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筹备地外事务委员会
作品:《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今天的重点是,太空产业的下一步。”李凡站在会议室中央,双手撑在长桌上,目光在一众高管脸上来回扫过。 星联总部顶楼的会议室,平时能俯瞰整个深市,但在这会儿,窗外的景色,却没一个人有心思去看。 周汉祥坐在第一排,半开玩笑地说:“李总,是不是又要‘发射火箭,冲上云霄’了?” 一阵轻笑从会议室角落冒出来,却很快被李凡的目光压了下去。 他今天的脸上,带着少见的严肃。 “没那么简单,”李凡抬手点开身后的屏幕,画面上迅速出现一张全球卫星分布图。 “‘星链+’已经基本完成了全球覆盖,现在全球90%以上的地区,都已经可以接入我们的网络服务。 资源探测卫星也顺利发射,我们在火星轨道上的自动采集器,预计下个月开始部署。” 方东河推了推眼镜,忍不住插了一句:“这可是好事啊,不过,李总,您今天这么严肃,不像是来庆功的。” 李凡淡淡一笑,但那笑意中藏着某种令人不安的意味。 “正因为我们走得太快,才会有人不舒服。”他摁下遥控器,屏幕切换到一张新闻截图,上面几行大字尤为显眼: “星联的太空扩张,是否在侵犯人类共有资源?”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空气仿佛凝固。 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江子胜眉头一皱,把手里的钢笔转了个圈。 “这标题够耸人听闻的。”曲云山冷笑一声,但神色明显多了几分凝重。 李凡看向江子胜:“江总,你怎么看?” 江子胜沉吟片刻,缓缓开口:“从法律上来说,目前国际上,并没有明确的太空资源分配条约。 我们是在‘灰色地带’操作,但问题是,这种地带往往最容易引发矛盾。 新闻背后,很可能有竞争对手在推波助澜。” “竞争对手?”曲云山冷哼一声,“某些国家和企业,不就是眼红我们抢了风头吗?我们做的每一步,都比他们快。” “快不代表安全。”江子胜语气不急不缓,却掷地有声。 会议室的气氛变得压抑,李凡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节奏平稳,却让人心跳不由自主地跟着加快。 “这次,不只是竞争问题。”李凡的声音低沉而冷静,“而且还有几个民间组织,正在向联合国提交抗议书,认为我们违反了‘人类共同遗产’的原则。” 曲云山皱眉:“这些人还真是闲得慌,太空资源那么大,他们凭什么指责我们?” “因为我们动了有些人的奶酪。”李凡冷笑,“更因为我们太强,让人害怕。” “那现在怎么办?”周汉祥咂了咂嘴,语气虽轻松,但眼神却透着一丝担忧。 李凡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窗边,俯瞰整座城市。 他沉思片刻,转过身,语气里多了几分笃定。 “我们要打两场仗,一场是技术上的胜仗,另一场是国际舞台上的硬仗。” 他扫视众人,眼中闪着寒光:“星联不是只会做技术的小作坊,我们要站在规则制定者的那一边。 这次,我要的不只是推进各项太空计划,更要让全球都承认一点:我们在太空开发上的合法性。 太空伦理,星联会成为主导者,而不是受害者。” 曲云山点了点头:“听起来,是时候构建我们的规则体系了。” “没错,”李凡答道,目光锐利,“技术创新我们已经领先,接下来要让他们看到,星联在战略和责任上的格局。我们不是掠夺者,而是引领者。” 会议室内的气氛变得复杂,既有一触即发的紧张感,也有某种压抑不住的兴奋。 杨庆华忍不住笑了:“李总,真佩服你,总能把危机说得这么振奋人心。” 李凡挑了挑眉,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就看我们能不能抓住了。” 窗外,云层被夕阳染成金红色,仿佛为这场即将拉开的博弈,涂上了战斗的底色。 几天后,李凡坐在亚洲联盟总部的大会议室里,眼前的场景早已不再陌生。 从联盟成立的第一天起,星联就是这个组织的核心力量,甚至可以说,没有星联,就没有今天的亚洲联盟。 巨大的星联标志,被醒目地嵌入联盟徽章中,这种无声的象征,已经向所有成员国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息:星联是这里的主导者。 他低头抿了一口茶,扫视着桌边的几位老面孔。 他们的神态各异,有的面带微笑,有的神情严肃,但毫无例外地,每个人的目光中都带着一丝敬畏。 陈伟锋,联盟执行委
员会的主席,今天一如既往地坐在主座。他是亚洲联盟的一位资深代表,同时也是李凡的老朋友,或者说,是李凡一手提携到这个位置上的重要盟友。 他微微咳嗽了一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李总,感谢您亲自参加今天的会议。”陈伟锋话音刚落,目光扫向其他与会者,仿佛在确认他们的态度。 “关于太空资源的国际协调和伦理框架的事情,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讨论,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要看您的意见。” 其他国家的代表们微微点头,显然已经默认星联是唯一能主导这场谈判的力量。 与其说这是一个会议,不如说是一次向李凡请示的过程。 李凡放下茶杯,微微一笑。 他的语调轻松,却自带一股无法忽视的威严:“谢谢陈主席,也谢谢各位的支持。 太空资源开发,是所有人类共同的事业,但如何让这项事业有序地进行,避免无序竞争,才是关键所在。” 他的目光从每一位与会者脸上扫过,顿了顿,又继续说道:“星联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规则比技术更重要。 如果没有规则,我们所有的努力,都会成为别人的机会;但如果有规则,我们就能成为真正的引领者。” 一位来自南亚的小国代表低声说道:“李总,您说的确实有道理,但规则制定权掌握在谁手中,这才是关键。我们小国在资源开发中,很难分得一杯羹。” 李凡闻言微微一笑,答道:“正因为如此,星联才希望通过亚洲联盟,把大家联合在一起。 联盟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保护中小国家的利益,同时让区域内的科技和经济水平同步提升。 今天的太空产业,也同样需要这样的协作机制。” 他说完后,看向江子胜。 江子胜立刻站起来,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夹中,抽出一份详细的框架协议,递给陈伟锋。 “这是我们星联提出的初步建议,”江子胜开口解释道。 “框架中包含三个核心原则: 一是资源共享,通过联盟内部的技术合作和分配机制,确保所有成员国,都能享受太空开发的红利; 二是太空垃圾管理,我们建议成立联合处理中心,专门清理轨道废弃物; 三是非军事化承诺,确保太空资源开发不被军事化行动干扰。” 文件被传递开来,几个代表低头翻阅时,脸上的表情从怀疑逐渐变成了思考,甚至带着几分兴奋。 陈伟锋合上文件,露出一丝赞同的微笑:“李总,这份提议确实全面,特别是资源共享和非军事化的部分,应该会赢得不少国际组织的支持。” 但就在这时,一位来自东南亚的代表突然开口:“李总,我可以理解星联的技术实力,也明白联盟的初衷。 但您有没有想过,如果有其他强国反对这些规则,我们会不会陷入被动?” 这话一出,会议室内安静了一瞬。 其他代表的目光纷纷转向李凡,显然,这个问题是许多人共同的担忧。 李凡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锋芒:“强国的反对不可避免,但这恰恰证明了我们的规则对他们产生了威胁。 规则从来不是为了取悦所有人,而是为了保护真正的参与者。 如果有人试图绕过联盟,那么星联会用自己的技术和资源,确保他们的绕行毫无意义。” 这句话掷地有声,会议室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又热烈。 陈伟锋拍了拍桌子,大笑道:“李总,说得好!星联的决心,让我们联盟更有信心了。” “规则,是保护弱者的武器。”李凡平静地总结道,目光却如刀锋般扫过全场。 “而星联,会是这个武器的锻造者。” 会议结束后,李凡就马上回到星联总部,等到专机刚降落,他就直奔会议室。 窗外夜色正浓,但星联的办公大楼却灯火通明。 今晚,一场关乎未来的战略会议即将展开。 会议室里,周汉祥、曲云山、江子胜、方东河、苏雅馨等核心团队已经等候多时。 桌上堆满了文件、数据报告,还有几杯早已凉透的咖啡。 大家的神情虽略显疲惫,但目光中却带着兴奋的光芒。 李凡推开门的瞬间,所有人的注意力瞬间集中到他身上。 他环视了一圈,开口道:“情况大家都清楚了。 亚洲联盟的态度很明确,他们愿意支持,但前提是,我们得拿出一个能让全球都买账的框架。 这不只是技术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江子胜轻咳了一声,将一份文件递到
桌上:“李总,从国际法的角度看,目前太空资源的开发确实是一个‘灰色地带’。1979年的《月球协定》提到‘外空资源属于全人类’,但实际执行力度几乎为零。 我们现在如果主导规则制定,可以从技术优势切入,同时加入道德和人道主义的包装,但需要小心避免激化大国间的矛盾。” 李凡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技术团队的方东河:“技术上,我们能提供哪些保障措施?” 方东河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我们已经在‘星链+’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新的资源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轨道设备和采矿区的实时监管。 同时,我们还设计了一种自主销毁机制,确保在设备完成使用周期后,能够快速清理,避免太空垃圾的累积。 再加上‘星轨护卫’的轨道清理机器人等系统和机制,问题不大。” “这还不够。”李凡的语气虽然平静,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方案,而是一种能够打动全球各国的愿景。” 说着,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用记号笔快速写下几个大字:“地外事务委员会”。 众人一愣,随即一阵低声议论。 江子胜率先开口:“李总,你是想建立一个类似联合国的机构?” “没错。”李凡点头,目光深邃。 “但不同于联合国的冗长和低效,这个委员会必须由核心技术力量驱动,成员国共同参与,重点是实现三个目标:资源共享、公平竞争和生态保护。” 他一边说,一边在白板上画出框架结构图。“委员会分为三个主要分支: 技术审查组,负责评估和审核太空开发项目的技术可行性; 资源分配组,确保开发成果的公平分配; 环境监控组,专注于垃圾清理和生态保护。” 周汉祥忍不住插嘴:“李总,听起来是个大手笔,但会不会太理想化了?那些大国愿意乖乖听话?” “他们当然不会轻易听话。”李凡微微一笑,语气中透着一丝不羁。 “但只要他们看到好处,就会主动加入。 星联的技术优势和各项业务的组合,就是我们的底气。而这个委员会的成立,不是替他们服务,而是替我们掌控局面。” 方东河恍然大悟,兴奋地拍了下桌子:“明白了!通过委员会规则,我们实际上是在用‘公平’的外衣,把星联的技术标准,推广成全球标准。 这样一来,无论谁开发资源,都绕不开我们的技术和服务。” 江子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确实是一招好棋。 如果规则由我们主导,未来全球的太空产业,都会被锁定在星联的体系之中。 对了,名字是否需要再具象一点,比如‘地外资源管理委员会’?” 李凡摇了摇头:“不必过于具体,‘地外事务委员会’更具有包容性。 未来不仅是资源开发,可能还涉及太空移民、星际航行等更多领域,这个框架必须足够灵活。” 曲云山沉稳地补充道:“既然这样,我们的第一步,就是制定一份详细的初步规则草案,同时选取几个盟友国家作为试点。 亚洲联盟是最好的跳板,可以优先推动。” 会议室的气氛被点燃了。 大家纷纷踊跃地提出各种补充意见,整个蓝图开始变得越来越清晰。 李凡看着团队的热烈讨论,想到那些对手,心中暗自冷笑了一声。 他知道,这场全球太空伦理框架的推动,看似是为了合作,但实质上是为星联打造一个不可替代的地位。 只有牢牢掌控规则的制定权,才能在未来的国际博弈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夜已经深了,但星联总部依然灯火通明。 窗外,点点星光仿佛在回应着这座大楼里的野心与使命。 李凡站在窗前,望向遥远的天际,喃喃自语道:“星联的未来,必然不只是脚下这片土地,而是整片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