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中山王府和北平走得近,老朱动了杀心

作品:《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朱小宝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们常常痛恨异族入侵,无论是五胡之乱,还是残暴的元朝统治时期。”


    “因为在这些异族的统治下,我们的文明面临着崩塌的危险,而在文明缺失、国家统治不稳定的情况下,犯罪率会上升,百姓的廉耻心也会逐渐枯竭。”


    “但幸运的是,每一代人中,总会出现一些力挽狂澜的英雄人物。”


    “比如屠杀十万胡人的武悼天王冉闵,心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书生提剑杀敌的辛弃疾,还有推翻残暴元朝统治的洪武陛下。”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代人里,总会有几个站在时代的潮头,俯瞰天下,为挽救华夏文明于危亡而挺身而出的英雄!”


    “不可否认,我们汉族的每一位百姓都很伟大,但为何能成为佼佼者、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却只有少数人呢?”


    “除了史书上的记载,在史书之外,人们也深知这些英雄人物的伟大之处!”


    朱小宝的一番言论,将思想层面提升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


    周围的人都不由自主地跟着朱小宝的思路,一步步深入思考。


    如果说朱小宝前面的话还有些高深难懂,那么后面这段话则更加通俗易懂,让人容易接受。


    “每一代人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那是属于汉族的谦逊礼仪,是宽广的胸怀,是如今我们所具备的知书达理,是胸怀天下的抱负,是对和平的追求,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精神。”


    “这些珍贵的品质,跨越了历史的长河,代代相传,一直延续到今天。”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文明从未中断,我们依旧心中有礼,知道廉耻,爱好和平,面对他人不卑不亢。”


    “同时,我们也明白,并且有能力对任何侵略者进行有力的反击!”


    朱小宝顿了顿,目光坚定地看着朱高炽,继续说道。


    “你说北平城依靠法治,百姓依旧知礼守法,那是因为一代代的祖宗将汉族的礼乐文化传承了下来。”


    “站在先辈们的肩膀上,我们已经构建起了一个知廉耻、懂荣辱的汉族大家庭。”


    “所以,即便我们如今依旧注重德行礼乐的培养,但其实已经无需大力推广,百姓心中早已建立起了荣辱观。”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北平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治理下,百姓依然能够‘有耻且格’了吧?”


    “这并非是因为北平治理得有多出色,而是我们汉族的文明在不断进步、代代传承,这是百姓的进步,是执政者的进步,更是国家的进步!”


    “我可以无比自豪地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与我们汉族历经几千年构建起来的文明相媲美!”


    朱小宝说完,现场一片寂静,鸦雀无声。


    朱高炽脸上的笑容早已消失不见,原本挂在嘴角的那丝微笑,此刻也渐渐隐去。


    他呆呆地看着朱小宝,眼神中满是不可思议。


    更多的,是被朱小宝旁征博引,丰富的知识面所折服!


    在朱高炽看来,这么一个复杂庞大,几乎无解的辩题,就这样被朱小宝一句句巧妙地化解了。


    朱小宝的每一句话都紧扣主题,将朱高炽提出的辩证治国论剖析得淋漓尽致,拆解得分毫不剩!


    若不是对治国理念有着深刻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又怎能说得如此条理清晰,极具说服力!


    朱小宝这一番酣畅淋漓的分析,观点明确且逻辑严谨,直接震撼了在场众人的内心。


    所有人都呆呆地张着嘴巴,静静地看着朱小宝。


    很多人的思想高度根本跟不上朱小宝的思维节奏!


    别说跟上他的思维了,就连他说的话,有些人都理解困难。


    于是,不少人就愣在原地,反复回味着朱小宝刚才说的那些话。


    当然,人群中也有聪明之人。


    啪啪啪!


    一阵掌声响起!


    起初只有一个人的掌声,随之,掌声也越来越大。


    人群中缓缓走出一位身材矮小的夫子,他头戴四方巾,看上去三十岁出头。


    “说得好!”


    “实在是说得太好了!”


    说着,他走到朱小宝面前,恭敬地道。


    “方孝孺,见过朱公子!”


    朱小宝微微一愣,他怎么也没想到方孝孺会出现在这里。


    方孝孺面部微轻颤,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深深地弯腰行礼。


    “夫子请起。”


    朱小宝连忙道。


    方孝孺却并未起身,只是仍旧激动的道。


    “让老夫多拜一会儿!”


    方孝孺作为礼法方面的集大成者,在明初的学术成就极高,丝毫不亚于孔家后人,他在当时的影响力,与刘三吾也不相上下!


    方孝孺就那样低着头行礼,久久不愿起身,他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他的血液,因为朱小宝这一番精彩的言论,正滚烫地流淌着!


    奉天殿内,朱元璋端起一杯浓茶,轻轻呷了一口。


    他平日波澜不惊的脸上,此刻泛起了一抹欣慰的笑容。


    “这臭小子!”


    “咱让你适当表现得张狂些,你还真听话!”


    朱元璋又喝了一口茶,笑着摇了摇头。


    “想怎么输?”


    “这小子,口气倒是不小!”


    要知道,朱棣为他的大儿子可是请了不少有名的老师。


    这小子,还真是够猖獗的!


    可越是这样,朱元璋就越是喜欢。


    “接着说!”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站在朱元璋身旁,继续向他汇报着现场的情况。


    朱元璋早已在梅园安排了大量的锦衣卫。


    今日这场聚会,可不只是为了让朱小宝露个面,锻炼锻炼他!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已经准备开始动手了!


    那些阻碍他孙子登基的人,他都打算一一清除!


    所以,他派锦衣卫去观察梅园里的外戚、勋贵等大臣,看看哪些人是必须要处理掉的!


    其中,和朱棣走得很近的中山王徐府,首当其冲,朱元璋也已经对他们动了杀心!


    这些不能摆在明面上的事情,朱元璋自然不会让朱小宝参与。


    他要直接为朱小宝铺好通往皇位的道路,哪怕这些恶名要由他来背负!


    蒋瓛继续平静地汇报着,脸上没有丝毫的情绪波动。


    朱元璋端着茶水,认真地听着。


    蒋瓛的描述非常详细,很多内容竟和朱小宝说的一模一样!


    由此可见,锦衣卫的情报搜集能力是多么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