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我要加入明军

作品:《金身不破

    王景弘的舰队,载着沐晟的五万人一路来到陆后港口。


    不过他们并未能见到耿子茂,早在前一日,他就去了舞鹤港坐镇。


    日本此时的京都是平安京,舞鹤港就是平安京最大的港口之一。


    从这里登陆攻打平安京,只有一百里的距离。


    耿子茂这个方面军大帅,自然要亲自去坐镇。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让沐晟从这里登陆呢?


    很简单,从这里打平安京毫无难度,怎么能考验出他的能力?


    从陆后城到平安京一千二百里,这一路上有无数势力和城池,更能考验人的能力。


    事实上,耿子茂给他的真正考验,就不是直捣黄龙。


    而是如何处理这一路的势力和城池。


    说白了,就是想看看他有没有能力,将这一团乱麻梳理好。


    沐晟自然也明白这一点。


    而且他更知道,耿子茂是故意提前一天离开,以此来给自己上压力的。


    考核不合格,你这次别想见到我。


    对此沐晟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内心却充满了迫切感。


    耿子茂给他的考题,太苛刻了。


    看起来是让他顺着陆后往平安京方向打,能打出多少成绩就看他自己的能力。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个考核还有个隐性要求,就是时间限制。


    耿子茂亲自去舞鹤港,必然是为了一举拿下平安京,让日本失去统一的领袖。


    群龙无首之下的日本各藩主大名,很可能会不战而降。


    也就是说,他必须抢在耿子茂拿下平安京之前,立下更多的功劳。


    否则他这一趟就等于是白跑了。


    正因为明白,他才会生出迫切感。


    不过些许的紧张并未让他失了理智,而是按照原本计划,按部就班的展开军事行动。


    先是率军前往陆后城,与在这里做休整的梁永怀军做了交接。


    他们两个算是老相识了,在洛阳就经常见面。


    所以沐晟也没有隐瞒,而是将耿子茂的考核大致说了一下。


    梁永怀不禁咋舌:“耿大将军太苛刻了,我大军被勒令休整,实在没办法帮你太多。”


    “还剩下一些弹药和一些轻型火炮,可以支援给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沐晟大喜,时间这么紧迫他还来找梁永怀叙旧,不正是为了要一些援助吗。


    “哈哈,我就知道你老梁不会让我白来,这个情我记下了。”


    虽然神机营的弹药,在之前的战役中消耗了八成。


    可剩下的这些,对传统部队来说也堪称海量了。


    关键时刻拿来用一用,足够沐晟达成自己的目标了。


    援助拿到手,沐晟也没有再耽搁,立即出发前往野州。


    “根据情报显示,野州最大的统治者为宇都宫氏。”


    “宇都宫氏是日本传承悠久的大族,但三十年前他们反对幕府遭到接连削弱,势力已经大不如前。”


    “现任家主宇都宫满纲没有子嗣,就从分家过继了一位同宗继承宗祧。”


    “然而此举却遭到了部分族人的反对,致使内部分裂,又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衰弱。”


    “宇都宫氏衰落,野州各小领主本就对其若即若离。”


    “我们直接攻打宇都宫城,那些小领主很可能会袖手旁观。”


    “只要拿下宇都宫城,野州各地方群龙无首,其余小领主可传檄而定。”


    宇都宫城,原本是宇都宫氏的家族所在地,后来一步步扩建成了城池,成为野州的治所所在。


    沐晟直接就将目标放在了这里。


    更何况,之前足利义持率领大军在陆后与明军决战。


    野州作为最直接的后方,可没少被折腾。


    大量的物资被征用,大批农夫被征调运输军需物资,进一步加剧了本就动荡不安的局势。


    可以说,目前的野州已经是风雨飘摇。


    明军奔袭宇都宫城,沿途也不会遭遇


    太大的阻力。


    就算有部分城池站出来抵抗,沐晟也不准备耽搁时间。


    留下一支部队攻城就可以了,他依然率领主力直扑宇都宫城。


    计划已定大军开拔,向着目的地杀去。


    然而,一路走来看到的景象,却让沐晟大为吃惊。


    套用一句古籍里的话,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进入野州地界,走了数十里竟然没有遇到一个活人。


    这让沐晟又惊又喜,说道:“早就知道日本已经破败,没想到竟严重到了这般地步。”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派出骑兵四处侦查。


    林兴珠就是一名侦骑百户,接到命令后就带领麾下士兵,顺着一个方向摸了过去。


    路上还真给他找到了一些活人,不过都是从陆后逃回来的溃兵。


    他也没客气,全都杀了并将左耳割下来带走——左耳是计算军功用的。


    又走了十余里,终于看到了几块种有秧苗的田地,看样子应该是经常有人照顾。


    他连忙派人寻找,终于找到了一个小村落。


    村口安排的有人放哨,不过还不等他回去报信,就被骑兵给追上击倒在地。


    事实上,百余骑兵奔袭,造成的动静是很大的。


    都不用人报信,村里人就已经知道有军队过来了,还在村子里的人纷纷躲了起来。


    见此,林兴珠就下令道:“兄弟们小心,别阴沟里翻船了。”


    “这些房子都是木头的,放把火将他们逼出来。”


    几名部下立即开始行动。


    然而,一直被林兴珠踩在脚下的那个日本人,忽然大声说道:


    “……明人地干活?”


    一长串的话,林兴珠就听懂了‘明人’两个字,这让他不禁起了兴趣,将脚拿开说道:


    “我是明人,你能听得懂汉话?”


    哪知道,那个人压根就没理他,而是兴奋的大叫大跳:


    “叽哩哇啦……叽哩哇啦……”


    林兴珠直接无语了,对翻译说道:“翻译翻译他说的什么。”


    毛芝山有些迟疑的道:“他说的是,明军来了,王师来了,大家别怕快出来。”


    林兴珠不信的道:“你确定没翻译错?他说的是王师来了?”


    毛芝山肯定的点点头,说道:“这么简单的话,我肯定没听错,他说的就是王师来了。”


    林兴珠一脑门问号,这是啥情况?


    你们日本人也喜迎王师啊?


    就在他疑惑的时候,藏在家中的那些日本百姓,竟然真的纷纷跑了出来又叫又跳。


    “这……”林兴珠一个莽撞汉,哪见过这种情况,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他的手下就更不知道了,一个个都向他看来。


    林兴珠挠了挠头,只能强作镇定的道:


    “问问他们什么情况。”


    毛芝山上前询问起来,很快就知道了大致。


    最近十几年日本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


    野州作为和毛人征战的前线,更是十室九空,大片土地荒芜。


    他们村子原本有五百多人,这些年下来就只剩下一百一二口。


    而且大部分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成年男人就只剩下八个。


    另一方面,大明的渗透也深入到了民间。


    普通百姓都知道,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天朝上国。


    那里天子圣明,轻徭薄赋、人民安居乐业……反正就是人道乐土。


    两厢一对比,差距更加明显,可以说人人都向往传说中的大明。


    但大明离他们太远,也只是想一想而已。


    可是前不久足利义持率领大军路过这里,征用野州的粮食和民夫。


    让本就破败的野州,更是再遭劫难。


    不过也通过这件事情,野州的普通百姓都知道,天朝上国的王师来了。


    毛芝山语气怪异的道:“他们都希望我们能获胜,能结束日本乱世,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林兴珠:“……哎,百姓的要求何其简单啊。”


    毛芝山点点头,问道:“现在怎么办?”


    林兴珠看了看这些陷入狂喜中的百姓,实在下不了杀手,说道:


    “还能咋办,让他们老老实实待在村子里不要出来,我们走。”


    毛芝山点点头,将这番话翻译给了那些日本人听。


    哪知道,日本人反而起了争执,主要是那八个青壮起了争执。


    正当林兴珠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只见其中四个比较高大的站出来,叽里呱啦说了一通。


    毛芝山过来翻译道:“他们想参军。”


    林兴珠震惊了:“你说啥?”


    毛芝山:“他们八个都想去,但是村子里需要青壮照料,最后决定去四个。”


    “刚才他们争吵,就是决定谁去。”


    林兴珠:“……”


    “告诉他们,我明军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让他们留在家里好生生活吧。”


    毛芝山将这番话翻译过去,日本人又乱了起来,然后竟纷纷跪下叩头。


    毛芝山无奈的道:“他们请求将这些人收下,哪怕让他们当个仆从都行。”


    日本的武士是有仆从的,负责照顾武士的生活,打仗的时候负责冲锋陷阵。


    林兴珠不耐烦的道:“我明军没有仆从,他们不要多言。”


    然而这些日本人似乎很认死理,竟然跪在马前不让他们离开。


    林兴珠有些头疼,随口说道:“我们明军招募有严格标准,我不可能要你们的。”


    “真想帮助明军作战,你们自己去攻打城池去吧。”


    “兴许你们立了功,沐将军就将你们收下了。”


    本来他是敷衍这些日本人,那知道对方竟然当真了,想要问他讨要一个信物。


    说是方便招募人手,等以后立功了,也好去寻找他。


    林兴珠哭笑不得,从怀里摸出一块发黄了的手巾,拿出自己的百户印章盖在上面。


    “好了这就是我的信物,你们快让开,我还要执行军务。”


    这些日本人果然不再纠缠,捧着那块盖了章的破毛巾,恭恭敬敬的磕头送他们离开。


    林兴珠实在是怕了这群人,赶紧纵马离开,又绕了几圈杀了一些溃兵。


    确定没有敌人之后,就返回了大部队,还将方才的事情作为趣事上报。


    上面的人也每当回事儿。


    不过是一些日本老百姓,杀了也好,放过也罢,其实都无所谓的。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


    就在林兴珠走后,那四名日本壮汉拿出铁制农具,怀揣着信物就出发了。


    他们也不知道去哪,就这么漫无目的的到处走。


    一路上也遇到了一些溃兵。


    那些溃兵原本想要打劫他们,但他们四个非但不惧,反而高举那块破毛巾,说这是明军信物。


    他们是明军将领的仆从,负责招募军士攻打城池。


    当然,他们也不可避免的进行了一些夸张,说什么立下军功就可以加入明军云云。


    历朝历代,不分国内外,对于逃兵溃兵的惩罚都是很严重的。


    这些溃兵本就已经无路可走,听说这四人是明军将领的仆从,还有盖着印章的旗帜(毛巾)为证。


    也是当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立即决定入伙。


    于是他们从四个人,变成了十七个。


    十七个变成了五十个,五十变成三百。


    当然,聚拢的不只是溃兵,还有一些活不下去的日本百姓。


    反正没几天,他们就聚拢了七百余人。


    然后他们真的攻下了几个村镇,获得了一定补给,人数也变成了一千四百余人。


    但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就成了问题。


    这四个人毕竟只是没什么见识的农夫,种地伺候人还行,行军打仗就不是那块料了。


    至于制定战略目标,就更不是他们所能做到的了。


    然而就在这时,一名叫大光的


    僧侣出现了。


    大光听完四人的说辞,也是将信将疑。


    然而那块发黄的白布上的印章,清清楚楚的写着,大明某某军百户林兴珠字样,显然不是假的。


    虽然搞不懂具体发生了什么,但这四个人肯定和明军有联系。


    作为一名心向大明,梦想前往大乘佛教发源地参悟佛法的有志僧侣,他加入了这群人。


    在他想来,自己立下军功,就能通过军方前往大明。


    而且因为立下了军功,去了大明说不定还能获得重视,跟随高僧大德学习。


    大光虽然只是个普通僧侣,可也是读过书开启过智慧,且接触过不少大人物的。


    至少比这群农夫、溃兵懂的多,也有计划的多。


    在他的帮助下,这支乌合之众很快就扩张大了三千人,其中一半都是妇女和老人。


    大光的解释是,别管这些人有没有作战能力,最起码拉出去显得人多势众。


    还别说,这一招确实很管用,轻易就给他们攻下了几座小城。


    说攻下也不合适,都是看到他们人多直接投降了。


    日本社会阶级思想很重,本来他们就算攻陷了城池,也站不住脚。


    然而,林兴珠的毛巾改变了一切。


    大明将领的仆从,那就是贵族啊。


    如果说,仅凭一块毛巾还说明不了什么。


    那大光的僧侣身份,让这毛巾变成了真正的信物。


    至少在野州这种偏僻地方,能忽悠住大多数人。


    搁在以前,其实也很难忽悠住人。


    但足利义持大军失败的消息已经传开,日本即将灭亡几乎成了共识。


    这就给了他们偷鸡的机会。


    总之经过二十余天的发展,他们竟然凑出了一支六千三百人的军队。


    其中能拿起的武器的,就有四千人。


    然后大光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攻打宇都宫氏支脉建立的武茂城。


    “打下这座城,我们就有足够的功劳去见林将军了。”


    “诸位也就有机会加入明军,从而改变家族身份。”


    这个看似疯狂的举动,得到的所有人的一致赞同,于是他们就这样前往了武茂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