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康熙有些后悔了,这是咋回事?
作品:《让你写日记,你咋写古代女人们?》 【孝庄太后母性伟大,为保护仅6岁福临的帝位,做出了很大的政治牺牲。】
【崇政殿之争后,最终由6岁的爱新觉罗福临继位,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摄政。
后面一段时间,多尔衮一手招降了吴三桂,他在朝中的威望与势力也因此水涨船高,并渐渐达到了时人不敢与争锋的地步。
清朝王庭入主中原第四年后,郑亲王济尔哈朗这个老狐狸就急流勇退了。
认不清形势的豪格则惨得多了。
顺治五年二月,豪格征讨张献忠后凯旋而归,顺治帝还在太和殿设宴犒劳了他。
可多尔衮却弄出了他的两宗罪来。
代顺治皇帝,强行把豪格软禁了起来。顺治五年三月,豪格莫名其妙地死去。
豪格被除掉,留给孝庄与福临这对孤儿寡母的日子,一日比一日艰难。】
【历史上多尔衮这个人是权欲熏心,毫无品格可言的。
豪格死了之后,多尔衮便纳了自己的侄媳妇、豪格妻子为福晋。
还把豪格的儿子叫到自己的府邸做侍卫。
士可杀不可辱,多尔衮要做的,就是要羞辱豪格。】
【本来朝堂上有风言风语说多尔衮要篡夺帝位,可谁也不知道为何他却去了内院。
内院中有谁?
自然孝庄在那边。
他们在内院中说了什么谁也不知道。
可过了一段时间,多尔衮并没有做什么小动作。
反而被封为“皇父”。
这一下从摄政王到达了皇帝的父亲,多尔衮的野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
要知道,孝庄太后可是顺治帝的母亲啊!
多尔衮被封“皇父”。
这个他们内部小圈子知道就罢了!
可朝堂上人都知道了,以至于让多尔衮和孝庄之间,又多了一层别样的孽缘来。
很多野史中也认为:
“孝庄皇太后为了保住顺治帝的皇位,牺牲很大,皇家的事,复杂的很啊!”】
大清朝紫禁城内。
“皇上,皇上,你去哪里?”
后面的荣妃急忙跟着追了出去。
“朕还能去哪里?
朕要去慈宁宫看望皇祖母。
早知道这小子这么乱写一通,就不应该提这一嘴。
我们知道皇祖母是贤后就行了。
这下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都被这小子捅出来了!”
慈宁宫内。
“玄烨来了啊!”
“没想到荣妃也跟着你一起来看哀家了!”
听宫女说皇上来了。
孝庄赶忙把心爱的手册收了起来。
可康熙进来后,就瞥见孝庄身后露出一角的手册来。
康熙知道,自己的祖母平日不会把手册放在那个地方。
就算放,也会把它放的很整齐,而不是现在的歪歪扭扭的样子。
“见过皇祖母。”
康熙和一旁的荣妃一起给孝庄行礼。
“好了,赐座吧!”
待康熙坐下后。
“祖母,这次过来有些唐突了。
不知道近日您可看日记了?”
“哦?江小郎又写日记了吗?”
孝庄装得很吃惊的样子。
“是啊!他又开始写了。
而且这一次还盘了上回没有盘点完的历史上的十大贤后。
要孙儿说,这次说不准就有您老人家呢!”
康熙并没有点破孝庄,而是很配合的演了起来。
“呀!那哀家定要好好看一看了。”
孝庄说完,装模作样地就要去拿手册。
“皇祖母,有件事希望您能应允。”
“哦,你说!”
“就是万一真的上面有您的名字,就是说您进入到了十大贤后的名单后。
一定要心平气和地看待那后生说些的内容哈。
切莫因此伤了身体就不好了。”
“嗯,哀家都是快入土的人了,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哀家大喜大悲的。
你们二人若只是为了此事而来,现在已经知道了。
就回去吧!”
孝庄开始撵人了。
她还要看日记呢,他们二人在的话。
会让孝庄觉得不自在。
特别是让自己的孙儿看着自己曾经的一些事迹,特别是和多尔衮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
虽然说是野史中的猜测。
但终归影响不好,说出去不好听!
【多尔衮在世时,一向以“皇父”的姿态示人,时常代帝行事。
朝中大臣敢怒而不敢言,顺治皇帝就更憋屈了。
因此等多尔衮去世之后,他的下场惨不忍睹。
定罪,抄家,褫夺封号。
这都是开胃菜,哪对哪啊!
接着就是被掘了坟墓,鞭尸啊!
还要曝暴尸荒野啊!
顺治却将多尔衮掘墓鞭尸!这得是什么仇什么怨才能让顺治皇帝做到了这种程度。
换个角度。
多尔衮越是跋扈,就显得孝庄当年为了维护顺治的利益,有多么的不容易。
从伦理角度来说,孝庄的付出难免被后世指指点点。
但是,从政治角度来说,她保住了顺治的帝位。
孝庄便能被称之为一位伟大的女性。】
【可惜了顺治因天花早早就去世了。
孝庄又从三个皇子之中,慧眼识珠地挑中了康熙。
在几个牙牙学语的娃娃中,挑出一位千古明君,若非非凡的见识与眼力使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康熙上位之后,又面临着四大辅臣掣肘的局面。
尤其到了亲政之后,其中的鳌拜的表现则尤为可恶。
事事越俎代庖,对康熙耳提面命。
鳌拜并非是明智之人,不仅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还小看了孝庄的存在。
他比多尔衮好对付多了。
康熙15岁时候,除掉了鳌拜,这里面若没有孝庄在后面出谋划策,说出来谁都不信。】
【康熙大权在握之后,孝庄就像他的定海神针一样。
虽然出场不多,但是份量却十足。
一般在大的事情上,才会偶尔出来点拨康熙,助其渡过难关。
比如,在康熙立太子、平三藩等历史大事上,孝庄的指点都功不可没。
最难能可贵的是,除了要求康熙做个好皇帝之外。
孝庄在康熙的整个成长年代,非但没有像历史上吕雉那样独揽朝政,垂帘听政。
反而还给予康熙其极大的自主权。
康熙能做主的事情,她一贯由康熙做主,这就是她的伟大格局。
扶政但不干政!
这一点上她就比窦太后要好多了。
虽然同样是教育自己的孙子。
可用的方式方法各不同。
若明眼人发现,高下立判!
当然,我们只能在某个方面评判她们的高低。
但大体上,她们都是非常厉害的女强人,是历史上十大女强人中的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