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轧钢厂见闻

作品:《四合院:飞扬人生

    “傻柱,打一个馒头,一个土豆丝。”许大茂淡淡的开口。


    傻柱有些狰狞的目光,盯着许大茂,连他的心上人也敢调戏,更是摸了一下臀部,如何能不生气。


    随即使出抖勺的技能,跟食堂的阿姨一样,直接给许大茂打了一个底子,外加一个残缺一角的馒头,他虽然不能明面上跟许大茂起冲突。


    可是在轧钢厂的食堂。


    给他一点颜色看看,还是能够轻易做到的。


    饭盒不大,可土豆丝奇怪的不多,有些空隙,汤汁有点多。让许大茂眉头一皱,外加缺失一角的馒头,许大茂想要发火。


    呆滞在原地。


    “打饭之后,赶紧离开。占位置!”身后的胡慧挤到前面。


    “来两个馒头,一个小炒肉,一个...”


    一个女子吃的比男人都多。


    许大茂其实也并不是特别的富裕,轧钢厂分的粮票是有数的,给秦淮茹多吃一顿,那他可就少吃一点,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轮到李国华打饭的时候。


    傻柱一边打饭,一边打听道:“听说你媳妇是徐家沟的人,你看能不能给我也找一个认识的人,不求家底,但是长相不能太差。”


    “回家说。”


    李国华也不想打断身后的长队,轧钢厂车间吃饭也是有时间限制的,还要休息一段时间,他也不愿被人针对。所以敷衍了两句之后。


    举目四望。


    一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跟师傅黎友华想着打点热水,会产库吃,里面有一个小房子,摆着几张床,以及桌椅板凳,算是休息的场所。


    回去的路上。


    还看到秦淮茹跟许大茂纠缠的场景。


    有说有笑。


    若是能成?


    在他看来一点可能也没有,秦淮茹可以选择不要名声,可是她不会真的发生一点故事,若是被她那个婆婆抓住把柄。


    侵猪笼。


    虽然不流行。


    可是败坏她的名声,以及成为你人人喊打的老鼠。


    还是能轻而易举办到的。


    原著中。


    贾张氏不是一直找秦淮茹跟傻柱的茬,装神弄鬼,就是不想两人走到一起,这还时常闹一点摩擦,闹得满园皆知。


    好不热闹。


    汽车仓库。


    零零散散也只有几辆。大部分的人,其实每天的任务量很重的,尤其是送钢材,以及拉蔬菜肉食,都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骑一个三轮。


    怎么能供应小千人的伙食。


    不现实。


    孤灯霞光。


    屋内,一般老烟枪一边聊天,一边吃饭,还有的从柜子中拿出一副象棋,楚河汉界都给安排上,这也是唯一的娱乐活动了。


    且行且珍惜。


    下午三点。


    李国华跟在黎友华的身后,将汽车的一些常见的问题都给见解了一下,李国华也记好笔记,温故而知新,这到时候汽车有毛病。


    也能修理一下。


    这年代。


    汽车的功能不多。


    打火器、发动机、履带、轮胎...


    基本上就是常见的问题。


    只要掌握好其中的诀窍,就能上路了。


    前世。


    李国华虽然不是一个狂热的机车爱好者,可也是一个考了驾驶证的小人物,开着长安车,在县城里面来回的跑。


    也算是熟门熟路。


    开车是一个技术活。


    夜幕降临。


    李国华跟师傅黎友华告别之后,骑着传来的二手自行车,骑在胡同的路上,冰碴子是一个大问题。不敢骑得太快。


    生怕跌倒。


    破相了可不好。


    前方不远处。


    可以看到迷离的灯光,照耀在回家的路上。


    也算是聊以慰藉。


    “等一下。”


    秦淮茹跟许大茂、易中海走在一块。当看到李国华骑车走过的时候,连忙一个箭步,就想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


    让他捎一程。


    “秦姐,你也不看看这路面。”


    心有余悸的李国华停下车轮,望着斜着的路面,有些不忿,可还是和颜悦色的跟秦淮茹吐槽道。


    “那个刚才没注意。”


    秦淮茹吐了吐舌头。


    无亲无故。


    一个有妇之夫做熟悉的陌生人的车,也不怕回到四合院,被她那矫情的婆婆发现,还不知道在背后如何说李国华的不是。


    “我险些被你拽倒在地上。”


    呼!


    李国华呼出一口浊气。


    不敢在骑。


    冰碴子太多。


    还是走路吧。


    路滑啊。


    他把握不住其中的深浅。


    “国华,那咋爷俩在路上说说话。”


    易中海看李国华脸色郁闷,岔开话题。现在秦淮茹还是他考察的对象,之前的时候,有贾东旭在,他可以养老无忧。


    可这不是出事故了。


    不能让之前的投资沉没。


    也只能给秦淮茹一点心理上的温暖。


    钱财方面。


    还是算了。


    怕还不起!


    “好啊。”


    李国华找了一个远离秦淮茹的方向,看着她走在傻柱跟许大茂中间,至于自己则是跟易中海走在后面。


    怕被神经敏感的贾张氏记恨。


    多生事端。


    他不过是一个咸鱼。


    “国华,这第二天上班,在厂区还适应吗?”易中海找了一个话题,一副长者关心晚辈的样子,让李国华有些诧异。


    于此同时。


    也加了一点警惕。


    一大爷的帮助可都是有条件的。


    在暗处已经标好价格。


    看看傻柱跟秦淮茹就知道。


    谁也跑不掉。


    人之常情。


    “还行吧,我师傅黎友华是一个负责的人,过几天,还想着给他买上一点酒肉,上门感谢一番呢?”李国华思索片刻。


    还是决定营造一副孝顺的伪装。


    披上羊皮。


    才能让易中海刮目相看。


    顺便看能不能跟他来一个君子协议。


    他的房子。


    李国华也羡慕。


    现在六二年。


    九十年代后期,这才有了自由买卖房屋的问题,之前,不是分配就是原先占有的老四九城的土财主,很少有外流。


    两间房。


    再孩子还小的时候。或许感受不到任何的压力。


    可当兔崽子们一个个都长大之后。这住房的紧张才会被提及。


    这年头关键还是非常的能生养的一个年代。


    人多力量大。


    (我们的父辈,基本上可都是兄弟七、八个,少说三、四个,传统的宗族观念,信奉的可是人多力量大,哪怕是生活在农村,更是如此。)


    不想被人欺负。


    必须多生。


    三十年太久。


    结婚又早。


    总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也等到三十岁结婚吧。


    那可是大龄单身青年,一点优势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