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四十里墩

作品:《他是奸细

    “几乎没有,”对于虎的疑问,老韩肯定地回答道。


    “在这个世界上,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的很快。卧龙山出现的怪异事,很快通过外逃山民,遇难的猎户,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四邻八乡。加上传播过程中,有人故意夸大事实,传来传去,传成了这一切都是龙王显灵了,是在警告山民,以后再也不得再上山来了。真真假假,越传越玄乎,到后来,真没人敢上山了。”


    “难道就没有过例外?”


    “有啊,啥事都有例外,比如你,不也是不请自来吗。还有一对可怜的兄弟,他们结伴而来,命都丢在了这里。”


    “一对兄弟死在了这里?”


    “是啊,这事千真万确,是我亲自经历的。前天我还和他们在一块儿吃饭,大家有说有笑,第二天他们都变成了冷冰冰的尸体,那情景,现在想来都怕。”


    “到底咋回事,能说说吗?”


    “你真想听?”


    “嗯,”于虎点点头。


    “可我不想对你讲。”


    “为什么?”


    “我怕说了,会在你心头留下阴影。”


    “你太小看我了。说吧,我的心理素质足够强大,没有什么事能影响我的心情。”


    “哦,好吧。让我回忆一下,哦,记起来了,兄弟俩遇难这件事,大约发生在八年前。”


    八年前,同样是一个好天气。


    有一对兄弟,从老韩这儿路过。他们和于虎一样,前来讨水喝。


    这一对兄弟来自哪里,不知道。至始至终,人家也没说清自己的家乡贯籍,从口音上判断,家离这儿并不太远。


    兄弟两个年龄也不大,长得都很壮实,拿着刀叉,看样子是两个猎人。


    那时已是午后,他们借老韩的锅做了午饭,并邀老韩一块吃。


    还把随身带的酒取出来,三个人边吃边喝,甚是开心。


    吃饭间,兄弟二人问山里的一些情况。老韩有一说一,把知道的情况说了一遍。


    说山上有点凶险,不建议二人上山。


    兄弟二人听后,面面相觑,似乎有点犹豫。这样看起来,兄弟二人对卧龙山的一些情况,还是知道一些的。


    后来兄弟二人在一旁小声商量了一会,最终决定还是到山里看看。


    理由是,既然来了,总不能白跑一趟吧。


    吃完饭,天也不早了。兄弟二人征得了老韩的同意后,把随身带的吃的,睡的,都留了下来。


    说今儿天晚了,不会走的太远。天黑之前,一定返回,还在老韩这儿吃晚饭,并在这儿留宿。


    老韩见这两兄弟性格直爽,很是喜欢。加上这里轻易见不到人,正需要从兄弟二人那儿得到外面世界的信息,也很希望二人晚上留宿这儿,好唠唠嗑。


    临走,安排兄弟二人,一定要小心,早点回来。


    兄弟二人答应着,拿着家伙,走了。


    兄弟二人走后,老韩心里老是不顺畅,心里发堵,好像有什么要发生似的。


    他知道是自己不放心两兄弟所致,期间,他曾不止一次跑到路上,向北眺望,希望看到兄弟二人返回的身影,次次落空。


    一直到天黑,兄弟俩也没回来。


    第二天一早,老韩站在路上,心神不宁地向山里张望,希望看到兄弟二人回来的身影。


    越等越焦急,越等越焦躁。


    不安笼罩着他,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兄弟俩大概是出事了。


    老韩的担心不无道理。


    兄弟二人没带吃的,没带睡的,注定不会走的太远。


    而且走时也留下了话,回来和老韩共进晚餐。


    都过去一夜了,仍不见人影,难道是因为情况不熟,迷路了?


    不过这个想法又很快被他否定了。


    大山里迷路,对于一般游客来说,也许很正常。但对于常年游走在山上的猎人来说,发生的概率很低。


    猎人常年奔波于大山里,一般辨别方向的能力都特别强。


    一个好猎手,从某个地方走过一次,路两边的环境,特征,一般都会刻画在脑子里。即使迷失了方向,也能原方向返回。


    老韩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他决定打破不到山里去的规矩,顺着路向前找一找。


    与其默默地等待,还不如走动一下,心情更顺畅些。


    他沿着那条一向少有人迹的山路向前走着,眼睛紧张地向四周搜索着,生怕漏掉了什么。


    路两边的地形地貌,丰富多彩,有平坡,有陡壁,交替出现。


    既有长有参天树木的肥沃土壤,也有光长灌木丛的贫瘠地带。


    走了六七里路,前边是一座高山,拦住了去路。


    同时在他的左边,出现了一块小平地,地形特殊,老韩便不打算往前走了。


    他是第一次走这么远的路,但对这个地方,并不陌生。


    在和前房东的一次聊天中,前房东告诉他,从住的地方顺着路往前六七里,有一个地方很特别。它左边平坦,右边地势逐渐降低,形成洼地,这个地方便叫四十里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因为从进山算起,这条路到这里,正好四十里,故此得名。


    对于旅客来说,它是这条路上一个重要的歇脚点。


    过去进山的人们,必在这里歇息,尤其是赶车马的。


    为啥?


    你想,走了四十里,无论是对人还是牲畜,都是一个很长的路程了,都该歇一下脚了。


    而这个地方,相对宽敞,便于停放车马。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从这儿往前,就到了这条路最险的一段,鹰见愁了。


    鹰见愁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是由安全路段向危险路段过渡的一个分界点。


    鹰见愁以南这四十里,是安全的,透明的。


    而过了此崖,则充满了危险。


    况且鹰见愁本身就地势险要,是进山的一个重要关口。


    险到什么程度?


    从四十里墩往前走不远,一座山峰拔地而起,挡住了去路。


    它如刀削一般,在东壁形成了一个大断崔。


    在这个大断崖上,有一个不到一丈宽的平台,正好和来自南边的路对接。


    于是,世界上最险的一段路形成了。


    在山的左侧,是高山。


    右侧,是深不见底的山沟。


    一条小道,很窄,勉强能够通过一辆马车,曲折前行。


    小道是天然形成的,少部分经过了人类的加工。人走在上边,无不胆战心惊。


    往上看,悬崖直插云霄。


    往下看,山沟云腾雾绕,深不见底。


    有恐高症的人,心理素质差的人,走到这儿,都用手捂住眼睛,不敢往下看。


    赶车的人,更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车翻人亡。


    这段路大约有一里远,虽然难走,却是进山的唯一通道。


    老韩不会再向前走了,他四下里扫了一眼,如果这儿也没什么发现,他就要回他的小茅舍去了。


    他往回走了几步,总感觉那儿有点事办得不周全,心里缺少什么似的。


    便上了四十里墩那个台地,想随便上前走走。


    走了不远,他发现了有点不对劲。


    原来他看到了在土墩前的草丛里,露出了一个人的脚。


    这一发现把他吓坏了。


    如果是一般人,可能早吓跑了。


    然而老韩毕竟胆子是真大,他略微犹豫了一下,很快镇定了情绪,走上前去,要看个究竟。


    只见一个人趴在草地里,双手前伸,下肢弯曲,一动不动,已没有了生命迹象。


    喜欢他是奸细请大家收藏:()他是奸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