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听说东汉末年分三国,蔡邕急了,要刀人!

作品:《让你写日记,你咋写古代女人们?

    “第三点,孟德兄重视人才!


    想当好老板,必须会用人,要不怎么说管理是门艺术活呢!


    孟德兄在用人方面那可不是一般的厉害哦!


    首先他曾经下达过三次求贤令,说明他对人才真的是求贤若渴啊!


    只要是人才,到了他那边待遇自然不会低了。


    哪怕对方来自敌方。


    比如关羽关云长,孟德兄又是赐袍拜金,还把之前吕布的坐骑赤兔马送给了关羽。


    此举真是羡煞了一众武将啊!


    都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可想而知赤兔马放在我们当地妥妥的就是一线豪车啊!


    孟德兄一送就是上千万的豪车就给人家了。


    可见他对关羽这个人才是多么的看重啊!”


    “不是,江贤弟,你等会!”


    曹操就这一会一连对江白的称呼换了好几个。


    从开始的“江白兄弟”,到“江兄弟”,最后到“江贤弟”。


    可见曹操已经被江白这一番的魅力给折服了。


    能够提前预知未来,就冲这一点。


    但凡江白有要求,曹魏集团中第二把交椅随时都可以双手奉上。


    “贤弟,你说某送给云长赤兔马?


    那吕布难道死了?”


    “不错,吕布还是死于你之手,你顺便招降了他手下头号大将张辽。


    吕布死于公元199年,公元200年,你东征刘备,关羽兵败被俘,暂时投靠了你。”


    “原来是这样!贤弟继续说!”


    曹操此时已经开始憧憬那一刻快点到来了。


    比起杀掉吕布来说,他更期待关羽在其帐下效力。


    “当然,对于投降过来的人才,孟德兄一如既往的对他们信任。


    比如刚才提到的张辽张文远,原来是吕布手下的大将。


    你后面让他做了左将军。


    右将军张郃原来是袁绍手下。


    还有谋士贾诩原来是张绣的手下。


    我就不一一举例了,总之孟德兄用人不问出处,这一点非常难得!”


    “孟德兄,你知道吗?


    你具备的这个条件,恰恰正是后世中做老板的三个不可少的条件。


    有钱,有领导力,还有跟着你混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大家都喜欢叫你一声:曹老板!”


    “哈哈哈,原来是这样,江贤弟,不过话说回来,某还挺喜欢这个称呼的。


    还挺霸气的。


    刚才你在介绍这个时候,特意提到了刘玄德和东吴孙权,难道这两人在后面有很大的成就不成?”


    不愧是曹操,他的政治敏锐度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孟德兄,佩服啊,我也只是提了一嘴,没想到你考虑倒是很长远。


    我们后世之中写过一首歌用你的名字命名的。”


    “歌曲是《曹操》,歌词第一句是: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


    江白直接哼了起来,虽然有些跑调了,但不影响歌词的清晰。


    “东汉末年分三国?”


    蔡邕一脸地惊愕。


    “难道我大汉的江山灭亡了?”


    “嗯,是的蔡伯父,其实您应该知道的。


    此时的东汉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单靠朝中那些迂腐之人是不能有好的出路的。


    若不是孟德兄力挽狂澜,弄出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让大汉苟延残喘了24年。”


    江白接着蔡邕的话题说道。


    “不,不是这样的,孟德,是不是你最后把陛下拉下皇位,自己坐了上去!


    你这个大汉奸臣,老夫不屑与你为伍!”


    蔡邕的倔脾气上来了!


    “蔡伯喈,亏我待你如师,你就是这么看我曹操的?”


    泥菩萨还有三分火呢。


    此时的曹操,虽然对朝廷很失望。


    但是他从未想过背叛大汉。


    更没有想过自己坐到那个位置上去。


    至少他现在没有想过。


    将来想?


    将来的事情谁知道呢,反正他决定了死不认账!


    “爹,兄长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对策定是有苦衷的。


    江白刚才也说了,兄长让大汉朝延续了24年。


    这在当前的乱世真的是非常难得了。


    您想啊,先后有张角的黄巾军农民起义。


    这说明大汉朝已经走向了一个转折点,而维持住这个转折点的人就是兄长曹孟德啊!


    您想一想,当时秦始皇病逝后,秦二世只维持了大秦江山三载,各地就爆发了多起农民起义。


    如今我们的大汉朝已经是风雨飘摇了。”


    不愧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大才女。


    面对此景还能冷静地说出这么多大道理来,真是难得。


    “佩服!”


    江白默默伸出一个大拇指给蔡琰点赞。


    一时间,蔡邕被女儿这番话给顶的哑口无言。


    “诸位我可是来自未来世界,你们想不通的事情。


    在我看来都是通的。


    蔡伯父,您先别激动,更不要怪罪孟德兄。


    虽然他有些地方做的并不完美。


    但是在这个乱世中,他能独树一帜也真是难得了。”


    “蔡伯父,刚才孟德兄都问了未来之事,说明他很在乎这些。


    您就不想问问。


    您若当初没有看到我写的日记内容。


    没有来投靠孟德兄,您的结局会如何呢?”


    听到江白突然转换了一个话题。


    一时间四个人的目光同时朝着他这边看来。


    “江白,你快说下,若是当时我们没有离开。


    我爹会如何?”


    蔡琰有些担心地看了一眼蔡邕。


    “嗯,放心,现在你们已经改写了命运。


    若当初没有按照我日记中给出的建议选择的话。


    蔡伯父不是死在董卓之手,而是死在了司徒王允之手!”


    “什么?


    老夫竟然死在了王允手中,这怎么可能呢?


    你莫要骗老夫!”


    蔡邕直接气的拍案而起。


    “爹!您先消消气,听江白如何说。”


    蔡贞姬走上前,安慰着蔡邕。


    “事情是这样的,董卓被吕布杀了后,消息传到了长安城。


    其实这一切都在王允的计划之中,他宴请了许多朝堂官员。


    只要等消息一道,就举杯庆祝。”


    “可当消息传到王允宴会的时候,令王允惊讶的是,有一人却是默不作声。


    甚至低头叹息,略带哭相。


    居然还有人同情董卓,莫不成他的座上宾是隐藏的董卓一党?”


    “你们猜这人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