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称臣?你也配?

作品:《十七世纪富二代

    蓬莱县大牢内,带着铁镣铐在牢房里叮叮当当走来走去的耿仲明心里很不是滋味。


    “降明?不降明?降还是比不降好……不不不,还是不能降,嗯对不能降。”被关了两天没人搭理的耿仲明自言自语道。


    哐啷,哐啷,吱扭。大牢的大门被打开了。


    “诸位大人里边暗,小心脚下。”牢头提醒道。


    郑森、徐人龙、郑鸿逵和郭启辰踩着冰冷的石板,走到了耿仲明的面前。


    耿仲明一看这一身官服,就知道来的人是大官,于是隔着牢门直接跪倒在地,对着几人一边磕头一边说道:“罪臣耿仲明愿降!”


    ‘真是个软骨头!’郑森心里十分鄙夷耿仲明。


    徐人龙也是一脸鄙夷道:“你能不能降,陛下说了算。现在本官问你,登州城里谁是你的内应。你不会说自己神机妙算,算准了登州卫的舰船出去运粮的时间吧。”


    耿仲明为了活命,立即供出了自己在登州的奸细:“大人,俺的细作叫刘钰,乃是本地一缙绅。”


    “启辰,速去抓他。”


    “大人,缙绅刘钰已经在两天前死在乱军之中了。”郭启辰回答道。


    “那就带人去把他家抄了。”徐人龙吩咐道。


    “下官这就去。”郭启辰答道。


    一看自己的情报没了价值,耿仲明急了,他又连忙讲道:“大人,大人,我还知道大清。不,是建奴。我大明京城朝堂之上有人向建奴走漏消息。”


    耿仲明说的这句话,把在场的除郑森以外的所有人都震惊到了。朝堂上有满清的奸细不奇怪,《贰臣传》里写的那么多人,现在有不少就在朝堂之上。只是徐人龙等人根本就没想过,在京城的朝堂上会有内奸罢了。


    “牢头,开门把他嘴给我堵上。”徐人龙吩咐道。


    待牢头将耿仲明的嘴堵上后,徐人龙又说道:“你们听着,刚才这句话就当没听到,一切等将他送到京城后,由圣上定夺。”


    “下官明白。”郑森、郑鸿逵等人同时答道。


    徐人龙十分清楚这里面的深浅,要是耿仲明现在就将内奸爆出来了,他们上不上报?如果内奸就在通政司呢?那岂不是题本还没到皇帝手里,内奸就先知道了。那样的话岂不是打草惊蛇放跑了内奸?


    如果内奸的消息是他想活命说的假消息,那么他们现在上奏最后查无实据,又会引得御史口诛笔伐,甚至被罢免。


    因此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遵照旨意,把他赶紧送到京城,交给皇帝处理。


    徐人龙蹲到耿仲明的面前,用手巾擦了擦他脸上的灰说道:“你命不错,陛下让本官和郑将军亲自押送你上京城。走吧,怀顺王。”说完便把手巾甩到了耿仲明的脸上。


    由于担心半路会有人截囚,徐人龙从登州卫调了一百人,又从登莱水师抽调了一百人,组成了两百人的护送队伍。浩浩荡荡的从路上出发,一路向着京城而去。


    郑森本身提议由登莱水师从海上护送速度更快更安全。不过徐人龙固执己见,生怕遇上个风灾什么的,把船都掀翻了,还是决定走陆路去京城。


    虽然去京城的路程不长,但是郑森也没让自己的这一个连的登莱水师陆战队闲着。他们一路走一路练,把旁边的登州卫的一百人都给看傻了。


    一开始登州的这一百名将士还对这种队列训练嗤之以鼻,但久而久之之后,似乎又觉得这对训练纪律性很有用处。于是负责这一百人的百户尚贤也请求郑森带着他们一起练。


    郑森既不托大,也不推辞,很爽快就答应了下来。


    于是乎,在华北平原上,就出现了一幅奇景,两支穿着不同的明军队伍,哼着一样的歌,迈着一样的步伐,押送着囚车里的四名囚犯,斗志昂扬的在朝阳之下,向着京城进发了。


    “预备,唱。”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对于这样的练兵行为,徐人龙没有管,他只是觉得这年轻的小将郑森很有趣。或许这就是郑森练兵的秘诀吧。


    京城,早已收到的消息的崇祯,已经和一众大臣等在了朝阳门外,当押送的队伍到达离朝阳门大约200米的时候,崇祯便迫不及待的迎了上来。


    徐人龙和郑森跟崇祯见过礼之后,崇祯指着车上穿着满清官服的耿仲明问道:“这就是耿仲明?”


    “是的陛下。他的腰牌和官印在此”说罢,徐人龙从布包里掏出了耿仲明的腰牌和官印交给了崇祯。


    崇祯粗粗的看了两眼后,便将腰牌和官印交给了王德华,随后指了指耿仲明说道:“把他给朕弄下来。”


    崇祯发完话,百户尚贤便手脚利落的爬上了囚车,解开了锁链,把耿仲明按到了崇祯面前。


    “你就是耿仲明?”崇祯叉着腰对着跪在地上,头发蓬乱,宛如丧家之犬的耿仲明问道。


    耿仲明哭丧着脸,嘴唇不受控制的颤抖着说道:“罪臣…是。”


    “哦,你就是耿仲明,你那么能认祖宗,朕还以为你有三个脑袋,每个脑袋认一个祖宗呢。”崇祯轻蔑的说道。


    “罪臣知罪了,臣愿降,臣从今往后一心一意追随陛下。陛下让臣打哪,臣就打哪,绝无二心。”说罢耿仲明狠狠地向崇祯磕了几个头。


    “称臣?你也配?”崇祯一脸不屑的说道。


    耿仲明慌了,他立马换了说法,大喘着粗气回答道:“不,不,奴才请求陛下原谅,奴才请求陛下原谅。”说罢又狠狠地对着崇祯磕了几个响头。


    奴才是八旗的包衣见主子时的叫法。在大明这边要是家奴的话,见主人时应该自称奴婢。


    听到耿仲明自称奴才,崇祯更烦了。他觉得耿仲明就是在骂自己是那建奴的酋首皇太极。


    崇祯用十分轻蔑的看着跪在自己脚边的耿仲明说道:“原谅你是登州那些枉死百姓的事,朕要做的是送你去见他们。”


    听到这话,耿仲明心中那最后的一丝希望也彻底破灭了,随即歇斯底里的摇着头大喊道:“不,不不。臣,奴才,有要……”


    不等耿仲明说完,崇祯便从身旁的大汉将军腰间抽出了御林军长刀,一刀便将耿仲明的脑袋砍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