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人类与人工智能共生
作品:《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李凡走进星联总部的大会议室时,目光扫过一圈,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都不敢怠慢。 杨庆华正在和曲云山低声聊着什么,见李凡来了,两人立刻坐直了身子。 屏幕上,几个字已经静静地闪着光:“ai的未来:人类社会的新成员”。 李凡坐下,轻轻敲了敲桌面,声音低沉而清晰:“今天这次会议,咱们不谈技术,不谈市场,也不谈竞争。” 他顿了一下,嘴角扬起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我们谈一个更大的东西:ai和人类的未来。” 此话一出,会议室内短暂的沉默被几声轻笑打破。 杨庆华推了推眼镜,语气半调侃半认真:“李总,这话听着好像哲学课啊。” “杨总,这可不是哲学。”李凡不紧不慢地回应。 “咱们星联牵头制定的《全球人工智能伦理框架》,已经被全球130多个国家认可和采纳。这是星联的一小步,但它对世界来说,是一大步。” 他顿了顿,扫了一眼众人:“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框架之后呢?” 曲云山皱了皱眉,开口道:“李总,这话什么意思?框架已经规范了人工智能的伦理红线,按理说,咱们的责任也算尽到了。” “尽到了?”李凡目光犀利地扫了曲云山一眼,带着一丝压迫感,“如果尽到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开这场会?” 曲云山愣了一下,其他人也变得严肃起来。 李凡靠向椅背,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就现在来说,尤其是技术层面,我们就是独一档的存在,没人能跟我们比。 伦理框架的发布,也让大家对人工智能的讨论和担忧少了很多,但这还不够。 “还不够?”杨庆华挑了挑眉,“李总,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很简单,”李凡忽然坐直了身子,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可抗拒的力量。 “星联不只是一个技术公司,我们是规则的制定者。既然ai已经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那接下来,社会的运行规则,就必须由我们来定义!” 这句话如一颗炸弹,直接将会议室的气氛引爆。 有人皱眉,有人低声议论,但没有人敢轻易反驳。 “李总,规则可不是技术能解决的事。”周汉祥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 “社会接受ai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推动得太快,可能反而会引发抵触情绪。” “抵触情绪?”李凡冷笑了一声。 “如果我们不去推动,那些掌握二流技术的公司就会趁虚而入,扰乱市场,甚至拿着不成熟的ai工具去祸害社会。到时候,抵触情绪会更严重。” “但这风险确实不小。”曲云山沉思了一下。 “ai已经进入医疗、教育、制造业,甚至政府决策层面,每一步都有可能引发巨大的社会反响。咱们需要更多的配套措施。” “我当然知道风险。”李凡点了点屏幕,画面切换到了一组数据。 “全球现在有一半以上的国家,已经在使用我们的ai技术。 就拿‘星联医疗ai’来说,它在过去一年里,帮助减少了全球范围内30%的医疗误诊,挽救了上百万条生命。 这是技术的力量,也是我们推动的结果。” 他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消化这些信息。 “但这些还不够。”李凡继续说道,语气比之前更加坚定。 “未来十年,ai将全面融入人类社会。它不仅要做工具,还要做协作者、合作者。 我们星联必须扮演这个桥梁的角色,让人类接受ai,信任ai,甚至依赖ai。” “这听起来像是一场社会改造。”杨庆华挑了挑眉,带着一丝质疑。 “没错,就是社会改造。”李凡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目光灼灼。 “而我们星联,正是这场改造的领导者。如果我们不做,谁有这个能力?如果我们不定义规则,谁又有资格?” 曲云山抬起头,表情复杂地看着李凡:“李总,你的意思是,星联不仅要主导技术,还要主导人类社会和ai融合的过程?” “对。”李凡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们不仅要制定规则,还要让规则成为共识。我们要通过实际行动告诉世界,ai不是敌人,而是伙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会议室再次陷入安静,但这种安静中,多了一种隐隐的兴奋和期待。 李凡环顾四周,看到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知道,他已经点燃了这些人心中的火焰。 “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他最后说道,语气
坚定得不容置疑,“星联不仅要做行业的领头羊,还要做整个时代的旗帜。” 次日,星联技术中心的会议室。 李凡的脚步带着一贯的沉稳,但眼神中多了一份急迫。大厅里有人向他打招呼,他只是点点头,没多说一句。 推开门,里面已经坐满了人。方东河站在投影屏前,正在调试系统演示。 他看见李凡,立刻停下手头的动作,笑着开口:“李总,今天这么直接,连缓冲时间都不给我们啊?” “事情太重要,不能等。”李凡走到主位坐下,目光扫过众人。 除了方东河,曲云山也在场,还有其他几位技术骨干,个个目光炯炯,显然已经被提前通知了这次会议的重要性。 “大家应该听说了,”李凡开门见山。 “我们在上一阶段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伦理框架’,已经成为行业标杆,但框架只是基础。下一步,是把我们的想法落地,用技术做出证明。” 方东河喝了口茶水,然后语气里带着点调侃:“李总,咱们星联已经是全球第一了,这次你又想搞什么大的?” “这次不只是大事件。”李凡靠在椅背上,语气平稳却带着力量。 “我要做的,是一套可以协同工作的智能系统。不是单纯的ai,而是能够理解人类,和人类一起工作的智能伙伴。” 此话一出,会议室里立刻陷入短暂的沉默。 有人低声嘀咕:“ai伙伴?这是要科幻变现实了?” 方东河轻笑一声,摸了摸下巴:“李总,你的目标一如既往地超前。 协同系统是个好想法,但问题是,这技术得有突破。现在的ai虽然聪明,但理解人类的意图?还得多几步吧。” “技术是问题,但也不是问题。”李凡看向他,意味深长地说道。 “我们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成熟的架构基础。我会把这个方向的研发优先级提到最高,技术资源全力倾斜。” 曲云山微微皱眉,敲了敲桌子:“李总,研发优先级调整没问题,但这么大的系统设计,你得给我们个清晰的目标。 光喊口号,技术团队干起来也没方向。” “具体目标当然有。”李凡拿起桌上的遥控器,屏幕上立刻切换出三条清晰的规划: 第一,与人类深度协作。不只是响应命令,而是能主动分析人类行为,提出更优解决方案。 第二,自我学习与优化。系统运行后能持续进化,越用越聪明。 第三,多领域兼容性。不局限于某个行业,可以随需调整应用场景。 “这是我们的目标。”李凡放下遥控器,语气平稳却充满力量。 “这套系统,要能辅助医生实时诊断,帮助工人提升生产效率,还能给企业家做战略分析。不局限于某个领域,而是一个真正的通用智能系统。” “听起来确实很酷。”方东河低头在笔记本上飞快记录着,“不过李总,这个设计难度太高了,技术上说得过去,资源调配可得跟上。” “资源的问题不用担心。”李凡的语气淡然,但透露着不容置疑的底气。 “我们有的是钱,有的是人。只要技术方案明确,其他问题都不是问题。” “技术方案能明确,就看咱们这帮搞技术的了。”方东河笑着摊了摊手,眼神里却多了几分兴奋。 “不过我得先问一句,李总,你这次有什么黑科技,可以先透露一下吗?咱们底层架构,是不是还得往上抬个几个级别?” “你说对了。”李凡勾起一丝笑意。 “我们会用到全新一代的芯片架构。 这套架构的性能,不止比现有的高出几个数量级,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实现数据流的实时优化,让智能系统的响应速度,几乎等同于人类思维速度。”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立刻炸开了锅。 有人低声讨论芯片架构的技术实现,有人则开始用笔记本记录下新的可能性。 “不过,有一点我要提醒大家。”李凡抬起手,示意众人安静。 “这次的研发计划,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对团队协作的考验。我们需要跨部门的高度配合,研发、测试、市场、产品等等,所有人都得拧成一股绳。” “没问题。”方东河拍了拍桌子,声音中带着跃跃欲试的兴奋,“这么大的事,谁还敢掉链子?” 曲云山却皱着眉,显然还有些担忧:“李总,对于这个项目,新大西洋联盟那帮人,会不会抢先一步?毕竟他们也是在死磕ai,想要借此机会翻盘。” 李凡看着他,目光坚定:“不会。我亲自盯着,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不会有任何延误。 而且
,我相信我们有这个能力——星联,从来都是规则的制定者,而不是追随者。另外,时至今日,他们的动作和作为,其实也无关紧要了。” 曲云山对上李凡的眼神,沉默了几秒,最终点了点头。 会议结束时,天色已晚,技术中心外的路灯亮了起来。 方东河站在李凡身边,看着他:“李总,你每次提出这种目标,感觉都像要挑战不可能。” “如果没有挑战,星联凭什么站在第一?”李凡看了他一眼,笑了笑,“这一次,我们会给世界一个新标准。” 几周后,全球科技峰会的会场内,灯光璀璨,来自各国的科技领袖、投资人、行业巨头齐聚一堂。 展台中央,一个硕大的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一段演示视频,展示了星联最新的ai协同系统原型。 一位医生通过语音与系统交互,ai在毫秒间分析了病人的病史,列出了几种可能的诊断方案,还附上了风险评估和推荐治疗方案。 随后,视频场景一转,一名工厂工人正在操作机器,ai助手在旁实时调整参数,精准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可真是太神奇了!”一位来自欧洲的企业家惊叹道,他正盯着屏幕上的动态数据,眼里满是震撼。 “这不仅是技术。”李凡站在展台前,目光锐利而平静。 “这是未来。我们不是在创造一套工具,而是在设计一个生态,让人类和ai共同成长。” 他的话音刚落,现场响起一片掌声,伴随着议论声此起彼伏。 “李总,系统真的能像视频里那样精准吗?”有人提问,语气中带着试探的意味。 “比这还要好。”李凡嘴角带着一丝笑意,眼神却坚如磐石。 “视频是我们现阶段的展示,而系统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我们的目标,是让它成为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的得力伙伴。” 这时,方东河走上前,轻声提醒:“李总,可以展示实物原型了。” 李凡点点头,转向观众:“各位,接下来是更精彩的部分。” 他一挥手,展台旁的幕布缓缓拉开,露出一台造型简洁却充满科技感的设备。 “这就是我们的ai协同系统。”方东河接过话头,语气里透着兴奋。 “我们称它为‘星联智协’,它不仅能深度学习,还能根据不同场景自主适配,并通过实时反馈与用户形成共生关系。” 一时间,现场的闪光灯疯狂地闪烁,媒体记者争先恐后地举起相机。 “能现场演示一下吗?”一位投资人开口,眼中满是期待。 “当然。”李凡点头示意。很快,屏幕切换到实时交互界面,一个虚拟ai助手出现在屏幕中央。 “您好,我是星联智协,请问需要我帮您做什么?”ai助手的语音温柔流畅,语调中带着自然的情感。 “来点难的。”李凡忽然笑了笑,对屏幕说道,“你能帮我制定一个全球推广计划吗?” 屏幕上,ai助手微微点头,开始飞快地调取数据。 “好的,李总。根据您目前的市场布局和预算规模,我建议优先拓展东南亚和拉美地区。这两个市场的技术接受度高,且我们在这里的用户基础更好。” 屏幕上的文字和图表同步刷新,分析条理清晰。 “还能更详细点吗?”李凡继续追问。 ai助手立刻调整显示内容,分步骤列出了推广策略,包括市场调查、渠道选择、用户教育等。 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毫无停顿。 现场的观众已经完全被吸引住了,有人甚至低声惊叹:“这根本不像是ai,更像是真人团队的工作!” 一片惊叹中,李凡忽然话锋一转,语气沉稳却带着力量:“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ai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可以理解人类、帮助人类的伙伴。 星联智协的目标,不是取代任何人,而是让每一个人,都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这时,一位媒体记者提问:“李总,您觉得这种技术的普及,会对社会带来哪些挑战?” “挑战肯定会有。”李凡正色道。 “但星联早已为此做了准备。我们在设计这套系统时,始终遵循《全球人工智能伦理框架》。 我们相信,透明和可控,是ai技术发展的底线。 我们也会在未来,推动更多的教育和普及工作,让社会更快适应这个新时代。” 他的回答掷地有声,赢得了又一轮热烈的掌声。 展览的最后,李凡站在星联的展台上,面对全场观众,发表了总结演讲。 他的目光深邃而坚毅,声音中充满着
不可动摇的信念:“星联的使命,是用技术连接未来。 我们今天展示的不仅是一项产品,更是一种理念:ai与人类并行发展,共同创造更好的明天。这是星联的承诺,也是我们对全人类的责任。” 话音落下,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无数双眼睛中透着兴奋、敬佩甚至野心。李凡知道,他的每一句话,都已经刻在了这些人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