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开口就是王炸

作品:《绝境翻盘

    “别问为什么,我没功夫给你解释,赶紧去!”罗森表情严肃。


    康德尔一看头儿这副表情,不敢嬉皮笑脸:“明白,我马上去安排,就算把附近蛋糕店全部搬空,也要保证搞到两百公斤奶油蛋糕!”


    罗森点点头,拿出一张cib的特别行动证递给他:“这是我找中央调查局哈维少校,专门弄来的cib特别行动证,你们一人一张。”


    随后,罗森给每个人都发了一张cib的临时证件。


    这不是警官证,是cib特别行动队的证件。


    负责刑侦的哈维少校,也负责领导中央调查局特别行动队。


    证件是一次性的,特别行动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如果人手不够,需要抽调警力就会发放这种证件。


    任务执行期间,有证的警察视同中央调查局人员,任务结束之后收回证件。


    除了康德尔知情,其他组员一个个都瞪圆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罗森。


    “康德尔,你先去办事。”


    “好。”


    康德尔推门而出,杂物间气氛越来越紧张。


    不装了。


    摊牌。


    必须告诉组员们案件真实情况,才能进行后续工作。


    能干的留下,不能干的不强求,自己滚蛋。


    罗森扫视了一圈六组组员,目光坚毅。


    “之前没把案子实情告诉大家,不是我不信任你们。大家都是有老婆孩子的人,我和康德尔没有结婚,死就死了,无所谓,你们不一样。”


    罗森开口就是王炸,直接打“感情牌”,把长官体恤下情的“人设”先拉满。


    不告诉组员们实情,是因为大家都有家庭,个个拖家带口,生活不易。


    有危险的时候,组长罗森和单身狗康德尔先上……


    擦,罗森这长官当得,有事人家是真上啊!


    驭下之术被他拿捏得死死滴。


    嘶——在场组员们倒吸一口凉气!


    没人说话,也没人敢接话。


    别看平时大家嘻嘻哈哈,处理案子拈轻怕重,但都是警官学院毕业,也穿了好多年警服了,内心深处还是有当警察觉悟的。


    之前业绩太拉,立不了功,升不了职,心气越来越低,最后又回到业绩不行的死循环上。


    “今天我们要抓的人,是一伙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他们要在苏卡歌剧院发动恐怖袭击!中央调查局、191特警反恐大队都已经部署好了,cib的哈维少校给我分配了部分任务。”


    顿了一顿,罗森直接摊牌:“愿意干的留下,不愿意干的立即离开,我不会责怪任何人……”


    说话间,罗森冷冷看着手下众人。


    皇国兴废在此一举,额不对,这帮家伙是烂泥扶不上墙还是完成蜕变,就看现在!


    自己前世当了一辈子牛马,还不是死于“中式居合”泥头车,估计连个水花都带不起。


    穿越到平行世界,获得金手指,还当唯唯诺诺的牛马?


    不存在的。


    当然,手下不知道自己有金手指,还是要注意语言艺术。


    虚虚实实,也给手下一些信心,让他们以为只是“配合”相关部门抓捕恐怖分子而已。


    几个小警员独自面对恐怖分子,那实在是超出正常人类的认知……


    罗森的话,瞬间点燃了组员们的情绪。


    没想到第一个说话的,居然是今天才康复上班的瓦克西。


    瓦克西三十多岁,普通东南亚人长相,有一儿一女。


    “头儿,我坚决留下!”瓦克西涨红了脸,“我这段时间在医院躺着,什么活儿都没干,每次拿奖金都给我送一份。现在需要我出力,还躲躲闪闪的话,老子就不是东西!”


    说到最后一句,瓦克西激动得爆了粗口。


    “吗的,干了!瓦克西说得对,要是我们还混吃等死,没准哪天就死于流弹,还不是一样要死?!”华人警员吴德彪也上头了,表示自己要留下。


    他这话没毛病。


    先前瓦克西遇到黑帮枪战,被流弹击中腿部,纯纯属于运气好。


    要是运气差点,直接见上帝也是常事。


    贫民窟警察,光想着混吃等死就安全了?


    还不如轰轰烈烈干一场。


    经验丰富的马克威大受感动,脑子里只有一个画面——


    干吧,阁下.jpg


    “干了!”马克威附议。


    “干他吗的!”科莫附议。


    “……”


    没有怂货,所有人都坚决表示留下,跟着罗森干他娘的恐怖分子。


    “我们六组没有怂货,很好!”罗森表示很满意。


    接下来,就要开始部署行动计划,光有匹夫之勇可不行。


    “马克威,行动开始以后,你和我进颁奖典礼主会场。”


    “收到!”


    主会场最危险,是恐怖袭击的发生地。


    罗森自己带头上,没毛病,组员们更加钦佩长官的勇气。


    马克威是组内经验最丰富、身手最好的警员,跟着罗森去主会场,很合理。


    “瓦克西,科莫——”


    “在!”两人齐声应和。


    “你们两个负责电梯间——二楼有电梯检修间,你们全程控制歌剧院的电梯!”


    “啊?控制电梯?”瓦克西和科莫对视一眼,两人都是一脸懵逼。


    罗森如此这般说了一番,两人这才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电梯是这次行动的关键,非常重要,所以我安排你们两个人去处理,一定不能出岔子!”


    “收到!”


    最后是吴德彪,他被罗森安排在歌剧院二楼一个小房间,一旦听到枪响就出来,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对逃跑的恐怖分子进行补枪。


    歌剧院一共三层,出入口在二楼。


    一楼是售票大厅和演员休息准备区,不设观众进出口。


    观众可以通过楼梯爬上二楼,也可以坐电梯上去。


    大厅里有十多部电梯,足够观众使用。


    部署完毕,老警员马克威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头儿,我看部署计划,你的意思是恐怖分子到时候会里应外合发动袭击?”


    罗森点点头:“是的。里面会有他们的人,外面也有他们的人。”


    “轻武器的人在里面接应,重武器的人从外面杀进来?”马克威问。


    “是。”


    马克威点点头,不再询问。


    罗森早就做了准备工作,这几天研究恐袭事件案例,天天研究到凌晨。


    通过研究东南亚地区近二十年内的恐袭事件,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至少在东南亚这边,这帮恐怖分子作案全部采用里应外合的方式。


    没有例外。


    贸贸然拿着长枪短炮冲进去嘎嘎乱杀,那不是恐怖袭击,那是美式居合,额不对,是美式疯批枪击事件。


    只有美国的各种屌毛神经病才那么做。


    美国步枪协会能量极大,所以那里的“卧龙凤雏”们可以合法持有突击步枪之类的武器,不担心暴露武器被警察盯上。


    东南亚可不行,即使允许合法持枪,也不能持有重型武器。


    恐怖分子要搞事,必然计划周详,里应外合。


    罗森看了在场众人一眼,深吸了一口气:“接下来,我发放武器装备。今天的行动,光靠你们的配枪肯定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