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我真不是军阀,午夜袭杀

作品:《人在民国,从工业开始崛起

    尽管刘旌对那位林先生的身份三缄其口,无论自己怎么问,都只回答说见了面就知道。


    但孙仲能犹豫过后,还是决定跟着刘旌走一遭沪城。


    不为别的,就因为快速机动部队这个词,挠中了他的痒处。


    两年的军校生涯,两年的多国考察。


    虽然之后在党务培训学校蹉跎了两年。


    但也正是这两年的清闲,让孙仲能有时间把这些年的所见所闻,以及感悟思考,系统的整理了出来。


    用书面文字表述,他所整理的,就是独属于他的战术理论。


    其中最重要的一节,就是一支弱旅在武器装备尽数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如何战胜强敌。


    他反复做了推演。


    只有更快速的迂回,更灵活的机动穿插,才能弥补实力上的差距。


    这也是一支部队不需要在装备上进行额外投入,就可以做到提升的事情。


    而这两点,完美的囊括在了快速机动部队这个词里。


    思路契合,所以他真的很想见一见,这位有点神秘的林先生。


    而且他一个大老爷们,如今又是身无长物。


    也不怕对方惦记自己什么。


    回了一趟住处,连换洗衣服都没带。


    只是和妻子交代了一声去见朋友,孙仲能就跟着刘旌,踏上了前往沪城的火车。


    到达沪城已经是深夜。


    车站乘客寥寥。


    带着孙仲能走下火车的刘旌,看着不远处停在站台上的几辆车,一脸歆羡的说道:“孙长官,林先生亲自来接你了。”


    犹记得他第一次见林易,虽然也有车接。


    但却是被装进麻袋,一路后备箱前往的三号码头。


    那滋味,至今记忆犹新。


    感慨着,又见披着一件大衣的林易下了车,刘旌脚下快走几步,带着孙仲能迎了上去。


    “孙长官,这位就是林易林先生。”


    “仲能兄,你好,我可是久闻你的大名。”


    “林先生你好。”


    面对林易伸出来的右手,有些惊讶这位林先生年轻的孙仲能,还算淡定和林易握了手。


    只是这个久闻大名,他有点听不懂。


    他一个闲职少校,哪有什么大名?


    “本来应该是我到金陵见你的,只是最近出行不是很方便,所以才请你来。”


    “冒昧的地方,还请仲能兄海涵。”


    “林先生客气了,我一个闲人,空闲的时间大把。”


    孙仲能苦笑着。


    但林易客气的态度,让他心里那些被人扫地出门带来的挫败感,瞬间消散了不少。


    看着他这副苦笑的样子,作为幕后黑手的林易笑了笑,伸手请道:“上车吧,咱们路上聊。”


    两人坐到了后排。


    方长当仁不让地坐在了副驾驶。


    至于那位白到发光的贴身肉盾,去了别的车上。


    一连串的关门声过后,七八辆车组成的车队快速驶离站台。


    到了车站外,又会合十多辆车。


    这让孙仲能不由得有些心惊。


    这阵势,最少一个加强排!


    见他这副样子,林易主动解释了一句:“最近很多人对我不满,没办法,只能小心使得万年船。”


    “安全第一。”


    不明所以的孙仲能附和着,顺势问道:“恕我冒昧,林先生是……”


    “生意人。”


    孙仲能:“……”


    一个生意人,要和他谈军事……这多少有点扯淡了。


    仿佛知道他在想什么,林易也不兜圈子,直接说出了自己找他的目的。


    至于把孙仲能引诱到沪城的快速机动部队,完全是他凭借记忆里,孙仲能日后在缅邦惯用的快速突击战术变更来的。


    而这种战术到底怎么用,林易只知道一点皮毛,自然也不好班门弄斧。


    所以实际点,直接谈事儿最合适。


    “我的生意比较杂,除了一些实业,还有一间军事公司。”


    “目前在起步阶段,其中的一项规划,是建一支兵员在一万左右的军队。”


    “当然,如果有需要,规模还可以扩大。”


    “总之经费很充足,所有的装备配备,也都不是问题,只是一直没找到一个合适的指挥官。”


    “我考察了很多人,就数仲能兄你最合适。”


    “所以,仲能兄有没有兴趣和我一道创业?”


    孙仲能没出声,只是嘴巴大张,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林易。


    军事公司他知道。


    甚至还去参观过大名鼎鼎的克虏伯兵工厂。


    但这些公司,都只是生产各种武器。


    自己组建军队的军事公司,闻所未闻。


    而有自己的军队,这不就是军阀吗?


    如此诧异一阵,孙仲能揉了揉有些僵硬的脸颊:“林先生看重,我感激不尽。”


    “不过我一个少校,去指挥一支一万多人的军队,怕是力有不逮。”


    刚刚吃了教训,孙仲能深知说话不能太直白,否则又要得罪人。


    所以拒绝的很委婉。


    让他给军阀效力,是万万不可能的。


    他当初之所以投笔从戎,原因就是痛心华夏内战不断,想为结束乱战,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当初归国的时候,想招揽他的势力不少。


    各种许诺也有。


    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金陵国府这个正统。


    包括在党务培训学校蹉跎的这两年,也从没有动过另谋出路的心思。


    现在虽然处境更难,但背弃信念这事儿,他做不出来!


    他这态度,林易倒是没着急。


    也没再说什么恭维的话,来拉拢孙仲能。


    只是问道:“仲能兄是有见识的人,不知道在仲能兄的心里,哪个国家的军队是最强的?”


    忽然换了话题,这让孙仲能悄悄松了口气。


    再说下去,那他真的只能硬着头皮明确拒绝了。


    思忖着,孙仲能道:“这个不好说。”


    “如果只从装备看,米国军队肯定是实力最雄厚的。”


    “但是最近几年,德意志的军备发展很快,尤其是还有不少将领,经历过上一次欧战。”


    “这些将领作战经验丰富,真到了战场上,这一点非常重要。”


    “而如果从军队的战斗意志去比较,又是北方的苏俄更占据优势。”


    “总之,这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到底哪国的军队最强,很难简单的做出评判。”


    ”或许只有在战场上较量过,才能分出名次。”


    听着他这番分析,林易愈发感觉满意。


    认知很清晰。


    由这样的人训练的军队,又怎么可能会差?


    想着,林易笑道:“仲能兄,那你有没有兴趣,从这三个方面着手,按照你的想法训练出一支真正的精锐来?”


    “战斗意志你负责培养,武器装备我负责保障供应。”


    “我可以向你承诺,外国军队有的,我们的军队会有,外国人没有的,将来我们也会有。”


    “至于说要积累作战经验,这个也不难。”


    “你大可以把部队拉到关外去,实战练兵。”


    “当然,如果要这样做,我建议小规模行动,这也符合我们军事公司的性质。”


    “而且出于成本考虑,最好选一些合适的目标,能带一些战利品回来。”


    林易一口气说了一堆,孙仲能有些懵。


    不但要在装备上压外国军队一头,竟然还能到关外实战练兵?


    感觉……这不是军阀啊!


    他正惊诧着说不出话来,坐在副驾驶,一直静静听着两人谈话的方长忽然喊道:“趴下!”


    他话音刚落,车子外就响起了密集的枪声。


    子弹打在防弹车上,砰砰直响!


    喜欢人在民国,从工业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人在民国,从工业开始崛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