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桥耳三足琴炉!
作品:《我寻宝全靠金属探测器》 探宝器响起的时候。
方忘言还在这个桥墩的另一面,他一听到声音,立马转过来,激动的笑道:“有发现了?”
袁真意点点头,指着桥墩前面的地下。
方忘言没有废话,上前直接开挖。
这个位置位于这个桥墩的长边一面,紧贴着桥墩,他几乎是挨着桥墩下铲。
挖了几铲子后,方忘言头也没抬的笑道:“这里的黄土层似乎很薄!”
袁真意接过话茬:“这里紧挨着桥墩,我刚才看这几个桥墩的时候就发现,挨着桥墩四周的地表都有点微微向里面陷,想了想,古代这条河还没有改道的时候,河水经过桥墩,肯定会形成漩水,所以桥墩周围的河道会往里面陷,导致现在的地表黄土层比其它的地方薄,其实也没啥奇怪的……”
方忘言点头表示同意他的这个推断,手上没有停,他已经挖到了黄土层之下的河道层。
桥墩附近的河道层,也和其它的地方有所不同,下面居然是都是一层细细的河沙,没有鹅卵石。
这对于方忘言来说,是一件大好事,这意味着他挖起来基本不用费啥劲。
所以,对于这一发现,他又兴奋的说道:“这下面居然没有鹅卵石呢,是一层非常细腻的黄沙!”
听他这么说,方忘言想了想笑道:“这也没啥奇怪的,这正好证明了我刚才的猜想是正确的,你想想,既然河水到了桥墩周围就会打漩形成漩涡,根据一定的规律,鹅卵石之类的就会被漩到周边以外的区域,那么,桥墩周围的区域就只剩下沉淀的细沙,以及密度比石头大的物件……”
“嗯嗯,有道理!”方忘言埋头挖沙。
挖沙的过程比挖鹅卵石的过程要轻松许多,但是挖沙需要把坑挖大一些,因为坑周围的细沙会随着坑壁往下滑。
突然,一铲子下去,挖到了一个铜物件,露出了三个小铜柱。
他一把抓住,将周围的细沙一扒开,拽起来看了一眼,惊喜的喊道:“你快看,这是啥?底下写着大明宣德年制……嚯,这玩意儿看着不大,还挺压手的,怕是有半斤以上!”
袁真意接过他挖出来的物件,惊喜的笑道:“这是清代的桥耳三足铜炉,也可以称作琴炉!”
方忘言一脸疑惑:“这是清代的铜炉?这下面明明写着大明宣德年制啊……对了,还有这玩意儿为啥叫桥耳?”
袁真意解释说:“这不是明代的,是清代的,这一点从铜色和形制就可以看得出来,因为明代的宣德炉太出名了,所以清代写的是寄托款,这么说你就明白了,之所以写大明宣德年制钓位款,是对明代工艺的一种崇拜,相当于致敬。
至于为啥叫桥耳,你看,这个铜炉的口沿两侧有两个耳朵,形状类似于桥梁斜着朝上,如同拱桥一样,懂了吧?”
听完袁真意的解读,方忘言无比佩服的点头:“懂了!懂了!”继而抛出了他最关心的问题:“那这个铜炉值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