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其实很多奏疏,都是皇长孙殿下批的

作品:《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朱元璋顿了顿,继续说道。


    “都说知子莫若父,知孙莫若爷!”


    “咱和他血脉相连,第一眼看到他,就确定他是咱的大孙,可他毕竟是皇明嫡孙,哪怕咱是皇帝,也不能随便相认。”


    “所以,咱让锦衣卫仔细查了很久,最后查出来,他竟是自己从棺椁里爬出来的!”


    “你们现在晓得咱为何说命运会轮回了吧?”


    “咱的标儿,就是在去年这个时候离世的,同时,咱也让锦衣卫确认了,他就是咱的大孙!”


    朱元璋说了很多,身为帝王,这些话本不该由他来说,但有些事要是不说清楚,他心里就像有根刺一样难受。


    他要让朱小宝光明正大地出现在众人面前,不被任何人猜疑。


    朱元璋端起茶壶,轻轻吹了吹,不紧不慢地喝起茶来。


    趁着这个空当,殿前的七位高官都忍不住大口喘起了气。


    就算是早有心理准备的礼部尚书李缘,听了这番话后,也忍不住浑身战栗。


    而像刑部尚书杨靖这些之前毫不知情的人,更是早已惊得目瞪口呆,连呼吸都觉得有些困难!


    宗人府的卓敬呆呆地听着,嘴巴张得老大,都能塞进一个鸡蛋了!


    朱雄英……


    可是他亲手画红批注已死的啊!


    现在皇爷突然说皇明嫡长孙没死!


    天啊!


    此时,大殿里安静极了,只剩下了朱元璋喝茶时发出的轻微响声。


    过了好一会儿,朱元璋才继续说道。


    “你们应该都在猜他到底是谁吧!”


    “他,就是朱小宝!”


    说完,朱元璋又沉默了。


    大殿里的气氛愈发诡异了,简直诡异到了极点!


    朱元璋点了点头,又强调道。


    “他现在就住在应天府,这也都是咱安排的。”


    “詹徽应该很清楚吧?”


    “要是咱记得没错,你们第一次接触是在洪武二十四年进士庆功宴的时候,还是你亲自邀请的朱小宝,去后院做的客。”


    詹徽赶忙答道。


    “皇爷记性真好!确实有这回事。”


    老爷子点点头,又看向傅友文。


    “还有傅侍郎,傅侍郎想来是从詹部堂那儿套到的?”


    傅友文急忙站起身来。


    “启禀陛下,微臣是从詹部堂的话里听出了些端倪,又恰好看到皇爷带着朱小宝进了殿阁……”


    “所以……心里就有了些猜测。”


    朱元璋笑了笑。


    “你倒是还挺细心。”


    傅友文连忙回应道。


    “这是自然,寿州闹饥荒的时候,微臣有幸见识到皇长孙的智慧,真是倍感荣幸!”


    朱元璋微笑着点了点头,又看向李缘。


    “李尚书,你接着说说。”


    李缘赶紧说道。


    “回陛下,微臣也是最近才察觉到一些异样。”


    “帖木尔汗国来朝贡,朱郎君……不,皇长孙替咱礼部出了口气,还探查到了帖木儿汗国的野心。”


    “微臣原本是想去感谢他的,结果恰巧看到了那柄象牙匕首……”


    朱元璋微微咂嘴。


    “原来如此。”


    朱元璋又把目光投向刑部、兵部和工部的三位尚书,他们此刻还没从震惊中缓过神来,依旧呆呆地坐在位置上。


    过了好一会儿,工部尚书秦放才反应过来,赶忙说道。


    “微臣恭喜陛下!这是大明的福气,也是陛下的福气啊!”


    “皇长孙殿下失而复得,真是万幸!上天眷顾圣上,大明有福了!”


    众人一听,也都纷纷起身,齐声向朱元璋道贺。


    朱元璋摆摆手,示意众人坐下。


    然后,他把目光投向了宗人府经历卓敬。


    “卓经历,你掌管着宗人府,当初你给咱大孙批了红,咱要你现在把批注改回来!”


    “银印和镀金银册也都备好交给咱,咱要用!”


    卓敬颤抖着回应道。


    “微臣……遵旨!”


    朱元璋应了一声,对卓敬挥了挥手。


    “尽快准备,去吧。”


    卓敬抱拳,弯腰行礼。


    “是!微臣告退!”


    待他走出谨身殿,呼吸到殿外的新鲜空气,心中的震惊才稍稍缓解。


    他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眼中满是震惊与不安!


    我的天啊!


    他抬头望着阳光明媚的天空,喃喃自语道。


    “大明这天下……怕是要变了!”


    “皇明嫡长孙,竟然没死?!”


    嘶!


    待卓敬离开后,朱元璋便又看向了六部部堂高官。


    他神色平静地说道。


    “作为咱的得力大臣,咱处理政事离不开你们,也是时候让你们知晓雄英的事了。”


    “咱也得找个时间,和咱大孙好好聊聊,万一哪天咱不在了,呵呵。”


    老爷子自嘲一笑,然后挥了挥手。


    “好了,今日该说的都说了,都回去办公吧。”


    “杨尚书,你记得早点把牢房给腾出来!”


    杨靖赶忙起身。


    “是!微臣遵旨。”


    朱元璋又挥了挥手。


    众人站起身来,躬身退出了谨身殿。


    此时,太阳已经东升,清晨的紫禁城被阳光照耀得如梦似幻!


    这正和六部部堂高官此刻的心情一样!


    等出了谨身殿,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后,便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甚至有人腿都软了,在下谨身殿外的阶梯时,差点跌了下去!


    “茹尚书,您没事吧!”


    茹瑺挤出一丝笑来,僵硬的道。


    “没事!不打紧!”


    他抬眼看向詹徽,略带不满地说道。


    “你们这两个老家伙,真是不够意思!”


    “这么大的事,既然早就知道,为什么一直瞒着我们?我们还能把这事泄露出去不成?”


    詹徽笑了笑。


    “这不是等着皇爷亲自说嘛!”


    “好了,别纠结这事儿了。”


    傅友文赶忙打圆场。


    刑部尚书杨靖哼了一声。


    “你这家伙,还有脸当和事佬呢?当初咱们询问是谁治好了皇爷的疟疾时,你可是差点就把实话说出来了!”


    一听杨靖这话,工部尚书秦放惊讶地问道。


    “这么说……”


    “治好疟疾的神药,解决云广交疟疾难题的……都是皇长孙殿下?”


    傅友文点了点头。


    “没错。”


    闻言,秦放更加惊愕了!


    “难道……交趾是皇长孙在治理?”


    傅友文又点了点头。


    “嗯。”


    众人又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没想到啊!


    皇爷竟然已经在暗中为长孙殿下做了如此多事!


    居然还把交趾都交给了皇长孙治理!


    詹徽淡淡一笑。


    “这还不止呢!”


    “我不妨告诉你们,其实有很多奏疏,都是皇长孙殿下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