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星联发展的国民共鸣
作品:《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北方某铁路调度中心,钟毅站在调度屏幕前,额头上的汗还没来得及擦。 屏幕上,线路图上原本绿色的轨迹,突然变成了刺眼的黄色闪烁。 “钟毅,南线的列车超时了!”旁边的调度员急得声音都在颤抖,“如果东线按时进站,撞车风险极高!” 钟毅眉头一皱,立刻将手里的咖啡放到一旁。 他快速操作调度终端,同时用耳麦联系列车驾驶员:“南线列车,立即切换备用轨道,东线列车减速至40公里每小时。” “备用轨道设备在检修,信号故障!”对方的回复让钟毅心里一沉。 屏幕上的倒计时不断减少,每一秒都像在拉紧他的神经。 关键时刻,星联智能调度系统发来一条紧急推送:“建议南线列车改用a-3区段进行临时停靠,避免冲突。” 钟毅几乎没时间犹豫,直接确认方案:“按照建议方案执行!” 仅仅几秒后,屏幕上闪烁的黄色警报恢复了绿色。 危机解除,全场人松了口气。 “刚才那是星联发来的方案?”主管走过来,拍了拍钟毅的肩膀,语气里有些不可置信。 钟毅点点头,长舒了一口气:“是星联智能系统。没有它,咱们可能就得面对一场严重的事故。” 这一天,钟毅再一次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它不仅仅是工具,而是一种无声的责任。 镜头转到南方一个偏远村庄,太阳下的小诊所内,医生刘国安正通过星联健康平台处理一位老人的病情。 “这情况不对。”刘国安皱着眉,看着老人的检查结果。 他熟练地将数据上传到星联健康平台,不到一分钟,系统就给出了一份详细的诊断建议,并推荐了一位三甲医院的专家。 “吴奶奶,这是肺部感染。病情不轻,我建议您尽快去县城医院。”刘国安耐心地解释。 “医生,路太远,拖着身体去一趟太折腾。”老人摇头叹气。 “别担心,我这儿可以给您安排远程会诊。”刘国安笑了笑,熟练地操作平台,连接了那位专家。 不久后,屏幕另一端传来了专业的分析和治疗方案。 诊断结束,老人脸上的焦虑少了些许。 刘国安将药品递过去:“吴奶奶,先按这个方案用药,接下来会有护士上门帮您做检查。” 看着老人转身离开的背影,刘国安心里一阵满足。 他低头看了看星联健康平台界面,心中暗自感叹:“要是没有这套系统,我一个乡村医生,根本解决不了这种复杂问题。科技,真是帮大忙了。” 李凡坐在星联总部的办公室里,看着这些反馈案例,嘴角微微扬起。 他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思绪却早已飘向更远的地方。 “星联的作用,不只是救场的调度员,也不是方便的医生助手。”他喃喃自语。 “它改变的,是普通人的信念。让他们觉得,不管多偏远、多普通,他们的生活也能因科技而不同。” 这时,曲云山走进来,将一份报告放在他面前:“这是星联健康和智能系统的最新数据,覆盖率超过了95%的县级地区。 而且,基层用户的满意度超过90%。” “很棒。”李凡点了点头,目光坚定,“但是这些还不够。下一步,我们要确保这些技术真正渗透到每一个家庭,不只是工具,更是一种信任。” “你又给自己加码了,李总。”曲云山笑着调侃,“不过,这种信任,可不是花钱能买来的。” “没错,它是赢回来的。”李凡站起身,推开窗,看着窗外繁忙的都市,目光中透着一种难以动摇的使命感。 晚上,星联总部的直播间内,灯光调到最柔和的亮度。 镜头对准了李凡,他坐在简洁的沙发上,身旁摆着一杯热茶。 屏幕上的弹幕疯狂刷屏,数百万观众正在实时观看。 “李总,直播间有人问,‘为什么星联的科技是全球领先的,但收费却这么低?’”主持人笑着读出弹幕问题。 李凡看向镜头,嘴角带着一丝笑意:“低吗?那是不是我们定价太亲民了?” 语气轻松,却引来弹幕狂刷“哈哈哈哈”。 “其实说实话,星联的目标,从来不是赚快钱,而是让更多人用得起科技,真正改变生活。”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坚定,“我们有这个责任,也有这个能力。” 直播切换到连线模式,镜头中出现了一位身穿工装的中年男子。 他有些局促地站在厂区的车间里,背景是一些机械设备。 “李总好,我是河南的一名工厂工人,叫王海。”他挠了挠头,笑得有
些不好意思,“其实之前我差点就失业了。”李凡眉头微微一挑,身体稍微前倾:“哦?说来听听。” “我们厂之前没用星联的设备,全靠人工操作,效率低还容易出错。”王海语气带着点无奈,但随即一转。 “后来引进了你们的智能生产线,一下子淘汰了很多岗位,我也被辞了。 不过我没放弃,在星联的技能培训中心学了三个月,回来后成了厂里的智能化操作员。工资比之前翻了一倍!” “这工资涨得可以啊。”李凡半开玩笑地说,语气里带着一丝欣慰。 “这还得谢谢你们星联!”王海的脸上带着憨厚的笑,“以前我以为自己就是个干苦力的,但现在我感觉自己是个技术工人了,腰杆都直了!” 屏幕上的弹幕瞬间爆炸: “好励志!” “王哥牛逼!” “李总还缺工人吗?我想去学!” 李凡轻轻点头,正色说道:“王师傅的故事告诉我们,科技是为了赋能,而不是剥夺机会。星联要做的,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机会。” 接下来的连线是一位年轻人,他的背景是一个小型的办公室,墙上挂着星语的用户反馈图表。 他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眼神中透着兴奋。 “李总,我叫李天阳,是个创业者。之前在三线城市开了一家设计工作室,客户少得可怜,差点就倒闭了。”他抓了抓头发,笑着说。 “后来用了星语,接了很多外地,还有海外的单子,现在已经有了十几个人的团队。” “星语这么厉害?”李凡笑着问,语气里带着点打趣。 “那必须的!”李天阳信心满满地说。 “我们现在靠星语接订单,宣传作品,还能和客户实时交流。感觉我们的设计,一下子被全世界看到,这种感觉,太爽了!” “听着不错。”李凡点了点头,“那你对星联有什么建议吗?或者说,希望我们还能改进什么?” 李天阳想了想,认真说道:“如果星语能有更好的创作者保护机制就更好了,有时候担心设计稿被抄袭。” “这是个好建议。”李凡的语气瞬间严肃了几分,“版权保护,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事情。我会让团队尽快优化相关功能。” 直播间的弹幕又一次刷爆: “年轻人真拼!” “星语太香了!” “李总太接地气了!” 直播结束后,李凡回到办公室,疲惫地靠在椅子上。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刚刚的画面——那些普通人的故事,每一个都让他心头一震。 “李总,刚才的数据出来了。”周汉祥走进来,把一份报告放在桌上。 “这次直播最高同时在线突破一千万,满意度达到98%。看来咱们的品牌形象又巩固了不少。” “品牌形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信任。”李凡缓缓睁开眼睛,语气低沉却坚定,“这些故事让我明白,我们的技术不仅是产品,更是一种责任。” “下一步呢?”周汉祥问。 “推动‘星联生态计划’,开放更多资源。”李凡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我们要确保,每一个普通人,都能通过星联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周汉祥点了点头:“有点意思,不过这条路不好走。” 李凡站起身,看向窗外繁忙的城市街道,眼中带着复杂的情感:“走不好,也得走。科技的意义,不止是利润,还有改变生活的力量。” 次日,星联总部的会议室,灯光柔和但气氛紧张。 围绕着长桌,星联的核心团队齐聚一堂。 李凡站在中央,面前的屏幕展示着一份详尽的战略提案:“星联生态计划”。 “这是我们的下一步。”李凡用激光笔指着屏幕,语气坚定,“全面开放星联的技术、资金和资源,与更多国内企业合作,共同推进产业升级。” 他停顿了一下,扫了一眼在座的高管。 曲云山沉思,方东河推了推眼镜,杨庆华的眉头则微微皱起。 沉默,像厚重的幕布覆盖了整个会议室。 “全面开放?”杨庆华首先打破沉默,声音里带着一丝不解,“李总,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我们的技术优势,可能会因此被稀释,甚至被滥用。” “是啊。”曲云山跟着附和,“你知道国内的现状,一旦我们的技术落入某些企业手中,他们只会急着赚快钱,根本不会考虑长远价值。” “还有可能被反过来打压我们。”江子胜插话,语气不冷不热,“就像当年的互联网红利,一部分人赚得盆满钵满,真正推动行业的却被挤
到边缘。”会议室的气氛陡然变得剑拔弩张,李凡却不慌不忙。 他双手按在桌上,缓缓说道:“我明白大家的担忧,也知道这条路不好走,但科技如果只是我们的护城河,那它的价值远远不够。 它要成为一条大河,滋养整个国家。” “李总,你的出发点没问题,但代价太大了!”杨庆华提高了音量,语气里带着急切。 “星联走到今天,靠的是什么?是技术领先,是行业话语权。如果我们轻易开放,别人只会踩着我们上去。” “没错!”曲云山也忍不住了,“合作可以,但全面开放?这几乎是在拆自己的墙!” “我理解你们的担忧。”李凡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但如果我们不开放,这些技术只能服务一部分人。被技术割裂的,是整个社会的进步。” “可是,李总——”杨庆华还想说什么,却被李凡抬手打断。 “听我说完。”李凡直起身子,目光从每个人脸上扫过,眼中带着某种难以抗拒的坚定。 “我们不是为了技术本身而战,而是为了技术改变的未来。如果我们死守这些技术,不让更多人参与,这片市场迟早会僵化,甚至毁掉。” 会议室一片安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凡身上。 他缓缓开口,语调低沉却充满力量: “我们不是在守护一家公司,而是在定义一个时代。星联的使命,不是做一家能赚大钱的企业,而是成为推动这个国家崛起的引擎。” 他的语气逐渐高昂,情绪像点燃的火焰: “开放技术是冒险,但不开放才是真正的死路!我们的责任,是让科技成为每个人的机会,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 这番话,像一记重锤敲在众人心上。 杨庆华张了张嘴,似乎想反驳,却终究没说出口。 曲云山靠回椅背,双手抱胸,神色中带着几分复杂的敬佩。 “李总,你这人,总是这么让人难以反驳。”江子胜笑了,语气里多了一丝赞许,“虽然我还是觉得有风险,但有你这股劲头,赌一把也值了。” 方东河低头沉思片刻,忽然抬头问:“生态计划的技术开放范围,初步怎么设定?” 李凡嘴角微扬,答道:“优先与有明确社会效益的领域合作,比如医疗、教育、农业。同时,我们会设立严格的授权机制,确保技术的可控性。” 散会后,李凡独自留在会议室。 他站在窗前,看着窗外车水马龙的城市。 远处的天边,一轮残阳正在缓缓落下。 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脑海中浮现的,是无数普通人的面孔——他们对星联的期待,对未来的渴望。 “技术不是墙,而是路。”李凡低声对自己说,语气中透着决绝,“既然我有机会铺这条路,就不能让它断在我手里。” 此时,曲云山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两杯咖啡。 他将一杯递给李凡,笑着问:“感觉如何?是不是又感觉把自己架高了一截?” “确实有点。”李凡接过咖啡,语气里带着一丝自嘲,“但架得高,才能看得远。你说呢?” 曲云山摇了摇头,轻声说道:“你是个疯子,但我们都信你。这次,赌一把吧。” 两人对视一眼,举起咖啡杯,轻轻碰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