那看不顺眼的咋整?
直接让他滚蛋!
哪里来的滚哪里去,妈宝的滚回你妈怀里去吧,姐姐没有你这样大的儿子。】
【对于自己的婚姻这块,苏小小有自己的考量。
合不来,别说侯门,帝王她也不嫁。合得来,别说侯门,帝王她也嫁。
这两句看似一样,其实性质不同。
足可以看出苏小小与众不同的闪光点,那就是不委屈自己。
这在古代之中,对于那些身在闺阁之中的女子来说,也许是一种精神上的刺激吧。
自古就有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说。
可在苏小小的爱情观中,看对眼才是好的,看不对眼,处不来,谁来了也不好使!
一个字“牛”,真心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