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市场需求(6.2k)
作品:《从1990年开始重塑未来》 上一刻,李凡还在为了常永浩带来的惊喜而畅想未来。 下一秒,就收到了曲云山的电话。 “李总,【邦泰物流】张总那边的需求已经达成一致了,合作基本已经达成,只等您签字了。” “好,不错,我马上过来。” ----------------- 在前往合同签约地点的路上,李凡对于【邦泰物流】的这个合作,也是不禁一阵浮想。 ...... 在1990年下半年starm1推出后,深市的中小型企业、商户和个人,都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虽然那个时候还没有进入大规模量产的阶段,但是其独特的多功能设计,已经吸引了相当的一部分用户。 尤其是那些对于通讯效率有比较高的需求的用户。 在一次和几位团队核心成员对市场数据进行查看和分析之后,大家发现:虽然产品整体销售量不高,但是有几个订单也是引起了李凡的注意。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系统的提示再次响起: 【系统提示:当前产品已经在南山区的部分小型企业和个体商户中获得认可,建议对这些客户进行跟踪回访,探讨进一步的合作机会。】 李凡点了点头,这也正是他所需要的机会。 所以在这个时候,李凡也是开始选择更多的参加地方上的一些商业展会了。 而在眼下,其实在深市,就有一场即将举办的展会。 这个展会,其实也就是深市一些地方性的中小企业协会主办的,主要也就是面向本地的一些小型企业和个体商户。 然后给他们提供一些展示自家产品、技术的场合和机会。 在展会开始的那天,李凡早早的招呼当时的几个团队的核心成员布置好了展位。 由于他们的产品设计简洁大方,和当时的大多数产品都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也是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而且在当时而言,通讯设备的技术还是相对落后的。 而星联科技的starm1,产品卖点非常明确:集成了多功能的通讯系统、适用于不同场景的便携式需求设计。 在展台周围,聚集了不少的有意向的客户,他们大多是深市的中小型企业主,也有极少部分个人科技爱好者。 所以他们也是比较懂这款产品的含金量的,所以看到这款产品后,也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第一位开口的,就是一位公司主营物流的小型企业负责人:“这设备不仅能通话?还能直接发传真和处理文件?真的有这么方便?” 李凡微笑着点了点头,详细介绍了产品的功能。 “是的,这位老板。” “我们的设备整合了多个功能,除了日常通讯,还能适应物流行业对于文档处理和远程沟通的需求。” “而且它具有高续航的能力,非常适合您公司对户外工作的要求。” 闻言周围的人群也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一天过去之后,李凡也是获得了不少意向客户的联系方式。 当然,也是更大范围的传播了自家的产品,给未来的市场推广打下了个不错的基础。 而且这些潜在客户,他们对于starm1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甚至还有人想要当场下订单的。 要不是当时公司产能实在受限,李凡就马上签下合同了。 ...... 展会结束后的几天里,李凡也是陆续不断的接到了几位客户的合作意向和来访要求。 其中也包括了一家小型的物流公司和一家建设设备租赁公司。 通过系统的分析功能,李凡也是比较清楚的知道了这两家公司的实际需求和痛点是什么。 所以也是提前对产品进行了更进一步的针对性改进。 在和物流公司的负责人王总,约好了在一家商务会所进行合作谈判。 次日,李凡也是带着当时的主要技术团队和法务,去进行了合作面谈。 在会议室里,王总首先开口说道:“李总,我们公司在深市有几条重要的物流线路,每天都需要处理大量的文件和紧急通讯。” “所以,如果你们的设备真的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效率,那么我们肯定会进行大规模采购的。” 李凡根据之前自己的实际调研,以及系统的辅助,已经对王总公司的需求进行了分析。 “王总,我了解到你们的物流线路覆盖区域广,特别是有一些偏远地区的站点通讯不畅。” “而我们的设备,starm1,不仅可以提供稳定的通讯服务,还支持文件传输功能。” “您可以通过我们的设备,
直接发送和接收物流文档。” 王总点头,但接着问:“价格呢?李总你要知道,毕竟我们是一家小公司,预算有限。” 李凡知道这是关键所在,这个时候,提前准备的方案派上了用场。 他通过系统分析,制定了一个基于使用量的分层定价策略。 “对于像您这样的中小型企业,我们可以提供灵活的付款方式。” “您可以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线路覆盖的需求,选择按月支付,这样可以减轻初期的资金压力。” “当然,初次合作,您也可以选择先试用一个月,之后再进行付款。” 王总当然知道这样的定价和付款方式,星联科技是承担了很大的风险的。 不过也可以看得出对方的真诚,而且自己也不是那种不讲信誉的人,所以对于李凡的好感度也是一下子就上升了很多。 但是说实在话,这个建议也着实非常打动了他,他看向自己的助手,露出赞许的表情:“这个方案不错,能有效控制成本。我觉得可以试着合作看看。” 谈判顺利结束,李凡不仅成功签下了合作订单,还为公司赢得了进一步在物流行业扩展市场的机会。 而【邦泰物流】,也就是王总介绍的另外一个大客户了。 虽然和【邦泰物流】达成合作的过程不是很顺利,要求又高又繁琐,但是总归也是拿下了。 而且王总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出了不少力,感谢的事情后续合作中再去落实了。 但能够得到这次和【邦泰物流】的合作机会,也的确算是自己当时的一时正念了。 想到这里,李凡的嘴角也是不禁一阵上扬了。 ...... 通过那次展会,和与王总的合作谈判,星联科技也算是迈出了在深市市场的扎实一步。 虽然仍然处于初创阶段,但公司已经开始积累小范围的客户基础。 特别是在渔业、物流、建筑等对通讯设备有较高需求的行业中,产品逐渐被接受。 当然了,不得不说,在自己的事业初期,父母给到的帮助也是非常多且扎实的。 所以对于父亲说晚些时候想和自己聊聊的事情,也是有一些期待和准备。 而在李凡的办公室里,李凡看着系统界面上显示的这次合作的详细数据分析结果。 【合作订单已达成,初步市场拓展已完成】 【建议进一步开拓深市及深市周边的市场,并持续优化产品功能,以适应更多行业需求】 李凡看着这些数据和分析,心中也是充满了信心。 他很清楚的意识到,公司的成功,或者如果公司想要成功,不仅在于技术的创新,还在于如何精准地满足市场需求。 当然,还要结合系统的帮助,最大化地发挥产品的市场潜力。 ----------------- 见到曲云山之后,李凡想着自己刚才的回想。 对着曲云山笑道:“云山,还记得你是怎么加入到公司的吗?” 李凡知道曲云山是1987年在深市大学毕业,后面进了一家大型工厂,做到了技术主管。 自己拥有丰富的电子通讯设备研发的经验,而且也参与过多个大型项目,在业内也是享有不错的声誉的。 在当时,李凡也是根据系统给出的联系方式,迅速和曲云山取得了联系,并且约他在一家咖啡馆见面。 在1990年,深市的咖啡文化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当时,深市的饮食文化主要以传统的茶文化为主,咖啡馆并不普遍。 随着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深市逐渐吸引了大量外资和外来人口。 基于这样的因素,也才为后来的咖啡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也可以说,在1990年,深市的咖啡馆数量非常有限,且大多不为人知。 而李凡选择在咖啡馆约曲云山见面,自然也是因为他知道曲云山喜欢喝咖啡,投其所好,然后表达自己的重视罢了。 曲云山的履历、技术能力、学历背景等等都让李凡十分心动。 但是他也知道,曲云山这样的人才,不会轻易选择一家新兴公司。 见面后,曲云山显得比较谨慎而冷静:“李总,我听说了,你们的产品和公司发展势头,都很不错,这点毋庸置疑。” “但是,据我所知,目前深市有很多类似星联科技的创业公司,为什么我要选择加入你们?” 李凡微微一笑,结合未来的行业趋势,向曲云山详细展示了公司的战略规划。 “云山,我明白你的疑虑。” “但我们不只是做一个小型通讯设备,而是要通过技
术创新,占领未来的市场。”“我相信你也看到了,未来通讯设备的智能化、便携性和多功能集成将成为趋势。” “不然你也根本不会答应和我的这次见面,这也表明你至少是看好这一个方向或者未来的。” “而我,也正需要你这样有丰富经验的人,我们一起带领公司,以及这个行业、这座城市,乃至......走向未来,走向下一个阶段。” 同时,李凡还将星联科技的激励机制和股权分配制度,向曲云山进行了介绍,表现出对高端人才的重视和尊重。 后续在和曲云山进行了各个角度和方面的详细、深入的沟通,也是持续打动了曲云山。 最终,他决定加入到李凡的团队,并且选择担任了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的位置。 ...... 曲云山看着李凡的表情,听着他调笑般的话语,也是知道李凡想要表达,当初吹下的牛逼,现在都在一步步的落实。 不过曲云山对此也没有什么可说的,毕竟事实也的确就是如此。 不过偶尔想起当初的相识、自己的坚持,以及最终加入团队,也是会感慨世事无常,并且斗志满满。 ----------------- 和【邦泰物流】的合同签署,也没有什么意外事件的发生,一切都很正常、顺利。 毕竟此时的星联科技,也不再是刚开始的那般稚嫩了。 倒是在合同签完之后,一起吃饭的时候,【邦泰物流】的张总,对李凡发出了一个提问。 “李总,不知道你怎么看待市场定位的这个问题?” 李凡听到这个问题,也是不禁一乐,毕竟创业的这段时间里,他也是在这个事情上想了很多。 “张总,其实不管是在商业上,还是在职场上,讲‘定位’,有时候会给人一种很虚的印象,也没有多少人会去重视。” “但是,其实定位是很多事情的第一步,就是它决定了你在什么地方,进行什么样的竞争,决定了你以后所有的行为,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去走。” “所谓定位的核心,就是要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战场。” “然后,去把自己的资源、注意力、对外展示的形象等等,都去往那个方向去集中,那么就有更大的可能性会成功。” “当然随之而来的,就是你得放弃一些之前看起来‘有机会’、‘也还行’的东西。” “因为你需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时间和动作,都慢慢收回来,去往那个你想要深耕的战场上,去不断的投放。” “那么战场到底是在哪里?到底长什么样呢?没有人知道。” “但是当你把你的人力、财力、物力等都投放进去,资源都涌入进去之后,效率可以吊打其他地方。” “以及当你尝试过了之后,发现自己在集中自己的资源、注意力和时间之后,你这个新入行的小白,也可以赢过那些积累了一段时间,但是精力只要一分散,就没有你强的前辈的时候。” “你就会发现,原来这就是定位。” 张总听完,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曲云山等随行人员,眼中也是不禁流露出对李凡的敬佩。 “那么,之前李总你说你的产品设计的一个原则,是‘极度简化’,这个又是怎么理解?和定位有什么关系么?” “那当然是有关系的,而且关系很大。” “现在我问你,如果用户接收到,远超自己大脑可以认真处理的信息量时,不管是否时有意识的,他会做的事情是什么?” 张总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不清楚,还是请李总继续详细阐述、解惑吧。” “他们会做的事情,基本就是两件。” “第一,筛选。第二,简化。” “首先说筛选,就是他会主动屏蔽过量的信息,不让它们进入到自己的处理范围当中。” “最明显的就是,人会越来越倾向于只接受符合自己当前认知的信息,你们想想是不是这样?” 众人点了点头。 李凡继续说。 “因为人的注意力和时间,都是很有限的,没有空去将排斥项一个个都拿出来去进行排除。” “所以,接下来就会涉及到简化。” “就是说,用户会将各类信息归类、汇总。” “这样以来,这些信息就会被砍掉枝节,只留下主干部分。” “如果信息本身,是有着很明确的主干部分的,那么简化就很容易,拿出来取用,也很容易。” “如果没有,信息的失真,就会非常明显,用户心中对信息的印象,也会变得很模糊。” “那么,如
果从用户的行为角度倒推,这个时候,你们认为最应该做什么?” “修剪枝桠?”曲云山若有所思的说道。 “对,这个时候你应该提前使劲‘削尖’自己的信息,主动去把枝桠修剪掉。” “这样以来,就可以把信息更容易归类,节省了用户的成本。” 李凡在这里停顿了一下,然后曲云山想到自己之前的经历,脱口而出说道: “就像如果你去见投资人,他们通常的第一句话就是说,你用一句话向我说明你是干什么的。” 听到这里,张总表示自己也是恍然大悟。 所以李凡接着继续说道:“其实投资人并非是在为难你,或者是在摆架子。” “他们主要是要看你的信息够不够简化,能不能让他轻易归类,然后去占领他的心智。” “其实这个时候,投资人是把自己放在普通用户的角度,来测试你的心智占领成本。” 苏雅馨在这个时候也接了一句:“是不是就像航空公司的那句宣传语,‘我们只有大家最喜欢的宽体客机’表达的那样?” 李凡赞许的点了点头:“是这样的,而且航空公司也凭借这句话,拿到了巨大的利益。” “那么,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雅馨你知道吗?” 苏雅馨说:“我认为这是航空公司表示,我们没有小型客机。” “但是别的航空公司就没有宽体客机吗?当然也有。” “但是它将用户的选项进行了修剪,用户的选择理应是变得更少了,公司也少了一块细分市场需求的收入。” “但是为什么它反而会有更大的收益呢?” 苏雅馨表示自己不明白这点。 李凡说道:“其实,这就是为什么产品在很多时候,没有【心智】重要的原因。” “因为当用户想要坐得更舒适的时候,用户不会想到什么都有的地方,而是会想到那个说自己只有【宽体客机】的航空公司。” “因为在那个时候,它就是直接代表了舒适。” “在用户的心智当中,将舒适和这家航空公司严格进行了挂钩。” “这就是心智占领之后,在决策调用上的优先级差别。” 苏雅馨恍然大悟:“所以也就是说,如果一旦用户能够轻松地将你归类,那么他就会随手一放,把你装在自己大脑的某个角落。” “这样一来,他的心智当中,就有了你的一席之地。” “而这其中,也仅仅是你的所处归类被调用频次的差别。” 李凡点了点头,表示肯定苏雅馨的思考。 曲云山也继续接道:“但是如果归类困难,那么用户的心智,就无法给你预留位置。” “那么哪怕你铺天盖地的打广告,大部分情况下,其实还是会被忽略。” “也就意味着,你用于触达他们的大部分流量,其实始终还是被打了水漂。” 听到这里,张总也是感觉自己获益匪浅。 “难怪我之前虽然一直打广告,钱也是花了不少,但是基本就是没什么效果,原来是这样。” “李总,还有各位,你们是真的厉害啊,不愧是深市大学的高材生。就是比我这个大老粗强得多。” “话不多说,大恩不言谢了,以后如果有需要,叫我一声,我能帮忙的,那肯定得帮。” “哪怕我没那个能力帮的,那也得出个人场,牵桥搭线之类的,我总归还是可以帮上点忙的。” 说完自己一口酒直接喝了。 看得出来,张总这也是性情中人。 喝完酒之后,张总还叫自己随行的秘书,把刚才李凡他们说的东西,好好记下来。 之后他回去之后,还得多多学习,这也真是难得的金玉良言了。 ----------------- 吃完饭散场之后,在分开的时候,苏雅馨找到李凡,还追问了一个问题。 “凡哥,那么怎么去占领用户的心智呢?” 李凡想了想,说:“想要占领用户心智,那么就必须找到用户的空白。” “而‘第一’,其实就是一个最容易占领心智空白的词汇。” “就好比,第一个在月球上漫步的人是谁?阿姆斯特朗。第二个呢?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珠穆朗玛峰。第二座呢?” “如果想要在他人心智上,留下一个难以磨灭的信息,你需要的并不是信息本身。” “那是什么?”苏雅馨问。 李凡回答说:“是一个纯白无暇的心智,一个尚未被其他符号所占领过的心智,你得找到这样的一个地方,植入到这样的心智里去。” “结合我们之前说的定位,
其实如果想让用户持续主动地找到你的信息,那么也就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定位。”“也就是说,当用户想到一件事、一个点的时候,他的心里没有别人,只有你。” “而当用户想到你的时候,他的心里除了那个心智,没有别的念头。” 听到这里,苏雅馨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李凡见她这样,也就不再多说了,就说让她早点回去,好好休息。 但是苏雅馨此时满脑子想的,都是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