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朱雄英:美男计?

作品:《金身不破

    陆后城决战,可以说是全日本都在关注。


    各方势力想尽一切办法,掌握战场的第一手动态。


    每天往来于陆后城和日本后方的信使,不知道有多少。


    更何况大明也在利用自己掌握的渠道,友情向他们传递各种消息。


    所以,陆后城的战况动态,以一种古代罕见的效率来回传递着。


    前线刚发生某件事情,几日后就传遍了各方。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日本的送死战术。


    别说是明军,就连日本人能理解的都凤毛麟角。


    大多数人都认为,足利义持他们疯了。


    也有一部分人站出来试图替他们解释,什么孟子说人类都有恻隐之心云云。


    还举例,如什么专门杀鸡的,看到鸡就吐之类的。


    但不管理不理解,大家至少还认为他们在坚决抵抗。


    但很快小道消息就传出来了。


    足利义持被架空了,权力被佐藤正夫篡夺。


    足利义持知道赢不了,故意演戏让日本精锐送死,以此来向大明表忠心。


    被派过去执行送死命令的,都是地方各藩主大名的军队。


    幕府军队在当执法官,负责处决那些试图反抗的人。


    足利义持此举就是要削弱各藩主大名,实现大权独揽。


    这些消息真真假假,一时间无法分辨真伪。


    但有一个致命的现实是,直属幕府的亲兵,确实没有参与进送死计划。


    这本来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换成谁当幕府将军,都不会让自己直属部队去送死,这是他们建立统治的基础。


    可当这些谣言出现之后,那就是黄泥掉进裤裆里,说不清了。


    幕府与地方势力彻底离心离德。


    尤其是原属于南朝的各领主,更是庆幸自己之前没有将军队交给足利义持。


    等到明军主动出击,一日间就彻底击败日军,更是让送死战术成了笑话。


    就这?


    还说不是演戏,故意派人去送死?


    幕府的威信荡然无存,足利义持成了万民唾弃的对象。


    室町幕府名存实亡。


    然而各方势力却没有一个敢妄动的,他们都在等明军的下一步动作。


    一日间消灭十余万精锐,这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火器?


    别管是什么原因,总之明军非常强大,强到他们无法抵抗。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没有人敢妄动。


    生怕成为出头鸟,被明军当成下一个打击对象。


    然而有一个家族不同,他们必须要站出来。


    那就是天皇家族。


    不管大明到底是什么打算,他们都不可能幸免。


    怕是没用的,还不如尽量多掌握一点筹码,才好应对后续情况。


    当了十八年傀儡的北朝天皇后小松站出来,以天皇名义接管各项权力。


    幕府时代,日本天皇虽然是傀儡,可也不完全是傀儡。


    还是有一定权力的,能自由活动发声,也有一批直接忠于他们的臣子。


    大概就类似于,国家权力归幕府,王室的事情王室自己管。


    这一点,和华夏那种被圈禁的傀儡是不一样的。


    后小松当了十八年天皇,手下还是有不少人的。


    现在室町幕府名存实亡,其他各势力忌惮明军不敢动弹,还真让他抓到了不少权力。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搅局者出现了。


    被勒令出家的长庆再次站出来,声称他才是真正的日本天皇。


    本来没人愿意理会他,你都被二次逼迫退位了,第二次还是你主动选择的退位。


    现在想复辟,闹呢?


    然而他却给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理由。


    “我是大明天子册封的天皇,大明这次出兵的理由,是北朝兼并了南朝抢走了我的王位,亵渎了天子威严。”


    “若我重为天皇,明军


    就失去了出兵的理由,或可挽大厦之将倾。”


    这个理由实在让人不得不重视。


    最初鲸海舰队指挥使王景弘就明确表示,两朝合并是日本自己的事情,大明不会干涉。


    可南朝天皇是大明天子册封的。


    就算要合,也得南朝当天皇,否则就是亵渎天子。


    大明出兵的理由也是这个。


    那么,如果让长庆重新当天皇,是不是就能避免灭亡的命运?


    后小松一派自然不同意,反驳道:


    “覆水难收,你将王位让出,亵渎大明天子的行径已经做了。”


    “难道现在复辟,就能将此事抹除不成?”


    “况且大明的目的已经人尽皆知,又岂会因为你而放弃?”


    长庆一派并未反驳,而是又给出了一个新的理由:


    “这次决战,折损的皆为北朝精锐,南朝军队没有什么损失。”


    “我身为南朝天皇,他们也没有不尊号令的理由。”


    “到时就算大明想要灭亡日本,我们也有继续反抗的能力。”


    “你北朝天皇当了这么多年幕府傀儡,还能指挥的动多少人?”


    “在当前危急关头,理应由最有机会带领大家渡过难关的人执掌权柄。”


    “这个人,舍我其谁?”


    大家当然知道,靠长庆复辟避免战争,是很天真的想法。


    可现在日本还有的选择吗?


    而且长庆确实更有能力,更有希望带领大家渡过难关。


    一席辩论下来,后小松一派彻底落于下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长庆。


    但后小松一派也不是完全没有优势,这里是平安京,北朝的大本营。


    长庆想在这里复辟,难度属实有点大。


    至于他为啥不返回自己的老巢……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回自己的老巢,那他就只是南朝天皇,等于默认放弃了北朝势力。


    他真要离开平安京,后小松一派会敲锣打鼓的欢送。


    他前脚刚走,后小松一派就能全面掌控平安京,进而号令还忠于北朝的所有人。


    关键是,他已经主动放弃了南朝天皇的位置。


    再想复辟,原本支持他的那些人还会不会再支持他,还要打个问号。


    现在他唯一的机会,就是利用这一点点优势,成为日本真正的天皇。


    双方各擅胜场,一时间形成了僵持局面。


    不过总体上,长庆略占优势。


    而且随着明军的军事进展加快,他的优势越来越大。


    大决战之后不久,明军就展开了全面军事行动。


    水师正式占领了日本最大的几个港口城市,随后陆军登陆四处出击,消灭了一个又一个敢于反抗的势力。


    日本各势力,都迫切希望有一个人能站出来,带领大家走出困境。


    说的难听点,哪怕是投降呢。


    至少得选出一个代表,与大明谈判不是。


    不论从哪个角度考虑,长庆都要比后小松更适合一些。


    人心渐渐的开始向长庆倾斜,颇有种众望所归的感觉。


    -----------------


    舞鹤港。


    刚刚从别处赶来汇合的林浩,看着手里的情报,皱眉道:


    “你不会真的让长庆复辟吧?”


    耿子茂笑道:“怎么可能,不过是推他出来,打击天皇家族而已。”


    林浩严肃的道:“你给我说说是什么计划。”


    不怪他这么严肃,虽然长庆复辟也改变不了什么,可总会制造一些麻烦。


    哪怕多死一些人,都不符合大明目前的用兵要求。


    他自己内心不能接受,回国也无法向上面交代。


    况且,大明毕竟是远征,容错的手段是有限的,必须尽量避免节外生枝。


    若搞到最后弄成羁縻州那种局面,他们两个包括背后的家族都要跟着完蛋。


    耿子茂自然理解他的担忧,也不生气


    ,正色道:


    “日本传承千年,天皇家族的历史有多长已经不可考。”


    “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是幕府傀儡,可这么多年下来,依然是日本人心目中的精神象征。”


    “如何处置他们,就成了我们最棘手的问题。”


    林浩点点头,这个问题就连侯爷都感到棘手。


    最终的命令还是尽量不要直接伤害他们,全都带到洛阳再另行处置。


    大概率是册封一个爵位圈禁起来,然后慢慢的消除他们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


    “你有什么办法吗?”


    耿子茂摇头说道:“陈侯都没有办法,我能有什么办法,只不过是尝试着削弱他们的影响力。”


    “这个计策,还是陈侯制定的,只是让我看情况决定要不要施行。”


    现在长庆就是最后一根稻草,大家都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如果他被刺杀,还是死在后小松一派人手里,大家会怎么想?


    你天皇家族就这么容不下自己的族人?


    你们自相残杀就算了,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


    你们在剥夺日本最后一丝存活下来的希望。


    根据人性,大家遇到什么挫折,都会下意识的给自己找借口。


    然后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现在日本灭亡,大家会将责任推给谁?


    自然是不顾后果,刺杀同族的后小松一派。


    日本灭亡,你们家族就是罪魁祸首。


    “一旦这个布局成功,想必能极大削弱天皇家族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


    “以后就算他们想要生事,也不会有多少人支持他们。”


    林浩不禁颔首道:“此法确实可行,而且不论能不能成,试一下总是没错的。”


    “不过,你能确保长庆死在后小松一派手里吗?”


    耿子茂说道:“陈侯在十几年前就安插的间谍,现在已经是后小松最信任的人之一。”


    林浩慎重的道:“不是我不信任侯爷,十几年前安排的间谍,确认不会脱离掌控吗?”


    耿子茂只是说道:“来的时候侯爷给出的承诺。”


    “事成之后,他的子女会被赐汉姓,一个女儿将进入皇宫为妃。”


    林浩顿时没有了任何疑问,皇帝都使出美男计了,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赐汉姓,一女入宫为妃,这是多少外族梦寐以求的事情。


    不过……他心里不免八卦,侯爷这是怎么说服陛下的。


    要知道,帝后的感情甚笃,到现在后宫也才只有八位嫔妃。


    不少人觉得还是太少了,应该再网罗一些美女在后宫,被朱雄英严词拒绝。


    幸好朱雄英子嗣方面没什么问题,不算太子,其他皇子也已经有了六个。


    所以群臣倒也没有坚持。


    在这种情况下,陈景恪竟然能说服朱雄英,纳一个从未见过的日本女人入宫,实在是厉害。


    不过,朱雄英此举倒也不全是为了收买一个死士。


    更大的原因,是为了安抚日本俘虏。


    还是那句话,作为一个传承千年的大国,征服他们的土地容易。


    想要从精神层面将他们彻底征服并同化,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这还是华夏拥有先天文化优势,否则会更难。


    纳一个日本出身的女人入宫为妃,就是一种表态,我们不会歧视你们。


    可以有效的安抚日本人的心,为后续的精神同化创造时间。


    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至于纳一个行刺长庆的贼人的女儿为妃……做个样子就能将嫌疑洗清。


    比如,挑选一百名日本女人,抽签决定谁入宫。


    然后这个贼人的女儿‘恰好’在其中,又‘恰好’被抽中。


    在古代,将抓获的男人阉了送进宫当太监,抓来的敌人女儿充入后宫。


    甚至一些犯官的女儿也会被罚没入宫,然后获得皇帝宠幸,这一类的事情是常态。


    完全挑不出任何毛病。


    然后因为她入了宫,深受皇帝喜爱,所以皇帝赐她的家族为汉姓。


    一切是不是都顺理成章了?


    既洗清了嫌疑,又兑现了承诺。


    当然,肯定会有些人怀疑,可只要没证据谁都说不了什么。


    更何况,日本都灭了,谁还会没事儿找事儿准寻所谓真相?


    想通了这一切,林浩不禁再次赞叹:“侯爷高瞻远瞩,走一步看十步啊。”


    耿子茂掏了掏耳朵,说道:“这话,好耳熟。”


    -----------------


    自己竟然有机会火中取栗,不禁让长庆有些自得。


    他甚至已经开始在谋划,等成为真正天皇,该如何解决眼前的危机。


    当然他也知道,支持他的人中间,很多都别有用心。


    所以一直都在防范那些人。


    等他自己逐渐掌握了一些权势,就从提拔了许多忠于自己的人,将那些人给替换掉。


    当然,他也没有想过现在就彻底摆脱对方,只是将自己的安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平时对外工作,依然保持默契配合。


    本来他以为对方会反抗,谁知道那些人竟然非常配合的,就放开了对他的人身管控。


    以至于他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太多了?


    不过毕竟是经历了几次大起落的人,马上就将这个念头排出了大脑。


    世界上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自己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比较好。


    至少自己的安全,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很快,明军攻克信浓国的消息传来。


    这可是日本腹地,还是最大的势力之一,它的陷落让日本各势力彻底坐不住了。


    各势力加快了站队速度,毫无疑问长庆占据了绝对上风。


    后小松一派也知道事不可为,不情不愿的表示要谈判。


    然后在一次谈判过程中,后小松的一名心腹大臣突然暴起。


    高呼为国除贼,拔刀刺向长庆。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震惊了所有人。


    等大家反应过来,刀已经刺入长庆的胸口。


    看着胸口的长刀,长庆似乎想明白了什么,惨笑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好计谋……”


    说完垂头死去。


    确认长庆死亡,那人回头对惊呆的后小松叩头道:


    “陛下,臣不能继续为您效力了,对不起。”


    然后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