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边防队扩大

作品:《重回1949长白山都是我的猎场

    “要去谢家屯?这个时间点?进屯子路可不好走。”


    “这几十年哪条路好走过?”


    听着王全福这话,谢一城点点头。


    话说的有点深,但是他听明白了。


    从东北的寒冬到江南的深林,从西北的黄土到鲁东的山区,各种各样的情况,寒冷缺粮营养不良,湿热瘴气吸血虫,各种疾病缺药难治。


    相比较以前这些情况,风里来雨里去吃不饱穿不暖随时都可能死亡,现在这个大雪封山走进山又算什么。


    这个年代的干部,很多都是真从战场上下来,因为地方缺少干部就地转业。


    县城的魏长明王全福,还有要去县城跟他们搭班子的边防团政委王田地,仅仅是谢一城知道的就有这么多。


    更不要那些部队转业到基层的,南下打仗的干部在当地任职的就更多了。


    区区一个大雪封山,确实不是什么难事。


    想着南下,谢一城突然想起来快一年不见面的谢一国,也有阵子没有谢一国所在38军的消息,南下也有段时间了,距离半岛战争掰着手指头算也没多久了,算着日子也该快回来了吧。


    跟王全福问了一下谢一国的事情,得出的是目前还在打仗,具体在哪不知道,他们能得到的就是一些经过发布的消息。


    目前为止,能明确定下来的是已经打到桂省一段时间。


    听到这谢一城心里也基本有数,打到桂省顶多再往西南动,西北大跨越时间太长。


    现在38军去也慢了,解放西北早就开始,留给38军后续的解放道路,只有西南一条路。


    相比较桂省,西南黔省山多路陡,黔地军阀相比较桂系还是差些,地方人口少,背后老板力量不够,推进速度应该不会慢。


    这么一想,距离谢一国回家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不用担心,你大哥能耐着呢,等打完仗肯定能回来。”


    拍了拍谢一城肩膀:“你好好干,到时候让他瞧瞧。”


    “必须的!”


    说笑间,谢一城又问道:“这次嘉奖,从北平回省城,领导没回去专门拐弯来县城,是不是有啥别的说法?”


    “没啥说法,嘉奖嘛,来得首长越高,说明越重视。”


    王全福笑道:“这次嘉奖,跟上次比人数要多不少,上次就你们几个,这一次是以你们谢家屯整体名义来。


    “我们县城部队,也托了你们福,一次集体功跑不掉了。


    “这次长白山围剿,找出来不少潜伏起来的,还有遗漏下来的土匪乱军,清了个干净,剩下的就算找不出来,也不是啥大事。


    “今后在山里,护林队人自己遇见,自己动手都能打。”


    说着王全福一拍脑门:“差点把护林队的事给忘了。”


    “护林队咋了?”


    “今后山里护林队换名了,不叫长白山护林队了。”


    “怎么说?”


    “本来说的是统一名字,可这样跟之前没有什么大差别,后面讨论后,上级表示地方护林队缺少联系工具,彼此联络极少,还是按照各地方原名,今后护林队彻底归属于地方管理。


    “后续怎么样还没有结果,不过按照现在给到护林队的任务,从剿匪、维护地方治安、防火灭火、保卫边疆,后续护林队估计还会有改变。”


    听着王全福这么一说,谢一城心里也有数了。


    这次进山扫荡小鬼子剿灭潜藏在长白山山林中的土匪,由当地山民跟解放军共同组建的护林队算是立了大功。


    由于是相当一部分山屯都有人在护林队,对于在山里怎么行走,哪里危险哪里好走,如同自己家一样,一找一个准。


    几次蝴蝶效应也让一些事发生了改变,让上面领导更加重视地方护林队这个点。


    不知道会不会因为现在这个原因,让原本会等几年才建立的森林公安部队提前建立。


    现在的长白山护林队跟森林公安部队,具体工作也没啥区别。


    “长白山护林队要扩展,要在长白山其他地方都要建立护林队,不过跟你们这个护林队有区别的是,他们当地要进行林业生产才建立。”


    “咱们这地方没有?”


    “咱们这边地方太陡峭,起伏不定,暂时没定下,等后续通知。”


    跟王全福具体聊了一下关于护林队的事,谢一城也知道后续护林队的人数还要增加,除了原本的一些护林巡山寻找山中土匪跟维护治安外,还有一件事也归到护林队。


    护林队需要将一部分人分出来,沿着鸭绿江一线巡边。


    原本边防队要做的事,护林队也要做,这个人数增加就不是小数量的增加。


    根据王全福所说,护林队人员起码会翻一倍。


    除了从山里屯子招来几位外,剩下的全部都是解放军加入,这也会让整个护林队更加专业化起来。


    具体细节是什么样,还要之后再讨论。


    跟王全福唠了一阵,等到老烟枪跟屯长他们采购完物资后,正好王全福给安排的饭食做好,众人围坐着吃起来。


    “今天伙食这么好?给我们准备的?”


    “也能这么说,不过除了你们还有上面首长到,给你们一起做。”


    “我说怎么之前没吃过这些呢,这次算是蹭到了。”


    这还没吃一半,就听见外面不断传来声音,没一会儿就瞧见魏长明带着一个四十来岁,面容熟悉的中年人进来。


    “听见谢家屯的同志进了县城就赶紧来瞧瞧,我们这也没吃饭,要不一起搭个伙。”


    原本只是几人吃饭,瞬间围上来十来人坐下。


    “吃吃吃,边吃边聊,你们这闹的动静可不小,我在北平都听到你们的消息了。”


    中年人抓着个馒头,拿着筷子道:“你们算是放了个大烟花,闹出了不小的动静,算是给咱们国家立了大功了。”


    “我们就是帮把手,找着消息,具体都是咱们部队同志做的。”


    屯长作为谢家屯代表人接话。


    “诶,不用谦虚,什么帮把手找着消息,嘴上说得轻巧,做起来不容易,咋没见到别的屯子跟部队同志也帮把手找着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