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杜伏威·评价

作品:《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江淮军,对于唐朝而言,是一个必须要彻底消亡的东西;就像是瓦岗军,像是窦建德军一样。


    但是,瓦岗军当年是投奔了唐朝,且李密早早死了,其中不少人也真的归附了进来,现在也成了正儿八经的唐军的一员;窦建德军,则是与唐军交战战败后,直接被打散了。


    可江淮军不一样,杜伏威早早便向唐朝归顺,后来还直接入朝,这就导致唐朝不能像是对窦建德军那样对待江淮军;


    但是江淮军又和瓦岗军不一样,作为首领的杜伏威没有死,并且江淮军自己还一直盘踞在江南,不像瓦岗军一样直接四散。所以,江淮军也不能直接吸纳。


    那能怎么办?


    辅公祏这么一反,其实是解决了唐朝的一个心病,刘邦猜测,可能李渊当时心里面还非常高兴:太好了,辅公祏带着江淮军反了!


    而辅公祏和杜伏威死了,却也不是结束。江淮军必须要彻底打散、消亡,那么,作为最后的大将,且还是杜伏威的养子的阚陵,同样不能留。


    不然,杜伏威死了,他的人脉和影响力,不就也能被这个养子兼大将的阚陵接手了?


    要是这样,那杜伏威和辅公祏不就相当于是白解决了吗?


    -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赵构颇有几分感触。


    如今的大宋,在经历了几乎要灭亡的危机之后,总算是勉强稳定了下来,虽然代价是又丧失了北面地区的一部分土地,疆域迎来了不小的缩水,人口也被迫减少许多,不少忠公体国的臣子战死沙场……


    但至少,大宋还是延续下来了。


    可是,虽然大宋延续下来了,但朝中的人心却乱了,散了。


    ——他作为皇帝,绞尽脑汁想要延续大宋的江山,维护局面的稳定。可偏偏底下的这些人中,有那么几个却体会不到他的苦心和辛劳!


    而其中的关键原因,赵构也明白,那就是人心。


    人心散了,就像这句话所说的那样,人心已经不再是当年大宋的人心了,有人的心里面有了其他想法,有人的心里面转变了态度……


    但是这能怪他吗?


    他,赵构,之前压根不是皇帝,只不过是一个宗室,虽然血缘关系和皇帝属于比较近的那种,但到底也并非皇帝——当时朝局和天下局势走到那样的地步,他能有什么办法?


    能够在危难之中保全自身,然后紧急应对,将大宋延续下来,不至于就那么被金人一锅端,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当时大宋的皇帝做法失当,导致的人心涣散,能怪在他的头上吗?


    至于现在——现在,他确实是成为了大宋的皇帝。


    但,现在大宋也差不多依旧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根基并不稳固,力量也不够强大,而今最需要做的、也是能够做到的,依旧是保证大宋江山的存续。


    一切的事情,都要放在“存续”之后——唯有先存续下来,才能再谈其他。


    所以,他并不打算做什么大动作……


    这有问题吗?


    那么多臣民,也都能体会到他的用心良苦,能够理解如今国朝的不易,怎么就偏偏有那么些个人,就是不能和其他人一样,重新凝聚起来?


    甚至,还妄图发动兵变政变!


    【对于杜伏威这一生征战起义,如今给出的整体评价如下:】


    【杜伏威,并辅公祏,在隋末暴政、群雄并起的局势下毅然选择起兵起义,并建立了江淮义军。他们所领导的江淮义军成功且沉重地打击了隋朝的统治,并在后期成功地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政权。


    虽然,杜伏威本人没有多大的志向,只想要在混乱的局势中保全自己、稳定一方,但终究是对隋朝的统治、隋军的有生力量造成了消耗和阻碍,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到底也是为了日后的新的王朝——李唐王朝的建立、推翻隋朝、统一天下做出了贡献。】


    【以上,是从朝代更替的角度进行的评价。】


    “啊?啊……这样啊……”杨坚沉默。


    这还真是,从朝代更替的角度所作出的评价。


    杜伏威和辅公祏两人的各种做法并不包含在内,杜伏威和辅公祏两人的其他想法也并不包含在内;后来杜伏威与辅公祏两人的境况、遭遇、想法同样不被包含在内。


    唯一存在的,就是他们对整个天下乱局的客观影响,以及对大隋的覆灭、对那个李唐的建立的作用。


    大隋,亡的那么快,又那么轻而易举——事实上,直到现在,杨坚其实都有那么几分不真实感。


    虽然他清楚地明白,杨广在登基后究竟做了多少不利于大隋江山存续的事情,又做了多少挥霍放纵的事情,也知道天下所有人——不论是官员贵族,还是普通百姓——对大隋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以及,大隋确确实实真的灭亡了……


    但是,每每想起来这件事情,他都有些恍惚。


    这个故事,或者说上苍的启示之中,大隋真的灭亡了啊,大隋真的没了……没了?就这么没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么……简单,这么快的吗?


    “朕觉得,朕现在能够体会到几分秦始皇的心情了。”杨坚对独孤伽罗苦笑道。


    虽然,他也并不觉得秦始皇嬴政的感受和自己一样,但,到底大隋和秦朝在这方面的情况有那么几分相似不是吗?


    别的不说,都是传位至第二代皇帝——秦朝的那个秦王子婴不算,就如同杨坚觉得,大隋最后的那三个称帝的皇室子孙,隋恭帝杨侑、皇泰主杨侗、以及宇文化及的那个傀儡杨浩,也都统统不算大隋的皇帝一样。


    在杨广死后,大隋就事实上没有皇帝了,也事实上处于灭亡状态了。


    其次,大家的亡国速度都还挺快——有的朝代,即便灭亡,这个灭亡过程也能持续上个许多年,一直拉拉扯扯,你来我往,最终朝廷支撑不住,腐朽到了极点,于是走向灭亡。


    这个过程所持续的时间很长,长到说不定这一代的皇帝自身都已经快要驾崩了。


    但是大隋不是这样的。


    大隋的灭亡速度,简直是快中之快,极为迅速,从天下众人将自己心中的怨恨和不满付诸行动开始,到杨广本人被杀,总共才过了多少年?


    从那个长白山的王薄——杨坚还记得这个名字——开始算起,大业七年,到杨广本人被宇文化及等人所杀,大业十四年,往多里算的话,不过七年时间;往少里算的话,大业十四年才刚刚开始没多久,大业七年也不知道是几月份,因而或许不过六年时间。


    这么短的时间!


    喜欢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请大家收藏:()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