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历史上存在争议的贤后——大辽萧太后

作品:《让你写日记,你咋写古代女人们?

    王莽:“朕真的很无语了,都说了朕就是目光看到长远了些,步子迈的大了些。


    你们一个个的怎么就不能理解朕呢。”


    “你们怎么就不能跟上朕的节奏呢?


    说朕是穿越者,就是对朕有偏见,见不得朕的好!”


    东汉刘秀看着阴丽华递给他的书画。


    此时上面正是介绍他的日记内容。


    “后世之人真会比喻啊!竟说朕是大魔导师。


    昆阳之战若说朕运气好,这一点上朕不得不承认。”


    “陛下,日记中还把王莽比喻成穿越者。


    臣妾对穿越者的理解就是能够预知未来之事的人。


    显然,王莽并不具备啊!


    也许他做的一些事情和未来某个时间段很像。


    就像日记中提到了,拿王莽做的事情和现代那边做比较。


    就会显得他的种种行为很跳脱的感觉。”


    阴丽华也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嗯,你说的对!


    若王莽真的是从未来穿越而来,就不会做出一些不适合当下的愚蠢至极地事情来。


    至少他应该能够预判到昆阳之战才对啊!


    种种行经可以看出来他这个穿越者也是浪得虚名。


    朕这个大魔导师更是虚幻的头衔!”


    刘秀很清楚那一战自己占据了天时、地利,当然人和也算。


    他们这不足万余人,可是代表正义之师。


    【好了,我们接着聊下一个贤后。


    这位并不是我们大汉人。


    她是契丹族人,大辽国的萧太后。


    有人会说了,为何她一个敌国的女人,怎么配和大汉这边的贤后一同竞争十大贤后!】


    【请大家稍微冷静下,切莫冲动!


    不要忘记了,历史盘点谁是贤后,并没有划分出一定要在汉族里面选择。


    大家还记得大清的孝庄太后吧!


    她也不是汉人!】


    【当然,有人又说了,她萧太后是在敌方阵营中,她不配竞选。


    确实如此。


    萧绰(字燕燕),也就是萧太后。


    当时她所在的时期,那时候的华夏还是大宋时期。


    自然,大宋就是我们的阵营。


    而大辽就是敌对国。】


    【在小说《杨家将》里,萧太后为人残忍歹毒,无才败德,自私弄权。


    其实,小说里除了她的名字符合正史外,形象和政绩被完全颠覆了!


    也许为了刻画一个非常坏的角色所以就选择了敌对国的萧太后一个劲的整。


    没办法,这也算是为艺术献身了!


    《杨家将》说的就是北宋时期,宋人对辽人的痛恨直接转嫁到她的身上。


    另外,宋人也分不清楚多得数不过来的“萧太后”。


    正好移花接木,把所有萧太后们的恶事全都集中在萧绰一个人身上。】


    【整个大辽,所有的皇后,除了一位汉人,其余都是契丹萧氏。


    所以对契丹历史不甚了解的宋人根本分不清楚十来个萧太后谁是谁。


    自断手腕、杀人如麻的述律平;


    生性歹毒、阴险狡诈的萧耨斤;


    她们的事迹被加到了萧绰头上。


    巧得很,自私弄权的慈禧也是少数民族,于是她们三女人一台戏。


    就形成了《杨家将》中的“萧太后”。


    正史中的萧太后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也可以拿三个女人来比较:


    吕雉、武则天和刘娥,萧太后就是她们的结合体。】


    【她精明如吕雉,在危机中力挽狂澜!


    刘邦驾崩时,大汉王朝其实处在火山口。


    子幼母寡,骄兵悍将,让吕雉连哭的心情都没有。


    萧太后也是如此,辽景宗驾崩时,新君耶律隆绪只有10岁。


    朝内暗潮涌动,压力全都放在了29岁的萧太后肩上。


    在辽景宗之前,辽国的皇位一直在耶律贤和耶律德光两系之间。


    孤儿寡母的局面,正是皇权被暴力轮转的好机会。】


    【萧燕燕命苦啊,想想都是老萧这个老登当年太急功近利。


    生了三个都是女儿,否则她有娘家兄弟依靠,何至于如此势单力孤?


    当年吕雉一面安抚陈平、周勃等功臣势力。


    一面提拔吕氏子弟牢牢控制军权。


    同时大搞刘吕联姻拉拢宗室。


    在稳定局面后,她轻徭薄赋,大力促进农业生产,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萧太后颇得吕雉真传,在辽景宗灵前,她眼泪婆娑地接见了帝国两位大佬耶律斜轸和韩德让:


    “俺孤儿寡母的,内忧外患,这可如何是好啊。”


    她那表面柔弱的模样,顿时让两位大佬立刻雄性荷尔蒙发作。


    他们一个个拍着胸脯保证!】


    【于是萧燕燕以耶律斜轸、韩德让、耶律休哥为三驾马车。


    以联姻的方式与几位重臣结盟,又大耍软刀子,把宗室亲属软禁于宫中为人质,逼迫他们交出军权。


    用眼泪征服大佬,用婚姻拴住要员,用计谋降服宗室。


    她这个三板斧一搞,干净利落地解除了内患,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她又像武曌,以皇后之身独掌国政十余年。


    她掌权后,如何能轻车熟路?


    如何能坦然面对?


    原来在她当皇后的13年间,早已经将朝政问题玩得滚瓜烂熟,颇似当年的武则天的风姿。


    当年高宗李治患上头风病,根本处理不了朝政。


    于是他和武曌一合计,搞了个“二圣临朝”,将大权让渡给武则天。


    萧燕燕也是如此,辽景宗常年病号,日常朝政基本上交由萧艳艳打理。


    为了强化萧燕燕的地位,辽景宗允许萧绰自称“朕”,行文称“制”或者“敕”。


    这是什么概念,萧燕燕俨然就是皇帝的代理人了!


    她可以独自召集大臣商议国事。


    辽景宗临终前还留下遗诏:“凡军国大事皆由萧燕燕定夺。”


    因此,辽圣宗跟李显、李旦一样,都是“甩手掌柜”。


    唯一不同的是,辽圣宗跟亲人的关系远不像武则天母子那么糟糕。


    萧燕燕也没有贪恋权力,更没有称帝的野心。


    而是在晚年自觉地交权退休了。】


    【萧艳艳还有一点与武则天“神似”,二人都是“有情人”。


    之前日记中提到过武曌养了三千面首。


    而萧燕燕呢?


    她不会也要效仿武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