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作品:《厄难天书

    前殿的广场上,寂静若死,只有微风拂过时,殿外一阵阵簌簌的树梢摆动声。


    白祈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心中默默思考。


    他冥冥中有一种感觉,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关口。


    他不能回避,更不能草率地回答。


    而看到白祈久久没有动静,沉默不语,六位老儒互相看了一眼,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眼底不由有些失望。


    “看来这‘小文圣’的名头还是言过其实了,虽然能化字为经,但应该只是潜力爆发,昙花一现罢了,他的真实学问还是不够。”


    “这次的考验对他而言太难了,小小年纪答不上来也是正常。”


    “可是如果连这个问题都无法解答,又有什么资格面见朱子?那是在浪费朱子的时间。”


    “罢了,让他离开吧,他还不够资格进来。”


    “等他学问再精进一些再考虑吧。”


    ……


    几名老儒心意相通,互相看了一眼,顿时有了决定。


    “白公子。”


    一名老儒衣袖一拂,站起身来,准备劝退白祈。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白祈开口了。


    “学生以为,——孔师当年收下黑影是对的!”


    白祈展颜一笑,斩钉截铁道。


    他神色从容地迎着六位宗师大儒的目光,有一种出乎预料的洒脱。


    “什么?”


    六名大儒宗师都怔住了,面面相觑,谁都没有想到白祈竟然会如此直截了当。


    “为何?”


    一名老儒问道。


    “孔师的初衷是善良的,他看到一个流落街头,无依无靠的孩子,心生怜悯,想要帮助他,给他一个温暖的家,教他读书识字,这是一件值得称颂的好事,如果不那么做,那就不是孔师了。”


    白祈道。


    “但是你忘记了,黑影最后背叛孔师,投入邪道,成为了一代魔头。”


    另一名老儒驳道。


    “我没有忘。”


    白祈眼神坚定,继续道:


    “这并不能否定孔师当年的良善初衷。”


    “人的一生,充满无数可能性,黑影最后走向邪道,这是他自己的选择,而孔师只是给了黑影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黑影没有珍惜,这是他自己的错。”


    “做错了事就要受到应有的惩罚,而这和孔师已经没有关系了。”


    白祈诚声道。


    “那你要如何对那些死于黑影之手的无辜百姓交代呢?”


    另一名老儒道。


    那一霎,六人目光锐利,全部望向了白祈。


    白祈沉吟片刻,说出了自己的最终答案: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简简单单八个字,却似乎拥有某种非凡的分量,振聋发聩。


    而话声一落,萦绕在整个文圣殿内的文气陡然震荡,久久不息。


    铛!


    更有一阵清越的钟鸣从文圣殿深处传来,那声音洪亮,响彻整个京师。


    那是文圣殿中的一口千年儒道金钟,只有触动儒道经义的“真知灼见”,才能够触动这口儒道金钟,发出震天钟鸣。


    钟声一响,就连文圣殿深处的某个存在眼中都露出了一丝惊异。


    而六名儒道的宗师大儒更是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这是……文钟洪鸣?!”


    文圣殿外的官道上,西席立即感受到了这一变化,望着文圣殿的方向一脸错愕:


    “那小子又做了什么,竟然引动了文圣殿的文气共鸣?”


    虽然不知道文圣殿中的具体情况,但西席却本能地感觉这股动静绝对和自己的得意门生白祈脱不开干系。


    ……


    同一时间,距离文圣殿西南百丈远的一处古老碑林中,文气浩荡,一股股凝如实质的文气从林立的石碑上冲霄而起,在虚空中显化出一句句儒道经义。


    “正道直行”“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千章万句,十分壮观。


    这是儒道的一处古代遗迹,被儒道称为经义碑林。


    碑林之中,一位面容苍白,形销骨立的老者盘坐在地,看起来十分虚弱。


    若是其他人在此,必定能一眼辨认出来,这人正是大儒孔宣。


    “难道老朽真的做错了吗?”


    孔宣眉头微蹙,面容痛苦,对着碑林喃喃道。


    黑影事件闹得满城风雨,沸沸扬扬,看到自己昔日的得意弟子成为人人唾骂的大魔头,无数百姓被自己的弟子屠杀,孔宣的内心受尽折磨。


    徒弟犯错,师父也难辞其咎啊!


    这段时间他一直待在经义碑林之中,希望能从这些经义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却始终没有任何文字能解开他的心结。


    “老朽错了吗?老朽真的错了吗……”


    孔宣喃喃自语,始终打不开心结。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


    铛!


    一阵清越的洪钟声传来。


    孔宣骤然一惊,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眼前的碑林顿生变化。


    就在他斜右方不远处,一块空白的石碑上方突然生出股股文气,犹如泉涌,短短时间,一行龙飞凤舞的文字显现其上: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尽管只有短短八个字,但就在看到这八个字的刹那,孔宣浑身一震,整个如遭雷殛,呆立当场。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孔宣喃喃自语,念叨了两次,突然之间,心中长久的顿困,长久的折磨,长久的迷茫,这一刻茅塞顿开,犹如溃河之堤一泻千里。


    而那让他备受折磨的“心魔”,在这一刻也烟消云散。


    “老师,学生悟了!”


    对着石碑,孔宣顿首一拜,同时两行泪水忍不住流了出来。


    ……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此时此刻,文圣殿前殿的广场上,几位儒道的宗师大儒喃喃自语,不断回味。


    初时只觉得迷惑,不解其意,然而仔细思考,却觉得这几个字字字珠玑,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境界发人深思,一时间竟然全部都痴了。


    这个回答是他们从未听过,也从未有人提出的,此时从白祈口中得知,莫名有种醍醐灌顶,拨云见日的感觉。


    不知不觉间,他们身上的文气也跟着急剧波动,只感觉有一层无形窗纸被捅破般,周身的文气都急速攀升起来。


    “他们这是……突破了?”


    白祈见状,一脸愕然。


    就连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简简单单的一席话,竟然让六位大儒宗师的文道修为精进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