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前途堪忧

作品:《三国:天师点化,我继承青州黄巾

    第116章前途堪忧


    “二将军莫要着急,一件事一件事的办,先把主公的婚事落定,有了新嫁娘带来的物件,我们才能把二将军换回来。”


    徐庶说道:“现在就看荆州这些世家对主公的态度如何,说不定我们还能意外收获。”


    “说起来,是我对不起兄弟们。”


    刘备见几人说通以后,开始刷起了存在感,“都是我这个做主公,做长兄的没用,累及大家。这么大年纪了,功业未成....”


    “大哥,不怪你,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


    张飞赶紧劝道:“都怪我上次被黄巾军抓到,这次又是二哥,那些贼寇奸诈狡猾,实非一般人能对付。”


    “是啊!所以我们才要从长计议。”


    刘备叹了口气。


    “大哥,做弟弟的明白,您心里的苦,还请大哥放宽心,日后我们会越来越好的。”


    张飞一拍胸膛,做出保证,并暗自下了狠心,以后坚决不能让兄长受这等委屈了。


    就这么大大咧咧的性子,虽说军营之中不少人火大张飞,却也因为直爽让人没法真正动怒。


    “主公,这个联姻我们不要答应的那么快。”


    徐庶叮嘱道:“我们商议一事他肯定知道,而且知道我们要短时间内下决定。明天,就明天吧,我们要想一些策略,多要点好处。”


    “对!”


    糜竺点了点头。


    “就请大家多多相助了!”


    刘备鞠躬一施到底。


    出了议事厅,张飞憋了一肚子火,来来回回走了半天,碰见简雍拉到一旁嘀咕了半天。


    “三将军,莫要惹主公生气。”


    简雍劝了起来,不就是和糜竺有口角,就这事还要记恨。


    这个三将军也是个小心眼的货。


    “不行,大哥这么辛苦换来的东西,不能便宜了那些贼寇!”


    张飞一想起那些物资,心都在滴血,随便掏出点财物就能拉一个千人军队。


    与其换二哥,不如他去把人劫回来。


    简雍见张飞气呼呼的离去背影,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


    刘备军的前途堪忧啊。


    ......


    相比较纷纷扰扰的荆州,王勋这边已经带着一些人从青州北上。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临近了幽州。


    难得这次刘伯温也出来了,老胳膊老腿的也不怕折腾,虽说不是什么大事,可是能见见心目中的英雄好汉,这也是值得的。


    就在他们踏上幽州的土地上没多久,从身后来了匹快马。


    “报!主公,有情报!”


    斥候快速拍马过来,下来后抱拳禀报,“陈军师的急信。”


    王勋打开布帛一看,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还是荆州和益州的乱局。


    刘伯温接过来略扫了几眼,笑着摇了摇头。


    “还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先生,发生了什么事?”


    郭嘉问道。


    “张鲁那边小动作不断,逼得刘璋把进入西川的关隘全部锁住。”


    刘伯温十分满意他们的驱狼吞虎之策。


    郭嘉闻言,抬头看向了王勋。来到黄巾军他才知道,最不引人注意,以为是傀儡的王勋,其智谋不在他们这些谋士之下。


    总是这样的话,显得他们很没用,郭嘉感慨道:“主公,仅仅一个吕布,就能让西边整个乱起来,实在是高。”


    跟他们一路同行的黄叙也是满脸惊讶,佩服道:“主公的想法如天马行空,羚羊挂角,佩服。”


    前几天王勋观想了一颗治疗黄叙的丹药,服用之后,这小子就肉眼可见的健康起来。


    “又拍马屁,你们几个,又空多向先生学一学。”


    王勋笑骂道。


    真不知为何他这边感觉都是一群马屁精,逢人就夸谁谁谁好。


    黄叙当然不愿意落这个名声,少年人翻了个白眼表达不满,引起了众人的笑声。


    不管态度如何,王勋就是黄巾军的主宰。


    “主公可不像表面看到的那么简单,你们呀,不妨再往高里想想。”


    刘伯温大笑道,“别忘记,他身上可是继承了大贤良师的仙法。”


    不顾周围众人惊愕的眼神,刘伯温指着前方,回头问道:


    “主公,这里就是幽州地界,我们随时能遇到公孙瓒的人马。”


    “嗯,再深入一些,正好探探这一片地方。”


    王勋对这里有了新的认识,万迹人踪灭,走了几十里竟然连一处人家


    都看不到。


    “为何大老远来这边?”


    别说郭嘉不理解,就是其他人也是一脸懵逼。


    “过两天你们就知道了。”


    刘伯温随口说了一句,也没有解释。


    这也是前几日刘伯温说起那些名臣名将的消息,据暗线回报,公孙瓒厌烦手下的一名小将赵云,两人多次发生不快。


    对于这等英雄人物,刘伯温和王勋意见一致,亲自跑一趟来招揽。


    若是指望赵云被公孙瓒赶走,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说不定现在他已不在军中。


    这两天情报司那边都没送来赵云的消息。


    一天过后,深入幽州的众人也没个准确方向,人海茫茫,山林之间,不知该去哪里找赵云。


    早晨刚得到的消息,赵云离开了公孙瓒。


    他们也派人去常山寻人。


    可那么大地方,还得一个个村落去寻,非是一两日就能找到。


    刘伯温不紧不慢地打开酒囊喝了一口,见不少人脸上有疲惫之色,笑道:“都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莫说是赵云,就是其他将军,也同样如此。”


    “慢慢找吧,我们正好探查一下幽州情况。”


    来自后世的王勋对这片地区有特别情结,迟迟不想跟公孙瓒交恶大部分是因为赵云的原因。


    只是公孙瓒不知好歹,屡次深入青州掠夺。


    “怕这才是赵云离开的原因。”


    刘伯温摇头道。


    两天后,他们来到了常山,这里不少人姓赵。


    而据探子回报,有人见过赵云归来。


    王勋建议道:


    “此处多是乡民,应该无甚危险,让兵马都远着点,我们几个就够了。”


    典韦一皱眉:“不行,主公,多少都带点,您的身份不一样。”


    “嘿!你个大老粗,还学会这套了。”


    刘伯温一挥手,直接下了决定,他们几人就开始游走在几个赵姓庄子里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