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又纳贤良

作品:《三国:天师点化,我继承青州黄巾

    第111章又纳贤良


    魏延点头赞同道:


    “想不到王首领果然胸有沟壑,心思缜密,末将想得也是如此。有些人一劳永逸的解决掉,总比时不时跳出来找麻烦,就比如曹操那边。”


    说这句话有拍马屁之嫌,可魏延不在乎,他想出头已经很久了。


    好不容有这么个机会摆在他面前。


    去他娘的官军,就这世道,以后谁是谁的顶头上司还说不准呢。


    “听你们说了那么多,倒是影响到我的判断了。”


    陈宫微微笑了起来,道:“主公的意思是刘表大概率会投降,可要是照应不好他的夫人,想必我们就得兵戎相见。而文长的意思是些许钱财说不定就能搞定,要是如此简单,那我们不妨试试。”


    作为黄巾军的主力谋士,王勋更愿意见到陈宫有自己的意见。


    如今这般,可见是被他和刘伯温干扰太多。


    魏延抱拳道:“刚才说的那些都是末将浅见,还请诸位不要见笑。”


    “不会笑,说的有道理,有见识。”


    刘伯温微微点头,再次问道:“我观文长之能,有计谋,又能带兵,不知文长可愿意跟随我家主公建功立业,助我主一统天下。”


    “现在就....”


    从刚才起魏延就能想到,可黄巾军还未给出官职,让他一下有些犹豫,索性把疑惑摆了出来:


    “太史将军不过是跟我认识,但是并没有人认识我,不知王首领是如何知道末将的?”


    刚才的问题就不像是考一个武将,倒像是去测试一个谋士。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你问我主即可。”


    刘伯温赶紧甩锅,虽说他们心知肚明,可是会给那些不知道的人一种早就智珠在握的感觉。


    每次就是这样,全都让他来兜底。


    王勋略一思考,立刻把目光放到了毛骧身上,甩锅道:“我们建立了一个情报司,喏,就是这位毛将军,他极擅长打探消息。”


    “当然,我们要对荆州用兵,自然要知己知彼,得知将军与太史将军相识后,更是喜出望外。”


    “先前没通知将军的情况下,查了一番,请将军莫要生气。”


    魏延震惊了!


    他的目光放到了毛骧身上,暗自心惊的同时禁不住佩服。


    心中的对毛骧的警惕也到了最高警戒。


    能把一个人有多大本事打探清楚,那得多费工夫,说难听点,祖宗八代说不定比他自己还了解得多。


    虽说被人调查确实有些不高兴,特别是当着人面说出来,有些贬低之嫌。


    不过,魏延心里还是兴奋多。


    那也就是说,自己能文能武一事他们也是心知肚明。


    想到这里,魏延再度朝王勋行了个礼。


    荆州这片地方上,能人异士不再少数,而世家为背景的人,即使没本事也能上位。


    比如像蔡瑁这种,确实有点本事,可是能做了一个州牧的领兵之人,那就有点扯了。


    作为能耐大的,魏延是相当不满意。


    至于刚才王勋那一阵胡咧咧,让毛骧的脸色再度阴沉了几分。


    就连刘伯温,都感到不好意思。


    陈宫瞬间就惊呆了!


    没想到原来毛骧不止是探听情报,是不是连他们晚上吃了什么都知道。


    无孔不入的探子....


    这要是对付外人还好,要是收拾自己人,简直一拿一个准。


    主公这是帝王心术啊!


    “文长不必着急回答,无论荆州愿不愿降,跟我们招揽你无关。”


    刘伯温和蔼地朝魏延笑道。


    “魏延敢不从命!若是主公和先生看得起,魏延这条命就是黄巾军的了!”


    魏延单膝跪地,抱拳大声道。


    刘伯温代表黄巾军所有人,上前扶起了魏延,算是给这个新投之人一个尊重。


    “太好了!主公!恭喜又纳贤良!”


    刘伯温带着众人朝王勋恭喜道。


    黄巾军是真缺人啊,文臣现在都没着落,武将眼见一个接着一个,隐隐有了井喷之象。


    刚才一番言论,也让众人认识了魏延。


    果然,能让主公和刘先生亲自来见的人,肯定不是平平之辈,能文能武,可以统帅一方。


    刘伯温挺高兴,又一个能帮他分担烦恼的人出现,于是一道叫了酒菜,拉着众人吃喝起来。


    这次见面有些仓促,魏延还得回荆州准备一番才能来。


    所以黄巾军这些人在次日也同时离开。


    得知黄叙母子还没有离开汝南,王勋问过之后也没有放在心上。


    可是当他们要离开时,见到了背着包袱的母子俩。


    刘伯温满意地点了点头。


    看来没委托错人,陈宫还是挺靠谱的。


    其实陈宫心里还是很忐忑的,他这已经算是违背了主公意愿,算是驳了王勋的面子,而且与王勋的意思背道而驰。


    明明可以通过医治黄叙来引黄忠投奔,结果还让他费了一番口舌。


    王勋知道以后,无奈之事摇了摇头。


    尽管是没按他的意思去办,可刘伯温终归是好意,他就当什么都不知道吧。


    再看黄叙和黄夫人,两人似是毫不在意跟黄巾军走。


    看起来又像是信任了他们。


    “行了,有话回去再说。”


    刘伯温把所有人的问题都打了回去。


    这一趟尽管因为黄叙母子慢了许多,不过有了魏延打底,还算是没有白跑一趟。


    荆州之事的人选现在成了问题。


    几天之后,他们回到了青州。


    “先生,咱们用不用搬地方?”


    王勋问道。


    刘伯温想了想,摇头道:“现下西京乱成一团,洛阳一地已成了废墟,其他地方暂不考虑。”


    王勋笑道:“原来如此,将领常年在外,我本想着避免他们奔波之苦。”


    “募兵吧。”


    刘伯温又道,“我已经安排人给黄忠去了封信说明情况,具体还得看他自己意愿,我们不强求。”


    虽说他们想让黄忠加入,可从来强求过。


    至于黄叙那小子,老头心善,不愿意他留在那瞎找大夫,所以让他跟回来等的王勋观想神药。


    大不了战船的事情再耽搁一个月。


    反正徐州和豫州也是刚得到,与荆州的接壤处安排谁来驻守还未定。


    “我倒是觉得魏延合适,他在那一片多年,地形熟悉,至少知道荆州来犯的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