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过年

作品:《元配嫡女高嫁日常

    第110章


    说话之前,谢湘怜特意瞥了一眼谢玉惜。


    虽说谢玉惜脸上没有看笑话的意思。


    谢湘怜心里还是不忿——脸上没表现出来,不代表谢玉惜心里不想看她的笑话。


    便与众人道:“我身子不适,不适合到京城里去,怕水土不服。就不去了。”


    谢元昌眉头一皱。


    听起来就像个借口。


    倒是小周氏,从妇人角度上想着,女儿莫不是有了身子?


    那自然不能到京城里去折腾的。


    小周氏笑道:“妇人家,自是身子第一,今年不去,难道明年还不去成?”


    这么多年了,谢家也没有几个人去过京城。


    虽说京城不远,天气好的时候走官道,两天时间也就到了。


    但谢湘怜若是跟着去京城,必不是草草浏览过京城繁华,而是要与京城贵人结交。


    带着这样的期盼,小周氏并不介意女儿今年没去京城的事。


    谢元昌虽是男人,也听懂妻子的言外之意。


    妇道人家,自是孕育子嗣为第一等大事了。


    且小周氏说的也对,原不在乎这一年两年功夫,等二女儿谢湘怜到时候带着孙子再去齐家老太爷面前,份量自是不同的。


    说不得……他也能去齐老太爷面前露个脸呢。


    想到此处,谢元昌又和颜悦色的,还亲昵责备谢湘怜:“身体不适就该好好在家里调理,可别到京城里去给汝望添乱。不急在这一时。”


    虽是批评的话。


    但语气不严厉。


    谢湘怜心中有数,这话说得跟夸赞她没区别,乖巧应答一声,抬着下巴去看谢玉惜。


    却见谢玉惜,没在看她。


    而是在和二侄子梁鹤说话。


    谢湘怜表情十分轻蔑。


    父亲说这个残废人前途不可限量,她不敢苟同!


    便听得谢元昌问:“要请西席?”


    这不小事一桩吗?


    他的旧同窗、同僚家兄家弟,在桐源里一抓一大把,细心筛一筛,还是能筛出个把好老师。


    谢玉惜还没说什么。


    梁仲骁已经先拱手道:“多谢岳丈。”


    大女婿虽是武将,礼数上却十分周全,比如送的回门礼,那叫一个大方。


    谢元昌一向是喜欢的,笑笑道:“一家人,不用见外。”


    他差点拍胸脯,又觉得不符合他一个同知的身份,便攥着拳,道:“包在我身上了。”


    谢湘怜立刻插进话题,道:“爹!汝望的弟弟也要请西席,说是族学里的先生不好,另请先生免得耽误了学业。您也帮我留意一位好先生。”


    谢元昌眉头一皱:“汝望的弟弟?”


    他知道齐汝望是庶出。


    但似乎并没有一母所生的弟弟吧?


    谢湘怜还是在意嫡庶问题,犹豫了一下,才道:“是汝望的庶弟。”


    虽说大族最讲究兄友弟恭。


    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不是一母所出的兄弟,实在是友善不到某种份上。


    家族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倾斜,能不相互倾轧就是好事了。


    齐汝望为什么还要去帮一个庶弟?


    谢湘怜心里很清楚。


    齐汝望哪儿是想帮庶弟啊。


    只是他在桐源为官,就住在齐家老宅,庶出弟弟学业不精,说族学里的老师教的不行,董氏和齐三老爷就让庶子有不懂的多去请教齐汝望。


    齐汝望没空。


    也不想把时间花在教育幼弟身上。


    便想给幼弟请一位西席。


    他还没开始请人,是谢湘怜一听谢玉惜提到西席的事,父亲又那么上心,便想让谢元昌顺手帮她给办了。


    齐汝望毕竟冷落了她。


    她心里也很担忧……至少得把身子给怀上了她才能在齐家立足。


    若不做点什么讨好齐汝望,什么时候才怀得上孩子?


    给丈夫庶弟请西席,便是她示好的一道台阶。


    但在谢家人面前,谢湘怜是不会暴露自己在夫家的艰难处境。


    她便轻笑道:“汝望最是顾及家人,虽是庶弟,和他亲弟弟一样的。爹,这事就托付给您了。”


    谢元昌抽了抽嘴角。


    齐家什么门第,还需要他去找西席?


    何况,他觉得女儿没有说实情。


    在谢玉惜一家子面前,又不好驳了二女儿的面子,便敷衍道:“知道了。”


    谢湘怜看出谢元昌态度随意,不满道:“爹,您可不能偏心姐姐!”


    谢元昌瞪了她一眼。


    亲戚都在,她说话怎么这么没分寸?


    小周氏也忙道:“胡说什么?你父亲待你们两个都是一样的。”


    谢湘怜撇撇嘴角:“那最好不过。”


    之后在后院待客的大厅里摆了宴席,屋里放了好几盆炭火,十分暖和。


    回门席吃的还算和平。


    所以谢玉惜回家之后,都没发现三个小的竟会聚集在背后议论谢家。


    梁虎耿直,说话不管不顾:“婶母那个庶妹,德行真差。”


    梁珠眨了眨眼,咬着唇没有讲话。


    姑娘家,不能议论人的是非。


    但她也确实瞧不上谢湘怜。


    梁鹤轻哼一声,道:“比不上婶母一根手指头。”


    三个人不约而同想到另一种可能——若当初嫁到伯府的是谢湘怜。


    梁虎猛地拍额头,大惊失色:“幸好不是她!”


    梁鹤梁珠也是头皮发麻。


    若同这样的婶母相处,他们俩宁愿一辈子不出院门。


    新年之后的几天,谢玉惜以西宁伯府主母身份,带着侄子侄女四处走动。


    名声很快就在桐源里传开了。


    整个西宁伯府洋溢着欢喜。


    一月上旬的尾巴,昌祺郡主带着李惠风又来了一趟。


    这回不为拜年,只为找谢玉惜聚一聚。


    顺手还带来了京城里送来的时兴东西。


    “郡主,您这是……”


    桌上堆满了大小锦盒,比之前昌祺郡主给谢玉惜送的补药还要多。


    这可超出了朋友相见时应该带的礼。


    昌祺郡主见多了好东西,也不在乎往西宁伯府送这些,摆摆手道:“别同我客气,你知道我这个人,无事不登三宝殿。我有事相求。”


    谢玉惜笑了,郡主能有什么事求她?


    “含茹,奉茶。”


    谢玉惜吩咐道。


    昌祺郡主仿佛在多年密友家中,坐在谢玉惜对面,道:“听风儿说,你要给你家阿鹤请西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