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为何在大唐不愿“尚主”,反而求娶“五姓女”?

作品:《让你写日记,你咋写古代女人们?

    大唐甘露殿内。


    长孙无忌的脸色非常难看。


    尽管他尽量让自己的头垂的更低点,可依旧成了全场的焦点。


    他的结局是在场所有人,当然也包括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


    自己辛辛苦苦捧上台的亲外甥竟然最后要背刺自己。


    那一刻,长孙无忌只觉得脸颊发烫,有些无地自容的感觉。


    多年混迹在官场上的老狐狸了,怎么可能感受不到四周射来的目光呢?


    “真是愚蠢至极!”


    李二对李治的做法非常气愤。


    但此时,他并不能上头,底下还有一颗受伤的心灵等待着他来安慰。


    只见李二转过身,看向了长孙无忌所在的方向。


    “咳咳,辅机,你放心!


    如今知道后面武曌祸乱大唐根基,朕自然也不会给她这个机会。


    对于晋王李治能否坐上皇位,朕还有很多疑虑。


    如今太子还很上进,未来的事情还未发生。


    朕不信这个命,我们把能考虑到的问题提前给预防了。


    假若太子能够顺利登基,那以后诸位爱卿担心的种种事情都将不会发生。”


    李二环视一圈后,掷地有声地说出了他内心的想法。


    表面看他是在安慰长孙无忌,实则是向这些肱股之臣表明自己的立场。


    不到最后,他李二不会妥协。


    同时,也希望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能够好好扶持太子。


    “臣,微臣谢过陛下!”


    长孙无忌赶忙收敛心神,率先躬身行礼。


    “臣等谨遵圣谕!”


    房玄龄等一干大臣全部跟着行礼。


    【在此次变故中,新城公主的驸马身为长孙无忌的堂弟,也被流放到巂(xi)州,不久后被杀。


    年仅26岁的新城公主成为了寡妇。


    这一次,让李治也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个妹妹对驸马长孙诠的用情太深。


    以至于后期郁郁寡欢,平日里连梳妆打扮都顾不上。


    眼看着整个人要憔悴下去。


    李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也不知道是他个人的想法,还是谁给他提的建议。


    那就是另给她寻一个驸马。


    这一次,李治给新城公主挑选的是京兆韦氏的韦正矩。】


    【或许是出于对妹妹的补偿,韦正矩娶了新城公主之后。


    李治对他格外优待,直接让他官升八级。


    可这一次李治失算了,让他和一众大臣们都没想到的是,新城公主再婚后。


    对前任驸马依旧念念不忘,和韦正矩的关系一直不和谐。


    以至于,在长安城坊间还流传出他们之间的秘辛来。


    这自然不是什么好听的。


    几年后,新城公主生了一场病,最终不治而亡,年仅三十岁。


    皇妹的早逝,让李治悲痛万分。


    他自然不会从自身上找原因,于是就联想到之前韦正矩与公主不和的传闻。


    他怀疑是韦正矩害死了自己的皇妹。


    于是下旨让三司提审韦正矩。


    最后的结局自然不是好的。


    这位驸马被怒火中的李治杀死了,同时他的一干族人也被流放。


    等风头过了后。


    李治冷静下来,突然意识到韦正矩竟是被冤枉的。


    可人死不能复生,于是他就下旨让他和新城公主合葬在一起。


    在大唐时期,驸马犯罪的有四十多人,其中十九人被诛,一人饿死,六人流刑。


    但像韦正矩这样,只是因为夫妻关系不和就被杀掉的驸马,还是让人格外心惊肉跳。】


    【只是让李治也没想到的是,因为他错杀了韦正矩,给那些后期做驸马的唐朝人心理上留下了很大的阴影。


    其中还流传出一句谚语来:娶妇得公主,平地买官府。


    意思是说,娶得公主做妻子,等于是平地里多了一级官府来约束本家族(进而为日后埋下政治风险)。


    说到这里,我提一个题外话。


    就是说在我们现代历史穿越小说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穿越到大唐宁愿娶“五姓女”也不愿意娶公主当驸马。


    不知道此刻李治看到心情会如何呢?】


    【当薛顗知道自己的弟弟薛绍将有可能娶唐高宗、武则天的嫡女太平公主之时。


    他先是“深忧之”,后则非常恐惧,然其“虽大惧,而竟不敢言。”


    可见当时在大唐娶公主将会背负着多大的心理负担啊!


    一个不好,不仅驸马可能被杀,还会连累族人。


    唐代公主名声不佳使得上流社会不乐意“尚主”,反而更热衷于娶“五姓女”。


    “尚主”就是男子与公主结婚的意思,可不是别的意思哈。


    有人自诉平生三恨曰:“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可见在唐代士人眼里,把不能娶到“五姓之女”作为了人生中的一大遗憾。


    说出这人生三大遗憾之事的人,不是别人。


    正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薛元超。


    他是当时文坛的领袖,在史学、易学、佛学上都颇有造诣。


    可就是这样的人,依旧把没有娶到五姓之女作为他人生中的一大遗憾。


    可想而知在盛世大唐背后。


    五姓七望氏族地位在这些学者心中的地位是如此的高。


    至于五姓女,指的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家的女子。


    这“五姓七家”是当时最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他们都是长存百年,经历多次改朝换代,屹立不倒。


    并且,这五姓自北魏开始就恃其族望,耻与诸姓为婚,只在五姓内部进行通婚,以保持血统。


    而当时的皇室李姓,自称出自陇西李氏,但在当时的认可度并不高。


    要知道薛元超的夫人是李元吉之女,也就是李世民的侄女,是皇室之女。


    他却仍不满足,依然以未娶五姓女为憾事。


    可见皇室在五姓这里也是被瞧不上的。


    “七宗五姓”的内部联姻,盘根错节地绑在一起,不断威胁着皇室的地位,这着实让隋唐的统治者们头疼。


    唐太宗时期派人修《氏族志》的时候。


    编写官吏按照传统观念,无视了皇室,而将博陵崔氏排为天下第一。


    李二为此大发雷霆,可见世家大族的巨大影响力。】


    “嘭!”


    一件瓷器被摔得粉身碎骨,周围的人没有胆战心惊,有的却是不甘和无奈,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