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强硬灵帝(2)

作品:《三塑强汉

    刘宏打的主意是,如果这些朝堂重臣隐瞒不报,正好可以换人。


    可这些朝臣也不是吃素的,没上当。


    看到蔡立的上疏,这些朝臣已经知道,与蔡立的第一回合,他们败了。


    与蔡立奏疏几乎同时送到的,还有兖州刺史刘岱的奏疏。


    果然,刘宏看了蔡立的上疏、康王和济南王的奏疏、刘岱的奏疏,以及东莱管氏、左氏等请封蔡成的奏表,还有随之押送而来的萧建,鲍信与于禁的《请罪书》,无数将士的供词,怒了,大怒。


    “你们看看,好好看看!这是蔡立造反,还是有人蓄意破坏‘农庄之策’?黄巾之乱是如何来的?如果不是你们这些士族,把农户逼得没有生路,他们会反吗?


    “连续六年多的伤寒大疫,朝廷已经被掏空。否则,我何至于卖官鬻爵?伤寒大疫后,有哪一州满额的缴纳过赋税?


    “黄巾之乱朝廷只能派出不足十万兵马,可要应对的却是各州千万之众,这又是为什么?


    “凉州韩遂联同羌胡叛乱,我堂堂大汉,只能派出三万兵马,这又是为什么?


    “好容易有了个青州,不仅秋收后能够满交赋税,而且还允诺多交一成,这些士族却仍然不肯放过,非要扼杀。


    “这些士族比黄巾乱党都可恶,都该死!


    “拟旨:琅琊国和泰山郡划归青州所辖。琅琊相萧建,破坏青州近万亩田地,责令蔡立州牧夷其三族!萧建本人明日腰斩于市。其他所有查证参与犯青州的家族,罚没所有财产。青州自留一半,上缴朝廷一半。快马传送,要求蔡立三月内完成,并回报朝廷。


    “责令徐州刺史陶谦,马上捉拿臧霸、孙观二人,捉拿后亲自押解进京,并自证自己是否参与了反叛。


    “青州牧蔡立有平叛大功,特封蔡立为‘临淄侯’,世袭。”


    整个朝堂之上,鸦雀无声。


    三公九卿知道,这次算是让皇帝抓住理了。


    此时,如果谁敢出声,结果可能就不是逐出朝堂那么简单了,几乎必然会牵连到自己的家族。


    自己掉脑袋事小,牵连家族事大。


    当然,他们可以联手造反,可他们不敢背负那千古骂名。


    如果朝廷三公九卿全部造反,而且还是因为士族利益受损、平民百姓得益,那所有家族都会遗臭万年。


    这次灵帝也是看准他们不敢背负千古骂名,才如此强硬。


    毕竟十常侍的势力再大,也未出京都。


    京都之外,还是由世家大族把持着。


    “军权!必须要有军权!有了军权,才能重振我大汉!”刘宏内心念叨着。


    当然,他也知道,此时此刻,他虽然占了一点上风,可也不能把世家大族逼得太死。


    所以,要抓军权,还要等青州那边做出榜样,而朝廷钱粮充裕一些。


    不过,刘宏此时已经下定决心,他亲自任命的将领,要么是十常侍的人,要么是寒门子弟,士族子弟一个都不能有。


    袁绍、曹操可能想不到,士族子弟任“西园八校尉”,会因为蔡成而泡汤了。


    蔡成还是改变了一点历史。


    让人奇怪的是,在两方较力的过程中,外戚一方一直没有参与。大将军何进,一直冷眼旁观,绝不插手,也不知道他打的是什么主意。


    只不过,在皇帝下旨后,大家都准备散朝时,大将军开口了。


    “陛下,我刚刚发现,蔡立上疏的用纸,似乎有点不同寻常。不知是不是臣下看错了。”


    刚才蔡立的上疏,按惯例,在朝堂重臣手中流转了一圈。


    刘宏眼睛眯了起来。


    这蔡立上贡给皇室万张极好的左伯纸,是通过十常侍直接送入后宫的。当然,十常侍也有一万张。


    而且,蔡立在密奏中还说,目前左伯纸正在完善最后的工艺,最多一年时间,就可以正式推出。


    这意思好像是,以后皇室的左伯纸,都由青州来供应了。


    这件事,刘宏是不打算告诉群臣的,结果这就被何进给发现了?你小子的眼睛也太贼了吧?


    刘宏有些尴尬。


    张让马上站了出来。“好教大将军得知,此纸目前还在试制中,预计年内可以完善成功。届时,青州会以本价供应朝廷。”


    奴才怎么能让主子尴尬呢?


    这时候,张让必须要站出来。


    只不过,听了张让的话,那些反对“农庄之策”的重臣,背上都是冷汗。


    他们之前确实考虑过把蔡立的上疏隐瞒不报,只是担心蔡立有后手,方才作罢。


    刚刚张让的一番话,证实了蔡立确实给了陛下密奏。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真把上疏扣了下来,此时已经是人头滚滚了。


    欺君罔上,可是灭三族的大罪。


    散朝后,所有臣工都沉默不言。


    他们在反思,在思考为什么与蔡立的第一回合,败得这么惨,也这么迅速。


    可以说,他们接到兖徐两州的报告时,就已经震惊不已了。


    兖徐两州十余万人突袭青州,而且还是兵分数路,有先有后,青州哪儿来的那么多兵马?


    要知道,四路人马全部都是惨败。萧建、鲍信、于禁都被活捉,臧霸、孙观都是只身逃脱。被俘者数万之众……


    不到两个月,除兖州世家私兵外,其他三路都是全军覆没。


    如此战绩,大概只有战神领军才能做到吧?


    本来还以为军事上失利,朝堂上至少能扳回一些。


    谁知道,蔡立上疏一到,刘宏直接下旨,不仅给蔡立封了“临淄侯”,还把琅琊国和泰山郡划给了青州。


    可以说,这次青州赚得盆满钵满,而这些士族代表,输得连裤子都没了。


    当然,这些人混迹朝堂多年,个个老奸巨猾,不可能就此认输。


    但要他们马上反击,他们也做不到。毕竟皇帝维护“农庄之策”已经摆到明面上了。


    之所以暂时未给蔡立封侯,估计是等着蔡立做出成绩呢。


    这也是退朝后,这些臣工没人开口的原因。


    他们不仅在反思,而且还在思考如何反击。


    这一次让蔡立逃过了,下一次一定要干脆利落,绝对不能给蔡立一丝抗拒之力。


    这关乎到士族豪绅的生存空间,谁都知道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