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芯片突破带来的机会(4k)

作品:《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几天后,瑞士达沃斯,全球经济论坛。  星联的展位设计简约,却科技感十足。  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滚动播放着亚元在欧洲试点的真实数据:交易速度提升30%,结算成本降低60%,参与企业满意度高达95%。  会场里,数十家媒体记者围着李凡,长枪短炮几乎要戳到他的脸上。  “李先生,欧美国家对亚元的质疑不断增加,请问您怎么看?”  “质疑是正常的。”李凡神色平静,语调从容,“一个新事物的诞生,必然会引发不同的声音。”  “但事实胜于雄辩,亚元的试点成果已经证明,它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选择。”  记者紧追不舍:“那对于挑衅的说法呢?亚元是不是有意挑战美元地位?”  李凡微微一笑:“我们的目标,从来不是取代谁,而是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亚元存在的意义,是为世界提供一种新的选择,而不是制造冲突。”  这段回答,迅速登上了多家国际媒体的头条,评论区炸开了锅。  “这回答绝了,既不正面刚,又把逻辑梳理得清清楚楚。”  “亚元这么高效,难怪西方国家慌了。”  “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声音,为新世界秩序争取空间。”  达沃斯论坛闭幕后,星联的团队,聚集在酒店会议室内,分析接下来的战略。  “这次会议效果不错。”方东河打开一份数据报告。  “欧洲那边有三家中立国家的银行已经联系了我们,表示希望进一步探讨合作。”  “这是个好信号。”曲云山点头,“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美方的反击不会停止,他们的制裁措施可能随时加码。”  “他们越反击,我们就越强硬。”李凡站起身,目光如炬。  “从今天起,我们的重点,是让亚元成为更多地区的标配,特别是在中东和非洲。”  “只要这些地方跟上,我们的基础就稳了。”  周汉祥嘿嘿一笑:“李总,这次达沃斯,把他们怼得不轻啊。接下来,他们估计会更头疼。”  “头疼是一定的。”李凡拿起一份文件,轻轻敲了敲桌子。  “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要很清楚的知道,在接下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窗外的雪花飘落,给达沃斯的夜色增添了一丝静谧。  可李凡知道,这份静谧,只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平静。  次日,清晨的阳光,洒进星联半导体实验室,照亮了几台正在高速运转的尖端设备。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微微的金属味,混杂着科研人员的兴奋气息。  汪怀君站在主控台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  “怀君,怎么样?”李凡推开实验室的门,声音中透着几分兴奋。  “完美!”汪怀君猛地转过身,脸上的兴奋掩盖不住。  “2纳米芯片,性能提升了40%,功耗降低了50%,整个行业的新标杆!”  李凡闻言,嘴角扬起一抹笑:“好,好,很好。”  “这次咱们星联,又要再一次改变游戏规则了。”  实验室里响起一阵轻松的笑声,但没人放松警惕。  毕竟,突破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新的战场。  星联总部的会议室内,李凡召集了一场高层紧急会议。  长桌旁,星联的核心高管齐聚一堂。  曲云山捧着一杯咖啡,神色如常;周汉祥坐在一旁,双手抱胸,目光中透着兴奋和几分戒备。  “各位,这次的芯片突破,不只是技术上的胜利,更是战略上的飞跃。”李凡目光扫过众人,声音铿锵有力。  “我们的2纳米芯片,不仅领先全球,还能成为推动亚洲联盟继续整合的关键。”  周汉祥忍不住插嘴:“李总,我说实话,这芯片性能是真牛,但咱们怎么用?”  “光喊口号没用啊,得想想怎么让它发挥威力。”  “说得对。”李凡点头,“所以这次,我们要把芯片技术,和联盟的利益绑定在一起。”  “具体怎么做?”曲云山慢条斯理地问。  “第一步,”李凡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一张规划图。  “我们计划与联盟内的几个核心国家合作,建设半导体产业园。”  “核心技术由我们提供,生产链本地化,彻底解决他们对西方芯片的依赖。”  会议室里一阵低声议论,周汉祥一拍桌子:“这个可以!让他们用上咱们的技术,离不开咱们,也就离不开亚元!”  “第二步,”李凡继续说道,“我们要在下个月的联盟大会上


    ,公开展示芯片性能,让每个国家都看到它的潜力。”“数据,就是最有力的语言。”  “第三步呢?”曲云山挑了挑眉。  李凡深吸一口气,神色冷峻:“第三步,是推动芯片技术标准化。”  “只有我们掌握了标准,未来的规则才能由我们制定。”  几天后,在星联研发中心的展示会上,各国代表齐聚一堂。  实验室里,2纳米芯片的性能演示正在进行。  屏幕上,复杂的数据流高速运转,模拟出的芯片运算速度和能效比,让人眼前一亮。  “这也太快了吧!”一位东南亚代表忍不住感叹。  “关键是低能耗,完全符合我们的需求。”另一名中东国家的代表低声与同伴交谈。  李凡站在一旁,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微笑。  他缓缓开口:“各位,亚元的成功,离不开技术支持。而我们的芯片,正是这个支持的基石。”  “李总,”一位西亚代表提出疑问,“如果欧美势力试图封锁这项技术怎么办?”  “这正是我们推动本地化生产的原因。”李凡不疾不徐地回答。  “通过与联盟国家的合作,我们不仅能规避风险,还能让芯片技术,真正成为联盟共同的资产。”  此话一出,现场顿时爆发出一阵掌声。  代表们的表情,从观望变成了认可。  展示会结束后,李凡站在星联总部的天台上,俯瞰整个城市。  他脑海中浮现出联盟国家代表们的表情,那既是惊艳,也是信任。  “芯片只是开始。”他低声自语,眼神中透着决然,“接下来,是让世界重新定义权力规则的时候了。”  风吹过天台,带来一丝寒意,但李凡的心中燃烧着更炽热的野心。  他知道,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而星联,已经站在了棋盘的中心。  几天后,星联总部的灯光明亮,会议室里摆满了各种展示设备。  李凡站在屏幕前,手握遥控器,冷静而自信地注视着台下的各国代表。  他身旁的大屏幕上,正播放一段技术演示,画面中,2纳米芯片驱动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正在飞速处理着亚元的跨境交易数据。  “各位,这就是未来。”李凡语气平静却充满力量。  “2纳米芯片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交易速度,还能以更低的能耗,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操作。”  “亚元的背后,是一套更高效、更安全的数字经济体系。”  他停顿了一下,扫视着台下。  代表们有的点头,有的低声交谈,甚至有人在手机上记着什么。  “让我们更直观地看看它能做什么。”李凡按下遥控器,屏幕切换到一组数据对比图。  “这是传统美元系统的跨境结算耗时和费用,而这是亚元在2纳米芯片支持下的表现。”  屏幕上,传统系统的数据显得笨重而迟缓,而亚元的数据则快速且高效。  台下发出一阵低声惊叹。  “这也太快了。”一位东南亚国家的代表,对身旁的同伴低语。  “而且成本这么低。”另一位中东国家的代表皱着眉,显然在评估这对本国经济的意义。  李凡收回目光,继续说道:“不仅如此,2纳米芯片的架构,还支持多领域的应用。”  “在医疗上,它可以快速分析数据,优化资源分配;在能源上,可以实现更精准的电网管理等等。”  “这不是单一的技术突破,而是一场全领域的革新。”  场内安静了一瞬,随即响起了掌声。  展示结束后,李凡走下台,与几位代表进行交谈。  “李总,你们的技术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一位东南亚代表开口道。  “不过,我想知道,这样的技术,会不会有被滥用的风险?”  李凡笑了笑,语气平稳:“这是个好问题。所以我们不仅提供技术,还会协助制定规范。”  “每个联盟国家,都将拥有技术的管理权,星联只提供支持,确保透明和安全。”  另一名中东代表点点头:“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那我们的合作空间会更大。”  谈话间,曲云山走过来,低声对李凡说:“刚收到消息,西方的几家跨国企业,想和我们接洽,探讨在芯片技术上的合作。”  李凡挑了挑眉,淡淡地问:“他们什么态度?”  “表现得很谦卑,甚至愿意提供优厚条件。”曲云山压低声音,“但我觉得,这可能只是试探。”  李凡嘴角微微上扬:“让他们等着吧。现在,不是我们低头的时候。”  晚上,李凡独自坐在


    办公室里,窗外的夜色深沉。手中的咖啡已经凉透,他却毫无察觉。  “西方企业的试探,说明他们开始感到威胁。”李凡心想,“但这也意味着,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  他的目光,落在桌上的一份计划书上,那是星联下一阶段的芯片推广计划。  目标是将2纳米芯片的技术标准,推广到亚洲联盟的所有国家。  “标准就是规则。”他轻声自语,“掌握标准,才能掌握未来。”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大洋彼岸,几位西方国家的高层,正聚集在一间会议室里。  “星联的技术,已经对我们的市场构成了严重威胁。”一位白发苍苍的经济学家说道。  “如果不采取措施,我们的地位将会再次被削弱。”  “那就封锁技术,限制他们的扩展。”另一人冷声说道。  “但问题是,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态系统。”经济学家叹了口气,“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的新闻头条,聚焦在李凡的技术展示,全球各地的经济学家和媒体纷纷发表评论。  “亚元的技术支撑,正在改变游戏规则。”  “西方该如何应对这场数字经济的冲击?”  “星联的2纳米芯片,推动了亚元的国际化进程。”  办公室里,周汉祥刷着新闻,兴奋地大喊:“李总,这波舆论咱们赢了!”  李凡放下手中的文件,微微一笑:“舆论只是开始,真正的战斗,还在路上。”  窗外,初升的阳光洒满星联总部,仿佛为星联继续涂上了一层金光。  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紧张。  李凡站在长桌的正中央,手指轻点桌面上的计划书,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各位,我今天要讲的,是一件关系到亚洲联盟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大事。”他的目光扫过众人。  “2纳米芯片技术,不只是我们的技术突破,它将成为亚洲经济整合的支柱。”  曲云山倚着椅背,眉头微皱:“李总,你的意思是,把芯片技术上升到战略层面?”  “没错。”李凡点头,“我们不仅要输出技术,还要在联盟内建立一个完整的芯片生态系统。”  “这是星联的责任,也是联盟的机遇。”  周汉祥沉思片刻,问:“生态系统怎么建?这可是个烧钱的活儿。”  李凡笑了笑,拿起桌上的计划书:“通过三步走。”  “第一步,设立联合研发基金,集结联盟内最顶尖的技术人才,共同推进芯片技术的发展。”  “第二步,建设区域性芯片产业园,推动生产本地化。”  “第三步,制定联盟内部的芯片技术标准,让我们掌握规则制定权。”  “标准制定权,这个想法不错。”方东河推了推眼镜,“但如果西方国家干涉,比如更深度的技术封锁,或者经济制裁怎么办?”  “所以,资本合作是关键。”李凡转身看向杨庆华。  “杨总,这部分由你负责。通过星联资本,与联盟国家的企业深度绑定,用资本的力量抗衡外部压力。”  “没问题。”杨庆华爽快答应,但随即眉头一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